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1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还走 还:
(2)使人索扁鹊 索:
13.用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参考答案:
12.(1)回转,转身(2)寻找 每个1分。
13.(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为”“是以”“请”漏译一个扣1分。
14.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2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完成5~8题(15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5分)
(1)立有间( ) (2)不治将益深( )
(3)使人索扁鹊( ) (4)桓侯故使人问之( )
(5)司命之所属( )
6、指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释义(3分)
(1)_____通____, 义为( )(2) _____通____,义为( )
(3)_____通____,义为( )
7、翻译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桓侯重病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5.(5分)(1)一会儿 (2)更加(3)寻找(4)特意、物地 (5)管辖
6. (3分本字和意义各0.5分)(1)“还”通“旋”, 义为(掉转 、回头)(2)“汤”通“烫”,义为(用热水焐 )(3)“齐”通“剂”义为( 一种汤药 )
7、(4分,每句2分)(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或“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2)(病)在骨髓,是司命之神管辖的地方,医生(医药)是没有办法治好的
8.(3分成语1分,寓意2分)讳疾忌医 在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和帮助。或“要防微杜渐,不要刚愎自用(讳疾忌医)。”只要紧扣文章的意义就行。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3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4分)
(1)不治将益深( ) (2)司命之所属 ( )
(3)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 (4)后二十年果眉落 ( )
2、下面加粗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立有间 又何间焉 b.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人知君
c. 眉落半年而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
4、蔡桓公和王仲宣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都变得无法医治?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5分)
5、根据甲、乙两文的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4分)
参考答案:
1、(1)更加 (2)管,掌管(3)本来,原来(4)果真,确实,真的
(共4分,每小题1分。)
2、c (2分)
3、(1)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我因此不再过问了。
(2) 仲宣嫌弃他的.话不顺耳,接受了汤药却不吃。(共4分,(1)(2)每小题各2分)
4、示例:原因:蔡桓公和王仲宣均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或蔡桓公和王仲宣均因讳疾忌医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2分)教训:⑴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⑵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⑶切勿拒绝忠告,不可主观猜忌。⑷对待祸患要敢于正视,要防微杜渐(5)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 (3分)
评分建议:共5分,答出原因得2分;教训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语句完整通顺即可给3分。
5、示例:一个人只要工作,总免不了会有缺点和错误。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改”,另一种是“盖”。哪一种态度好呢?不言而喻:自然是改了好。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承认错误和不纠正错误
评分建议:共4分。提出观点得2分,联系自我能展开分析得2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4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小题1】、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1分)
通
【小题2】、解释句中加粗词的意思。(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不治将益深( )
(3)桓侯故使人问( ) (4)使人索扁鹊( )
【小题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
(2)、从文中“疾在腠理”、“ ”、“ ”、“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
【小题1】还通旋 齐通剂
【小题1】(1)跑 (2)更加 (3)派 (4)寻找
【小题1】(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病在肌肤 病在肠胃
【小题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5
阅读下列语录,回答1——5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桓候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1、文中部分文字没加标点,请用”/”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本文总结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准确的'词语分别概括扁鹊和桓公的做法。
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桓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望桓公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下列语句的含义。
桓候故使人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2、讳疾忌医
3、善意的规劝 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在骨髓,司命之属,无奈何也
5、 桓候特意派人问他,(为什么跑)。
(意思对即可)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6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立有间时时而间进 B.桓侯故使人问之公问其故 C.司命之所属神情与苏黄不属D.不治将益深益慕圣贤之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翻译:
(2)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小题3】桓侯贻误治疗时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分)
答:
答案
【小题1】D
【小题2】(1)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2)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或“因此我就不再说话”、或“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小题3】桓侯盲目自信,他认为自己没有病;他对医生有偏见,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他固执己见,对扁鹊多次提醒治疗的建议不理不睬。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一小段时间 间或。B、特地 原因。C、属于 类。D、更加 更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1)“还”同“旋”,是“转身”的意思;(2)“是以”是“因此”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桓侯贻误治疗时机的具体原因”主要从桓侯自身的情况来分析。如:桓侯盲目自信,他认为自己没有病;他对医生有偏见,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他固执己见,对扁鹊多次提醒治疗的建议不理不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主题、写作背景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7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还走还:
(2)使人索扁鹊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小题3】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案
【小题1】(1)回转,转身(2)寻找每个1分。
【小题2】(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小题3】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题要注意古今异义,不可望文生义,“还”在古文中是“回转”的意思;第二题要把关键字词解释清楚,比如“好”是“喜欢”的'意思,“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是以”是“以是”,意为“因为这”,“无请”,意为“没有办法”。第三题寓意很简单,告诉人们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考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
点评:本阅读出自学生所学课文,且题量少,学生容易解答。学习古文,首先要要求学生掌握古文语言方面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必要的。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8
扁鹊见蔡桓公(8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远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烫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9、解释句子加粗的词。(4分)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 )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③使人索扁鹊。 ( )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9、 ①一会儿 ② 特地 ③ 派 ④ 询问(4分)
20、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2分)
21、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2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题及答案08-05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理解及答案01-15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答案11-12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08-26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07-31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0-09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译文12-23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译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