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18 14:13: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的,而无声的嘱咐又是母亲用眼睛传递的。根据教材分析,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8个生字;理解25个新词语。能找出“仗着、凝望、觉察”的近义词,初步分辨“吩咐、嘱咐”“快乐、快慰”的词义差别。

  3、感受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领悟母亲的教育。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

  这是一篇歌颂母亲的散文,教学时以教材为媒介,创设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跟同伴合作交流、和教师互动中,关注人文,知道母亲无声嘱咐"我"的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所以,我决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感悟母爱的伟大。

  2、善待质疑,提倡学生多提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并不在于他懂得多少你说的知识,主要在于他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二、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自学完以后,能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加注在书上。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母爱的伟大的。学生抓住每个重点句子了解这样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的印象深刻。

  三、说教学程序

  本次教学过程有五个环节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充分感悟伟大的母爱。

  环节一:出示课题,简析母爱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词语,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板书:嘱咐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课题就是《嘱咐》,你能通过自己的预习来说说这是怎么样的嘱咐?板书:的嘱咐

  (意图:这个环节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还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丝丝入扣。)

  环节二: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的嘱咐?并指导朗读。

  (意图:根据这个引题来激发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他们的预习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随机交流:

  (1)母亲的三次目光各表示什么意思?想象母亲嘱咐"我"的话。如:当"我"帮妈妈给菜苗浇水、锄草、捉虫时,妈妈的眼睛闪着光芒,妈妈可能在嘱咐"我":

  (1)孩子,你真乖,长大了也要勤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孩子,记住,劳动最光荣;

  (3)孩子,只有劳动才会得到幸福。

  (2)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为什么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疼爱。比如说对“落”字的理解,为什么不用“敲”、“打”等,它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她只是让我懂得道理。)

  (3)母亲疲倦了,目光应该是暗淡的,为什么会有亮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的优秀品质。)

  (4)"母亲用发烫的手轻轻托起我的下巴,嘴角露出一丝快慰的笑意",母亲为什么事而快慰?(一为自己助人为乐而快慰;二为儿子会关心他人而感到快慰。)

  (5)母亲为什么不用话来嘱咐"我",而用无声的眼睛嘱咐"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读书不多,不善言辞,说不出多少道理,但心地好,勤劳,伟大。)

  ……

  (意图: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尊重学生提出的新异看法,即时给予赞扬与鼓励,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环节,突破教材局限,设计了想象说话练习,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一次的开发,使教学内容新鲜而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阅读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个性化的。教师能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来指导朗读,让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环节三:关注人文,体验“母爱”。

  (1)出示《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2)讲述老师的亲身经历,有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把老师拉扯大等事迹再次感悟学生。

  环节四:表达心愿,升华“母爱”。

  孝敬父母,疼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吗?想一想,边听音乐边慢慢谈。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播放一段时间后再加以交流,先进行感情渲染。)

  (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还指出:"我们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大胆走出教材,积极汲取文本之外的有用信息,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教学服务。")

  环节五:布置作业。

  “一切尽在不言中”,回家后,同学们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意图:让学生诉说发自内心的话,这是情感碰撞后真实情感的流露,升华了"母爱",也让学生深深地懂得母亲的伟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初中第四册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第一单元是说明文教学的的起始单元,教材选编的五篇课文内容有别,形式各异,但都从具体事物写起,或说明事物的外在特征,或揭示事物的内在原理,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教学本单元,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千世界的自然美和人工美,另一方面要着力帮助学生领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次序、运用怎样的方法和语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2、教材简析:《苏州园林》是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说明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本文层次分明、表达灵活、语言简洁的特点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快速阅读,感知形象

  在简要的导入之后,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3—4分钟内读完全文(本文共1551字,每分钟约读400—500字),并思考,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注意:这篇课文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2、定向阅读,提取信息

  (1)文章1、2段总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和总的特征。从文中提取出可以概括这个特征的一个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特征又体现在哪四个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是全文的纲)

