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21 20:48:4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景楼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多景楼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景楼阅读答案

多景楼阅读答案1

  多景楼①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②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③鸿!

  注释: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于夕阳西下时登临此楼,写下此诗。②钟呗:梵音的歌咏。③冥:深远。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试分析“浮”和“入”的妙处。

  (2)尾联“冥鸿”指什么,这一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颔联描绘了黄昏时分在多景楼上所见的色彩鲜明、山川掩映的壮丽图景。“浮”和“入”两个动词分别写出了波光云影中显现碧瓦红楼,霞光山色掩映着黄昏远天。化静为动,赋予动感。

  (2)尾联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表现了作者老境渐至,离乡宦游,征尘满衣的一丝感伤,但更多的是对高飞鸿雁的歆羡,表明作者并未放弃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体现出作者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远大抱负。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试分析‘浮’和‘入’的妙处”,然后圈出颔联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再分析“浮”和“入”的意思,看其在写景和表情上有什么效果。“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颔联写了“云”“水光”“紫翠”“天”“山”“青红”等景象,这是诗人在多景楼上所见的景象,一写水光,一写山色,描绘出山川掩映的图景,而“紫翠”“青红”写出景色的色彩之鲜明,诗句是说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颔联前一句“云乱水光浮紫翠刀”着一“浮”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颔联后一句中“天含山气入青红”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诗人抓住了富有特色的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尾联‘冥鸿’指什么,这一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尾联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尾联“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从注释来看,“冥”意思是“深远”,“鸿”指“鸿雁”,“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诗人以唱叹的语调,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和襟怀。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中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有“互送归鸿,手挥五弦。附仰自得,游心太玄”之语,表现一种心与道俱的高犷自得情怀。曾巩化用其意,说自己尽管身世蹭蹬,却仍在注目艳羡那高振健翻,远翔天宇的飞鸿。这就体现了诗人“蹑景追飞”的远大抱负,表现出诗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远大抱负。

多景楼阅读答案2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①

  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②,浮绀宇③,铁瓮④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⑤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注:①采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

  ②金焦:金山,焦山。

  ③绀(gàn)宇:寺庙。

  ④铁瓮: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三国时孙权所筑。

  ⑤石冢:东晋高官王敦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落日”三句既展示出镇江山川的雄伟,又表现了它的历史沧桑感。

  B.“遥望”三句是说石冢历经千年,遭遇无数次劫难,任人随意挖掘。

  C.“桑梓”三句惊叹家国的沧桑变迁,心中涌起悲凉之情和无奈之叹。

  D.“一声”两句倾吐满腔愁怨,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很大想象空间。

  15.在横线处按要求填空。(8分)

  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与这首词“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位置对应的`词句是,,。

  ②本词中“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一句由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句化用而来。

  ③《窦娥冤》的作者与白朴同于属“元曲四大家”。《窦娥冤》中的主人公在幻想破灭后,将天地鬼神一起咒骂:“地也,!天也,!”这惊天动地的呼喊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愤怒声讨。

  16.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白朴的这首词,都从“江山”写起,分别描绘登临镇江北固山上的北固亭、多景楼所见景象,抒发感慨。试比较分析两词上片所抒发的感慨有何不同。(6分)

  答

  14.(3分)B(历经劫难,郭璞墓都没有被人发掘,至今完好无损)

  15.(8分,每个横线处全对得1分)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③关汉卿,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6.(6分)

  【评分标准:分析每首词各3分(说出每首词的整体感慨1分,结合该词具体内容作简析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答案示例】

  辛词上片从江山写起,抒写江山依旧英雄难觅豪杰不再的感慨。辛词由“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巷陌”引出孙权、刘裕,他们百战创业、英武非凡,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白词上片也从江山写起,抒发雄壮奇伟的江山依然如故、古今英雄豪杰在此也层出不穷的感慨。白词通过“南州风物”“潮水”“沙鸥”等意象展示江山的雄壮奇伟,抒写由衷的赞美和喜悦之情,同时又通过“落日”“金焦”“铁翁”等意象写出残垣断壁、森严肃穆的情景,显现出历史沧桑感。作者一反物是人非的窠臼,“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互为因果,不随岁月的变迁而消磨。

多景楼阅读答案3

  三、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10-11题。(2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4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愁,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中“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试作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名,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银山:江中巨浪。

  (1)前两句用什么手法,写出了甘露寺的什么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1)答:登楼北望,塞外秋草连天。一片荒败,山河破碎,而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4分)(2)答:奇托了词人有心报国而壮志难酬,只能赋闲逍遥的忧愤、孤独、无可奈何之情。(5分)

  11、(1)答: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甘露寺临江而建,雄奇峭拔的特点。(4分)(2)答:是开窗所见的感受,表现江水惊人的气势:风水相激,波涛翻涌,有拍天之势,仿佛要扑进窗来。(5分)

多景楼阅读答案4

  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①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②。

  【注】①钟呗:梵音的歌咏。②冥鸿:指飞人远天的鸿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景楼居高临下、眼界开阔、即可望见四面山川美景,是览胜之地。

