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慈母情深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特点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文本,边读边悟,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做好理解和品味赏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四、说教学流程
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我紧扣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在上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迸发出父爱巨大的力量,作者是如何表现父爱的力量呢?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世界,用同样的方法,感悟母爱的力量。”通过回顾复习,注重了专题单元间课文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迁移,揭示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边读边感知主要内容是必备的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试着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把觉得最有价值、最能帮助分析、理解课文的问题提出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教会学生会质疑解疑。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因为本篇课文时略读课,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本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动笔划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注重阅读批注的训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再通过对母亲外貌、行动、语言描写语句的朗读,解决了一个中心问题“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的深沉?”体会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敬仰。最后分角色朗读全文。这样设计,目的把学生支离分散的感受整体化一。“以人为本”注重朗读,再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质疑读中解疑。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中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构建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文课堂。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情感共鸣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书法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4.说说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了从画面、诗歌、古诗、名言等方面的拓展延伸,目的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爱。让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产生共鸣。也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情感内化
在《烛光里的妈妈》乐曲声中,让学生写出此刻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目的是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进行人文教育。
1、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
2、合作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根本方法。
3.交流分享法。让生本理念进课堂,激扬学生生命,放飞学生心灵。
五.说学习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这一设计目的使学生与母亲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融。一颗心型,心型正中是课题慈母情深下面是深爱母亲左边是渴望买书让我买书拥有好书右边是母爱伟大
渴望买书母爱伟大
让我买书慈母情深
拥有好书深爱母亲
六.说教学反思
这篇为我们呈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人生的艰难。这里有对书的挚爱,有无私的母爱,有人的尊严,有斗争,有胜利。一切都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因此我设计以诵读为经线,悟读为纬线,让生本理念进课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读出意,读出情,读出韵,读出味。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构建课堂,一定是一堂别致、精美、大气,疏密有致、意境深远的课堂。
最后,我想以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思想书籍中的一段话做小结: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原野,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发生,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智慧,只有当他们自由的思考和实践。只有让学生拥有好的阅读方法,拥有自读自悟心灵自由放飞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真正收获教育的春天。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2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文本细读、质疑引导、合作交流、听读学习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而且前面学了一篇有关父爱的精读课,对于这篇略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了,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或问爷爷奶奶,了解当年的情况,帮助突破本课的难点。本课是略读课,但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主要通过品词品句,以读悟情、讨论交流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首先,新课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复习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已学知识,唤起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一方面又顺理成章的引开了课文;
其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让学生带着“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细读文本,品味感悟。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对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细细地品味感悟伟大的母爱;
最后,总结与拓展。通过向学生质疑:“本文通过讲述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来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中心。由于本文的重难点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所以,我设计了“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活动,通过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感悟伟大的母爱。由于“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大胆地对“母爱”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升华主题,感悟伟大祖国的母爱。
总之,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3
大家好!上午我上了一节粗陋的《慈母情深》,希望能给各位行家例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真诚地谢谢您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下面是我对这篇课文教学的说课内容。
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弘扬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注重情感体验。其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我从“情感”个字出发,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文本、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感悟母爱的深沉和伟大,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二、说教材
母爱是最无私、深沉与伟大的,她是人性中最温馨、最光辉的一面,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她常常出现在文人雅士的诗词駢赋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正是站在一个贫穷、辛劳的普通母亲的角度,从不顾同事的劝阻给钱给儿子买闲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表现出无私、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爱的伟大。在此基础上,我结合课文内容和新课标的理念要求,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深沉,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三、说教法、教学过程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我遵循了略读课文“详中有略,略中有精”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3、品读语言,感受母爱。
4、联系实际,感悟母爱。
5、升华情感,歌颂母爱。
6、课后作业,回报母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目标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减少许多细枝末节给学生造成精力涣散,我采取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导入方式,从上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直接过渡到一个平凡母亲的爱——《慈母情深》这一课的教学。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阅读课文的教学,首先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这一篇课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又要求“长文短教”,怎样在初读后让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呢?我设计了以重点词语的填写和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的教学环节。通过对描写母亲外貌、神态及相关事物词语的朗读、想象,学生把这些零碎的部件,拼图成课文中那一幅感人的插图画面,教师再顺势指导看图,从而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文中摘选出来的“震耳欲聋”、“褐色”、“疲惫”、“龟裂”、“弯曲”等词,是反映文章中心的重要支点,是文章母爱的重大体现。课堂上,我让学生“找——填——读——想”,从词语训练出发,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努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品读语言,感受母爱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体现母爱的伟大。所以品读这些语言,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先读,然后再找最能体现慈母情深的句子,在旁写上体会理解,最后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有了第二环节的铺垫,都能找到这些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提示,均能很快领悟要点。但要让母爱深入人心,凸显母爱的伟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在此环节,当学生分析这一系列体现母爱伟大的句子时,我预设了一系列的问题。如:
“你从哪可以看出母亲的疲惫?”
