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说课稿

时间:2024-07-31 23:09:40 赛赛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机械制图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机械制图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机械制图说课稿(精选11篇)

  机械制图说课稿 1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基本几何体(圆柱圆锥)”。是高教版《机械制图》第三章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第六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二版《机械制图》中第三章的第6节,整个这一章主要讲正投影法和三视图,正投影法是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主要讲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和表面点的求法,是正投影法的应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学习画平面立体三视图和求它们表面上点的投影的能力水平基础,知识水平不应有困难,能力水平也不应有困难,但要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目的,并且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圆柱、圆锥的形成和三视图特征;

  2)、掌握在圆柱、圆锥表面上求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

  3)、熟知基本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画出圆柱、圆锥的三视图和在它们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2)、具备正确标注基本体尺寸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及对空间形体的分析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圆柱、圆锥三视图特征和投影分析、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2、看图、绘图、标注尺寸三大能力的培养。

  [难点]

  空间概念的建立和训练;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方法。

  二、教法设计

  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使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模型展示

  3.模型展示发:课前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做些几何体帮助自己分析和观察。

  三、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还要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离开老师这根拐棍就不会走路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10分钟)

  复习回顾

  1)、简述棱柱、棱锥的视图特征和画图步骤,求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

  2)、反馈、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预习检测:圆柱和圆锥是怎样形成的?圆柱的三视图和四棱柱的三视图有什么不同?

  导入新课

  简述本次课概念、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学习目标。

  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是机器零件上应用最广的基本几何体之一,本次课主要讨论两基本体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和标注方法和能力。

  2、新课教学(75分钟)

  1)、结合课件和模型同学们共同观察形体的特征。特别是引出并讲清“轮廓素线”(或称为转向轮廓线)的概念和意义。这为解决其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求作问题,提供依据和方法。

  2)、根据立体模型和形体特征作立体的.三视图,这当中主要突出作图步骤。

  3)、利用特殊位置面具有积聚性的特性求圆柱表面点的投影和对圆柱进行尺寸标注。讲解时一定突出圆柱和圆锥三视图的特征,拓展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想象力,回顾辅助线法求棱锥一般位置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引出素线法(或纬圆法)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4)、用一些课堂练习巩固,教师点拨解答难点。改变立体的放置位置,多位之多答案,鼓励发散思维。

  3、 小结

  1)、结合课件和板书简述圆柱、圆锥的三视图作图步骤:画基准作俯视图、根据三等关系作主视图、最后作左视图。

  2)、表面上求点的投影的基本方法。素线法(辅助线法)或纬圆法(辅助圆法)。

  4、作业

  1)、习题:学生讨论完成习题集35、36各小题。

  2)、思考题:P67 2、3、4各题。

  3)、预习:截交线集中疑难问题。

  五、板书设计

  基本几何体(圆柱圆锥)

  一、曲面立体的定义

  二、圆柱

  三视图分析作图步骤:画图

  1、基准

  2、俯视图

  3、主视图

  4、左视图

  表面找点作图充分利用积聚性

  三、圆锥

  三视图分析作图步骤同六棱柱、画图

  表面点的投影充分利用顶点作辅助线和辅助面

  机械制图说课稿 2

  教材分析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本节基本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识图能力的主要内容。它既是对前阶段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又要为后面组合体乃至机械零件打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本课题-球是前一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也是把这个阶段讲授的新内容应用到制图实践中去的重要一环。

  学情分析

  在学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六棱柱、圆柱、圆锥的三视图画法,对积聚性、可见性、辅助线法和辅助面法等概念也比较熟悉,初步具备探究本任务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分析和总结能力差,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对理论学习普遍兴趣不足,但善于观察,活泼好动,尤其是当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我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项目内容多举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三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了解球体的形成并掌握其三视图画法。

  2.掌握球体表面点的投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和深化知识中热爱专业,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球的三视图画法及其投影分析。

