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1-04-11 09:38: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地理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地理说课稿四篇

地理说课稿 篇1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理念指导下,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节课目标设计如下:

  1、知道“天气”的内涵,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为天气跟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而且对终身发展有用,所以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又由于天气符号、天气图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因此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针对以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用演示图片、谈话、实践、强化和发现等方法相结合来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再根据学生的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采取了视听、讨论发言、小组合作交流、比赛、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

  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我创设了“让学生通过网络直接收看全国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节目(问天网),并做记录,讨论我们常州的天气情况”这一情境。

  2)、待学生讨论交流完全后,提问:“那么谁能来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呢?(注意描述过程中都用到哪些关键词!)

  3)、我对能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的学生作出肯定评价后,让学生继续描述给出的三张表示不同天气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那么描述天气要从哪些方面来讲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

  4)、描述完后,学生总结回答时,我对学生给出的每种答案都作出适当评价。当有些学生混淆“天气”与“气候”概念时,我会出示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话语:“如我们常州一年四季,四季分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辩别它们分别是指出的“天气”还是“气候”,从而让学生知道天气的内涵是多变的、短期的。

  5)、接着再根据学生的生活提问:“在你的生活中都经历过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6、学生自由发言后,我小结到:由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可见,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哪些方面呢?请看大屏幕:“出示三张关于丰收、洪涝、干旱的图片,学生看完后,再展现两则资料2日“海马”台风对台北地区影响的资料),由此让学生议一议天气对人类活动还有哪些影响?

  7、学生交流时,如果有学生总结出:天气对人类活动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方面。我会肯定这种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从而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

  8、在以上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设计的层层递进的系列生活化问题绐终贯穿其间,这样通过创设真实吸引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地理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9、以上是让学生知道“天气”的内涵,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本节课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简单天气图。”

  10、先由我说出并解释一些民间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意在让学生要日常生活中能具备看云识天天气的能力,由此提出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来看懂卫星云图和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上辨别各城市的天气情况呢?

  11、于是出示一幅卫星云图,提出问题: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12、师生共同完成后,让学生先仔细阅读辨别书本和地图册上的天气符号,再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节目”给他们看,要求学生注意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播放城市天气预报的。并让学生为下面的小组比赛作好准备!如果天气预报节目中有出现与书本不相符的天气符号,要给同学们作解释: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

  13、小组游戏比赛规则:小组内的一位学生上前负责抽取出城市;另选出一名天气预报员到大屏幕前在城市天气图上找到城市后,播报出该城市的天气情况;其他组员根据天气预报员播报的天气状况在我准备的天气符号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天气符号,向大家展示,其他同学作评委;最后评出优胜组并颁奖。

  14、在这里我把这一环节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习小组尽可能多的识别天气符号,对优胜小组给予表扬和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不仅创造机会让学生识别更多的常用天气符号,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有了直接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15、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为了把形成结论的过程变得更生动,我让学生进行视听、实践、比赛、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

  16、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理念指导下,我又设计了如下的角色扮演活动:明后天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如果你是运动员,班主任、体育教师、校长都有应该充分考虑天气情况,那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作准备呢?

  这一活动让学生可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使我自己对本节课作一个客观、理性的思索,是教师发展的又是一重要途径!

  布置作业:回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与同学交流明后天我们常州的天气是什么样的。目的让这一节课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所体现和延伸!

地理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一章中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影响》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说起、阐述我的教学观和教学设计。

  首先我对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自然、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传统地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教材选取了民居、服饰、饮食三种,因为它们既可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又能给学生直观感受,同是时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然环境深深影响着文化的起源和兴衰。这一部分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归结,又是学习区域特征和差异的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主要的民居形式;了解主要少数主要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了解我国主要地方菜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了解,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依据课标和本课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由于初一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将各种地理要素综合在一起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困难。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待进一步培养,所以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

  那就要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无定法,以学定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课学生宜采用地理观察法、分析综合法、对比分析、读图思考法,自主探究来进行学习。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需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何在本课中渗透学法呢?

  第一,运用地理图像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重要载体。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地理事物,对地理图像、地理事物进行理解、想像、分析,利用景观图片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第二,在合作中相互启发。通过对主要民居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学习。

  第三,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观察,地理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方法,需要有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实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我选取的主要教学手段有:利用课本景观图、地理图册有关景观图、地理填充图册、师生收集的资料和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作适当修改后为我所用。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能将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显示在屏幕上,利用丰富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地理问题。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是充分挖掘这些地理图像图表资料的功能和内涵,灵活选取和利用,服务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现地理教学特色。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出,在学生困惑与思维的障碍处予以启发,在学生思维困顿与卡壳处相机点拨,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愤启悱发,举一反三”。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识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需要,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图像导学、问题启发、合作讨论等相结合的教法,以合作讨论为主,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法。

  学法、教学手段、教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学法是核心,是基础,教法、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的。

  下面叙述我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断:

  学习民居活动设计

  1、播放有关我国主要民居形式的视频和景观图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

  2、阅读教材和地图册上主要民居形式的景观图片,结合文字,小组讨论:这些民居有什么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让学生要展示图片,可以表演,可以举出例子,重点要求说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教师小结,利用课件补充学生未讲到的,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开放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得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真正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焕发出活力!

