《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时间:2024-08-07 18:05:07 偲颖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精选10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1

  一、复习拓展

  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

  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口味探究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通过读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3、4的分段: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c: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明确: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写法是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讨问题

  1、这篇课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2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体现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1。教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

  同学们,请看屏幕,他是谁?(臧克家)非常正确,他曾经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了,同时也是自己的挽歌。2004年2月5日,99岁的他,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看看诗人笔下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人呢?

  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我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比较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及对生字词的预习,这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重要的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兀兀穷年气冲斗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等这些词语的写法和意思,特别是“兀兀穷年”的“兀兀的写法要规范,”“气冲斗牛”的意思是指气势或怒气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等。以此巩固学生的预习情况,再让学生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进行简短介绍,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和字词的积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程改革主张的教学方法归结为一句话:“以学生为主体”。在导入新课之后,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节,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会请全班同学带着以下问题思考,齐读课文: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2、文章从哪两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一环节,以学习课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组织材料的方法,解决分析闻一多形象问题为核心。考虑到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我把这个问题化为三个小问题,从而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最后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这样通过学生与教师合作逐步解决教学重点问题。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仔细地听,并且能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一个理清文章脉络的目的,我会提出以下问题:

  1、作为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2、作为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

  3、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并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由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得出闻一多先生的身份,知道了文章写作的重点是“学者”和“革命家”。作者从《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这三个典型材料说明了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原则,体现了他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孜孜不倦,日夜不懈的研究精神;从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这三件事说明了闻一多说了就做的原则,体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勇敢坚定、高大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从这两个方面学生就很容易将文章分为两部分了,并且也能准确地找到文中1—7自然段是写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8—20自然段是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分总的结构,文章思路一目了然了。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五)精读课文,明确主旨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设计了精读课文,明确文章主旨的环节。在此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问题:

  1、请学生找出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

  比如我听到有的学生会找“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还有的同学会找“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觜,讲话定要讲个痛快!”等等。

  2、请学生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原因。

  学生知道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是找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有的学生会找“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等这些句子,作者赞扬了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的诗人和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这是作者对闻一多先生极高的赞誉。。

  这样设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六)小结作业

  在课堂的收尾环节,我将设置了小结作业部分,我将有请学生概括板书做出总结,我会问“同学们,你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呢?”通过学生总结,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将布置以下作业:掌握字词,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感。

  (七)说板书:

  最后,请各位评委老师给我点时间,我将完整呈现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说说我这一节课是怎样上的以及这样上的原因。

  一、说教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恰当方式表达对闻一多先生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学生对当时的背景还不是十分了

  解,所以我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难点。

  四、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具体表现为:

  1、采用猜谜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特定氛围。

  2、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

  (二)教学媒体: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

  “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设计“纪念闻一多”这一学生活动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供一个舞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5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接下来我将从七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要我们探寻伟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本单元,要求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内容,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和感情。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实践方面能力欠佳,不会钻研文本,对于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在过程中要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并及时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整体感悟文意和结构。

  (2)熟读精思,合作探讨人物形象。品味本文诗意的语言。

  (3)体会闻一多严谨、英勇、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时的“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其品格和精神。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音乐美的语言。

  五、说教法学法

  我将采用“问题探究法”“圈点勾画法”来推进教学。对于文中富于音乐美的语句则用变形等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分为六步:一导入新课,二解题,三人物介绍,四品析文章,五总结延伸,六布置作业。教学重难点设在第四步品析文章。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课前先做预习检查。

  (一)导入新课

  运用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导入,再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有思想的大师笔下的人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诗句为导入,贴近学生,再用问题设下悬念,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解题

  进入课题,提问:从题目里面,你能读到反映这篇文章的关键词吗?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关注题目,学会从题目里提取帮助自己了解文章的。

  (三)人物介绍

  介绍闻一多身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中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后面对人物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品析文章分为两个环节展开

  学习活动一:剪品结构

  第1步通过整理分别修饰“说”和“做”的四字短语,可清晰的看到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并通过对比得出这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围绕关键词提取文章信息。

