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4-07-08 08:04: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多普勒效应》是在学习了波的有关知识后编排的,这种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对多普勒效应的初步研究,既是对波动知识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使学生对波动的认识更丰满更深入些;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能力,并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普勒效应》一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机械波部分的扩展内容。体现课程改革精神,加强了与近代物理的衔接;体现了物理学与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2、教材的编排

  ①编者从人们熟悉的火车运动时,汽笛声会发生变化而引出课题,提出探究问题。

  ②以声波为例结合示意图,重点说明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提供探究的依据。

  ③定性分析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频率变化原因,给出探究过程,突出重点内容。

  ④说明除声波外的其它机械波、电磁波、光波均会发生多普勒效应,使学生完整理解多普勒效应。

  ⑤介绍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教材这一结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结论)体现自主性学习的一般方法,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b、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知道它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c、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区别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培养学生利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4、教学重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5、教学难点: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的分析

  6、教学关键: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波源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频率的不同。

  二、教法与学法

  1、学法指导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发生转化,他们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不再满足于对物理现象的感知,对现象产生原因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引导学生学法如下:

  (1)学前将学生分组,分别到汽车站、火车站、马路边,观察体验所听到喇叭声、汽笛声有何变化,规律如何?并带领一些学生实地考察并录音。

  (2)课堂上,将各组观察结果进行陈述,猜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设计实验予以排除及验证,并进行分析。

  (3)课后完成物理小论文《多普勒效应知多少》

  2、教法分析

  本节以声波为例介绍多普勒效应,它比较常见,易于接受。声波频率变化可直接通过听音调变化来反映。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采用实验对比:用发声音齿轮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明确音调的变化是由于频率变化的结果;让一声源(如电铃)在不同位置发出声音,明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是不变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疑问,促使学生再思考。

  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比波动现象又复杂了一些,要理解多普勒效应,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实例(过程放慢)运用波的知识和运动学知识,指导学生分析,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旁批”,用“极端假设”的方法,以帮助理解多普勒效应,渗透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件展示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开阔眼界和引起学生兴趣。设置针对性练习,加强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设计思路: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 明确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观看实地摄制的录像,并结合自身体验和生活经验,侧重观察声音的变化,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

  声音发生变化;声音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刺耳;个别学生可能会回答声音频率越来越高······等等。并可发现当观察者与声源相距较近时,声音才会明显的变化。

  (二)自主探究过程、突出本节重点:

  1、让学生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

  当车经过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确产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其可能原因:喇叭越来越响;车与观察者的距离变近了;喇叭的声音发生变化······

  2、通过实验探索,找出现象的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声音是由什么因素(响度,音调,音色)决定的,明确声音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根据学生猜测情况,逐一进行排除;最后引导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运用求同法将不同情况进行对比,概括出声音的变化规律,并表述为一般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同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响吗?(用一电铃持续打铃,观察声音变化的情况,否定喇叭越变越响和喇叭声音发生变化的因素。)

  (2)当声源与观察者相距较近时,距离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吗?(用同一电铃在观察者附近的不同地方打铃,可感觉声音没多大变化,从而否定由于距离越来越近而引起的声音的明显变化,忽略声源靠近时响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3)声音的变化和音品有关吗?(根据常识进行判断,可排除)

  (4)从上可知:观察者听到声音的变化主要由音调变化而引起的(用发声齿轮产生频率变化的声音),强化听到声音的变化是由频率引起的,突出主要影响因素。

  (5)观察者听到喇叭声音的变化是由于喇叭发出的声音频率变化而引起吗?

  由以上分析总结出听到声音音调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的变化。

  变化规律:观察者与波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观察者与波源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引入课题: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3、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在实例模拟图上,由波源发出一系列的球面波帮助学生建立波动过程的物理模型。 给合运动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过程抓住波源发出波频率不变,讨论的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如图(一),设波传播速度V波,波长为λ,频率为f。观察者接收频率为f1。

  ①波源相对观察者静止时:

  设波源在A处1秒钟发出f 0个完全波,则

  观察者在B处1秒钟内可接收f 0个完全波。

  即f'=f 0

  ②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

  a、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向波源运动,1秒钟内接多接收V/λ个完全波,f'=f 0+v/λ>f 0接收频率变化。

  b、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远离波源运动1秒内少接收V/λ个完全波,f'=f0—V/λ

  当波源在A处,1秒钟发生f0个完全波,

  波传到B和B',观察者处于B和B';若

  波源从V向B运动1秒钟移动到A',B'A'

  和A'B中的波数相同,由于B'A'>A'B所

  以λA'B'>λA'B,波速V波不变, 根据f=v/λ,则fA'B'

  这样将实例体验与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对比,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理解多普勒效应,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3、知道了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后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

  其它的机械波是否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呢?此时教师指出其它的波,如电磁波、微波、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即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以较全面理解多普勒效应。这样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电磁波、微波、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出现呢?

