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相和》说课稿

时间:2024-06-27 22:47: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丝竹相和》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丝竹相和》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竹相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运营、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风格。

  二、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学生用古筝演奏《紫竹调》。教师讲解“丝竹相和”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2、江南丝竹:

  (1)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江南的所有丝竹乐,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族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音乐。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a、思考提问:

  乐曲情绪和使用功能(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征(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b、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

  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

  教师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的打击乐器(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

  c、探究:引导学生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广东音乐:

  (1)、简介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思考:

  a、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彩。

  b、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c、思考: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讨论归纳:主奏乐器是高胡、扬琴。高胡的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使用作品节奏更清晰,旋律悠扬悦耳活跃。

  (三)、课堂反馈: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三段音乐分别是:《步步高》《紫竹调》《拉德次基进行曲》

  (四)、总结: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而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正是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

《《丝竹相和》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丝竹相和》说课稿】相关文章:

相和相的区别和用法10-19

象棋象和相的区别和用法05-22

总结带有白和相的成语和拼音及解释10-16

杜甫蜀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2-08

无丝竹之乱耳的之的意思及词类活用07-22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08-09

《狼和小羊》说课稿08-24

《骆驼和羊》说课稿08-25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06-28

《鲜花和星星》说课稿09-04

《丝竹相和》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丝竹相和》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竹相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运营、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风格。

  二、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学生用古筝演奏《紫竹调》。教师讲解“丝竹相和”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2、江南丝竹:

  (1)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江南的所有丝竹乐,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族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音乐。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a、思考提问:

  乐曲情绪和使用功能(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征(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b、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

  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

  教师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的打击乐器(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

  c、探究:引导学生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广东音乐:

  (1)、简介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思考:

  a、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彩。

  b、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c、思考: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讨论归纳:主奏乐器是高胡、扬琴。高胡的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使用作品节奏更清晰,旋律悠扬悦耳活跃。

  (三)、课堂反馈: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三段音乐分别是:《步步高》《紫竹调》《拉德次基进行曲》

  (四)、总结: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而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正是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