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说理念】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劳动者”“学校教育的根本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评价学生是否成才,决不能仅仅看他的学习成绩,而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育人质量,努力使之成为具有健康人格与品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接班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又关系到学生如何正确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势必会成为左右学生成才的关键。
【说教材】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任性,娇气,懦弱是他们主要的特点,这些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的过分关注使他们产生了“骄娇”二气,对于压力与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很差,直接导致了他们或者是以自我为中心,极其任性;或者是胆小慎微,没有自信,毫无主见。由此而引发的极端实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本课为了建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成功意识,先是以“罗森塔尔试验”的结果点明: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直至成功。接着课文出示问卷,让学生进行自测,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最后文章对如何树立自信提出了几点建议,并以富有哲理性的段落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纵观全文,层次清晰,深入浅出,情感发展由弱渐强,结尾令人心情激荡。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
【说教学重点】
在此我将情感目标的实现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切入主题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置了两项内容。首先读一封学生来信。信中的学生向老师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与疑惑――在家里,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会越帮越忙,受到训斥;在学校,由于成绩不理想,觉得同学们瞧不起自己,故意疏远他,自己常常感到很孤独。结尾他向老师询问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希望。读完这封信,教师提问,有类似心理状态的学生请举手,借此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大致情况。第二项内容,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了解自己的同桌吗?他(她)有什么优点呢?其他人呢?这一环节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角度学会评价他人,并且使受到鼓励的一方感受到被人认可的满足与喜悦,从而对自己信心大增。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比较自然的体会到了确立自信心的文章主题。
二、活动体验引发思索
经过前一步骤,学生的兴趣渐浓,这时再引入一个游戏:照镜子。教师将一面小镜子隐藏在手中,说这是一个人的照片,让同学到台上来辨认是否认识。当学生来到台上,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一定会说认识这个人。这时候,教师提问:他有优点吗?那缺点呢?学生大多会承认这个人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经过多人上台参与这个游戏,教师最后公布谜底――手中只是一面镜子而已,别无他物。学生惊异之余,教师向全班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可以发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为什么就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呢?这一问题的抛出,一定会使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但这种沉寂决不是麻木,而是通过这件事而引发的深深思索。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这一答案。
三、正视自己树立自信
自信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缺乏自信会有什么后果?这又是一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学习中的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告一段落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罗森塔尔及他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拥有自信心所带来的的神奇效应。学生通过这个小故事,明白了成功的关键还在自身,在于对自己、对困难的认识,认识到人只要心中怀有期望,就会一直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结果定会出人所料。
为了成为内心渴望成为的那种人,验证自己拥有自信心的程度,学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测试自信心指数。这一环节一定要学生实事求是的进行填写,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问卷情况一定有好有坏,对于结果不理想的同学,他们急于找到扭转局面的方法,这时候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找到使自己变得自信的途径:
1.自信首先要喜欢自己,学会为自己减压。
2.先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建立信心大厦。
3.多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掌。
4.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就能得到对自己最好的鼓励――成功。
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学习这几点之后的感受,自己在生活中做到了吗?还能找到其他的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吗?让学生尝试着按照作者的建议去努力,相信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所收获与回报。
四、 归纳总结深化主题
文章的最后一段作为全文的高潮,非常适合集体诵读。因此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品读,最后集体诵读,直至当堂背诵的环节。学生们在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不但可以加深对自信心的认识,重新为自己定位,而且也为今后如何走好人生路,在内心做好了描画。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
以上就是我对《做一个最好的你》这一节课的总体把握。经过四个步骤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自信心对于一个人如何成才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对今后该如何树立自信心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及背景
《独坐敬亭山》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为教学目标。朗读、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为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辅助手段及教学准备:
1.可播放画面,配上古筝音乐,来创设意境。
2.拓展文字资料,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诗。
3.学生收集李白的古诗和与课文相关资料。
四、说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注解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熟读成诵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人,引出诗题。
1.课件出示诗人李白的画像,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进行介绍。
2.借机引出写诗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师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并边播放动画边吟诵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
(二)抓住诗题,学习生字亭(tíng),了解敬亭山。鼓励自学,要求读准字音,着重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减一减,换一换等熟字记忆法记住字形。认清字形并在田字格里指导书写。过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么地方吗?(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因有敬亭而得名。)诗题是什么意思,想想你能发现什么?
(三)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初读,扫清障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听别人读,达到对这首古诗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2.再读,感悟诗的内容。
(1)小组按自学要求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汇报:重点读通诗句,理解诗意(扣重点词训练),大致说出诗人看到的景象,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
(四)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1.朗读一、二行诗句,品味“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想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景象,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联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孤独、寂寞)
2.朗读后两行诗句,结合实际品味“相看”、“两不厌”。(后两行是说只有敬亭山没有嫌弃他,抛弃他,而是和他彼此做伴,彼此相看,却总觉得看不够。)领悟作者从敬亭山上寻到一丝丝慰藉的感情,并感悟作者赋予山灵性的表现方法。随机进行人山对话练习。课件出示写话练习: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道:( )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道:( )
(五)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让学生根据理解读出感受,在配乐朗读中想象画面,根据课件出示的画面,给画配诗。播放画面、背景音乐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利用画面和古筝背景创设情景,会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感悟创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本首诗的学习情况(朗读、背诵、默写、画一画、演一演、编故事……)。
2.收集有关李白的诗歌,准备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 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始终把“朗读”和“背诵”这一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多读,使学生掌握五言诗的`朗读方法,把握朗读的节奏。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逐渐达到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目的。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真正把学生融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只是在适时处指导、引导,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体现了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这一理念。再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抓住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品、诵、拓展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学期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五、 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和学的方法:
1、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 教学理念
本课要突出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学生在简单的教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七、 教学过程
本课书可分为两个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我的课堂结构是:谈话到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扫清障碍——指导阅读,突出重点——主题升华,布置作业。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蒙田说过:“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教学伊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让学生边欣赏边体会其中的美。通过欣赏图片,自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么美丽的风光究竟是什么地方呢?使学生急于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2、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扫清生词障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只作适当的指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学习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接着,我将让学生听录音在一次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做标记,把自己从文中了解到的内容作上记号并向全班汇报。通过汇报,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指导阅读,突出重点。
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阅读指导。主要体现在对重点段落的指导上。每次训练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含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指导阅读“海水的颜色”这一段时,主要是让学生读出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海水的五光十色;在指导朗读“海底”这一段时,让学生读出珊瑚的美丽,海参的懒洋洋和龙虾的威武。
在指导朗读描写鱼这一段时,里边有个较长的排比句,我将引导学生学会断句,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层次感。这段最后一句话:“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更要引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赞叹之情。
4、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当学生对课文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我趁机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欢西沙群岛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使主题得到升华,课文得到延伸。
为了巩固本课的生字词并使课题得到进一步延伸,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a. 抄写本课的生字并扩词。
b.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西沙群岛吗?请试一试,写下来,下节课交流。
好的板书通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这一课的板书是这样的:先板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然后在下边板出它的两个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简单明了,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作用。
【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6.《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