地理说课稿 篇3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大气组成、分布、运动的基础上,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节课还为第四单元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目标确定:

  ①知识目标:理解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锋面系统并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会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

  会阅读天气形势预报图。

  ③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重点之一: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

  ②锋面天气掌握之后可以“学以致用”,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重点之二:高低气压的天气特征。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低压)强烈发展的表现。

  ②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就是高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难点之一: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其为难点的依据有二:

  ①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

  ②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和被动不易确定。

  ③锋前锋后的位置不易辨认。

  ④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的差异不好掌握。

  ⑤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不好记忆。

  难点之二:锋面气旋的理解。其为难点的原因有二:

  ①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能形成锋面气旋而不形成锋面反气旋。

  ②水平气流的辐散与辐合难于长久记忆,且易记混淆。

  二.说学法:

  1.兴趣学习法。本节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强。

  2.手势记忆法。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可借手势强化记忆。

  3.知识迁移法: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

  三.说教法:

  1.多媒体视听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通过电教模拟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维具体化,有全新的视听感觉。

  2.比较教学法: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用比较法教学学生记得牢。

  四.说程序:

  1、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㈠锋面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构特点,天气特点)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

  ㈡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地理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阿城区进修学校的地理教师赵秀波。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变的天气》,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我说课的内容按以下五部分进行:

  一、说教材

  二、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三、设计特点 四、导入新课 五、新课讲授

  一、 说教材

  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

  生了解了有关天气的具体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气候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材的具体特点。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 三维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 1 、会描述天气

  2 、理解天气的特征

  3 、会预报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地理头脑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将天气与人类息息

  和电视天气预报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尚未形成多方面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

  将多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确定为难点。

  二、 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制作了两个软件,一个是教师的教学软件,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怎样描述天气 二、了解天气特征 三、分析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四、预报电视天气预报。在课堂上,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 flash 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和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三、 设计特点。

  1.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也利于教师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授课。

  2. 极其完美的画面与声音,令知识深烙学生脑海。

  3. 操作方面,进退自如,尊重学生意愿,可以重复阅读和练习。

  四、 导入新课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用一段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海尔兄弟、唱到了不同的天气。这时我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这样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

  一、 新课讲授

  (一) 怎样描述天气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给同学们展示了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风、雨。通过这些天气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产生无限暇想,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然后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同时通过学习对这些短暂的天气现象的描述也为分析天气特征作了铺垫。

  (二) 天气特征

  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软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从而说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第二则材料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第三则材料说明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三)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六条资讯,学生阅读后选出六条资讯所反

  映的内容,这部分我设计的是普通的选择题,但却模拟了人机交互的功能,比如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如果选错了就说:再想想选对了就说恭喜你答对了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正确与否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二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第三则反映了天气与农业的关系;第四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第五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商业的关系;第六则反映了天气与工业生产的关系。在分析完资讯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进一步设问:除此以外,你们还能举出天气对人们其它方面的影响吗?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人类的健康、旅游、体闲、娱乐、建筑等也都受到天气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且男女生争论的异常激烈,使课堂进入高潮。本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用联系的一分为二的发展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轻松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利用天气的重要性过渡到预知近期天气的方法,进入电视天气预报的学习。

  (四) 电视天气预报

  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天气预报的形成过程的五幅图片来了解天气预报的形成步骤、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地理事物来读懂卫星云图、通过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来为最后预报天气预 报做准备。其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是本环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记忆易混淆的特点,我设计了三屏天气符号和景观图片相对应的操作练习,如果拖动正确,符号就在图片下安家落户,如果不正确,符号即归位。而且学生可以反复操作练习,这是笔试答卷所达不到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操作使学生感觉有趣,乐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最后,学生模拟央视天气预报员用自己的语言预报天气预报,而且是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的,当屏幕上城市闪动时,学生即可开始抢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生动丰富的预报语言使课堂气氛再次进入高潮。

  这样整节课就在边学边练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而且使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贯穿始终。

【关于地理说课稿四篇】相关文章:

1.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说课稿

2.关于地理谜语

3.关于《蒸发》说课稿

4.关于《蜗牛》说课稿

5.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中东说课稿

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7.关于《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8.关于《观沧海》说课稿

9.关于《化石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