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原创说课稿

时间:2021-12-17 12:39: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神奇的克隆》原创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奇的克隆》原创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奇的克隆》原创说课稿

  天地如何而来,人如何而来?中国人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土造人。西方说是上帝用了六天时间造了世间万物。今天的人类已经迈进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命新纪元的时代。人类练习着、模仿着大自然创造生命,体验神奇魔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克隆》

  一、教材简析,把握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为“科技之光”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握文体特点,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神奇的克隆》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动植物、微生物克隆的不同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

  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而说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明白作者是如何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

  二、基于课标,制定三维目标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明白。基于五年级学生学情及《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体会并学习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明白作者是如何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克隆”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依据学情,运用教法学法

  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指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四、教学环节,展示亮点新意

  由于前面学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分成了两个课时。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好地引出下文教学。

  随后,引导学生带着自读目标初读课文,并借助字词教学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真正走上几个来回,才能把书读通了读懂了。因此,二读时着重指导朗读和对课文整体脉络的把握。然后,可以多种形式来读课文,小组赛读,男女生分读等让学生再次感知文章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这也培养了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这一环节充分落实后,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部分内容就基本实现了。

  第二课时的教学应该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亮点新意的展示,下面,我就第二课时教学谈谈我的设想。

  (一)紧扣文眼,层层推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会抓关键的题眼进行教学,常常能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神奇的克隆》这一课题,毫无疑义就得抓“神奇”二字进行教学。在课始复习上堂课所得后,教者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你觉得克隆“神奇”在哪儿?边读边在文中适当批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最后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能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自主地学习,交流也能紧紧围绕“神奇”二字展开,学生紧扣文眼,自主探究,不仅再次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还充分感受到克隆的神奇的之处!

  (二)巧抓语言,当堂训练

  大部分说明文叙述简洁,语言缺乏感染力,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时,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知道除了文中介绍的柳树、马铃薯、仙人掌外,还有桑树、葡萄、桂花、桃花、宝石花等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此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介绍的方法,当堂试着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的克隆。通过抓住课文关键处语文,不仅能读懂很多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且非常之“神奇”,还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是一举多得!

  (三)体会语言,了解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对于阅读说明性文章,有这样的要求:“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厚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也是说明性文章的本色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了解作者基本的说明方法,如第二自然段中对克隆是什么,作者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结合学生了解的数学中的定义,从已有的旧知中明白下定义的妙处。而文本从植物到微生物再到高等生物,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采用了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进一步补充文本,并告知学生,大家采用的方法就是和文本一样的说明方法,从实践中明白说明方法的好处。通过对这些说明方法的了解,明白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也就解决了过程与方法这部分目标的内容。

  (四)创设话题,思辨导行

  教学说明文不仅要把握文本语言的特点,还要善于捕捉可训练点,静心设计,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明辨是非,培养语感,获得多方位的提升。《神奇的克隆》结尾写到: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如果你是“一名克隆专家,你会克隆什么?”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明白,我们利用“克隆”技术不是来享受,不是来伤害他人,而应该用其造福人类,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了“说”的话题,并且在“说”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认清了“克隆”的价值取向,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理清知识结构

  (举例子)

  植物

  无性繁殖(下定义) 微生物

  高等生物

  8、神奇的克隆 培育 (分类别)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华,板书是教师的第二颜面。在板书中可以看出整篇课文的结构,说明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板书突出中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此刻站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有多少位教师就有多少种说课!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设计,恳请批评指正!

【《神奇的克隆》原创说课稿】相关文章:

1.《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练习设计

2.神奇的工具说课稿

3.神奇的玻璃说课稿

4.神奇的工具说课稿

5.神奇的中草药说课稿

6.神奇的艺术字--说课稿

7.神奇的电话号码说课稿

8.《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小班综合活动《神奇的魔法水》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