“口罩为什么是褐色的?”
“为什么每句话的后面都要加‘我的母亲’?”
“立刻……立刻……立刻……立刻……,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艰辛与伟大,母爱才能打动人心。
另外,朗读也是加深认识的重要手段,我鼓励学生把能体现母爱的句子用不同的方式读出来,把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母爱
有了对母爱的认识,我们还要把这种母爱具象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这种感受如同身临其境般真实、贴切,引起学生情感的认同和共鸣。我启发学生进行谈话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你感受到你的父母之爱了吗?在入情入境的情境创设中,学生情感的闸门定会打开。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层层剥茧般又进一层。
(五)升华情感,感悟母爱
为了把学生的感受到的母爱上升到一个高度,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感受母爱到回报母爱的转变,我设计了听故事《免费》和歌曲《母亲》,从视听上冲击学生的感官,让他们把对母亲的爱化为一股浓浓的感恩之情。
(六)课后作业,回报母亲
为了实现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宗旨,落实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语文课堂的增容和课外知识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回家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把对母亲的回报践行在行动上。同时,观察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写一篇小作文,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及作文训练。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4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文章是《许世友四跪慈母》,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许世友四跪慈母》是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代名将许世友为了自己的妹妹等事情四次向自己的母亲下跪,表现了许世友珍惜兄妹之情,还传达了母子情深的意境。本文通过母亲的伟大和儿子的孝顺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兄妹之情和母爱的伟大,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子之间的情感。
通过对许世友及其母亲的动作、语言描写词句的分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坚强和许世友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点
说教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把“引导法”、“情境创设法”、“适时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协调的运用在教学中,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说学法
根据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教学本课时,我将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想、议”等学习方法,结合圈点勾画批注法、想象情境、直观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说过程
我在这篇课文中设计的教学过程总体是:
(一)歌曲导入——深化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四)小结、升华情感,
(五)总结
一、歌曲导入,深化课题
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听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朴实的歌词。它唱出了天下父母分分秒秒的牵肠挂肚,它道出了天下父母梦寐以求的简单心愿。然而有一个老人,就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心愿对她而言都是那么的奢侈,那么的遥不可及。她就是——许世友的母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许世友四跪慈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着进行全文的初步学习,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流利,自学不认识的字词。通过自由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随后,对学生读完课文反馈的词语,如:贫病交加、发誓、毅然等进行简要的解释。
2、然后我再范读这篇课文,纠正学生在读课文中出现的问题。
3、最后,让学生仿读,这也是一个学习与改进的过程,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课文内容也会有一个大概印象。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要求,思考:文中主要讲了什么?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做记号,同桌交流大概的说一说全文的主要内容。以此进入第三个环节的教学。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会以许世友四跪作为线索进行讲解,分别分析每一跪所表达情感。在分析之前我会将同学分成小组每组4个人,每一个组发给他们一张表格,表格上写了时间,起因,许世友的动作、语言,母亲的动作语言,结果。我也会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和同学们一样的表格。
接下来就学习许世友的第一跪
1、学习第一跪,首先让同学们简单了解许世友,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完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找到描写许世友第一跪的段落,也就是文中2、3、4自然段。同学看到这三段之后,我会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这三段,问题:第一跪的时间、背景?许世友说的话?
