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说课稿

时间:2024-10-03 06:19: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光合作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合作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光合作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光合作用说课稿1

  1、说教材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上,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的直观展示,让学生亲自看到从上到下依次的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出现。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入手,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而引出根据是否需要光,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得出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辨证结论。紧接着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还补充了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说考纲

  ①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②识记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元素转移;

  ③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④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作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⑤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部位、条件和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⑥掌握控制农作物增产的途径和措施;

  3、说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②叶绿体中的色素

  ③光合作用的过程

  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⑤掌握控制农作物增产的途径和措施

  3.2能力目标:

  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现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科学的发现需要多人的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农业生产知识

  4、说教法学法

  4.1教法的选择

  ①坚持启发式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

  ②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加大课堂容量。

  4.2学法的指导

  ①指导学生如何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在复习实验中如何分析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单一变量原则设计简单实验。

  ③指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能力。

  5、说教学过程

  5.1光合作用的发现

  (学生活动:讨论四个实验的共同设计要点,四个实验的结论)

  教师点拨: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体现单一变量原则。

  练习:请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练习设计目的:通过控制变量后对反应物的消耗、产物的生成的判断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5.2光合作用的色素

  通过实物展示色素的扩散情况,然后列出有关色素的考点、习题。

  5.3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①水的光解

  ②ATP的形成

  ③CO的固定

  ④CO的还原

  考点:①光照变化②CO浓度变化

  例、将一棵在暗处放置了很久的植物,突然从暗处移到光下,其叶绿体中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如何?

  答案:C3下降C5增加ATP增加

  例、将一植物从高浓度二氧化碳移至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中,叶绿体中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如何?

  答案:C3下降C5增加ATP增加

  5.4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①光照强度②温度③CO浓度④水、矿质离子

  练习:一亩田一年中获得最大有机物产量(例:合理施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措施原理

  本练习是开放性问题,注意总结提高光合作用产量的措施有:光照面积如合理密植、套种;光照时间如轮作;光合作用效率如光、温度、水、化肥等。

  6、教学反思

  6.1优点:

  ①课型设计较好,在引言之后,先给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分别从几个目标入手,详细讲述。

  ②认真研读高考考纲,发现考纲中关于本节的变化,能借助分析本节经典实验得出实验设计原则,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结论,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③课堂有一定的思维量,通过“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习题;“一亩田一年中获得最大有机物产量”习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④能抓住基本概念进行教学,并把所涉及的.知识整理,形成网络结构展现给学生。

  ⑤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简明额要的几笔把要点知识展现出来。

  ⑥在进行基本知识点复习时,能指出本知识点的考点是什么,并进行适时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2缺点:

  ①教案中未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只体现了知识目标。

  ②在教学中体现了能力目标,如:创新能力、实验能力;但是,情感目标未体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③课堂时间分配上给“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上时间分配不够,没有很好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讲解。

  ④教材处理上未把选修教材C4植物与必修教材C3植物很好的整合到一起(高二学生没有学过选修,条件所限)。

  ⑤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没有很好的评价学生的得失,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经验联系起来。

  6.3改进措施:

  ①钻研考纲,把考纲和教材联系起来,把教材和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点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胆取舍,把握课堂节奏。

  ②认真备学生。备学生的心理、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课本知识的差异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正确、规范的知识体系。

  ③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来自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充实,所以应利用课余提高自身的能力。

  ④积极地向老教师学习,学习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传统经验和创新结合起来,精进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光合作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今天我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结构和组分,以及它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开放性(即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系统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它是本学段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试验,初步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高中生物学课本则为学生提供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料,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两个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2)尝试探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教师讲授、总结归纳与比较法相结合。

  2)训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养成勇于质疑合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二.说教法

  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笔记本、书。

  2.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问法、自读课本、观察法、讲授法。

  3.重难点突破:

  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通过自读课本大致建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再辅以教师的讲授点拨,细化知识结构,突破思维误区和难点。

  三.学法指导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自读课本回答教师提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预习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

  二)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1)复习初中所学光合作用概念,同时板书光合作用概念式。

  2)问:能不能从该式看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生答:不能)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4)演示光合作用的总过程动画,得出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新课进行

