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褒禅山记》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尝试对古代散文做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
写作特色。
心得交流。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
①尽吾志;
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
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
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3
一、说课标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选自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游褒禅山记》就是在写景记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此游不畅而产生的感慨。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它提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课内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完成。文中的重点细节品读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准文言句读。
2.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3.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整体感知古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古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就不能简单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启发铺垫,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讨论中逐渐明了,并且最终由学生之口讲出来。露滋苗始发,渠成水自流。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铺垫。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借到位的铺垫,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自己总结出来。
所以本节课以诵读法和引导法为主,合作讨论法、点拨法、串讲法相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
二、反复诵读,全面把握
(一)一读正字音
(二)二读通文意
(三)三读抓关键
(四)四读探(叹)中心
三、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四、课堂延伸,升华主旨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0-11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08-07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05-27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9篇11-07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9篇)08-23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9篇09-29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游褒禅山记教学小结12-22
《游褒禅山记》课件06-18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06-30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