  (三)多普勒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课件介绍并展示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1)判定火车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声波)

  (2)判断汽车运动的速度(电磁波、超声波)

  (3)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光波)

  (4)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波)

  (四)用投影片出示小结、思考题

  1、叙述波源的频率和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举例说明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五)针对性练习

  1、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使_______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在铁路旁听到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当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远离时,音调变低,是因为( )

  A、火车驶来时,声源频率变大

  B、火车远离时,声源的频率变小

  C、火车驶来及远离时,声源的频率都不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D、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六)作业布置:

  撰写小论文《多普勒效应知多少》

  (七)板书设计

  多普勒效应

  概念: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规律: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应用:判火车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声波)

  判断汽车运动的速度(电磁波、声波)

  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光波)

  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波)

  四、总体说明:

  本节设计从提出探究问题→分析探索问题(实际体验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三个层次突出重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这样,通过想像与推理方法和实验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上引入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为下一节“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打下基础.

  2.教材内容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内能和热量,重点是内能、热量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物理的有用观,由于教材知识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相关知识甚少,所以确立的教学知识难点是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知道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

  (4)了解热量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会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5)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用类比方法体验内能的概念,经历用实验观察及推理方法得出温度与内能之间关系的过程;探究热量计算公式;自己举例说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具有初步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利用类比的方法来认识“什么是内能”,初步领略力学现象、热学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挖掘出现的本质规律,且应用于日常实际中.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即感性认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认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我注意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热量概念,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性质,精心恰当地选择资源.一是由多媒体课件、《小儿百科全书》等组成文本资源;二是自制教具,利用类比的思维方法,把微观世界宏观化;三是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扩充实验;四是利用数学知识探究物理公式;五是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合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促成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

  三、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

  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探究、讲授等多种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类比、推理完成教学任务.

  四、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回忆童年时代的玩具:回力玩具汽车的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学生自然想到汽车行驶要使用汽油等燃料,再通过提问:“那么这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叫什么能呢?”(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

  2.新课教学

  (1)内能

  回顾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运动中;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多媒体展示情景一: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处于无规则的运动中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

  师生总结:如同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即分子动能.

  师: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

  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演示实验一: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类似地看成分子间由一根弹簧相连接,改变分子模型间的距离,弹簧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推知分子间存在势能,即分子势能.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物理说课稿 篇4

  1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体系是:

  (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h=gt2/2。

  (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4) 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说教学方法

  (1) 实验观察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金属片、纸片、羽毛在空气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线管内的“真空”中下落的现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 实验研究 为使学生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启发学生利用闪光照片以及数据表的实验数据,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推导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

  (3) 讲练结合式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上,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4说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本节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结论,在其中渗透物理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5说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

  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样表示的?

  板书:a恒定;vt= v0+at和s= v0t+at2/2。

  ② 怎样验证一个直线运动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

  板书:ΔS=aT2

  (2)新课导入:

  提问: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呢?

  (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1: 纸片和金属球下落

  学生:金属球先着地,纸片后着地。重的物体下落快。

  提问:有没有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

  演示2:纸团和棉花下落

  学生:纸团先着地,棉花后着地。轻的物体下落快。

  总结: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怎样从道理上论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

  阅读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

  提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3:纸团和金属片下落。

  学生:纸团和金属片几乎同时着地。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对的。

  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

  引导:研究问题要从简单→复杂,因此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理想化模型)

  演示4: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的下落

  软木塞、金属片、羽毛几乎同时着地。

  学生: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1: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零、变速。

  提问: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么证明?

  根据:ΔS=aT2

  对闪光照片及数据表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结论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结论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竖直向下。

  (3)推导

  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的公式,提问学生回答。

  vt= gt h=gt2/2 vt2=2gh。

  (4)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P90练习(1)(2)(3)

物理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

  (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

  (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

物理说课稿 篇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理想化方法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识别自由落体运动。

  2.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对理论的推导普遍感到困惑;并且严重受(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响。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难点是: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无关。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的规律,通过对其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实验观察法+合理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轻、重的物体,哪个下落的快?)、引导学生思考、勤于动手,引导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识——巩固深化”的学法。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可能回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体积小的物体下落的快等)。

  2.新课教学:(大约35分钟的时间)

  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的印象很深,为了克服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创设物理情景,通过演示实验(比较硬币与纸团的下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用牛顿管实验进一步探究,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如果处于真空环境,物体就会同时落地。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提出新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并引导学生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