  第2步组合朗读和内容分析

  设计意图:1.通过裁剪组合文章内容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夹叙夹议的手法。2.通过对举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各方面都是两两相对的,为后面诗品人物做铺垫。

  学习活动二:诗品人物

  诗品人物分两个步骤:

  第1步:自由品

  设计意图:这环节让学生采用圈点批注和小组交流的方式,选择他们认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并说出其好处。不先作预设答案,充分生成,遵循课标实施建议不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第2步:重点品

  ⑴列举几句典型的句子,引导学生品人物形象,品语言的诗意。

  设计意图:此环节运用多种方法突破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用典型句子给学生品析句子一些方法指导,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感受人物形象。

  ⑵选取一些诗意的词语、句子组合成诗歌赞美闻一多先生。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味文章的诗意。

  (五)总结延伸

  小结文章运用诗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鲜明形象,洋溢着作者的钦佩和赞颂之情,并给人以鼓励和感染。

  再由闻一多拓展到像他一样伟大的人,并延伸到我们要做言行一致、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达成情感目标。

  (六)布置作业:

  用学习的诗意语言给袁隆平爷爷写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既体现闻一多的“两面性”,又体现他的爱国心。展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文章内容。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探讨研究法。

  2、朗读法。

  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反思

  一、导入

  提问:闻一多是谁?

  可以做适当补充。(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闻一多画像。

  二、初读感知

  播放示范录音。

  三、检查预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四、研读探究

  1、问:那么,你们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板书)

  2、课件出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时板书)

  3、问:那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

  (部分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

  5、闻一多先生后期作为民主战士,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讲:注意这里有过渡,找出来。(课件出示)(训练学生对过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

  6、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结合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和大无畏精神。

  (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

  五、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师代答。课后练习二的`问题如果课堂讨论没有涉及到,或者学生未能质疑,可以提问学生,予以解决。

  六、评议总结

  本课文字不多,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体现在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上。而当今,言行一致、爱国守法正是我们中学生明理诚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闻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够指引我们今后做人的方向。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可以举办“闻一多先生作品展”。

  2、完成《三导》。

  根据资料简单介绍闻一多。

  (考察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听读,初步感知文章,注意正音。

  一组同学开火车领读后全班齐读两遍。

  齐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思考后自由作答。(说自己的感受即可,也可以参照原文。)

  思考后自由抢答问题。(考查学生快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快速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重点词、关键句。合作伙伴之间交流、探讨。

  学习小组汇报结果。(汇报形式可以是板书、美读、也可以就课文提出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找到过渡段,并分析、理解其作用。

  思考问题,找出重点词、关键句。合作伙伴之间交流、探讨。

  学习小组汇报结果。(汇报形式可以是板书、美读、也可以就课文提出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学习内容,自己小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的主动程度。

  七、教学板书设计: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优秀的学者。

  ↘口的巨人

  革命家→{说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行的高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本课词语的音、形、义。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生平及作品。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探讨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二、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过渡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背景常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3分钟,出示课件(积累歌词,丰富文化底蕴:《七子之歌》,背景音乐为对应歌曲)。

  2、逐一追问: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响?歌的词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引出闻一多)

  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板书课题)

  (二)多媒体出示:作者背景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①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②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③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多媒体播放《最后一次演讲》视频,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受

  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

  (三)、整体感知

  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理解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四)深入理解

  一、多媒体出示第一个学习指导题: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3.读了以上内容,虽然不能成为学者,但是能做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们能从先生做学者身上学到什么呢?

  二、多媒体出示第二个学习指导题: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是不是还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概括)

  3.先生说得内容是什么?

