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13 20:43: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说课稿 篇1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创设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去感悟、去创造,尽情地表现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下面就结合《雪被子》的教学,谈谈这节课的设想。

  我执教的是《雪被子》第二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读懂课文,懂得大雪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丰收。

  2 、理解“暖烘烘、丰收”,能给雪被子写一句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

  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 创设情境,给学生感受的空间。

  《雪被子》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冬天下雪的画面,如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这样一幅雪花飘扬的动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小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看着动人的画面,听着舒缓的音乐,学生立即进入了冬天下 雪的美丽情境,感受到了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动感。

  二、 音乐渲染,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新语文课程标准讲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

  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就有着不解之缘。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能给人以丰富的情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产生情感的共鸣,激起想象的欲望。《雪被子》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小麦苗正在雪被子下面做着快乐的梦,在教学这段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我设计了这么一段话:小麦苗盖着厚厚的雪被子,暖烘烘的,睡啊,睡啊,慢慢地睡着了;想啊,想啊 …… 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做梦的情境,随后,一段《爱之梦》的音乐萦绕上空,学生不由自主地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遨游属于自我的这块空间。凭着音乐的渲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 角色转换,给学生体验的空间。

  语文是一门最能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学科,我们要让孩

  子在课堂里释放情感。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演,情感容易被感染,让他们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情境,会渲染整个学习情境,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麦苗,睡在厚厚的雪被子下面,听着北风的吼叫声,问学生:“你们觉得冷吗?为什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深刻体验到了当时的情境,进一步明白:雪被子能给小麦苗保暖,北风是吹不跑雪被子的这个科学道理。又如,教学第三段小麦苗做快乐的梦时,听着欢快的音乐,看着小麦苗尽情地跳舞,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摇动身体,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小麦苗,体会到麦苗穿着小绿裙,健康成长的快乐心情。

  四、 以读促思,给学生感悟的空间。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雪被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地去读书,带着疑问去读书,带着情感去读书,让他们轻轻地读读,静静地想想,想想读读,创造一个自由的、自读自悟的学习空间。

  五、读写结合,给学生创造的空间。

  一个好的教师在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潜质,为学生搭建创造的舞台,给孩子一方创造的天地, 达到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效果。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充分的自我感受、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想象过程,此时的情绪是高涨饱满、兴奋激动的,抓住这最佳时机,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小麦苗悄悄地对雪被子说: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想象写话,使课堂成为孩子创造的天地!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蒙娜丽莎之约》作为六年级第八组课文主题为“身边的艺术”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其教学目标的主旨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感受达。芬奇画笔之下的蒙娜丽莎所蕴含的无穷的艺术魅力,还在于通过阅读,学习作家文笔之下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从而运用其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相关技能的训练,也使《蒙娜丽莎之约》发挥其更大的训练载体的作用,实现语文教学一语二文,学语习文的价值理念。

  《蒙娜丽莎之约》全文共917个字。作者极具匠心地运用平俗和洗练的双重笔触,再现了杰出画作难以捉摸的神秘之美的同时,也彰显了文学艺术有声有色可以捉摸的行文之美。如果说艺术之美在于熏陶,那么文学之法就在于感悟和运用。因此,为凸显教学目标,全文我紧紧把握住一个问题: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巨大魅力?侧面描写点到为止;正面描写以读代讲,读文赏画,读中悟法。在教材的取舍中,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实现2个融合:艺术美与文学美的融合,欣赏美与表达美的融合。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我们把40分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了学生,并且实现了语文能力的转化训练。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非但不会削弱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同时还会为学生更多地欣赏和创造艺术在能力领域中有所启迪。

  当然,在教学之初,我曾有过一种奢望——我希望我的教学也能成为在画作艺术、文学艺术之后的教学艺术。由今天看来,这还只是一种梦想,他告诉我,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恳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教学批评指正。

  我感谢所有教研员为我的成长、为今天的研修活动辛勤地付出;感谢今天莅临的全体老师。《蒙娜丽莎之约》成为作者灵魂的一部分,同样,今天的教研之约,也会成为我教学财富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和美的语言。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更加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由于本文构思新奇,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现想象,通过想象,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并把它定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另外,我把参照课文风格或在自己的风格进行仿写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课文的新奇构思。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根据文章特点,我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法,即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方式。按“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积累迁移”三步走的顺序,分“导入、悟读、品读、小结、迁移”五个教学板块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重在感悟、品味语言。以读为主线,并借助想象,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并以写促读。学完课文后,可指导学生进行片断写作。

  三、说教学程序。

  首先是导入,出示一组展示大自然优美风光的'山水景物,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本文的学习要求,即要求学生做一回文中的“我”,从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接着是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设计了两个思考题:

  1、“我”拜访了哪些朋友?怎么称呼他们?

