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7-08 08:18:2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劝学》。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方面来展开我本次说课。

  一、教学理念(首先是我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间的协作与对话。(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劝学》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求学之道”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求学之道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劝学》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散文,本文文质兼美,通过比兴、比喻论证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三、学情分析(分析完教材,我再来分析下学情)

  首先,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其次,《劝学》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我指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文法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掌握本文比兴和比喻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方面确定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一是掌握本文比兴和比喻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二是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将我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朗读法、点拨法、提问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圈点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1、导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然后我再介绍荀子的生平、思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因为《劝学》的“劝”字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所以,我会先让同学们回答“劝”是什么意思,由于同学们手头都有工具书,所以同学们不难回答出“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人们学习”的意思。

  2、接下来我将运用“一读课文,落实词句。二读课文,疏通大意。三读课文,咀嚼鉴赏”的三读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

  (三读教学法的第一步是)

  (一)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自我解决。

  (二)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我再进行适当点拨,集体解疑。最后请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三读课文,咀嚼鉴赏。

  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已经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下面我将结合学法指导,紧扣问题展开,逐段进行探讨,安排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这一课时我将引导学生对第一段进行解读。

  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朗读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在第一段中,出现了多个通假字,请同学们找出来?

  “輮”通“揉”“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

  2、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议论文总有论点,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的论点?

  (这一问题不难,学生能够很容易就找出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很多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同学们不难找出文中共用了5个比喻:在前两个比喻中我们看到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第三个比喻说明物质通过加工提高和发展以后,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一个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后两个比喻强调“受绳”和“就砺”这两个加工的过程,再一次说明通过学习可以超越自己。这五个比喻从三个层面说明了学习的意义。

  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君子通过“博学”和“日参省乎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而这一句有何文章的第一句“学不可以已”相对应,做到了首尾对应。

  布置作业:背诵第一段,并预习其余段落。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节有三个内容:一是“单脚跳:急行跳远”,二是“双脚跳:跳长绳”,三是:游戏:。主要是围绕“单脚跳:急行跳远”新授课进行。为能全面的发展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丰富课余生活,及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的功能,特安排了本节跳跃课的教学内容。

  “急行跳远”运动有以下几个特征:

  1“急行跳远”运动能有效的发展小学生的跳跃和奔跑能力,增强速度、下肢爆发力,还有促进身体发育和增长的效果。

  2“急行跳远”运动能发展距离知觉和调节步幅能力以及果断、自信心等心理素质。

  3“急行跳远”运动能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勇于竞争,提高胆量,增进学生的独立能力的优良品质。

  2、重点:助跑速度和节奏,单脚踏跳力量和准确性。

  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二、说教法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跳跃的运动方向的理解力、模仿力都需教师的启发,再加上本节课内容效多的原因,我采用了“两组轮换”的方法进行教学。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小,我运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示范法”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争圆满地达到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程序

  1准备部分:在一首激情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方式中充分热身。

  2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来回巡视、纠错。

  3结束部分:在一个轻松、娱快的游戏中进行放松,然后小结(对照目标)

  4布置课外练习。

  教师活动及主要话语

  学生活动

  一、准备部分

  1、本节课的练习项目:“急行跳远、跳长绳”然后是大家一起做游戏。

  2、下面先做准备活动:游戏:老鹰抓小鸡,充分热身。

  3、跟老师一起做第二套广播体操和三节徒手操。

  4、下面进行练习。

  一、

  1、听、理解

  2、跟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

  3、按口令做操

  4、组织学生认真进行练习

  二、基本部分

  1、老师巡视纠错,边讲解边示范。

  2、老师口哨手势调动学生。

  3、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二、

  1、边听、边看、边想和理解

  2、边听、边做

  3、边听、理解、做

  三、结束部分

  1、 跟老师一起做放松游戏。

  2、 小结。

  3、 布置课外练习。

  三、

  1、听、做

  2、听、回答

  3、听

  四、说场地设计

  准备部分:游戏热身

  单脚跳:

  急行跳远(新授)

  双脚跳:

  跳长绳

  (复习)