  4.16段到18段是排比段,再现了先生大无畏的精神。大声朗读,读出气势。

  5.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总结)

  7、用一句名言赞美闻一多的品质和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4、赏析文章的语言美,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2、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看一看他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

  二、资料读演,资源共享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全班共同交流,互动互学,教师酌情提供相关资料。

  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xxx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臧克家

  臧克家,现代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表情朗读。教师可做相应的朗读指导,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其余学生评议。

  3、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看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事,然后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

  4、整体感悟,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细读课文,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大意。

  ⑴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⑵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何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不同一般人之处?

  四、课堂小结

  阅读文章,理清思路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注意过渡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9

  一、教学重点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与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其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二、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本文是一篇精粹短小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运用音频、视频等诵读资源,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3、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可以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在班上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5、课文中有些文言词语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三、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具体来看: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关于闻先生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做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四、素养提升

  本课可着重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细细品味课文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中的“钻探”一词的本义是用机械向地下钻孔并取样分析,为研究地质、探矿等提供资料,这里是形象地说明对古代典籍的钻研。“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这里的“众物腾怨”非常传神,洋溢诗意。

  可以让学生体味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5、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6、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五、问题探究

  1、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一词,这就包含了比喻义,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很难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记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这些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议论在本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教给学生精读文章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此类写人的文章,通过捕捉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人生历程、学识、品质,体会其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及主要环节:

  1、自由阅读

  (1)自由阅读

  要求学生自由阅读文章,对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单的圈点批注。

  (2)阅读交流

  自由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应掌握学生阅读的状况,尤其是了解学生是否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清楚学生之间的阅读差异。

  2、阅读引导

  (1)方法指导——抓关键句

  学生关注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如何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初衷呢?可以先研究课文标题。作者在题目中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主要写什么——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么在阅读时,就要关注那些直接点明“说”和“做”特点的语句。可以采用速读的方式,迅速勾画出这样的语句。

  (2)方法指导——梳理思路

  要求学生阅读这些语句,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作者从做学者和做民主战士两个角度,来写闻先生的“说”和“做”。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最后作者抒情赞叹闻先生的高尚品质——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阅读指导——精读品鉴

  如果文章只是上面的议论抒情的语句,倒是一目了然,但是缺乏感染力,不会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么臧克家是怎样写的呢?精读文章,从选材和剪裁等方面分析课文。

  (4)阅读指导——品味语言

  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深挚情感,把感受批注在书上。

  学生自主阅读后自由交流。

  3、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写法。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课型】

  讲读课

  【师生活动设计内容】

  1、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为课文的学习做准备。

  2、整体感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概括理解能力。

  3、适当补充资料,如《最后一次讲演》,《红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

  4、语言品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些语句需多多朗读,要教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邓稼先》,从“两弹元勋”邓稼先身上感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同样具有伟大人格的中国知识分子──闻一多。

  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资料

  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写了大量的诗作,有不少人想拜他为师,但他有规矩,你若要拜他为师,必须先把诗作给他看,他觉得你有发展前途,才肯收你为徒……文学青年臧克家不远千里慕名而去,以一首题为《幻光》的诗向闻先生请教:“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若把幻光看作是幻光/那他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先生读完这首诗,深受感动,欣然收臧克家为徒!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篇写他的老师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文章题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明确:

  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学者的方面

  ⑵说了就做,言行一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综合来看,他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呢?

  四、深入剖析

  1、研读第一部分(1~7段)

  ⑴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第1、2自然段。)

  ⑵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⑶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①“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意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很少”……)

  ⑷“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⑸用一句话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

  他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的学者。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2、研读第二部分

  ⑴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起先,是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⑵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叫人民起来,发对独裁,争取民主。)

  ⑶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他做了哪几件事?(①起稿政治传单,②在李公仆先生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③参加游行示威。)

  ⑷表现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斗争精神。“大勇的革命烈士”)

  ⑸补充资料《最后一次讲演》

  ⑹“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总结

  ⑴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⑵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五、品读语句,学习语言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语言特点:

  1、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

  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

  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音乐美。

  ⑴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⑵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六、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七、作业

  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相关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03-0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03-09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反思04-2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02-06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反思09-0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04-1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02-2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10篇)11-1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优秀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