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时间:2020-11-08 17:47: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万物不①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②步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③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注释:①不:此字应是因传写错误而多出来的。②杙(yì):小木桩。③楗(jiàn):门栓。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原:根本

  ②其孰为此也其:那,那么

  ③昔蛛蝥作网罟罟:网

  ④非徒网鸟也徒:只,仅仅

  ⑤吏以闻于文王闻:报告上级

  ⑥又况于人乎于:对,对于

  ⑦杙步而倍之倍:反也,背过身

  ⑧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暴:凶恶,残暴

  A.①⑥B.②⑧C.③⑤D.④⑦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商汤、周武王使用物之材,成就了他们的王业

  B.皆离吾网

  飞禽走兽都离开我的网

  C.孔子荷杖而问之曰

  孔子扛着手杖问他

  D.古之人贵能射也

  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汤认为禽兽想向哪去就向哪去,天命使然不可抗拒。

  B.“朽骨”无主,作为一国之主,文王认为有责任安葬它。

  C.孔子富有智慧,用活一根手杖,问候了弟子的家人们。

  D.跖与企足这类盗人用饴行窃,与仁人用饴目的大不同。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分)

  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译文:

  10.围绕作者的主张,本文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请具体说明。(5分)

  答

  6.(3分)B

  7.(3分)B

  8.(3分)A

  9.(3分)有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难,文王得具朽骨却能借它表明自己的心意(仁德),所以圣人对万物没有不尽其用的。

  10.(5分)

  首先,以汤网收三面而得四十国、文王葬朽骨显仁德为例,阐明用物在于仁德;接着,以孔子用手杖分等级、辨关系为例,阐明用物在于礼义;然后,以用射艺和饴糖的不同收束,呼应开篇的观点主张。

  译文

  万物(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但人们使用它们却各有不同,这是治乱、存亡、死生的根本所在。所以国土广大,兵力强盛,未必安定;尊贵富有,未必显赫;(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夏桀、商纣使用那些物品材料,造成了他们的灭亡,商汤、周武王使用那些物品材料,成就了他们的王业。

  商汤在郊外看见对网祷告的人,(这人)四面设网,祷告说:“从天上落下来的,从地上钻出来的,从四方过来的,都撞到我的网上。”汤说:“嘻!(真那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除了桀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做这种事呢?”商汤收起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那人祷告说:“从前蜘蛛结网,现在人们(也)学着织。禽兽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处去的就向高处去,想向低处去的就向低处去,我(只)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汉水以南的国家闻知这件事说:“商汤的仁德延及禽兽了。”(于是)四十个国家归附了汤。别人在四面设网,未必能捕获到鸟;汤撤去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却)由此网得了四十个国家,不仅仅是网鸟啊!

  周文王派人挖掘池塘,挖出个死人的尸骨,官吏把此事禀告文王,文王说:“重新安葬他。”官吏说:“这具尸骨是没有主的。”文王说:“抚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抚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现在难道我不是它的主人吗?”于是让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尸骨重新埋葬。天下人闻知这件事说:“文王真贤明啊!他的恩泽延及死人的尸骨了,又何况活着的人呢?”有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难,文王得具朽骨却能借它表明自己的心愿,所以在圣人看来,物没有没用的。

  孔子的弟子凡是从远方来的,孔子就扛着手杖问候他说:“你的祖父没有灾病吧?”然后持杖拱手行礼,问候说:“你的'父母没有灾病吧?”然后拄着手杖问候说:“你的哥哥弟弟没有灾病吧?”最后拖着手杖转过身去,问候说:“你的妻子、孩子没有灾病吧?”所以孔子用六尺长的手杖,就让人知道了贵贱的等级,辨明了亲疏的关系,又何况用尊贵的地位、丰厚的俸禄呢?

  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用来抚养幼者,赡养老人。现在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却)用来攻战侵夺。那卑微的小人凭借善射的技艺掠夺弱小的人,欺侮势孤力单的人,把拦路抢劫当作职业。仁爱的人得到饴糖,用来保养病人,奉养老人。盗跖与企足弄到饴糖,(却)用来粘门闩开门(来盗窃他人财物)。

【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相关文章:

1.宣左人哀辞阅读答案与翻译

2.“刘延明,敦煌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3.“晁错者,颖川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4.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5.《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

6.“卞望之,济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7.“幸灵者,豫章建昌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8.“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9.《崔玄炜,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