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说课稿

时间:2024-10-13 00:12: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坐井观天》说课稿(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坐井观天》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说课稿(汇编15篇)

《坐井观天》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本单元围绕“做人的道理”为主题,它处于本单元的最后,起到了总结升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或者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可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对话——演读入境——抒发感情,升华情感几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读过哪些寓言、成语故事?从中知道了什么?

  (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谈读后感受,既激发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了学生学情,又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做好铺垫!)

  2、导入课题:今天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成语故事,相信学完之后你们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为突破难点作出提示,也给学生学习目标以引导。)

  3、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解释一下课题?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没有?

  (质疑课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梳理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动漫播放,让学生听完后,想读一读的站起来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并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研读对话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分角色朗读。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

  (五)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说明青蛙见识少、目光狭小,而小鸟则见多识广。得出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寓言两则》中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这篇寓言通过给孩子们讲述了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一)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基本上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有恨强的吸引力,易引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语,积累语言。

  2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 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二)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读书”的作用,通过朗读这些段落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天有多大,为什么看法会不同,并感受语言的美。

  2、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标指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注重阅读的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故我将本课时的重点定在了阅读中获取人文性目标,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二 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领悟情感的重要途径,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等。在朗读中入情入境,抓重点词语来体会情感,读好对话。

  2、谈话法

  新课程提倡教学时教师是与学生对话中“平等的首席”,教师在运用谈话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线索,激发儿童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3、讲读法

  教师运用讲读法能点破难点,说清关键。我在运用这种教法的过程中注重抓重点,少讲、精讲,并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在讲述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4、自主学习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思考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为什么会不一样?从中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片面要全面。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更是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指导学生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动手实践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复习课文,整体感知——细读感悟——演读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 )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那谁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所知道的事情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那青蛙和小鸟都说天有多大呢?为什么它们看到的天会不同呢?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提出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整体感知)

  (三 )细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品读重点段落:

  ①感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 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然后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c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d分角色朗读。

  e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f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g 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H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I分小组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② 感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 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

  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b学生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四 )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表演。

  (五 )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2、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4、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教育?

  (六)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如下练习:

  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清课文思路、突出学习重点的目的。故板书设计要求简单扼要,同步延伸,形象主观和优美规范。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20、坐井观天

  启示: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观天》说课稿3

  一、教材、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准备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充分发挥启发、引导、辅导,促进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2、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认读生字,总结识字方法,自己体会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观察字形,记忆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帮助结局识字困难,互相评价写字效果,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等等。

  一、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吧?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主动识字

  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很聪明,这么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刚才读书时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小手来指着拼音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都圈出来,认一认。”

  学生自读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学生会总结出拼拼音、问同学、联系上下问猜一猜等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课标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明确了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历经“在语文中识字——认读单个生字——认读词语这一过程,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找朋友等形式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言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用三副动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进行角色朗读。

  朗读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在回答,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句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进一步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心情,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我在让学生给动化中的小鸟和青蛙配音,这时学生会读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的耐心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为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只管形象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而生情,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四)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准备这样安排: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坐井观天》说课稿4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坐井观天》说课稿5

  坐井观天说课稿课件

  一、 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引导学生看事物全面化,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他们的感情。

  深入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青蛙或小鸟,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青蛙对天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4、拓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跳出进口来看吗?看到了什么,开会说什么?这样留给学生思维的创造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正确地引导。学会续编故事。

《坐井观天》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是鲁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寓言”主题的第一课(点)《坐井观天》。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眼光狭小。

  二、(点)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抬信”4个生字。学会写“信沿”等10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积累“坐井观天、无边无际”成语。

  三、(点)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提出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主”的要求,我认为,(转身、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词语是教学重点,“沿、渴、还、信”的书写,区分使用形近字“渴、喝”是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学习总是从兴趣出发。识字方面,尽管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因为他们的感知不够精细,往往对一些字音和字形相近的生字发生混淆。在朗读方面,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准字音,但是还读不出语言的趣味。因此(点)我采用随文识字、字理识字、情境教学、分角色朗读等方法,适时适度地调整学习形式,变换学习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

  五、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采用(点)以下五个环节完成我的教学:创境激趣、读文识字、分角色朗读、理解寓意、指导书写。