2、同学们读完之后就会反馈给我;时间,是在许世友十三岁那年也就是1918年,背景;人贩子要买走幺妹,许世友说的话:“娘,不能把幺妹送进火坑啊,俺姐弟八人中要是一定要卖一个的'话,就卖我吧。”
3、我会把这些信息写到黑板上的表格里。然后让同学们找出描写许世友动作的词,进行分析。跪下之前动作是一把拉回,说明许世友很在乎这个妹妹,“扑通”许世友对亲人的关心是毫不犹豫,哭字说明了他恳求母亲,说明他尊重母亲。
4、分析完了许世友的动作之后表格上就只剩下了母亲的动作、语言,和结果这两栏。我会让同学们在小组类讨论母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她的心理,从母亲的话中体会到母亲坚强、不舍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决心。最后得出的结果的是留下了幺妹。然后我小结:将军是重视亲情的将军,母亲是坚强的母亲。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5、总结刚刚学习的方法,第一步是找到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第二步许世友说的话,第三步分析动作以及表达的涵义,第四步分析母亲的动作、语言看出母亲的心理状态,第五步得出结果,完成表格。
下面的环节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完成表格。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同学们合作同时,我也会同学们一起交流。当同学们完成表格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四、小结、升华情感
1、把自己整理好的表格和同学们交流,我会对他们进行提问。让他和同学们更了解课文的深意,还可以让不懂的同学自己提问。自学自问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问题。
2、当把所有的表格完成之后,我就会进行提出自己的困惑让同学们来为我解答,这么做得目的就是加深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如: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认为文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把她介绍给你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3、上到这里的时候同学对文章把握非常的清楚,再来进行感情升华就比较的简单。我们可以从文中一些动词如:“塞”等次进行理解升华。引导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以及许世友的孝心。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怀。最后提问,从许世友的誓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总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你们,不但拥有妈妈的关心,还有爸爸的呵护,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你们,何其幸福!哲学家米尔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是能融化一切的力量。”那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表现父母对你的爱,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让同学们写在心灵卡片上。
说板书
最后,我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以许世友和母亲之间的爱所折射出人间真情。简介明了,突出了重点。
许世友四跪慈母
许世友母亲
人间真情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名作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不顾同事的劝说,毫不犹豫地拿钱给“我”买课外书的故事,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二、说目标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抓住人物描写的重点语句,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课前,我与学生交流,向学生介绍了时代背景,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合作交流、指导点拨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我借助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父母之爱在本篇课文的处理当中,我想借助一个“酸”字,引导学生从而母亲“瘦弱的背影、疲惫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坚定的话语”这个四个层面,寻找作者为何接过母亲的钱会鼻子一酸的原因通过品悟结合,多重朗读,比较学习的方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样式,在言意结合的过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我采用学生熟悉的古诗《游子吟》导入,让学生读读这首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慈母,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用学生熟悉的关于母爱的一首诗导入,让学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缓和紧张的心情,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让学生填写课文出现的重点新词,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何概括主要内容,一举两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这个环节主要有三步:
(1)围绕一个“酸”字,自己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读起来酸溜溜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教师巡回与学生个别交流,掌握学生自主解读情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2)交流学生自读,教师适时点拨我和学生一起抓住四个重点语段,分成四个版块,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默读、齐读、比较读、引读等形式的感情朗读中增进体验,升华情感,丰富了文本内涵,凸显情感体验阅读方法在此类课文教学中的无可替代功能浓浓的慈母情,深深的爱母情洋溢课堂,课堂成了学生、教师自主宣泄情感的场所。
(3)学生有感情读出其他让自己读起来酸溜溜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既给了学生展示的机又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补白练笔,体验情深
创设情境,我攥着母亲的血汗,攥着母亲的疲惫,也攥着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跑了出去(音乐起)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鸣,进行补白练习交流时,教师适当板书词语,加深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再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升华情感。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后,自我感觉还好,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行不过,我觉得自己上课时,教学语言还可以进一步精炼第三环节的交流时,如果以适当的导语,引导学生自己读出探讨的语句,加以品读体会,效果会更好四个“立刻”如果采用换词体会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工作的单调和枯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忙碌加深对母亲的艰辛的理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选自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六单元。本单元安排了四篇有关父爱、母爱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了人世间最朴素也最伟大的爱。本文作者梁晓声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其儿时为了能买一本《青年近卫军》而向妈妈要钱的事,而母亲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毅然给他书款的事,让人从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强烈的母爱。