  推论

  同时给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让学生阅读教材47页的信息窗,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培养学生推导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49-51页;通过伽利略的悖论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步体会伽利略的“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 课程标准: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的量对于学生的两方面的意义:其一,物质的量是化学计量中的核心量,是连接微观量 —— 粒子数目与宏观量 —— 质量、体积的桥梁;其二,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物质的量也是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科思维从定性转向定量的桥梁。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概念及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与练习,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简单计算,尝试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初步培养归纳、演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量研究,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3. 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 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概念及关系

  难点 : 通过理解与练习,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简单计算,尝试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初步培养归纳、演绎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第一节定量化学课。学生曾经在初中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定量思维。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两种定量含义:微观的粒子数目关系、宏观的质量关系。在电解水的反应中,还接触过宏观的气体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但对宏微观之间的联系并没有认知。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定量描述,但缺乏严谨的定量思维,尽管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已经学过物理量的基本研究方法,但本节中出现的大量物理量及符号还是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

  通常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物质的量作为宏微观桥梁的作用,往往采用生活中的一些集团计量的例子,如何能测量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如何能测量出一页纸的厚度?进而如何能测量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然而概念已经很抽象难懂,要学生试图使用一些不熟悉的概念去建立桥梁,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可否把难点拆分,当学生吃透一个难点之后再切入下一个难点,逐步达到最终的目的呢?

  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对各种新概念的恐惧,我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教学中采取淡化概念,强化理解的策略。将难点拆分,通过教师的问题驱动,逐步导引,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设下的一个个连环的局。在顺畅连贯的思维环境中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归纳总结,学练结合的方法跟进。整个课堂让学生感到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循序渐进。

  四,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逐步导引,让学生逐步认识 N,m,V , n , N A , M 的概念,并最终建立起桥梁

  1, 引入化学计量涉及的物理量

  我用如下方式引入新课。我喝了一口水,让学生思考有哪些物理量可以来定量描述我到底喝了多少水。学生很容易想到质量、体积,提示水的组成就可以想到粒子数目。

  之后,举出反应 2H 2 O == 2H 2↑+ O 2 ↑ ,引导学生从方程式的两种定量读法中发现粒子数目与物质质量之间可能存在关系,引导学生回忆电解水中生成氢气学生可以发现粒子数目与物质体积之间可能存在关系。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概念:物质的粒子数目、质量、体积之间是可能存在关系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由于学生对 ” 物质的量 ” 没有概念,但是对质量 m 、体积 V 、粒子数目 N 都不陌生,而它们与物质的量 n 一样,都是用来描述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同时后三者也是在化学计量中要涉及到的物理量,并且都将要与物质的量进行关联。所以我在整个化学计量教学的最初就让学生意识到这三个物理量的存在价值以及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的关系。

  2, 引入 “ 物质的量 ” 的概念

  告诉学生刚刚喝下去的水大约 30mL ,也就是大约 30g ,而其中的水分子数量约为 10 24 个,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这个庞大的数字上。通过简单的演算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学生自然感受到大的数字不方便使用,想办法化大为小。

  如何化大为小,学生可能不能马上给出回答。此时第二个问题来抛砖引玉:如何在超市中快速数出 120 瓶饮料。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就会想到,超市中的饮料很多都是 12 瓶放一箱(一打)。很容易发现可以用规定一个较大的常数的方法来完成化大为小。于是用类比的方法,在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之前就已经建立起了粒子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

  及时抛出问题提醒学生 n 代表的不是物质微粒数目。但这个物理量却可以方便的表示出物质微粒的量的多少,取其中的关键字为之命名,就叫做物质的量。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学习物理量的经验,一个物理量要有名称、意义、符号、单位、公式。通过之前的推演,除了单位还没有提到,其他的基本要素都已经在之前的探究中由学生自己得出了。至于单位,既然可以每 12 瓶饮料放 1 打,用一打一打的计量方法代替一瓶一瓶,那么对于微观粒子,不过就是每 N A 个粒子堆成一堆,用一堆一堆代替一个一个,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就是“堆”了, 翻译成拉丁文,就是 mole ,采取省略的方法,就剩下了 mol 。捎带提醒 mol 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3, 引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

  学生现在的关注点自然落在了 N A 上。通过对 比“打”的 概念,学生可以得到 N A 的意义,就是 1mol 任何物质中包含该物质粒子的数目。只需给出名称,它是国际上规定的一个常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同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本要素也都已经得出,至于单位,学生可由公式自行计算得到。那么也就只有数值是未知的了。在介绍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规定之后,学生感到意外,意外于这个数字的不整齐。学生会想到如果只是为了化大为小的话,没有必要这样规定一个不整的数字。此时教师提示,这可能意味着阿伏加德罗常数不只是为了化大为小,可能还有别的用途,为之后的摩尔质量埋下伏笔。