  B.颔联动词意蕴丰富,如“浮”字尽写云波迷离之态,又含翠阁巍峨之姿。

  C.颈联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钟呗之声下原野的寂静和万里江水的汹涌。

  D.中间两联从水光、山气、月色、浩风多方写量少应和诗题“多景”之意。

  16古人对尾联的情感解读有两种:一种认为表达了诗人叹老想归的感情;另一种则以为,表达诗人对未来的企望和追求。你达同哪一种?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6分)

  答

  15.C

  16.示例一:我认为尾联表达了诗人叹老思归的感情。诗人在多景楼凭栏远眺,陶醉于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写宁静优美之景为尾联抒发归田的愿望作了情绪上的铺垫;“老去衣襟尘土在”感叹自己年华流逝却依然风尘颠簸,心里不禁羡慕那自由归飞的大雁,“冥鸿”是归飞远天的鸿雁,因此,尾联表达的是老境已至,功业不可再求,愿像鸿雁一样自由归飞的.感情

  示例二:我认为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企望和追求。诗人登上多景楼后凭栏远眺,为山川掩天远江长的壮阔之景所鼓舞,抒写豪壮之景为尾联抒发高旷情怀作了情绪上的铺垫;“冥鸿指的是远飞天宇的鸿雁,诗人借远飞天宇的鸿雁表达尽管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依然要向鸿雁一样振翮远翔,对未来仍要有远大的追求。【评分参考】态度鲜明1分,描绘景物的1分,分析景物作用1分。尾联“老去衣襟尘土在“句意1分冥鸿“意象释义1分,并对尾联进行分析1分。

多景楼阅读答案5

  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1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水调歌头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沁园春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北上争雄。

  C.下阙“因笑”二字,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阙浑然一体。

  D.下阙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

  16.联系全词,分析下阙划线句子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4、(1分)C

  15、(3分)A(错在“自豪”)

  16、(4分)抒发了作者对北伐义无反顾的豪情和破敌取胜的信念,(2分)批判了南宋朝廷如六朝统治者一样出于私利,只知借天险以求苟安,讽刺了他们只是空论清谈而不图恢复中原。(2分)

多景楼阅读答案6

  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烟沙倾洞②翻苹末,欲倚西风间仲谋。

  [注]①柴望,南宋诗人,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②倾洞:弥漫无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写五更江边潮落的景象,营造出平和宁静的气氛。

  B.“关河北望”写诗人眺望北方,想到失陷的中原国土。

  C.“昔日最多风景处”洋溢着诗人对多景楼风光的'赞美之情。

  D.“今人偏动黍离愁”运用典故,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16、尾联有怎样的含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5.C(“洋溢着诗人对多景楼风光的赞美之情”说法错误,这句话是说多景楼风景固然是好,但它却是昔日的景象)

  16.含意:诗人站在多景楼上眺望,只见烟雾尘沙弥漫无际,风中苹草翻飞。在秋风里倚楼而望,心中感叹再也没有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情感:面对国事日非、大势已去,诗人内心充满了深深惋惜惆怅之情及强烈的爱国之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多景楼阅读答案7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南宋统治者中弥漫着一种以长江为界,南疆北界的谬论,放弃北伐,以求苟安。【注释①提供的答题信息】:a此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b作者对南宋统治者放弃北伐,以求苟安的不满情绪;c作者表达了不愿与当时统治者同流合污,决心北伐,收回失地的决心②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注释②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b表明诗人将学习或效法祖逖立志荡平外敌,保固南宋江山③小儿破贼:东晋时期,谢安率军与氏族人苻坚作战,谢安回答友人的询问时说:“小儿大破贼”【注释③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b表明作者要率军北伐“大破贼”的决心

  8、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解答】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9、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6分)

  【解答】词人①借“只成门户私计?”明言六朝实际上是暗指当今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②又借“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之故事,讥讽了当朝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国难当头之际,既不敢抵抗入侵之敌,又要假惺惺地扮作“英雄流涕”的爱国志士的模样。

  【附】:【全词大意】居高楼上四处眺望,深感如此地势的情意,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会?长江天险象鬼神设施,竟被糊里糊涂地看作,划分南北的天然疆界。一条江水横奔纵陈,峥嵘的山岗环绕三面,都做出争夺雄奇、进取中原的姿势。六朝统治者干了些什么事?只依靠天然的险阻作为一时苟安的自私之计。

  可笑东晋的权贵王导、谢安众人,居然登上高楼眺望边远,也装模作样学爱国的英雄洒泪挥涕。凭借着这有利的江山,却不去收复黄河、洛水一带地区,让敌人血腥蹂躏得无边无际。当前形势很好,正该北进长驱,不必再回头反顾,应该效法祖逖中流击楫发誓,谢玄在淝水大破秦贼,胜利的局势已经形成,用不着再问强敌是否相对!

【多景楼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甘露寺多景楼阅读答案07-13

曾巩《多景楼》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08-11

《念奴娇·登多景楼》原文解析及答案04-14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12-09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赏析10-12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赏析10-12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及赏析07-20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及赏析02-15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原文及赏析01-14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