  难点:球表面求点并判断其可见性。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每一环节都目标明确,动脑动手;辅以多媒体和模型演示,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分组讨论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课前准备

  1.三角板、圆规、圆盘、篮球、模型、课件和任务书。

  2.将学生自然分成8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阶段一导入新课-明确项目精选一段姚明投篮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球。提问:球的应用实例有哪些?阶段二分析讨论-突破重难点1.思考:球是如何形成的? 2.思考:球的'三视图怎么画?(在教室三投影面体系中展示篮球)

  任务一任务一:请学生跟我一起画球的三视图。视图分析示范:正面投影的圆是球体正面投影的转向轮廓线,也是前后两

  半球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我来试一试:请学生完成另两个圆的分析。提问:1.球表面是否具有积聚性?(直观)2.能否用辅助线法作球表面点的投影?(讨论)3.还学过什么方法求点的投影?(张口即来)结论1:球表面点的投影可以用辅助面法。提问:辅助面是平面,平面分为哪三类?其投影特性?讨论:哪种辅助面求点的另两面投影最简单?理由?结论2:辅助面采用投影面平行面。例:已知M点的正面投影,求其另两面投影。提问: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我当小老师)小结:求作球体表面点的投影有几种方法?阶段三实战演练-比比谁最棒(导生协助)

  阶段四总结归纳-效果反馈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互相补充) 2.佳作欣赏。(导生推荐,教师把关) 3.你在哪些地方有困难?(个别辅导)阶段五巩固提高--能力拓展作业:必做:册P441P451、2(巩固)

  选做:册P453(拓展)尝试新知:结合课堂分析,思考圆环表面点的投影如何求?姚明能入选NBA付出了艰辛的汗水,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也要能吃苦耐劳。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动画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对照模型,形象具体;任务驱动,让学生手脑并用。言传身教,规范作图。对照篮球,用同种颜色标识正面投影圆的三面投影,形象直观,为下面学生的练习起好示范和铺垫作用。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上面的示范和篮球实物作铺垫,学生很容易摩仿得出结论,增强其自信心。通过创设有梯度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更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对其他学生也有很好的榜样作用。例题后的小结,及时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上升为理论高度,也为后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四和任务五作铺垫。任务驱动过程中,“导生”,协助教师检查其他学生或给予个别辅导,不仅提高了检查辅导效率,而且在各小组间营造出竞争和协作的气氛,具有很强的榜样和激励作用。学生自我总结,印象深刻,突出其主体地位。佳作欣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共同进步。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给学生选择,让他们量力而行,分层要求。温故而知新。教学反思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以问题驱动为主线,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创设问题、设置悬念,并适时的进行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自己得到答案和结论,最终将抽象空洞的理论转化为形象思维能力,以此达到对知识点的更好理解、领悟和掌握,今后要继续探究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任务书:

  项目:球学时:1重点:球的三视图画法及其投影分析。难点:球表面求点并判断其可见性。任务一:画出球的三视图。任务二:用正平面作辅助面求点另两面投影。任务三:用侧平面作辅助面求点另两面投影。任务四:求点的另两面投影。任务五:求点的另两面投影。 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今天你还有哪些问题?

  机械制图说课稿 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阐述我对本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高教第三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课程属于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两种投影法的基础上对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进一步的研究,在内容上起到一个延伸的作用。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技术图样,学好三视图为以后学习视图投影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是制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几何视图投影至关重要的一课。

  2、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对于我们机械专业,男生较多且好动,传统的理论教学已适应不了他们较差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面对如此的情况,我们将平时的理论教学转为多元化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储备:学生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已经接触过三视图,但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仍然在数学的知识层面上,认识较为肤浅,需要正确完整地引导学生对技术学科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

  3、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

  由于本节课是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上先复习投影法,从而引入新课,便于学生的理解以及更好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的基础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②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2)能力目标:

  ①会做简单图形的三视图。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我们一起分析三视图的投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同事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5、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拟定如下:

  重点:1、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难点: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上述的.学情分析,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拟定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职高生的基础现状,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性学习。同时针对职高生的认知能力,铺以必要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以帮助学生对其运动特性的深刻理解和正确应用。

  三、教学流程:

  1、复习旧知识(用时3分钟)

  学生观看一个视频,回答一下两个问题:

  ①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平面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真实性、类似性、积聚性)

  加深了学生印象,为今天的新课作很好的铺垫。

  2、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在这里我先播放一个视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看,“这个物体要从几个面观看才能反映实体”学生很快可以看出,当要正确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我们需要从三个面来观看。那么这三个面在投影中是什么样的投影关系呢?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和设定任务进行开篇,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探索研究环节。

  3、探索研究(用时30分钟)

  (1)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

  由于正投影具有三个特性,我们用正投影法的一个投影是不能将物体的构成关系表达清楚的,(课件演示不同物体的相同投影)我们同时从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投影,又会怎么样呢?这相对于前面的单一的投影来说,大大增强了我们认识物体的准确性。此时便可以引出“视图”的概念,所谓视图,就是以我们观察者的视线作为互相平行的投影线,将物体运用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反应物体几何形状的平面图。那么又让学生从侧面、水平面这两个不同的方位观察,都会获得不同的两个视图,将三个视图组合在一起变得到所谓的三视图,同时还能准确的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从观察的角度看,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右边侧立的投影面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

  V与H的交线称为OX轴,简称X轴,它代表物体的长度方向。

  W与H的交线称为OY轴,简称Y轴,它代表物体的宽度方向。

  W与V的交线称为OZ轴,简称Z轴,塔代表物体的高度方向。

  X、Y、Z三轴的交点0称为原点。

  (2)三视图的形成

  我们构建好三投影面体系后,我们将要表现的物体置于这三个投影面体系中。分别由前往后向正面投影画视图;由左向右侧面投影画视图,由上往下画视图。这样,便分别得到正面上的主视图,侧面上的左视图,水平面上的俯视图。然后移开物体,隐起投影线,便得到三个位于不同平面的三视图。但这样不便于平面表现,于是,我们再将这个三投影面体系,分别绕OX及OZ投影轴展开。这样原来出于不同平面的三个平面视图便展现在一个平面上,便得到了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即该图的三面投影。

  (3)三视图的关系及规律

  ①位置关系

  A、主视图保持不动B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C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

  ②投影关系

  A主、俯视图长对正B主、左视图高平齐C左、俯视图宽相等。

  ③方位关系

  A主视图反应上下左右方位B俯视图反应前后左右方位C左视图反应上下左右方位。

  4、小结,归纳提炼(用时2分钟)

  ①三投影面体系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

  5、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动手操作题,让学生画出长方体(缺角)的三视图并分析长方体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这样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四、教学反思:

  到此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就完成了,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以问题驱动为主线,在各个环节中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并适时的进行点拨诱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本课的重要内容,将板书设计如下:

  一、三面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组成的投影面体系

  正面V、水平面H、侧面W

  二、三面投影的形成

  V面:从前向后,正面投影

  H面:从上向下,水平投影

  W面:从左向右,侧面投影

  三、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四、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上下左右围主视,

  俯视左视分前后,

  靠近主视是后面,

  远离主视是前面。

  思考题:

  作业采用橡皮泥做模型帮助分析的完成方式,使直观教学通过实践真正深入学生。

  机械制图说课稿 4

  我说课的内容是机械制图第五章《组合体视图》中的第五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机械制图》第五章组合体中的第五节。从整体来看,“组合三视图画法”是第五章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关键一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绘图和读图能力都得以提高。第五节内容共分4个学时,本节为第1、2课时(共90分钟),主要为老师讲解。

  2.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或已知视图,运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完成三视图,在画的过程结合线面分析法,不断总结、体会,以掌握和提高制图的'能力。

  (2)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分析讲解,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作图水平。让学生从模仿学习,向不断提高自己理解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发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运用形体分析,画组合体三视图。

