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苦雨初霁 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苦雨初霁 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苦雨初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注]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林薄:茂密的丛林草木。
阅读题目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扣题写“苦”,刻画人们忧虑阴雨不断,担心它会长久持续而亟盼新晴的特定心理。
B. 首联“惊”字,写人们对大自然能使雨去晴来、权力巨大感到惊讶,暗含喜出望外之情。
C. 尾联诗人寄语残云要知足,不要靠着天上银河的水势再来兴云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
D. 久雨初霁是古人常作的应时写景题材,陆游也曾作《临安春雨初霁》表达雨后欣悦之情。
16. 诗人是如何表现“初霁”境界的?请结合颔联与颈联简要分析。
阅读题目
【答案】
15. D
16. ①拟人。颔联写把旧光还给了日月,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表现雨过天晴后清新的景象。
②多感官结合。颔联从视觉角度,光与色两方面,写日月重光,山川增秀;颈联写车声、果味,一为听觉,一为味觉,使初霁的境界全出。
③借助典型意象。“泥途渐少”“林薄初干”,借路上的泥泞减少与树林中的雨水被晒干,直接表现出“初霁”的景象与境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临安春雨初霁》表达雨后欣悦之情”错。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一句,写出了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着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诗人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因此并非抒发雨后欣悦之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颔联写“天”和“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放……还”“将……与”将天地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这里不说日月重光,而说把旧光还给了日月;不说山川增秀,而说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这种拟人写法,把天地造化写活了,写出了雨后天晴日月重光的景象。
②多感官结合。颔联写天空把旧光还给了日月,大地将浓秀付给了山川,日月重光,山川增秀,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后初霁的光影色彩;颈联“车声活”“果味全”分别从听觉和味觉的角度写出了雨后天晴,路上的泥泞变少,车子跑得更加欢畅以及雨后树林里的野果更加丰富,口感新鲜。多感官写出了“初霁”的境界。
③颈联写“泥途渐少”“林薄初干”,写出了雨后放晴路上的泥泞变少,茂密的丛林草木里,雨水刚被太阳晒干。借助泥土、树林、雨水等典型意象直接表现出“初霁”的景象。
【苦雨初霁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秋霁阅读答案10-14
秋霁阅读答案08-03
秋霁 阅读附答案06-15
《临安春雨初霁》06-05
孟郊《秋怀其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阅读答案与解析03-17
李清照《临安春雨初霁》10-22
孔平仲《霁夜》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6-12
元祐初阅读答案11-21
宋初古文阅读答案10-01
临安春雨初霁译文及赏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