  第一环节:(点)创境激趣

  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画(点),让他们观察,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写题目: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第二环节:(点)读文识字

  首先,学生自主练读课文,提醒他们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树叶上的拼音,读不好的句子多读两遍。之后,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在自读的基础上安排同桌轮读课文,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借助这个填空(点)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清楚——“青蛙坐在()里,小鸟落在()上,他们在争论()。青蛙认为(),小鸟认为()。”

  根据学生发言,我相机画出青蛙住的那口井(画井),让学生找(举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并指名学生上讲台粘贴这两个图片(贴图),根据学生贴的`情况,指导理解“井沿”(箭头、写:井沿),就是井的边儿。接着联系生活实际“门的边儿”叫门沿,“床的边儿”叫“床沿”,大家的“课桌边儿”叫“桌沿”。之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转身、指着)“沿”这个字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并让学生书空练写“沿”字。之后,把青蛙眼中的天(写:井口大)“井口大”、小鸟眼中的天(写: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板书在相应位置。

  接下来,我依次指导学生读好三次对话

  首先是第一组对话:(点)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抓住问号这一标点,指导学生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运用多种形式,如老师问学生答、男生问女生答等等。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注意区分(举字卡)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渴了要找水,渴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指导学生读第二次对话:(点)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指导朗读这次对话时,我先抓住启发学生理解两个词语“大话”和“无边无际”,大话就是吹牛,无边无际就是没有边儿。接着我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为突破口,不给学生们灌输反问这一知识术语,但通过老师的范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之后同桌两人分角色一人扮演小鸟,一人扮演青蛙,分别读他们说的话,在全班普遍参与练习的基础上抽取两组展示,让同学们评一评那两个人是最佳搭档,通过这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了第一、第二次朗读对话的基础,第三组对话:(点)“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第三环节:(点)分角色朗读

  (点)全文展示

  在这个环节,我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并试着给自己的角色设计动作,边读边表演;只读对话;以及小组展示朗读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乐于朗读的目的。

  第四环节:(点)理解寓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只青蛙是“井底之蛙”,现在人们用“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来比喻有的人眼光狭小。你们一定要多读书、多长见识,才不会是“井底之蛙”。

  第五环节:指导书写

  低年级写字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给方法,强调书写习惯。因此,我围绕本课写字训练的重难点进行精要指导。

  (点)“渴”和“还”的笔顺是学习的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使单调枯燥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形象有趣的动态画面(我不会插入动态演示)。然后老师范写(范写),边写边提醒先进人,后关门,学生书空,最后进行描红、临写。

  本课有8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根据学生以前的书写情况,左窄右宽的字写正确容易,写规范、写美观很难,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类字的特点,在指导写“信”时,我边(范写)边告诉学生:右边“言”的第二笔“横”应该写的最长。让学生逐步达到把字写规范、美观的要求。

  最后说板书:

  (指)我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好帮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坐井观天》说课稿7

  《坐井观天》是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说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我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角度,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说教法、学法:

  叶老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给学生学。”这无疑是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为达到这个目的,本课我设计了以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为主。融如情境教学法与和谐教学法,展示一个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过程。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课件、表演等形式,营造愉悦、平等、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鼓励学生惊醒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思考走出课堂”的有意探索。

  说教学流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动画(课文中的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我安排了如下版块:

  首先是顺读。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生字要多读几遍。这样,将一篇生课文原原本本的交到学生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勇于面对并主动解决学习困难的意志。

  其次是研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读书收获,教师适时点拨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是美读。鼓励学生深入到故事中去,把自己当成是青蛙或者小鸟,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理解寓意。在这一环节,我还设计了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再进行表演读等环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了青蛙对天的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本文有3个生字要求会认。我设计了随文识字。井沿的沿字,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张生字卡片,在黑板上画一口简单的水井,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将沿字贴到相应的位置,这样学生既能学会读音,又能了解字意。际和信字我采用换部件和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为了丰富词汇积累,我引导学生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动静结合,指导写字: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应读写结合。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静下来,动动手写几个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我从中挑选5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引导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容易出错的笔画,提醒学生写时注意。写完找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一个字,小组内展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文是为生活服务。”本课,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犯了类似青蛙一样的错误,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体会。学生自由交流,比赛谁想的多,谁说的好。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兴味盎然,高潮又起。