  (2)下面请同学们提取3—9段的中心句,并抓住这四句话理解课文内容:先从布局(第三段)、配合(第四段)、映衬(第五段)、层次(第六段)这四个角度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接着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角落的布置(第七段)、门窗的雕琢(第八段)、油漆彩绘的调配(第九)所体现出的图画美。

  第十段欲言又止,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3、可视阅读,学会鉴赏

  准备一些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比较鉴赏,感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

  4、句段品读,学习语言

  (1)文章用语典范,简洁精美,试找出自己喜欢的语例加以品析。如: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典范、代表的意思,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技术仅仅是长期重复劳动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③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④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体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善于注重图画美,使单调变为多彩)

  (2)文章段式规范,结构严谨,教师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设计练习,指导阅读(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指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相间:

  ②阅兵式:

  ③不感到寂寞:

  2、文段的中心句是:

  3、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4、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的特点是:

  5、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的特点是:

  6、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7、文段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参考答案:1、①一个隔着一个;②整齐划一的;③一年四季都开花2、第一句3、总分4、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5、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6、打比方、摹状貌、作比较、举例子7、着眼在画意)

  5、美文联读,鼓励创新

  组织同学们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或是其它途径查找以“苏州园林”为“话题”的美文,比较阅读,感受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对层次较高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写“话题作文”鼓励他们大胆表达、积极创造。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感知形象;定向阅读,提取信息;可视阅读,学会鉴赏这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前两个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联系自己的视觉感受,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美、鉴赏美。对于层次较高的班级,还可以组织同学们畅谈审美体验。

  2、合作学习。

  句段品读,学习语言主要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品味词语这一块,可先让同学们用“我发现文中××词用得好,好在……”说话,然后以学习小组的方式,整理上述发言,共同探讨本文典范精美的语言。精段阅读这一块可以先由老师给出示例,并指出说明文拟题的常规考点,之后让同学们相互自选美段出题,相互检测,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学习。

  美文联读,鼓励创新这个环节可以课前完成,也可课后去做。主要锻炼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勤思索、善探究、常积累的习惯。

说课稿 篇3

  说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这段历史与学生现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单单对语言文字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补充展示有关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来丰富教学资源。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本组教材的专题是“勿忘国耻”,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重点写的是辉煌。

  说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毁灭的经过。

  能力目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说重点: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我将之确定为教学重点

  说难点: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绘昔日的辉煌,体会这种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是教学的难点。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一次次的阅读与感悟,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说教法:

  教法一: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教法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体会、去理解,从而获得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走近圆明园,整体感知。

  第二环节: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

  第三环节:再进圆明园,感受毁灭。

  第四环节:走出圆明园,宣泄情感。

  1、走近圆明园: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后,出示两组词语(一组是表现圆明园辉煌的词语,一组是反映圆明园毁灭过程的词语),通过分析词语规律,学生头脑中不仅是这些词语本身,而且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炼。

  2、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

  (1)通过默读、个别读等形式体会,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设计之巧妙。

  (3)理解圆明园风格迥异的建筑,我采用让学生自由朗读后,画出文章中的景,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景与其他同学分享。这其中有 金碧辉煌的殿堂(突出华丽之美), 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突出小巧,精致之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突出繁华之美), 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突出自然之美)……用不同类型的美,凸显圆明园美轮美奂的建筑。

  (4)感悟珍贵文物,通过出示“珍宝”图片直观感受,抓住“上自先秦时代的的青铜礼器,下自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句话中“上自”、“下至”这两个词来体会时间长,跨度大来体会这里的珍宝之多,之名贵。抓“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来体会珍宝种类之丰富。

  这样用不同形式的读,大家分享感受,直观看图片、老师引导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圆明园不愧是我们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也为它的毁灭导致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

  3、再进圆明园,感受毁灭。

  通过出示视频《火烧圆明园》,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在学生沉默于惋惜痛恨之中时,我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再次指导朗读,在此,我让学生一读再读,一悟再悟,是想让学生把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激荡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教学的循序渐进。

  4、走出圆明园,宣泄情感。

  孩子们,这就是被誉为世界典范的皇家园林,它曾经美的让人心醉,如今又毁的让人心碎,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它们都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只剩下这几根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面对残垣断壁,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你想说点什么?