文本对母亲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外貌、动作与语言等反映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尤其是文章中两处对母亲的外貌与动作的描写,通过词排的排比方式与倒装的表达手法刻画了母亲工作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酸楚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感激。这两段文字虽简单却饱含着深刻的意蕴,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其写作的妙处,感受其中包含的深情。五年级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的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其对于如何通过细节的深入刻画表现人物并不十分清晰。本文中的几处有关母亲的描写是让学生体会这种人物细节描写方法的极佳素材,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而这两处有关母亲的特写镜头,表达富有特色,体会这样写的妙处也是本文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根本所在,准确的目标定位是体现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
1、在课文读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过程中,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数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圈划,进一步感受文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联系上下文及言语转换的方式,体会排比、倒装手法,在表现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感受到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其中,教学重点为:通过联系上下文、补白及言语转换的方式,体会文章中关键语句中包含的深沉的母爱。教学难点为:在言语转换的过程中感受排比、倒装手法在表现人物情感中的作用。
三、说过程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朴素简洁,表达清晰,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块面展开教学。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事件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事件过程。
在学生自读基础上,教师通过让学生抓到课文中的线索的办法,引导学生梳理事件过程,列出简要的小标题。
第二步:定格关键片断,感受文章的关键片断。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有义务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让学生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经历更为有效的学习。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前面一篇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抓课文中的关键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做到取舍有度。根据我对我们学生的了解,学生基本上会对文章中“要钱买书”部分深有感触。
(二)定格描写,体会语句含义
学习是学生主体介入文本,自主感悟,运用语文学习方法得到言语习得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静读、静思、静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确定了文章中关键内容的基础上,本块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言语体悟过程。
第一步:圈划有关母亲的描写。
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基础毕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学习的全体,而不能让学习成为部分优秀生的亮相台,而让其他学生成为默默的陪读。
在本步骤中,教师在学生们经历几分钟的静读、静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再一同思考,再次补划,于是对母亲的描写的感受变得更为丰富而立体。
第二步:自主感悟母亲的描写。
划出了有关母亲的描写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重点语句,抓住关键词进行细致品味。
在这个环节,教师充分给予学生静读的时间,通过让学生进行圈划批注以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历的方式,对关键语句进行品读。
第三步:点击探讨母亲的描写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语句情况,随机进行点拨与指导,提升学生对语句的理解与感悟。
在此,根据我对我们学生的了解,学生大概会对三个重点语句有相对深刻的感受。
一是“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个语句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动作描写,初步感受母亲的艰辛,并不必进行长篇的讨论。
二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语句是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语句,应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探讨,通过多种形式感受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效果。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语句表达形式进行转换,体会表达方式背后的表达效果。第一次转换是把几句话进行合并处理,只留一个“我的母亲”,体会文章通过排比表达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涌动;第二次转换是把“我的母亲”置前,感受倒装写法中对母亲的强调,感受母亲为了我们的生活付出的艰辛之巨大,在此再通过链接前后文中有关我家家境的相关描写进一步感受作者内心对母亲的感受;第三次转换是在“我的母亲”中加入修饰词,谈谈我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通过这样三次转换,使学生对这一语句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化为深情并茂的朗读。
三是“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一语句通过让学生体会三个“立刻”的重复运用,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元五角钱背后所蕴含的深沉的母爱,体会到母亲为了我们的整个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在这三个重点语句的品读过程中,我力图通过深入的“品”,反复的“读”来感受其中蕴含的人间真情。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还会有对其他语句的感受。教师可通过简要的点评,及时肯定学生的理解。
直击重点,重点突破,往往能令学生达到深入的理解与感受,形成稳固的言语习得。在此,通过有详有略读悟、有取有舍的品味,使学生对文章中的特色进行了深刻的感受。
(三)朗读拓展,感受母爱无疆