  六、课堂小结,设置作业: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小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青蛙由于身处井底,眼界受到了限制,对天的大小的理解很片面,并且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我们要引以为鉴。大家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做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学生。”我设计了如下作业:猜猜青蛙跳出井口会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叶老曾经说过:课无非是个例子。以上仅是我对《坐井观天》一课的说课设计,真正运用到实际中还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由于时间仓促和受个人认知水平的限制,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多度指正。

  我想,如果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能读的进,记得住,用得上,从文中来,到文中去,那么我们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会迅速提高。

《坐井观天》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语,积累语言。

  2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采用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指导学生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动手实践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复习巩固、情境导入——初读感知——细读感悟——演读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复习巩固分为读词和听写:运用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抽生读,学生范读,然后听写。

  情境导入时,(出示课件)“一望无际,蔚蓝的天空”的图片,然后引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看看课文中青蛙认为天有多大?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

  (二)初读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采用默读的方式效果较好,教师要提出默读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且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

  (三)细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⑴ 图文结合,细读全文,

  a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b 自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c 看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⑵ 品读重点段落:

  ① 感悟第二次对话

  a 学生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 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c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d 分角色朗读。

  e 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f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g 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学生用“因为l所以l”谈谈自己的理解。

  H 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I 分小组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② 感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 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

  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b 学生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 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四)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表演。

  (五)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用4 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2、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4、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教育?

  (六)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如下练习:

  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说课稿9

  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课文中的对话、感情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读中悟,悟中读”是我突破重难点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采用简笔画、贴图、做实验、讲故事、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想、说、做,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运用谈话、质疑、想象、拓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说教学程序、思路:

  一、谈阅读、导新课:

  1、读过哪些寓言、成语故事?知道了什么?

  (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谈读后感受,既激发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了学生学情,又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做好铺垫!)

  2、今天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成语故事,相信学完之后你们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为突破难点作出提示,也给学生学习目标以引导。)

  3、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解释一下课题?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没有?

  (质疑课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读中悟,悟中读:

  1、一起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教师范读全文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到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范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感染学生,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读文学文的兴趣。)

  2、同桌读,比比谁读得正确、通顺。

  3、生字宝宝出来和读书认真的同学交朋友。

  点名读生字“沿、际、信”

  提示容易写错的“沿”的“ ”,复习“际”的“ ”的笔画

  4、读了课文之后,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质疑,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的思维习惯。)

  5、理解“井沿”

  师画简笔画(一口井),点名贴图(青蛙和小鸟),他们该待在什么地方?

  6、再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说些什么?

  (这是一个很自然、开放、跨度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能看出学生水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此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照着书本念几句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有的学生可能就能用一、两句话概括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内容。比如:“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大得很。”又或“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答。此问题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更高的挑战。要抓住学生的`回答点,引申以下教学。)

  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天大?

  理解“一百多里、无边无际”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鸟都飞过了哪些地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还可以说( )无边无际?

  指导2—5自然段感情朗读,读出天的“大”

  ②为什么青蛙和小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做小实验)

  (溯源让学生明白青蛙为什么笑小鸟,小鸟为什么笑青蛙?也为学生读好6、7自然段做好铺垫。)

  指导6、7自然段感情朗读

  7、听听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吧!

  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

  表演读对话

  三、明寓意、来拓展:

  1、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想象思维、思维活度的训练。)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明:我们平时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给学生一个理性的高度。)

  3、教师讲述《夜郎自大》的故事。

  (此举不仅是拓展,也给学生一个讲故事的示范。)

  你也来讲讲课外读过的寓言、成语故事吧!

  (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板书:12 坐井观天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 天 井口大 眼界狭小

  说设计理念:

  列宁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如果你给儿童讲童话时,其中的鸡儿、猫儿不会说人话,那么儿童便不会对它发生兴趣。”《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在学生眼里它可能更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怎样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有所发展呢?我力求老课文加入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课堂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励课外阅读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加强积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想象,激活训练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飞翔,积淀厚实的语文素养,沉淀健全的人格与生命!

