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时间:2021-11-02 12:29: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节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早饭会喝妈妈做的鸡蛋汤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四、说学法

  1、探究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透明的玻璃杯、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滤纸、漏斗、铁架台、水等,记录纸。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重点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我始终以“溶解”为主线,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课始,我拿出一包果汁粉,询问学生能认出老师带来的这个是什么吗?学生根据袋子的外表猜测是果汁粉,然后我把果汁粉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果汁粉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谈谈生活中或者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溶解。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研究验证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设计实验展开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

  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尝试做实验,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渗透溶解的概念。

  活动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

  (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

  (三)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

  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章。

  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

  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做适当的讲解演示,特别是拆装滤纸的方法要做示范,还要讲解一些相应的操作要求。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实验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解释:什么是溶解?

  (设计意图:一旦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就应该提供充分而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收集大量的事实。这时,教师要注意觉察学生的思维困境,顺势继续引导,开展有结构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也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物,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的。)

  七、问题延伸,深化科学概念

  1、教师说:做了这么多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让学生把实验器材回归原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获得的信息,最后教师总结。

  2、提出:我们对溶解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关于溶解,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课后搜集下身边还有哪些物质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溶于水。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相关文章:

1.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常见物质的检验说课稿

3.物质的密度简要说课稿

4.《物质的量浓度》课前说课稿

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课稿

7.滴水能穿石作文

8.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

9.高一生物说课稿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