  结束部分:游戏放松

  游戏:击鼓传球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首先感谢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这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通过这次的磨课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对上复习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就向各位同行汇报这一次上课的心得和思考,说的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以为,复习课的知识是学生已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得到提高。在复习中抓住重难点进行复习。这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带动对一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作听众、观众、作业的奴隶,应把复习整理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就具体落实到我这今天上的《式与方程的总复习》这一节课,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拙见。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易方程;能列方程解需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

  2、通过复习,增强用字母表示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渗透代数思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倾向,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加深理解方程意义和解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式.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成下面三大块。

  (一)激疑引入

  由老师根据学生提供鞋的码数推算出其脚大约是多少厘米,让学生产生疑问。老师适时说明方法以含有字母的式子出现,唤起学生回忆起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二)回忆整理

  1、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1)学生口答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其他学生说说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是什么。

   结合具体的例子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整理方程的相关知识。

  (1)由用一组含有字母的式子让学生分一分回忆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由方程回忆与方程有关的知识。

  (2)通过练习掌握解方程的依据并回忆等式的性质,及时沟通方程与等式联系和区别,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运用方程解知识决实际问题,在练习中小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明确思路和方法。感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性。

  (三)练习运用

  设计三种题型:我会连、我会做、我会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其中重点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会连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进行辨析。我会做并没要求学生一定用方程解,而是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使学生出现错误,进而感受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我会用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是与课前问题首尾呼应同时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反思:上复习课激情不够高,节奏不强;没有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问题不够精练,有些罗嗦。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科学活动《我身上的数》,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电话号码、货物价格、门牌号码……我们的身上也蕴含着数字: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三个扣子、四个口袋、五个手指……“我身上的数”这个活动,就是运用我们身上蕴含的数,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感知数量,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目标

  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中班数学领域的教育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

  2、寻找、发现自己身上蕴含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

  活动的难点是: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及用绘画方式记录。

  三、说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需要,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数字卡片1—5;

  2、贴满数字的外衣。

  3、人手一套绘画笔、纸张。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和操作法,幼儿的学法主要是探索法、讨论法、操作法等。把数学知识寓于一个个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游戏之中,通过对数字卡等材料的玩耍和操作,快快乐乐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五、说活动过程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其实就是由几个小游戏有机串联而成的:

  1、游戏一:一开始,我用“眼明嘴快”的游戏导入:“我给大家带来几个数字朋友,看看谁能最先认出它、最先说出它的名字。”然后我用“闪烁法”快速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这个游戏既能检验幼儿对数字的认识程度,又能防止已经认识数字的幼儿失去兴趣。作为对幼儿良好表现的奖励,我说:“小朋友,我爱你,照张相片送给你!”一边用手指作成取景框,“咔嚓、咔嚓”给孩子们“照相”,其实,这已经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游戏——和幼儿一起“给数字宝宝照相”。

  2、游戏二: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记忆字形。分别给数字1-5照完相后,我说:“香蕉老师也想请你们给我照张相,行吗?不过,我得打扮一下,请稍等!”当我穿上贴满数字的外衣时,新一个环节开始了。 “啊,香蕉老师变成数字人了!咦,数字宝宝跑我身上干什么?找朋友?我身上有数字宝宝的朋友吗?在哪里?我们来帮它们找一找。1(2、3、4、5)的朋友在哪里?”这样引导幼儿寻找我身上数量与每个数字对应的部位或物品,初步建立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当幼儿领会了游戏的要求时,我说:“数字宝宝想到小朋友身上找找朋友,可以吗?”请每位幼儿拿一张数字卡,在自己身上进一步探索、寻找数量与所拿数字相对应的部位或物品。

  3、游戏三:让幼儿尝试用绘画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我是这样过渡的:和孩子玩“哑谜”——我指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位或物品,它的数量是几,就请拿数字几的幼儿把数字卡交给我,然后到写着这个数字的“转盘”周围等待。当所有幼儿都进行完后,我向幼儿交代要求,请幼儿在“转盘”周围的空白纸处,用画简图的方法,记录自己发现的相应数量的部位或物品,并引导同一组的幼儿画的时候分工合作,避免重复。