《坐井观天》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导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会写“观、渴、喝”三个字。

  2。识记“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哪”。

  3。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三、说导学重难点

  会写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导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导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句子,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它们的感情。

  4、延拓提高:

  1。找出带有“哪”字段句子,通过多读,体会在不同句子中,读音的不同,总结:“哪”字用在句末时要读轻声。

  2。谈收获,让学生学会表达,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坐井观天》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这则寓言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本课位于教材的第三组,这组教材围绕“怎样想问题、看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第一篇课文“识字4”与本组课文都有一定联系。而本篇课文则第一个分说了道理。它处于承上启下及过渡位置。因此,本课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低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而且大多数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从父母那里、从自己的课外读物中已经听过这个小故事。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不那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已经熟悉的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根据《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字个字。

  2、情感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能力目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式,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我简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流利、谁读得好,就奖他一面小红旗!”。学生们由于受到了小红旗的激励,课文读得可起劲了,有的学生边读边画,有的学生还加上了动作等等。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大胆质疑。“同学们,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的从课题中提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有的从课文中提出“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有的还从课后思考题中提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谁说得对”等等。根据学生的质疑,我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阅读课文穿针引线。

  (二)、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我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自己再读找答案。”在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说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于是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坐在井底的电脑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最后得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正确也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一。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并引出“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用学得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我请学生们在小组里一个读青蛙的话,一个读小鸟的话,让他们也试着争论,这样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感情朗读。

  四、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 大的很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要自以为是。

  五、说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认真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我认为无论是从设计上还是从课堂实践中我的尊重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六十个孩子就有六十只青蛙,六十只小鸟。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拼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其次,我注重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有机结合。这节课我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也注意了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我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他们也能在小组的帮助下区分角色的特点,先自由练读然后再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读。这不仅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而且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小组成功的喜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其一,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训练机会。当我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练习时我发现:学生们往往就练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我想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更多的训练机会。这样才利于学生们整体综合发展。其二, 这节课我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学生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却十分单一,如:真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等。我想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有判断性、鼓励性和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时不光要表扬学生还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一个判断,并用具有一定高度的语言加以概括,真正给学生以更多的知识。

《坐井观天》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坐井观天》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S版第四册《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告诉学生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故事,渴望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自主的收获知识。能在老师为他们制作的教学课件中比较熟练地操作,并对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初步具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本课的字词难点。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促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自然的.揭示这则寓言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字词闯关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使用重点词语。

  在充分的朗读后,通过展开联想和角色互换的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认识事物要全面的道理,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四、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课型是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探究课。

  具体的学习环境有网络教室、教学软件(小首页方便低年孩子操作),从兴趣出发强化互动性和信息的丰富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多面的教学辅助功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后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出示课件、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故事动画,进行初步感悟。画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配音起到了很好的范读作用。

  (三)趣味闯关游戏,突破字词难点。是本课整合的第一个第一个亮点:

  设计意图:

  课件中设计了字词闯关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愉快又有充满竞争的氛围中正字音、解字意、理解和使用重点词语。

  教学效果: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和同伴的交流、竞赛,借助课件丰富的图片和游戏方式很扎实的解决了字词难点,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以读促讲,循序感悟。是本课整合的第二个亮点:

  设计意图:

  低年的学生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就要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循序感悟。

  教学效果:

  学生们利用方便的链接手段和同伴自由地、大胆地、反复地进行分角色对话,课件中的指导与提示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并逐渐理解课文内容。

  (五)角色互换,展开联想。是本课整合的第三个亮点:

  设计意图:

  为了攻破教学难点,在学生充分讨论青蛙和小鸟到底谁弄错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角色互换,自然地揭示寓意。

  教学效果:

  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和恰当地音乐帮助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中去,自然地进行了角色的转换,使学生自主地总结寓意,解决教学难点。

  (六)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中的教育意义。

  六、教学反思: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有效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地做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

  第三: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坐井观天》说课稿13

  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一只小鸟和一只青蛙对于天有多大而展开的一组对话。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自以为是,而应该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一)教学目的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才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为教学难点。

  (三)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 通过各种方法阅读课文,理解词意,理解课文。

  (2) 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卷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从而揭示寓意。

  (3) 设计“跳出井口”,以此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想象。

  教法设想: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在教授本课以运用启发性原则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引导他们自由朗读,以读代讲,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我采用了看图片、做实验、分角色表演等直观性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此我运用了谈话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样也使老师寓教于乐,学生在乐中,学有所求,乐有所悟。

