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欢迎借鉴!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年级数学老师岳银,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图形》,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研读课本说教材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是课本70—71页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起始课,教材主要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它们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为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教材所呈现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安排的活动也都是学生可以操作的,旨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为深刻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情说目标
在入学前,孩子们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几何体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有的甚至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可以说在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几何体的经验,但是由于个人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虽然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难,但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教学目标的规定,结合以上对教材的研读和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感受分类思想。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特点,本节课教学重点为: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明确这些基本立体图形的特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本节课难点确定为:在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师生共进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根据儿童年龄、心理及认知规律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相关内容,我采用了引导观察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发现法等多种方法结合,来引导学生展开对立体图形特征的探究,并在操作活动中加深认识,发展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让他们在观察,发现,交流,操作中,亲身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立足课堂说过程
为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5个教学环节:
1、联系生活———分图形
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思想,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2、交流对比———认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体现生本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安排了方法指引,合作探究,反馈辨析这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方法指引。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学具,先看一看它的形状,再摸一摸面的特点,最后滚一滚,看是否能滚动,从而得出长方体的特征,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探究立体图形特点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利用刚才的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继续研究其他立体图形的特征,再次体会探究的方法,积累经验。
第三个层次:反馈辨析。通过学生的反馈,质疑,补充,总结,加深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特点辨析,巩固理解。
3、游戏巩固————辨图形
本环节设计的猜物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再次巩固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最后落脚到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析上,即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不是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交流,总结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4、联系生活—————找图形
通过生活中常见物品,建筑的展示,让学生根据形状特点抽象出立体图形的数学模型,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这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学以致用—————用图形
本环节通过“为什么不把足球设计成正方体形状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顺应理念说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既要关注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中我将通过各种激励式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板书以教学内容为主,力求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初步预设,具体实施过程将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适当调整。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
一部分孩子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五种基本的平面图形一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基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能力目标:在比一比、画一画、描一描等探究活动中,能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体会“形”、“体”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并渗透审美情趣的教育。
4、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掌握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5、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和平行六面体各一个。
剪好的纸贴画
二、说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能单纯的以来模仿与记忆,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对绘画情有独钟,于是我就以此为突破口。
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图画,请大家欣赏,(出示情境图)
并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这幅纸贴画吗?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发现那些与物体形状有关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情境图的理解以及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找图中的信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千差万别,但都应对孩子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勇气,给予鼓励。带着孩子们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2、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活动一
(1)以同桌为单位从纸贴画学具中挑选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并介绍给同桌听。(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能从中挑选出已经认识的图形,并介绍给同桌听。)
(2)以同桌为单位到实物平台上将自己认识的图形介绍给大家听。
在本环节中,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平行四边形比较陌生,所以在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时,就将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教具粘贴在黑板上,并标注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3)将纸贴画中的平面图形以同桌为单位按形状进行分类。学生有可能会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也可能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在孩子们分类的同时,走到孩子中间去,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进行指导。
(4)汇报展示分类方法。找代表汇报分类结果,边汇报边告诉大家分类的原因。答案可能千差万别,但多媒体课件从牧童骑黄牛图上动态抽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纸片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对平面图形进行准确分类。
活动二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平行六面体)三棱锥和平行六面体对孩子们比较陌生,这时可以适当做一下介绍。
(2)从立体模型学具上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同学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找一找,摸一摸并把找到的图形介绍给同桌听,巡视指导孩子找图形的顺序并尽量找全图形。
(3)同桌展示从物体表面找到的平面图形。同桌举起立体模型边摸边介绍它的形状。
(4)将从立体图形上找到的平面图形画下来。为了鼓励孩子认真细致的画图,及时给孩子鼓励和评价,并将孩子们的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从立体图形上找出平面图形,感受“体”上有“面”,“面”附于“体”。
3、图形的应用。
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多了,我们一起去参观吧!(课件出示街道和沿途的各种形状的交通标志牌)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吗?孩子们想不到每天都能见到的`交通标志牌里竟然也有数学知识,一下子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到这些朋友?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通过说交通标志牌的形状、找生活中的图形、说生活中的图形,为孩子们搭设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贯彻了‘数学生活化’理念,使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经历了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全过程。
4、巩固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共同特点,还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我将练习分为三个层次:
(1)面向全体,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课本23页的1、2、4题。
(2)拓展延伸。课本23页3、5题。
(3)加大难度,进行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课本24页第6题。
3、反馈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在师生轻松愉快的谈话中结束此课。
4、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认识图形》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与练习。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认图形》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的边数,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以图形的边数来分类、命名。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图形的边数,知道可以按边数来命名一些平面图形,并感受图形间的联系和变换。
(3)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数边数的方法,认识并判断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感受图形间的变换。
5.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导入,先让学生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各有几条边,知道它们都是四边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可以以边数来命名一些图形。“试一试”让学生知道除了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再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形成“要想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想想做做”通过想一想、围一围、搭一搭、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进一步巩固对多边形的认识,知道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注重激发兴趣:
课始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卡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兴趣。课末,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既培养了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数学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鼓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课中的搭一搭、折一折、分一分,课末,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多边形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3.联系生活教学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课中出示水立方、足球、六边形桌子的图片旨在体现这一理念,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图形王国去玩,好吗?(依次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彩色卡片)这是……(生依次齐说)
【设计意图:出示已经学过图形,并且制作成精美的图形卡片,复习旧知,引发新知。激发学生兴趣。】
(二)主动探索、操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是的,它们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其实,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
(如猜不出,仔细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数一数它有几条边?你来数一数。如猜出,教师就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数一数吗?)