  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例 1 中,学生在练习已掌握的公式的同时,规范化学计算中使用的化学语言,对单位的使用包括单位的带入、单位的计算作出要求,即计算结果的单位应由所带入单位计算得到。

  例 2 的给出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其粒子个数比,实际的教学中,已经有学生通过思考直接得出了这一结论,并利用这一结论进行计算,先计算 C 、H 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各自的粒子个数,学生发现这样计算更简便。稍加提示,学生就可发现这一规律可以由公式导出,学生在此初步具备了演绎的能力。

  紧接着,就可以将这一规律应用于方程式的定量读法。

  4, 引入 “ 摩尔质量 ” 的概念

  抛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实验室中取 1mol的 Fe 。学生马上发现问题:在实验室中定量取物质是按照质量或体积去称取或量取,而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只能得出 1mol 铁 是 6.02×10 23个铁原子这个结论,学生马上想到,需要知道 1 个 铁 原子的质量。

  于是我给出了 1 个 Fe 原子的质量,同时给出另外三种常见物质的粒子质量,让学生分组计算 1mol 这些物质的质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发现的规律显然比直接被告知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总结出结论: 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恰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经过修正后得到最后的结论。

  学生会发现,出现这样的巧合应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规定有直接的关系,其间的关系留给学生课下思考。

  当学生发现了 1mol 物质的质量是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的,联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而在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单位、公式乃至数值中,就只有符号还未定义,其他的都已经通过类比、推导而得出。

  5, 建立桥梁

  简单的练习之后,通过例 3 ,学生会发现物质的量作为桥梁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宏微观之间的联系,最终解决引课时提出的问题。

物理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热机》,第一部分是说教材:

  一、说教材

  《热机》编排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内能以及内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这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热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一个重要实例,因此本节内容是内能一节的应用与深化。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常见热机的种 类、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教材这样安排充分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二、说学情

  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可以分析一些简单直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和点拨,本节内容中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利用动画展示,这样比较直观形象,既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的不足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图片、动画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图片、动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汽油机工作原理以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五、说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图片、动画 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的教学原则

  六、说学法

  1.通过观察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通过观察动画,会用语言描述汽油机工作过程

  3. 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视频演示内能做功实验,视频结束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能量转化 情况,从而引出热机概念,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机种类,内燃机是生活 中常见的热机,因此本节课主要介绍内燃机

  二、进行新课

  (一)教师介绍内燃机的种类:讲明是根据气缸内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汽油机和 柴油机。本节重点讲汽油机的有关内容,柴油机与它大同小异

  1.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一个冲程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动画时能更清楚的了解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各部分构造的'运动情况

  2.多次动画演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关情况、活塞上下运动情况,演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描述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热机的工作原理

  3.讨论以下问题: 1).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2).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转化?

  3).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

  结合这三个相关问题强调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了解汽油机的实际应用,以此强化学以致用的观点

  (二)介绍燃料的热值: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得出: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从而引入热值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符号:q

  2).根据概念学生归纳:热值定义式及导出式:q= Q放/m, Q放=mq

  33).单位:J/kg, (J/m)

  4).通过让学生解释:小资料中一些燃料的热值的物理意义,以此来强化热值的

  概念既可以用质量来衡量,也可以用体积来衡量

  如: 木炭: 3.4×107J/kg

  物理意义:1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4×107J

  煤气: 3.9×107J/m3

  物理意义:1立方米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2.热机效率

  1)通过学生讨论:烧水时,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吸收吗?这个问题,引出如何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以锅炉为例说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

  2)利用能流图让学生了解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去向,并根据箭头的粗细比较各 部分能量的多少,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两点知识:

  ①通过对能流图的分析得出热机效率的定义:

  ②燃料燃烧产生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做有用功,大部分被废气带走,因此设法利用热机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如热电站;

  三、课堂小结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忆并回答

  四、课堂练习:主要以填空和计算题为主,达到巩固本节课主要内容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做课程练习的本节内容

  六、板书:

  第四节 热机

  1. 热机定义:

  2. 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08-26

物理说课稿09-04

物理《功率》说课稿07-19

物理《压强》说课稿10-18

初中物理说课稿06-09

物理说课稿模板06-03

物理说课稿范文06-27

初中物理说课稿10-12

初中物理的说课稿01-17

物理说课稿范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