  4、结束部分: “我们身上藏着很多数,动物身上也藏着很多数,你听——一只青蛙(伸出一个手指)一张嘴(指嘴巴),两只眼睛(眨两下眼睛)四条腿(各拍一下四肢),扑通一声(学蛙跳)跳下水(两臂滑水)。来,大家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吧!”这个游戏除了与数字有关外,还能让幼儿得到适当的活动。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结束。

  七、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一个个幼儿喜欢的游戏,首先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每个游戏中蕴含着不同的知识点,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积极操作、主动思考,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地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如果活动结束后,幼儿能感到“学习数学原来这么有趣、这么快乐!”那便是我最大的成功、最大的快乐!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这篇课文,一、是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难点,是要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在课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指导朗读时,可分角色朗读,读书时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爸爸的神态变化;两个孩子的对话要读出天真和稚气来,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个性特点;爸爸说的那段话,因为是对孩子说的,严肃中又不失亲切和循循善诱。本文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朗读一理解一朗读,并结合多媒体等方法教学本课。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做适当的提示或点评,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老师则起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直观、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讲列车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驶,车窗外不时闪过白杨的身影。第二部分从第四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主要讲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第三部分从第十三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讲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爸爸希望孩子们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材。课文重点是二、三、四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我计划两课时授完本课。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了解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重点精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在不停的设疑、释疑中,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表白了什么样的心,从而激发学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从小要树立个人要服从祖国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现在我单讲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1、复习新词:

  导入新课,直奔重点:

  一上课我将投影出以下词语:戈壁、界限、介绍、新疆、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然后提问哪个词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浑黄一体)此时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车窗外闪过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并配上兄妹俩的争论录音。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疑:

  学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二至四部分的内容,琢磨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接着分角色朗读。读完后,让学生谈谈他们从朗读中知道些什么,不理解的是什么?

  我再把他们有价值的问题归纳出来,估计有:

  ⑴ 白杨有什么特点?

  ⑵ 爸爸和白杨有什么相似之处,爸爸借白杨表白什么样的心?

  ⑶ 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

  ⑷ 爸爸沉思些什么,为什么最后嘴角会露出微笑?

  3、讨论、释疑:

  释疑的过程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接着我重点组织引导他们逐步释疑,深入地学习课文,体会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⑴ 我重点让学生朗读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的话,提示:读时要体现爸爸严肃中不失亲切和语重心长的语气。然后请他们讨论爸爸的三句话说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根据他们的回答,板书:高大直立、生命力强、坚强不屈。接着屏幕展示出白杨与风沙、雨雪搏斗的情景,触景生情,老师引导全班齐读这些话,读出对白杨的赞美之情。

  ⑵ 学生了解了白杨的特点,由树及人,逐步加深,让他们自学第13至15小节,比较一下白杨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处。

  完成练习:

  ① 白杨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在边疆不管遇到( ),还是( ),他总是那么( ),( )也( )。

  ② 大戈壁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里扎根。

  边疆需要( ),( )就在这里扎根。

  完成练习后,我再让学生回顾课文,思考:

  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爸爸想让他们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并点评:爸爸赞美白杨树,实际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

  ⑶ 学生领悟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写法,就不难明白最后一小节中,大白杨是指爸爸,小白杨是指孩子们。然后重点讨论,课文中爸爸两次沉思,思些什么,最后为什么会露出微笑?

  学生明白了爸爸是因为相信孩子们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发出心底的微笑。这时我深情地转述在边疆建设者中流传的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总结课文,激发情感,教育学生:

  同学们,在茫茫的大戈壁到处留下白杨高大挺秀,坚强不屈的身影,使人为之憾动,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那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为了改变边疆的落后面貌,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两棵小白杨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一定会茁壮成长。老师也相信,这儿的几十棵小白杨也会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到祖国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在《小白杨》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五、说板书

  板书是体现文章脉落的载体,通过板书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

【【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2.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3.【精品】兰亭集序说课稿3篇

4.【精品】诗歌作文锦集六篇

5.【精品】诗歌作文锦集九篇

6.【精品】五四作文锦集六篇

7.【精品】五四作文锦集8篇

8.【精品】植树作文锦集5篇

9.【精品】植树作文锦集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