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勾践灭吴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勾践灭吴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篇目是《勾践灭吴》,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第二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包括古诗文词曲小说等在内)占了1/2的篇目,这篇文章上成功与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能否学好后面的文言文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就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考纲的要求如下: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包括1.理解[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20个: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被、宾前、省略、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①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3大块9个考点,覆盖了大纲的要求。
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考纲及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教具: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我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
根据教参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诵读、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诵读为主。
二、教学过程设计说时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1、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入如下:
①投影几则小资料后说:
一些媒体报道了复制珍贵文物越王勾践剑2500把,限量发行的消息。孰料一剑挑起千层浪,围绕能否“克隆”等问题,各方人士“舌战”正酣。
②我然后问:为什么“一剑挑起千层浪”?
③引出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投影、简单解释)
2、接着投影、解说时代背景(5′)
这里主要讲清楚吴越两国不共戴天的关系。
接着投影、解说《国语》(2′)
这里主要讲清楚《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掌握第一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掌握第二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这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理清思路,多次大声诵读,培养语感,自然成诵。
第一步: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11′)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第二步:讲读第一部分(10′)
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把一些疑难词句投影出来并作解析: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
第三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理清第一部分的思路,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此,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点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鉴赏的切入点和方法,逐步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10′)
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高二语文勾践灭吴说课稿】相关文章:
勾践灭吴的教案09-04
勾践灭吴教案介绍08-26
《勾践灭吴》教学设计05-21
关于勾践灭吴的教案08-15
勾践灭吴高三语文教案08-30
勾践灭吴教案设计07-06
《勾践灭吴》教学设计4篇05-21
勾践灭吴文言文知识点05-16
晋灭吴之战背景原因介绍04-02
高二的语文说课稿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