教学不能就教材而论教材,而应该注重教学的举一反三,以一化万。在品读了文章的关键语句后,学生对文章中所传递出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其他有关母亲的描写,感受天底下母亲共同的特点——深沉的母爱。
如链接冰心的《纸船——寄母亲》、链接史铁生的文章中有关母亲的描写片断,在学生细细品读的基础上,交流感想,畅谈理解。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以上只是我的理想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上呈现的各种生成情况进行随机的调整与完善。
慈母情深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课所在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一部分。记述的是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了以身高强的武艺。
全文共分5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写沉香得知母亲被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的实情,决心解救母亲。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写小沉香从师学艺,习武练功的经过。第五自然段写沉香终于练成一身高强的武艺。课文情节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朗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二、说设计理念:
1、调整师与生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既是对话就不能训话,就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在说教,在传授,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朗读、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去运用,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更新教与学的方法。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怎样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更需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的方面,我则提倡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寓情于读,积淀语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四、说学法:
1、学生分析:
《宝莲灯》这部动画片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都喜欢看,而且都已看过多遍,所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也比较熟悉,为阅读扫清了障碍,对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也一定非常深刻。
2、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想运用“自主尝试读、感悟体会读、创造性的读、分组合作读、表演练习说”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五、教学流程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第时一课书后有价值的六个成语:心狠手辣、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痛,在复习读音的同时,要求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话,很自然地将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了梳理,从而为学好本课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教学第一、二段时,我让学生通过找出“恨不得”、“马上”两个词,体会沉香一心救母的迫切心情,从而让学生读出感情。
接着,我教学,启发学生抓住二郎神“心狠手辣”和小沉香仅八岁加以对比,体会父亲疼爱儿子的感情,继而引读记述小沉香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想象沉香的心理活动,体会沉香救母的坚定决心。通过朗读指导,深切体会父爱子,子念母的人间真情。第四段句式整齐,简洁,我引导学生抓住“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等词语及“一……就”第三段中“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这一句,问学生:“沉香的孝心有没有感动你呢?
哪些地方感动了你?自由读第二段,体会体会。”让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描写沉香一路艰辛的段落,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感悟,然后同桌进行交流,最后指名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没有老师的牵着鼻子走,而是由学生通过自我感悟,合作探究,能动地生成建构。
(三)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教学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找到“高耸入云”这个词,通过老师的板画,体会到华山的高,然后又让学生联系旧知,以“咏华山”这首诗再一次体会到华山的高不可攀,以华山的高衬托沉香的勇气和决心,进一步感受到沉香的一片孝心。当学生读到“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时,我深情地说道:“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回魂牵梦萦,今天,沉香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了,妈妈也终于见到牵肠挂肚的儿子了,他们该有多高兴,多激动啊!一首《想你的365天》,唱出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母子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通过音乐的渲染,开启学生的内在情智,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对意境的审美能力得以相互交融与促进,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说:“此时他们该有多少泪儿要流,该有多少话儿要说啊,想一想,沉香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沉香说什么呢?”我想,设计这一创造性想像说话训练,在此应该是水到渠成吧!
六、说板书。
我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眼睛,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这节课的重点所在,脉络所在。因此,这堂课的板书我力求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我想板书“救母心切、一路艰辛、母子团聚”这三个词语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让学生一目了然。
设想是美好的,但要想达到理想的课堂境界,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愿理想与现实之间不会相差太远。
谢谢大家!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7篇)】相关文章: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4-14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4-14
慈母情深阅读答案11-20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习题精选05-01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2篇)11-25
读《慈母情深》有感(15篇)04-24
《慈母情深》阅读习题和答案12-17
慈母情深散文读书笔记02-10
慈母情深阅读答案3篇08-25
慈母情深作文300字三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