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明湖居听书》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湖居听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湖居听书》说课稿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选择了《明湖居听书》,希望能够贴近二期课改的要求。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五班是特色班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喜看表象,难识本质;他们对记叙文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明湖居听书》是语文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技艺超群”。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神乎其神的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心灵手巧的特点,这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
本文虽然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从美文的角度节选的。本文想象丰富,语言绚烂;大量使用比喻,成功运用映衬,把王小玉说书的魅力传递得淋漓尽致,与林嗣环的《口技》前后呼应,正好是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拓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的良好素材。
2、学习目标
基于对学情和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位为:
1)知识目标
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揣摩文中特殊比喻句的作用就是本课的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自然感悟语言的魅力,体现课堂的“语文味儿”。
3)情感目标
感受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特殊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依照“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借鉴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我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欣赏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贯穿教学始终,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我播放了一段音乐。“能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吗?”学生可能往往只能用“优美”、“舒服”等话语来描述,于是我就做如下引导: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为中非一部落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感动得如醉如痴!一千一百多年前,当仕途失意的白居易夜闻琵琶语时“江州司马青衫湿”,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历经千年而不褪色!我们也被音乐打动着,感染着,激扬着。但,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才能把这过耳的美丽留住呢?
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就让我们来看晚清的刘鹗,他是怎样用文字为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
2、整体感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第5段正面描写了王小玉说书,对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3、品读重点语段,赏析语言与音乐的美
(1)请学生散读第5段,思考:说书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要求学生用文中的原话,锻炼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
初不甚大——起始
越唱越高——发展
陡然一落——跌宕
忽又扬起——高潮
人弦俱寂——结束
《明湖居听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明湖居听书》是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它虽是小说选段,但教材的编订者把它编入了记叙文单元,所以,在教学时,应把它当作记叙文来处理。在整套职高语文教材中,一共安排了5个记叙文单元,前两册已经学习了三个单元,重点分别是:写景和状物,叙事和记人,中心和材料,而本单元的重点则是语言的表达。课文安排在单元的第二课。第一课《我的母亲》学生已品味了老舍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本文则要求学生品味刘鄂华丽绚烂的语言风格,并能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华朋绚烂的语言特色。
2、理解运用通感手法描写音乐的写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音乐,描摹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日标1,2是教学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音乐,描摹音乐的能力是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做到启发到位,尽量让教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大纲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音乐是容易意会却难以言传的事物,所以,描摹音乐是写作上的难点。为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充分预习,反复体会作者状无形音乐如在眼前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沉浸在音乐之中。并通过提问、讨论、归纳、练习等手法,让学生水道渠成地掌握鉴赏音乐和描写音乐的方法。
四、说教材处理。
在教材的处理上,打破从头讲到尾的教材处理方法,采用“中间开花式”,即直接涉入中间两段描绘白妞说书的两段文字,进而细致地分析品味语言,用直观式板书显示出音乐的变化环节并分析其通感的修辞手法。联系以往所学的通感知识,包括《荷塘月色》的通感句,使学生加深理解,深刻体会这一修辞手法能状无形之物如在眼前的妙处。接着用红花和绿叶的关系,将文中其它内容勾连起来。这样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段落,又能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本文安排一课时完成,朗读课文、字词等预习丁作放到早自习完成。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小但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的积极性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音乐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播放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口头描述听后的感受以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找出描写白妞说书的段落,然后集中分析这一部分,我设计丁如下一些问题,学牛思考讨论后做出回答:
1、白妞在说书过程中声音有哪些变化?作者如何描写每一个变化?采用了什么修辞于法?突出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采用通感手法,表现声音的甜润。
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采用通感手法,表现声音的尖细、高亢。
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采用通感手法表现声音的回环转折,婉转悠扬。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采用通感手法,表现声音的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2、这一系列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一—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一一一旋律的跌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一—演唱的结束
3、在演唱过程中听众的表现如何?(用书上的语句回答)。为什么要写听众的表现?
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表现白妞说书的技艺精湛。
4、根据以上问题让学生讨论后总结:鉴赏描写音乐的角度和方法有哪些角度:可以从声音、意境,感.受角度来写。
(1)要写出音乐的表演过程和基本方法
(2)要写出听音乐者的感受
(3)要运用通感句来写。
5、本文除了写白妞说书的技艺精湛之外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
戏园盛况,琴师弹琴,黑妞说书,听众评议。
6、写这些内容与白妞说书有关系吗?为什么?
有这些内容是为了烘托白妞说书的它们就像绿叶一样,把白妞这朵红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夺目。
对于我所设计的问题前面四个问题,前面四个问题的顺解决已经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最后两个问题则是对全文的总体把握。
(三)迁移训练
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迁移训练,学以致用让学生切实把握声音的描写方法。具体做法是:老师播放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当堂从声音意境感受=个角度进行描写重点用通感句描写声音。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要木着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原则,尽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所学能够终生受益。
【《明湖居听书》说课稿】相关文章:
《明湖居听书》教案07-24
《明湖居听书》教案08-11
《明湖居听书》教案10-19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09-18
《明湖居听书》刘鹗06-01
《明湖居听书》刘鹗07-20
《明湖居听书》阅读答案02-23
《明湖居听书》导学案05-25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06-02
《明湖居听书》语文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