  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先画最能反映该部分形状特征的视图,先画可见部分再画虚线部分),三个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分析理解,并充分感受其在画图过程中的应用,熟练掌握制图技巧。

  (2)难点: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通过“分”、“合”的方法,将图形化繁为简,“分”:把复杂的组合体分成若干个基本体,单独画出基本体的三个视图,要求三个视图一起画。“合”:然后将各组成部分的按其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将所有组合体组合在一起,注意遮挡关系。

  在绘制和图形检查的过程中要结合应用线面分析法。

  二、学生的分析

  机电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文化理论基础不佳,接受新知识能力反应较慢。因此,在讲解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教学中采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由于学生的层次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将以简单的实例进行分析,同时可以适当地用轴测图进行启发式教学。

  (1)讲述法:根据图形或教学模型,讲清楚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概念,并合理选择图例。

  (2)提问法:老师将在已完成的某些图形上合理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前面知识的应用能力。

  (3)课堂讨论法:在习题集上指定一题,分四人就近谈论,然后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绘出图形,再请一位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评。

  2、学法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特别是对顺口溜的理解。

  (2)基础差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积极主动,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要多问、多练,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3)课后作业要独立完成,并且还要多画、多看。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课的导入(5分钟)

  机器中如出现某一零件损坏需要重新加工,那这样就需要将这零件重新画成零件图,然后再进行加工,而我们这一节课就是零件(教学模具)画成三视图的过程。

  (1)提问:一般组合体零件的类型有哪几种?(叠加类、切割类、综合类)

  (2)提问:各基本形体间有哪几种表面连接关系几表达方法

  2、课程的实施(85分钟)

  第一阶段:老师讲述(50分钟)。

  第二阶段:老师提问(5分钟)。

  第三阶段:指定轴测图课堂讨论画图,两位学生上黑板画图,一位学生讲解。

  第四阶段:老师最后的点评围绕这几个方面:

  (1)主视图方向的选择?长、宽、高方向基准的选择?

  (2)作图步骤是否正确;

  (3)组合体投影表达是否合理。

  3、本次课教案

  机械制图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类,第二版《机械制图》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是后面识读装配图的基础,同时它又是生产实习中的一门语言,只有懂得了这门语言才能进行生产加工,故此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大纲中规定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识读能力,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零件图的具体内容

  (2)了解看零件图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俗话说:学以致用,为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我拟订了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二)能力目标

  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教学重点: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而在识读轴类零件图4个内容中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既繁又难,所以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难点:轴类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

  (说完了教材分析,接着我分析一下学生的学情)

  二、说学生

  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比较薄弱,但是经过近几年的技能教学,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他们对于生产实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非常想掌握一门技能。现在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技能教学,而车工生产培训是机械类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到这一章节,学生车工培训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学生已经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根据零件图加工出一些简单的零件,特别是对轴类零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我谈一下本节课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问题引领、探究生成”“小组合作、小组竞赛”。

  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的技能实践经验,设置一个个新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实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协作,在质疑、讨论、探究中尝试探索性学习,课堂气氛浓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让课堂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那么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怎样落到实处,接下来我分析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就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让课堂气氛预热起来,接着展示两张学生已经加工过零件的零件图,让学生对零件图有个相识到相知的过程,顺利过渡到下个阶段。

  2.讲授新课

  (接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本着以实践为主线,以学生的学情为主导,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为宗旨,分六个任务完成,这六个任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把教学循序的渐进由单向性、双向性向多向性转化。)

  任务一观察轴,任务二展示轴的.零件图,通过以上两个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为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打下基础。

  任务三到任务六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其中任务三和任务六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任务四和任务五是重重之重,也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分别采用了学生自习、小组合作,启发探究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习、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相互间的协调能力,启发探究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接下来配合课件把任务三到任务六的学习要点分析一下)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我设置了适当的课堂练习。

  至此,全课主体环节基本结束,为了整合全课,强化目标意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总结全课,我要求每组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全课。