这几个图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2)下面我们来判断一下这几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依次出示梯形、不规则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
2.认识五边形
(出示五边形。)你能给这个图形取个名字吗?(贴图形)你能说说什么是五边形吗?对,有5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五边形。(板书:五边形)出示不规则五边形。生判断。
3.认识六边形
(出示六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呢?(贴图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称为六边形。(板书:六边形)出示不规则六边形,生判断。
4.拓展
假如一个图形是七条边会是几边形?八条边呢?看来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怎么办?数一数它有几条边。
【设计意图:以图形卡片的形式出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几边形,并学会来数图形的边。出示相应的不规则图形,引发认知冲突,巩固学生思维。最后延伸要判断几边形只要数几条边,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3
数多边形。师示范第一个图形。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2.生活中的多边形。(出示水立方图、足球图片、六边形桌子,让学生找到多边形并数有几条边。)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出示水立方、足球、六边形桌子的图片旨在体现这一理念,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
3.搭小棒 想想做做2
在生活中有这么多多边形,那你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我们来动手搭一搭。仔细听要求:
用最少的小棒搭出五边形,看谁动作快。(学生迅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检查。)搭五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用“4根可以搭五边形吗?”)
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六边形,(学生迅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检查。)你们用了几根小棒?搭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自主地探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3.折一折 想想做做4
小朋友的手真巧,看,这是一张会变魔术的四边形的纸,它能变成五边形,六边形,还能变回四边形,你相信吗?
好,请看我来示范,将四边形的纸对折,再展开,将下面的角沿着中间的折痕折上去,现在变成几边形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示范数)
现在请小朋友拿出桌上的长方形纸,跟我一起变。第一次,变成几边形了?第二次,变成几边形?你能数给同桌小朋友看吗?第三次,现在是几边形?第四次几边形?第五次,又变成几边形?真有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折一折,体会图形之间的相互变换,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分一分 想想做做5
引导生读题。找出注意点。依次完成三题。
打开课本27页第五题,请小朋友用划线的方法分一分。
先分第一个。演示错误分法。你同意他的分法吗?为什么?(有没有比他更少的?没有全部分完。有交叉)出示正确的。请有错的同学改正过来。现在试着分分第二个图形。
分第二个,展示错误,你同意他的分法吗?为什么?出示正确的,对比展示不同的分法。
小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分图形时不能有交叉线,否则就不是最少的三角形,我们只要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顶点连线就可以了。
分第三个图形,展示错误,你同意他的分法吗?为什么?出示正确的,对比展示不同的分法。刚才小朋友们分的方法不一样,但是分下来都是四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分一分,体会图形之间的相互变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总结。
今天在图形王国玩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在图形王国里原来图形是可以互相变换的。
六、拓展剪一剪。
下面我们来剪一剪,变一变。请看第6题。
在一张正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师介绍常见的剪法:1。由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三角形。2。由一个顶点到一条边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四边形。3。由一条边到另一条边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五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剪一剪,体会图形之间的相互变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小朋友们真厉害!很多小朋友都创作出不同的剪法。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自己的创作。
板书:四边形 依次板贴四边形的卡片
五边形 依次板贴五边形的卡片
六边形 依次板贴六边形的卡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图形说课稿11-04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11-11
《认识图形》小班数学教案12-19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11-04
小学课件《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02-23
图形创意说课稿11-02
图形的放缩说课稿11-02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11-04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位置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