  2、“我”在拜访时心情如何?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并初步体会作者的心情。第三步工作也是本文教学的一个关键,就是学生用静心默读的方式去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要求学生对文中每一幅画面,所描写的每一位自然“朋友”都要展开想象,给它配上色彩、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并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如此以后,学生对本文应当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了。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第四步工作,就是让学生把刚才所想的,用语言进行表述的一个阶段,它既可检查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又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我设计了一个“想一想,说一说”的练习,要求学生说说默读后,最喜欢的画面或者最喜欢的“朋友”,并说明理由。为让学生有个充分的准备,可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让组员进行评价,或对不理解的画面进行探讨。于是教师可追问关于文章写法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作者到山里观景,为何说成“访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学生应该是驾轻就熟了。学了就要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设置了一个仿写练习,所以第五步工作为“想一想,写一写”,请学生任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对它进行问候。有些学生可能一时思维受限,不够开阔,教师可列举一些问候的对象,并做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是布置作业,为片断训练。题目是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你的心声,或以作者身份写《再访山中朋友》。

  四、说板书。

  板书设计以展示作者所访问的朋友为主,并与作者的情感组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早晨(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山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中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石头

  访 落叶 山花 雷阵雨

  友 老柏树 蚂蚁(小弟弟) 归鸟

  ——傍晚(带回好心情,好记忆)

说课稿 篇4

  一、活动背景:

  这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来躲的捉迷藏游戏的全过程。散文诗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意境优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又不乏大胆、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进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协的热情,很适合中班的孩子欣赏、学习。中班的孩子开始留心周围美的事物,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但往往无法用好的词句进行表达。《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根据以上分析,我指定如下目标: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内容。

  2.初步感知拟人的表现手法,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3.能结合已有经验,创编散文诗内容。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散文诗多媒体课件,红、黄、绿、蓝、白颜色标记每人一个,草丛、菊花、天空等场景。

  三、教学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其声、形、色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诗,感受其意境。

  四、活动程序:

  本活动我主要安排四个环节展开,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第三环节:游戏情境,尝试朗诵。四、创编诗歌,拓展延伸。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孩子,机智灵活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提升语言,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朋友等身份走进孩子,以亲切交流,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想象,踊跃发言。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活动开始,组织幼儿回忆游戏“捉迷藏”的玩法,并和幼儿玩一玩这个游戏,以游戏导入,不仅能让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更直接地唤醒孩子的游戏经验,为理解散文诗的游戏情节奠定基础。

  第二步:捉迷藏真好玩,太阳也想来玩这个游戏,他会和谁玩呢?怎么玩呢?这里幼儿的回答可能是希奇百怪的,教师给与幼儿充分思考、大胆想象的空间,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最后以:让我们来听一段好听的话,听听太阳到底和谁捉迷藏,怎么玩?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欣赏散文诗。

  教师结合动画,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老师的直接朗诵,其丰富的表情,合适的体态,贴切的语言能深深吸引孩子,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散文诗。

  第二步:初步理解散文诗。

  教师提问:你听到这段好听的话里都有些谁?这里估计幼儿能顺利说出太阳、颜色这两个形象,如果一时说不到黑夜也没有关系,可以在下面的问题中解决。接着,教师呼应第一环节幼儿关于游戏的猜测,以释然的神情,好奇的口吻:原来太阳是要和颜色们玩捉迷藏的的游戏呢,那他们是怎么玩的呢?这个问题比较的宽泛,幼儿通过第一遍倾听肯定没法将这个问题说清楚,但是没有关系,我主要是反馈一下幼儿倾听散文诗的程度,估计幼儿能结合听到的,看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一些零碎的片段,这是教师是一个微笑的倾听者,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大胆交流自己听到的内容,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教师机智地抓住孩子的回答,帮助孩子理清太阳来找,颜色来躲的游戏关系。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听的很认真,在这段好听的话里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三步:再次欣赏

  第2次欣赏了,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边放录音边欣赏画面,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的手段感知效果最佳,通过多媒体直接作用于幼儿的眼、耳等大大增加幼儿的感官刺激,加深对散文诗的理解,同时,老师专注的倾听态度在无形中给幼儿倾听起到了示范作用。

  第四步:加深理解,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第2遍欣赏后,教室提问:在这段好听的话里,你最喜欢什么地方?这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这里有3个要点:

  (1)如果前面关于“黑夜”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教师有必要引导幼儿再说说散文诗中捉迷藏的玩法,理清楚是黑夜蒙住了太阳眼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延伸提问:太阳被蒙住眼睛是什么时候?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通过看动画演示,用自己的手把眼睛遮一遮等方式引导幼儿感知黑夜与白天的奇妙变化,同时感受散文诗的趣味性。

  (2)帮助幼儿理解“静悄悄”的躲,在交流喜欢的地方是幼儿肯定会说到颜色的“躲”,太阳的“找”,那这里就可以创设一个黑夜的情境,教师作太阳幼儿作颜色来形成一个师幼互动,通过游戏体验,切实感受静悄悄的意思。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说说散文诗里的句子。

  (3)关于颜色们躲的地方。幼儿说到这里时,教师提问:颜色躲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颜色们都躲在跟自身颜色相同的东西里,这里理解没有难度,重点可以放在用诗歌里句子说一说,通过图片提示,帮助幼儿按散文诗里的顺序说一说,最后教师小结:这段话可真好听,把太阳、黑夜、颜色说成是可爱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奇妙呀!以教师浅显、精练的总结、提升,帮助幼儿感知拟人的文学手法。

  第三环节:游戏情境,尝试朗诵。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一环节教师就创设游戏的情境,让每位孩子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集体玩一玩这个游戏,边玩边尝试用散文里的句子说一说,并根据幼儿兴趣可以交换颜色卡组织幼儿2-3次游戏。每次游戏后教师都要对幼儿在朗诵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逐步提高的要求,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在玩玩、说说中感受诗歌意境。

  第四环节:创编诗歌,拓展延伸。

  绿色除了躲在草丛里还会躲在哪里?黄色除了躲在菊花里还可以躲在哪里?那我们去户外找一找,看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他们都找出来!带领幼儿到更自由、开阔环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看看、说说、创编诗歌。

说课稿 篇5

  教学流程:

  一、从玩具谈起,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童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少玩具,这些玩具一般都是花钱买的,它们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当代女作家葛翠琳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童年是贫困的,"没有穿过一件合身的衣服,没有见过一种从商店里买的玩具",但是童年又是快乐的,大自然里的许多事物,都是她们的好玩具,尤其是绿叶,更是她的好玩具,更令她着迷。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作家的童年,感受那缤纷的《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内两人一组,合作读文。要求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到读错的地方立即指正,并帮助他多读几遍,达到通顺。

  2、小组赛读: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参加赛读比赛。依据读书情况对小组进行评价。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并强调"秆"与"杆"的区别,"戒"字里面的部首,"垂"字的笔顺笔画。

  4、谈感受: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5、理清文章的内容:这篇文章每段都与绿叶有关,那么,围绕绿叶,都写了什么?

  三、品悟课文,感受快乐

  1、学习第一段,引出问题

  "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中感叹号表达了什么?你能读出来吗?

  一个感叹号,写出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多彩,以致作者在回忆时,都禁不住赞叹。这些玩具肯定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快乐,而作者却说"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从而引出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对绿叶最着迷?绿叶带给孩子们哪些独特的感受?

  2、带着问题,品悟3-6段。

  课件出示问题:

  为什么绿叶使作者最着迷,请同学们默读3-6段,抓住喜欢的句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简单写下自己的感悟,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必须给学生独自钻研文本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走进文本。

  通过默读课文,学生会知道,原来,孩子们在采集绿叶的过程中,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疯狂的、快乐的、冒险刺激的,充实的、而且还能收获许多知识,这些都是其它玩具没有的,难怪作者会说:"最着迷的还是绿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但是,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因此,在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同时,对于学生感悟不透彻的语句也要适当点拨。在交流中,重点点拨以下内容:

  A、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在这两句话中,学生可能通过"跑遍、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感受到孩子们是快乐的、自由的,疯狂的,但是,玩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还是需要点拨的: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你能想象到哪些欢乐的情景呢?

