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02-06 15:04: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例1、 2时=(120)分

  a) 60+60=120分

  b) 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

  教学重点是: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发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

  为了较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媒体演示、指导观察、组织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师定位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法上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比较、体验、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实现师生间动态的对话,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鉴于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首先,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引入,他们知道一天的两个6时可以用普通计时法区分,个别同学会用18时记录,接着,在生活中寻找类似18时的时刻,然后老师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引出课题。

  (2) 设计了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我首先提问: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的`?借助课件,学生感受了一天里时针的转动过程,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是24时,在转的过程中,选择有些时刻让学生动作表演,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一天是24时的理解和体会。

  其次,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同桌讨论:钟面上的内圈和外圈的数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差12,这为后面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打好基础。

  再次,就是能根据教学的实况和进程来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原来在讲解“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本来是做了比较多的铺垫。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这两种记时方法的互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所以我就临时做了改动:这部分内容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讲,通过生生互动,他们把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内感悟进行交流,这样等于让他们去当“小老师”,这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让孩子们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再就是在归纳、小结两种记时方法怎么进行互换(这个环节,我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他们自己来讲,这样,或许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

  (3) 扎实、灵活地安排练习形式。

  以练习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先是学一种练一种,随学随练,再就是巩固练习时,以做一做,画一画,抢答题等形式把两种计时法放在一起加强练习,同时还注意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用两种计时法生活举例,带他们去超市,按24时计时法改写后,又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点拓展内容)。这样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另外,我还安排了 “你知道吗”,和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的课外内容,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最后课余时间用二十四时计时法设计周末的时间安排,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

  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

  4、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5、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通过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定标

  1、笔算下面各题

  24×3 78×8 57×7 63×5

  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

  (四)导学达标:

  1、出示主题图和例1

  (1)分析:让学生观察图和例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板书:24×12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求12个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明:24乘2我们已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有学过,这是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以12转化成我们这过的知识呢?4人为一小组讨论。

  (2)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板书: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种笔算

  教师:刚才我们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3)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笔算时,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笔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24得4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数上的1去乘24得24,第二步积的末位4要和十位对齐,因为1个十乘4得4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板书:

  24

  ×12

  ——

  48 ……… .24×2 的积

  240 ……… 24×10的积

  ——

  288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到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请一位同学复述计算的过程。

  (4)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步,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样?(乘了两步,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24乘完后,1和24还要乘,把两步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③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而且不需要进位的,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第二步要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个位数上的0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统计》说课稿的内容06-11

数学下册说课稿:平移与旋转06-26

数学下册认识角说课稿07-2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02-07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06-28

数学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说课稿07-08

数学三年级下册《搭配的学问》说课稿10-31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1-1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06-1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