  通过电子白板反复创设的视觉反差,视听强化,学生内心的惋惜一定会转变为愤怒,由愤怒而生悲痛,为下面的写话练习奠定基础。我在学生抒发愤恨之情时,抓住时机,激情过渡:这残垣断壁,断壁残垣,屈辱历史的见证,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见证,这残垣断壁,断壁残垣,是我们心头无法抹灭的伤痕,继而最后引导学生抒发情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说板书设计:

  21、圆 明 园 的 毁 灭

  布局美化

  建筑美 为

  文物珍贵灰

  烬

  这样的板书设计,将本文由曾经的辉煌及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请准的概括,也表现出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文章结构完整: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中心明确,层次井然。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而且详略得当。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3、教学难点: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讨论法,引导点拔法、演示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例子,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程序

  我打算安排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讲解课文第一部分的任务,下面我重点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以两个上节课已学过的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1、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老师板书。2、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先提问一些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

  (二)自读自悟,对话文本

  1、向学生抛出问题: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自读自悟。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讲读结合。随文理解“教训”、“轻而易举”等词语。多媒体课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例如 “流线体”。在学生汇报到鸡蛋的“薄壳结构”带给人类的启示时,我出示一个生鸡蛋,请有自信能捏碎它的学生上来实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现场验证了课文中的论断是正确的,相信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引导,出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先指名回答“老师”一栏,教师板书。随后同桌讨论剩余空格该如何填写最为恰当。

  “老师”? ? ? ? 特点? ? ? ? 启发

  4、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为清晰的思路,我先通过抓关键词语、出示相关图片、进行小试验等形式陪学生“走”了一遍课文,后又以表格这种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提纲契领的认识,领着他们站在文本外再“看”一遍课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探索者,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与文本,与教师进行了真切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也训练了学生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5、回归课本,练习概括课文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个任务就靠每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来实现。“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是总结概括的能力。我认为想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节课中我打算教给学生通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除了第三自然段需要抓全两部分内容外,其他两个自然段都可以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主要内容。】

  6、学生完成《评价手册》上的填空题。

  【设计意图:我觉得这道题是对本篇课文一个很好的总结,学生在做的同时相当于站在一定高度上又“望” 了一遍课文。另外,将《补充习题》、《评价手册》与课堂有机融合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有益尝试。】

  (三)拓展延伸,回归课题

  1、补充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其他例子。

  【设计意图:引入课外资料的目的在于:第一,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高效;第二,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求知的欲望。】

  2、深化对课题中“老师”的认识,体会人类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不断主动探索。

  3、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学会怀抱感恩之心热爱万物。

  五、说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

  (一)作业设计

  查找并阅读介绍仿生学的资料,并以“人类的‘老师’”为主题,四人小组合作出一份小报。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具弹性,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语文能力方面的发展。】

  (二)板书设计

  本着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文章条理的宗旨,我将这一课板书设计如下: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快乐毽球”——毽球的两种最基本踢法:平踢和拐踢。所选教学对象为水平四七年级学生。

  下面将我的教学思路分以下七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指导思想

  首先我依据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确立本课“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毽球的学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毽球的踢法,在学练中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毽子是我国的一项体育传统项目,毽球类似于毽子,他们的优点在于不受年龄、场地、气候、人数等条件的限制,随便找块空地,一人或多人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且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毽球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三、学情分析

  由于毽球运动在我区刚刚推广,学生对毽球的知识与技术认识也很少,初一的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上对新鲜事物的探求也更加迫切,好奇心强,容易兴奋,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合作能力稍差,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安排了这一内容,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同时利用这一活动内容增进同学间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氛围,在得到了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以及时机的把握

