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说课稿

时间:2022-07-15 16:10: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说课稿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8课《辛亥革命》。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大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新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教材安排了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两个子目的内容。两项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与递进的关系,在掌握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引导学生构建辛亥革命的历史轮廓。

  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理解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通过列举大事年表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

  通过历史图片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重点采用图片教学法:图片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与语言文字比较,学生对图片信息接受得快,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的优势也在于图片资料丰富,故选用这一方法。情景导入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历史环境。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模式,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法

  本课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资料容易收集,因此课前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要求学生收集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1、观察学习法:使学生能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能与所学内容联系。

  2、讨论探究法:在课堂讨论时,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如何将以上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设计中。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紧密结合的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3分钟)

  问题:在前两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习了这两课你知道了什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救不了内外交困的中国。)

  追问:到底挽救中国的道路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题:在这时的中国有一位伟人孙中山先生,他提出: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辛亥革命》(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在这种情形下,势必会发生一场革命。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新课学习36分钟)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借助图片,学生可自由发言介绍孙中山,使学生有一个初步认知。

  (在学生讲述基础上,教师总结:孙中山先生早年是学医的,为的是治病救人。后来,他决定弃医从政,由医人变为医国,由救人变为救国)

  问题1: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会有这样的转变呢?请同学们从当时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考虑一下。

  此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来考虑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教师总结: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给我们造成了外伤: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则是内痛。外伤、内痛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也是中国的病症。

  问题2: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

  展示图片《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并填写表格内容: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时间、地点、纲领与性质,让学生有总体上的感知,并识记。

  名称时间地点革命纲领性质

  兴中会1894檀香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创立合众政府

  同盟会1905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级革命政党

  教师总结: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有三层含义,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将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也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思考: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有什么关系?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前提);建立民国——民权主义(核心);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发展)。(投影)

  教师阐述: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封建)。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意思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意思是改革土地制度。

  问题3: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进步性:明确提出了反封建的目标,指导和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问题4:为了革命,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结果怎样?(投影)

  如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这些起义都失败了。

  设计意图:在此我采取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问题的设置既考虑到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突出教学重点。

  问题过渡: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在同盟会员的支持下,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领导和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们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2、武昌起义

  我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武昌起义视频,感受革命党人为救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震撼气势,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武昌;领导人:熊秉坤、金兆龙。结果: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响应(动画演示《武昌起义》形势图),清政府的统治名存实亡。

  设计意图:情景再现,夯实基础,突出教学重点。

  观看录像“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成功后,仅一个多月时间,14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清政府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用多媒体打出图片《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

  提问:(1)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民国六年”指的是哪一年呢?(1917年)

  (3)xxxx年用民国纪年应该是哪一年呢?(民国102年)

  4、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民国建立不久,由于帝国主义的支持,孙中山等资产阶级的软弱,加上袁世凯的两面手段,孙中山被迫让位。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问题5: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同意这种说法。

  (1)因为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

  (3)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设计意图:引导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情感升华(4分钟)

  过渡:虽然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但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的不可磨灭的。我们来看一看,xxx对他的高度评价。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xxx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运用孙中山名言和xxx对其评价,谈谈孙中山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热爱祖国!坚韧不拔!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如何发扬这些精神呢?

  继承遗志,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四)作业布置

  巩固1:孙中山大事记(展现几种表达方式)

  巩固2:小明的爷爷是台湾老兵,近日他回乡探亲,小明问他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

  设计意图:这样做是根据教育学中的巩固性原则,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而在作业布置上,充分地注重教育的现实性。

  (五)课堂小结(2分钟)

  一代伟人孙中山,兴中会是他创建。

  统一政党同盟会,制定纲领高远瞻。

  三民主义思想传,武昌起义令鬼颤。

  成立民国世人欢,推翻帝制功永远。

  (让学生朗读这首民谣来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在使中国在政治上走向近代化过程中起着伟大的历史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问题设置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注重知识有效落实,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注重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较为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问题没有预设的深入,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说课稿】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的说课稿08-12

辛亥革命诗歌08-12

《辛亥革命》作文08-06

《辛亥革命》作文09-05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03-22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03-06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04-04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反思11-24

辛亥革命从哪里开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