  (最后,我将对整堂课进行教学评价)

  五、教学评价

  1.一堂课下来,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肯定有部分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点完全掌握,因此我采用了两种措施弥补,措施一、针对这部分内容再安排两课时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措施二、布置适当作业。

  2.既然采取了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的方法,就必须评出好坏。课前我已经每组安排组长,让他们记录结果,同时相互监督,好的表扬,并与班级素质积分挂钩,适当加分,差的进行鼓励,争取下节课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机械制图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国家标准和规范,理解投影理论,能够熟练识别和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能够使用绘图工具准确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投影理论(包括点、线、面的投影特性)。

  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及其投影规律。

  常见几何体和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将三维物体准确转化为二维图形。

  综合应用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复杂机械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国家标准。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图步骤,强调绘图技巧和注意事项。

  练习法:安排大量绘图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学生的绘图技能。

  讨论与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复杂零件的测绘任务,促进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机械零件图,引出机械制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30分钟):

  投影基础理论介绍。

  详细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及阅读方法。

  解释国家标准中关于线型、尺寸标注的规定。

  3、示范操作(15分钟):教师示范绘制典型几何体的三视图,边画边讲解,强调关键点和技巧。

  4、学生练习(4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绘制指定几何体或简单零件的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布置作业,为下节课做铺垫。

  6、拓展延伸(可选):介绍CAD软件在现代机械制图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探索数字化设计方法。

  作业布置:

  完成课上未完成的绘图练习。

  预习下一章节内容:剖视图与断面图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反思: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特别是难点突破情况。

  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调整后续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机械制图说课稿 7

  一、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学生后续学习CAD、CAM、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也是未来从事机械加工、装配、设备维修等岗位所必备的技能之一。本课程主要研究图示方法、标注方法、制图标准、机械常识和制图技能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绘图、看图能力和查阅标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及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

  理解并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方法及读图方法。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图。

  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能够正确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

  素质目标: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能灵活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具有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责任心,善于总结经验和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好,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性,需要教师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PPT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及视频演示,直观、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讲授法:讲清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图示对比法:易于区别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接受。

  提问引导法:增强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实物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零件正确的立体形象。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6分钟):

  查看学生精神状态,进行考勤。

  分组:班级学生按“强弱”搭配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复习及导入任务(7分钟):

  采用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程的重点内容。

  通过情境教学法导入本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课讲授(30分钟):

  以圆锥体上点的投影为例,讲解特殊位置点和一般位置点的投影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利用多媒体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

  讲解辅助线法和辅助纬圆法的应用,并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4、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穿插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用轮廓素线判断点的可见性。

  5、归纳总结(7分钟):

  请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出勤、作业质量、课堂回答、期末考试及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制图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国家标准规定,能够识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尺寸标注及绘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工程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安排:

  绪论: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国家标准简介。

  投影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基本体的视图表达: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

  组合体视图:切割体、叠加体的视图分析与绘制,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应用。

  剖视图与断面图:剖视图的.概念、种类及其应用,断面图的表示方法。

  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螺纹、键、销、齿轮等的标准画法。

  装配图:装配图的阅读与绘制,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零部件序号。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基础: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简单机械零件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如国家标准、投影原理等。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演示绘制过程,增强直观性。

  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分析复杂零件的视图,促进交流与合作。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绘制图纸,教师巡回指导,即时反馈。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机械零件案例,加深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机械零件展示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知讲授:

  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理论知识和绘图技巧。

  3、示范与练习:

  教师示范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逐步提高绘图技能。

  4、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复杂图形的表达方法,分享解题思路。

  5、总结与作业:

  回顾本节课重点,布置绘图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手绘图与CAD作业)。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期末项目: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机械装配图设计,考察综合应用能力。

  互评与自评: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合作表现,自我反思学习过程。

  机械制图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包括投影理论、视图选择与配置、尺寸标注等;理解并能识别各类机械零件和装配图。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包括手工绘图和利用CAD软件绘制;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工程思维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安排:

  绪论与基础知识:介绍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基本术语和标准,图纸幅面与格式。

  投影基础: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三视图原理,第一角投影法。

  基本体与切割体:各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截交与相贯线的概念与画法。

  组合体与机件表达方法: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与视图表达,剖视图、断面图的应用。

  标准件与常用件:螺纹、键、销、齿轮等的'标准表示方法。

  装配图:装配图的绘制原则,装配体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基础:CAD软件简介,二维绘图命令与技巧,三维建模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示范:利用多媒体展示原理与实例,结合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实践操作:安排手工绘图练习,逐步过渡到CAD软件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零件和装配图,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完成项目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评价方式:结合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项目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工程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理论讲解:

  系统讲解本节知识点,辅以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确保学生理解。

  3、示范操作:

  教师现场示范绘图步骤或软件操作,强调关键点和易错点。

  4、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答疑解惑。

  5、总结反馈:

  总结本节课重点,布置作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收集反馈以调整后续教学。

  6、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掌握扎实的机械制图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探索机械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机械制图说课稿 10

  我是来自陕西航空工业学校的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制图》的某一章节。我将从设计主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情及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设计主导思想

  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制图教学“教、学、练”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本节课旨在理解相贯体、相贯线的概念,掌握求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求法,同时掌握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作法——辅助线法与辅助面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的某章节,内容以圆锥体上点的投影作图为主。教材由果连成老师主编,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和模型,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讲授法:讲清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图示对比法:易于区别概念,并理解接受。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习时的`注意力。

  实物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

  四、学情及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但学习习惯不好,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彩笔、A1白纸、彩色卡纸、磁铁、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模型:圆锥体模型等。

  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及视频演示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6分钟):查看学生精神状态,进行考勤,分组学习,每组8人,共4组,强弱搭配,以强带弱。

  2、复习及导入任务(7分钟):通过提问复习上一节课程的重点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

  3、新课讲授(约30分钟):

  讲解圆锥体上点的投影分类(特殊位置点和一般位置点)。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对照多媒体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

  讲解辅助线法和辅助纬圆法,并带领学生用辅助线法解答圆锥面上点的投影。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穿插指导。

  4、课堂练习(约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归纳(5分钟):学生归纳本节课知识点,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七、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出勤、作业质量、课堂回答、期末考试和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和实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个别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个别辅导。

  机械制图说课稿 11

  我是来自陕西航空工业学校的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制图》的某一章节。对于本次教学,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设计主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情及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设计主导思想

  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制图教学“教、学、练”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学生需要理解相贯体、相贯线的概念,掌握求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求法,并掌握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作法,如辅助线法与辅助面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机械制图》的某一章节,它建立在前面所学投影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材选用由果连成老师主编并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教材,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

  三、学情及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但学习习惯不好,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学习工具:彩笔、A1白纸、彩色卡纸、磁铁、多媒体设备。

  其它:工作场地安全操作规程、现场管理制度。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6分钟)

  查看学生精神状态,进行考勤。

  学生安定心态,准备上课。

  分组:班共有32人,8人一组,共分4组,强弱搭配,以强带弱。

  2、复习及导入任务(7分钟)

  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程的重点内容。

  通过情境教学法,导入本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课讲授(2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通过多媒体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理解辅助线法的应用。

  带领学生用辅助线法解答点的三面投影,并加以讲解。

  特殊位置点:底面圆与轮廓素线的点,可以通过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一般位置点:通过辅助线法将点的投影问题转为素线投影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

  辅助线法讲解:

  4、学生练习(15分钟)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穿插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用轮廓素线来判断点的可见性。

  5、归纳总结(5分钟)

  请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六、教学评价

  课堂出勤:5%

  作业质量:10%

  课堂回答:5%

  期末考试:40%

  实践技能:20%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意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说课稿】相关文章: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11-11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08-16

机械制图实习报告03-31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12-05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06-09

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总结12-16

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12-11

机械制图工作总结03-20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