  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运动参与目标: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尽情的享受毽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平踢、拐踢动作表象,基本掌握这两种踢法,了解毽球其他的踢法,如磕踢、绷踢、盘踢。

  3、身体健康目标:在学练中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学练中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交往,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本次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法”、“观察法”、“合作法”、“竞赛法”、“评价法”

  等教学法,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讨论、相互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分步教学,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合作小组学习形式,在小组内大家互帮互学。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科学合理的确定,为教

  师有的放矢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过程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为此我设计了“自我尝试—合作探究—比赛巩固—拓展延伸—积极展示—内容升华”这一教学程序。此程序是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练的互动过程,同时围绕本课的目标和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开始部分(即热身激趣阶段,用时约8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热情,在课的导入中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毽子与毽球的区别,知道毽球运动的特点。接着以《四方对抗》游戏来置换常规的慢跑,也就是把全班的毽球全部放在中圈内,四组学生听口令同时跑出去拿回一个毽球(可以到中圈,也可以到别组的圈内),一定时间后看哪组的毽球多就获胜。通过激烈的对抗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把学生运动的情绪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紧接着利用刚才的队形让学生围绕圆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做一些专门性的踢腿运动,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准备。

  (二)、实践部分,(这部分用时约25分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我依据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把这一部分分解成两个阶段来推进教学,第一阶段合作探究巩固技能阶段,我把这一阶段又分成两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合作学习,自主尝试 在这一教学中首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选一名小组长,把毽球平踢和拐踢的图示发给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积极尝试,相互讨论总结出两种踢法的动作要领,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抓住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向学生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在平踢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踢球时为什么球踢不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踢好一球接不到下一球,球老要往前走?教师边讲边示范这两个动作,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再次通过练习找到问题的答案(球踢不高是因为踢毽时踝关节没有发力,球老要往前走是因为小腿抬得不够,足内侧没有抬平)。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己尝试中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 比一比,赛一赛 目的是运用比赛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对所学的两个动作的巩固。在比赛中规定每组成员在踢的过程中必须含有这两个基本动作,球一旦落地则该队员比赛结束,下一队员进行接力踢,最后决出踢毽最多的组获胜。

  第二阶段 自主创新展示才能阶段 这阶段我也分为两个环节

  1、对毽球两大动作的延伸 让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想出毽球除本节课学习的两个动作外,还有哪些动作,引导学生想出其他的踢法,接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应自主学练的时间,最后推荐一至两名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展示活动,让表演的学生享受一种自豪感,让观赏的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同时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欢乐而愉快地学练气氛中。

  2、毽球组合动作练习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教学中遵循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的教学原则,对掌握较好的学生要求利用多种踢法,可以单脚也可以双脚,对掌握一般的学生降低难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激励,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赞赏,由此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三)、主体升华部分 (即体能补偿阶段用时约8分钟)

  利用语言“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看看下面的游戏中哪组学生表现更佳”。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最后的游戏比赛阶段。学生沿直线快速跑到圆内随便采用何种踢法踢10次,接着用单脚跳跳至规定位置做5个立卧撑后,随便采用何种踢法往不同分值的呼啦圈中踢去,最后比哪组学生累计得分多。这个练习既是对体能的一个补偿,同时也是毽球的一个升华:踢准、踢远。在这游戏中同组的队员互相呐喊助威,促使学生间进行感情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也尝试到了竞争的刺激,合作的快乐。

  (四)、结束部分(即恢复身心阶段,用时约4分钟)

  采用肢体放松和意念放松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在整理活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最后发放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练情况做个主观和客观评价。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提出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2.《木兰诗》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3.老舍《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4.《离骚》说课稿范文

5.《赤壁赋》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6.《赠汪伦》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7.《琵琶行》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8.《雨巷》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9.《题西林壁》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