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阅读答案1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的。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晕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悲。我欲乘风去④,击楫誓中流。
[注]①公元1161年11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当时因在抚州(古时为楚地)未参加战斗,闻此喜讯后写下这首诗词②剩,更加。燃犀处,此处看采石江。③周与谢,即周瑜与谢玄,二人分别指挥了赤壁之战、无水之战,④《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昂乘长风破万里浪。”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雪洗虏尘静”是说金人掀起的战争风尘被雪洗净,赞扬了虞允文采石江大捷,充满胜利的喜悦。
B.面对关塞局势,词人用“剪烛看吴钩”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想要上阵杀敌、建立功业的迫切心情。
C.“骇浪与天浮”真实呈现了惊心动魄的'水战场面,引出下片对“周与谢”指挥的两场大战的回忆。
D.本词中“小乔初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句,都衬托了周瑜的年轻有为。
16.词的下片写到“落照”与“衰草”,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C(“真实呈现”错)
16.①昔日“周与谢”建立功勋之地,变成今日“落照”“衰草”的惨淡萧瑟景象,引发了词人对英雄不再的感慨。②两个意象营造了悠远飘渺的氛围,引发词人对南宋时局的担忧,激发了从戎报国的豪情壮志。(6分。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阅读答案2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闻讯后,写下这首的周瑜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玄。
②燃犀处:晋温峤平乱还至采石矶,传言水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
③周与谢: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和指挥肥水之战的谢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两句既点明了天气,又写出了战斗的雄壮气势、声威。
B、“剪烛看吴钩”的“吴钩”是一种兵器,词中用以表达驰骋疆场、杀敌建功的精神象征。
C、上阕尾句先用“燃犀”的典故,再实写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表达大败敌军的喜悦。
D、全词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比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蕴更为丰富。
15、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14、C。“实写”错误,“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意思是想到曾在采石矶战胜金军,就如当年温峤燃烛照妖一样使金兵现出原形,心中就十分高兴。应为虚写。
15、(1)把虞允文比作周瑜、谢玄,表达对虞允文战功卓著、建功立业的赞美和仰慕。
(2)借赤壁、肥水之景抒情,表达对古人功业已成历史遗迹的慨叹,对当今缺少英雄豪杰的忧虑。
(3)用宗悫和祖逖的典故,表达自己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愿望。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04-23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06-05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10-25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10-14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08-17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0-12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翻译赏析06-13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0-22
【精品】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07-08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4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