  【设计意图:以想象画面为契机,让学生尽情地说,感受绿叶与其他的玩具就是不同,绿叶带给了孩子们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疯狂的感觉,这是其它玩具所不具有的。】

  B、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这是孩子们在用绿叶、野花打扮自己。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表现出相应的情景,再想象省略号表示的内容,最后想象画面并读出来。

  C、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子、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这段话,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探险的那种刺激感受,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你探过险吗?能说说你探险的感受吗?文中的孩子也是一样,乐于探险,探险给他们带来了刺激,同时,也富有乐趣,那偶尔发现的一枚鸟蛋,会让孩子们的嘴咧得老高,发现的新奇的叶子会让孩子们在同伴面前尽情炫耀,这都是绿叶带来的。

  D、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这种情景最热闹了,飞舞的落叶、习习的秋风、欢快的孩子,这是大自然中最富生机的一幅画,最适合读。

  理解读:找出动词,背、扛、奔跑、欢呼、搂、积、躺、打滚、翻跟头,感受到孩子的畅快、疯狂,读出自己的感受。

  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读,读出当时的情景。

  配乐读: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配以教师的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

  E、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这段话除了感受孩子采集的树叶多、收获颇丰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顿号的用法。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学生采集了不少绿叶,在学生知道顿号的用法后,让学生续写:

  我们采集了许多绿叶,( )形的、( )状的、( )形的、( )状… …既延伸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应用顿号以及作者交换使用同义词"状""形"的语言技巧。

  3、谈感受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对绿叶最着迷了吗?学完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文章的题目是《绿叶的梦》,那么,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呢?

  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

  因为

  绿叶的梦是

  因为

  这样的读写结合,是理解文章的外在显现,既深化了主题,又照应了题目。

  五、推荐书籍

  《最丑的美男儿》

  《翻跟头的小木偶》

  六、作业

  背诵课文三、五自然段;积累书中喜欢的词语、句子。

说课稿 篇6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四课《观察、描述矿物(一)》。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要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新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学习需要依托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我就围绕“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这一主题来说说这一课。

  一、说教材与学情

  《岩石和矿物》单元分2个学习专题——岩石专题和矿物专题,《观察、描述矿物(一)》一课属于矿物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岩石专题以后,知道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识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矿物专题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要学习的几种观察方法,是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

  《观察、描述矿物(一)》一课教材安排了两部分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应该已经驾轻就熟。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指矿物的纹理。教材中是这样说的:“把矿物放在白色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指的就是矿物留在瓷板上的粉末,而不是瓷板上的划痕,这一点在教学中也需要强调。同样,条痕的观察方法也是新的,需要在瓷板上摩擦后,再观察粉末的颜色。学习这种观察矿物的新方法,需要依托学生观察颜色的已有经验。

  第二部分是观察矿物的软硬。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比较几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刻画矿物,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的绝对硬度。科学家将矿物的硬度分为10个等级,而教材安排时,考虑到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10个等级简化为4个,即“软、较软、较硬、硬”。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点是都通过刻画矿物的表面来比较判断矿物的软硬;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矿物间的比较,获得的是相对的硬度,第二种方法是与硬度标准的比较,获得的是硬度等级。从“相互刻画”到“测试硬度等级”,使把测试的方法从学生的经验入手,然后引导到科学方法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种方法是学习第二种方法的基础,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学习和运用第二种方法是第二部分内容的重点。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概念目标

  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2.过程与方法

  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

  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条痕和软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在这些教学目标中,“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以及明确“测试硬度等级”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的研究问题

  由复习“岩石的组成”,引出矿物。进而通过教师质疑:“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呢?”引起学生对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随机概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及形状这几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我们将在这节课里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教师出示铁黑色的赤铁矿,让学生观察颜色;再在瓷板上摩擦,观察条痕颜色。教师讲解什么是条痕。

  在学生理解条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观察3种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总结出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有的矿物相同有的矿物不同。再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进而提出:遇到矿物颜色和条痕不同色时,哪个更可信?为什么?

  (三)测试矿物的软硬

  首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比较“石英、长石、云母”的软硬。

  介绍“硬度等级”及测试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测试“石英、长石、云母”的硬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指出确定硬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激起课外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你知道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什么?最软的又是什么?你身边的矿物,他们的颜色、条痕和硬度又是怎样的呢?

  四、说主题体现

  我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主题。我认为,帮助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的观察方法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条痕的观察与颜色的观察紧密结合,两种硬度的比较方法前后联系。新方法的学习都是在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联系比较,建构新的观察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的新方法要及时进行操练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方法的学习决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实现的,及时操练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本课中,每一种新方法学习后,我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践。在分组实验中,既让学生熟练掌握观察矿物条痕和硬度的方法,又对新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及时的分组实验,使教学重点突出并且落实。

  (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新、旧方法的比较。

  新技术的掌握需要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方法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比较两种测试硬度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使学生对新、旧观察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弄清了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意义,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补充说明:苏善根的说课在余姚市科学说课比赛获第一名。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2.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精选例文

4.精选兰亭集序说课稿四篇

5.【精选】兰亭集序说课稿三篇

6.精选兰亭集序说课稿三篇

7.精选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十篇

8.范濂同志逝世

9.精选诗歌作文锦集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