  学法设想: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从“不会学”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而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的'。而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采用比赛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地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也使教师充分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运用迁移规律模仿学习,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练习设想:

  积累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本课我主要进行听、说、读、写、演五方面的技能训练。

  听——学生听老师有感情朗读,老师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说——以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

  读——个人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写——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锻炼他们的表达与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路。可以安排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首先,我以谜语的方式揭示本课课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你们都知道一些什么故事呢?”这时的学生会结合平时所看到听到的说出一些白雪公主、葫芦娃、宝莲灯等故事。紧接着我再问“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再说这个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只青蛙坐在井底看天,打一成语。以此揭示出本课课题《坐井观天》。

  因为“创新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为了使低年级的孩子学会创新,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引导学生审题质疑,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提出“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会有哪些想法,会想到些什么呢?”让他们小组讨论,然后我再梳理好问题归纳小结,可以得出三个问题:

  1、通过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这到底是讲的一个什么故事呢?

  3、如果小青蛙跳出井口后,又会看到什么呢?

  并板书:道理、事、看

  (二)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他们自由读,然后提问“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么有趣的一件事,同学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呢?”(想)这时的学生兴趣高涨,我再一步步地引导“想要演好戏可得先熟读剧本。”以此来激发他们自由、主动地来朗读课文的欲望。

  这样,当我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教室里顿时会书声朗朗,学生们都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朗读练习中,而从他们丰富的表情与动作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朗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并且还会有所感悟。

  接着,让他们来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提问:“为什么小鸟以为天无边无际呢?”他们通过上面的表演会很快答出(因为天非常大,大得很)。“还有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呢?”他们会结合平时所看到的说出“大海、蓝天、草原”等,在此基础上我再让他们用“无边无际”说话,并引导他们加“?”“!”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以此来让他们体会这两个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也因此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无论他们怎样说,说得好不好,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

  (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上一环节学生对“无边无际”的说话,我紧接着提出“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的这只小青蛙听了也忍不住想跳出进口来看一看了,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想想如果他跳出井口之后会看到一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呢?”而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运用他们的童真,会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说出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来到田野里,看见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而小青蛙就在稻田里捉害虫……”或者“小青蛙来到了公园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还许多的小朋友在那里捉迷藏……”等等。以此来抒发他们纯洁的心灵,完成了问题“看?”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其道理。

  再通过上面的说话,我又提出了“这么美的景色,为什么小青蛙以前不知道呢?”并通过卷纸筒“观天”让学生明白其原因,然后再让他们说出“你们愿意像小青蛙这样什么也不知道吗?小青蛙和小鸟,我们更喜欢谁呢?为什么?”由学生自由说,而这时的小朋友会说出“不愿意,因为这样整天呆在井底没有意思,而应该像小鸟一样每天到处飞,看得多,听得多,才会知识丰富……而他们说的这些正是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他们并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短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卢梭说过:“在达到理智年龄同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其实,岂止是孩子,形象的东西,谁都接受得快,记得牢。

  3、归纳总结,提示寓意,拓展知识

  学生说出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后,由我归纳出完整的寓意。学语文与生活实际应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揭示寓意后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并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互相交流学习的方法,从而拓宽知识面。并提出了“如果小青蛙霜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应该怎样做呢?”并让他们想一想:“如果小青蛙做了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青蛙之后,再一次遇到了小鸟,它们又会进行一组怎样的对话呢?”这些问题就留给他们下去思考,下去解决。以此来拓宽学习的空间,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

  19 坐井观天

  事?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看?

  道理? 青蛙 天 井口大 (目光狭小)

《坐井观天》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 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导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会写“观、渴、喝”三个字。

  2.识记“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哪”。

  3.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三、说导学重难点

  会写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导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导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句子,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它们的感情。

  4、延拓提高:

  1.找出带有“哪”字段句子,通过多读,体会在不同句子中,读音的不同,总结:“哪”字用在句末时要读轻声。

  2.谈收获,让学生学会表达,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坐井观天》说课稿】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说课稿09-13

《坐井观天》说课稿01-25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01

《坐井观天》说课稿06-20

坐井观天说课稿05-24

《坐井观天》说课稿(精选17篇)10-09

《坐井观天》说课稿(15篇)12-01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5篇12-18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7篇)03-14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