  1)光反应

  ①观察光合作用课件。

  ②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照课件自读课本光反应的相应内容。

  ③师生以课件为载体共同完成光反应过程学习。

  ④总结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暗反应[同光反应]

  3.课堂小结

  1)总结光合作用实质。

  2)拓展得出影响光合作用环境因素,并分析各条件对光合作用具体过程有何影响。

  4.练习

  幻灯片出示选择填空,由学生完成。

  5.作业布置

  完成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表。

  光合作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②叶绿体中的色素

  ③光合作用的过程

  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4.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的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依据:

  ①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②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养高效应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

  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发展,关心社会问题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利用。

  5.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设计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在本节教学中的较好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方面正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多项实践,才会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依据:高二学生对有机化学等知识还未学习到,对有关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还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再由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二课时安排叶绿素实验,第三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2.教学手段:课件、录像、投影仪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理解新陈代谢等相关知识后,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海尔蒙特实验,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可知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已有知识降低了问题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识

  1、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教师指出:

  (1)该实验不能证明更新的空气中的哪种成份?

  (2)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可能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直到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蒙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2、学生介绍课前所做的萨克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

  (3)碘蒸气处理叶片,目的是什么?

  (4)这个实验成功的证明了什么?

  (5)高倍镜下观察“小蓝点”聚集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经观察实验过程,分析问题,能够得出结论。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需要光

  (2)产生淀粉的部位是叶绿体。

  〔小结〕:

  (板书)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演示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亲自重复萨克斯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重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

  3、课件展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A、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克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B、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设计要注意的问题:要有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简介同位素标记法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光合作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以及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知识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地基础,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征。所以说它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上,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过实验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使学生自己动手,亲自看到从上到下依次的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出现。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入手,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而引出根据是否需要光,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之后教材对这两个阶段分别从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辨证结论。紧接着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还补充了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所以说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A:知道)

  (3)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其有关问题;(C:掌握)

  (4)光合作用的过程;(D:应用)

  (5)光合作用的实质;(D:应用)

  (6)光合作用的意义。(D: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2)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的方法。

  (3)初步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渗透“线条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来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未来的关注;

  (2)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艰辛、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

  (3)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选择

  1、坚持启发式家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二)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如何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

  2、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如何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

  二、引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从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讲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体课件)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

  (二)讲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根据概念,导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把它和初中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引入到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说课稿5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一课时,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基础上,分别从生物科学史、物质和能量转变、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希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实验设计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

  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前面学过的细胞代谢、后面将要学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3)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及规范的`操作程序,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及主动与人交流。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通过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让学生分析色素带,归纳出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2)教学难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学、探究、亲自操作及观察分析等方法完成。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的生物学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实验法: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2)问题探究教学法: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万物生长靠太阳”,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将光能转变为细胞能够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绿色植物又是怎样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这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因此,我们先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说明:此导入方式先导入到节再到课时,用情景加问题的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主题-----光合作用,即明确了本节要掌握的目标,又清楚本节课的内容。

  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教学内容包括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叶绿体的功能:

  学生阅读P100资料分析(恩格尔曼的实验),思索以下问题:

  ①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②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从实验材料、实验条件方面考虑)

  ③资料2可得出什么推论?

  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其功能。

  2)叶绿体的结构:

  从功能过渡到结构,以简笔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前面学过的细胞器的相关知识,与学生一起归纳叶绿体的一些重要结构组成。

  3、捕获光能的分子-------光合色素

  教学内容包括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的种类与作用。

  从捕获光能的结构过渡到捕获光能的分子,采用实验法和问题探究法来突破此教学重点。实验法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材料、操作步骤。本实验相关的药品和实验注意事项较多,故采用问题探究法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含自学、实验、演示、谈话、讨论、讲授等)来突破。可设置以下问题:

  ①如何提取色素?用到什么试剂?各有何作用?

  ②为什么要画滤液细线?在画线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如何分离色素?利用什么原理?

  ④观察到的色素带中有哪几种颜色?色素的分布顺序及宽窄说明什么?

  4、小结及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光合作用说课稿】相关文章:

《光合作用》说课稿01-14

《光合作用》说课稿15篇01-14

《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说课稿12-03

光合作用教学反思04-16

光合作用教学反思02-17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说课稿(通用10篇)02-26

植物光合作用教学设计范文05-14

《光合作用》教学反思(精选5篇)07-17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