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30 10:39: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1)、认识电源的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2)、不要受或导电物去接触、探视电源插座内部(3)、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去拉电,以防止电线绝缘层受损;(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掉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将触电者与带电器分开。

  2、安全使用电器

  3、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4、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5、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出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2、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初步的收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在交流中体会画“√”作记录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具学具:

  硬币、题纸、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春天,是外出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春游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春游。看我们班女同学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每种食物各有多少吗?

  其实你就是要把他们分类。那我们一看结果,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我们还可以把结果填在统计表里,大家一起来说。

  上学期我们就是用这种先分类后数的方法来进行统计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板书:统计)

  1、探索统计策略

  (1)男同学也带来了他们喜欢的水果,看,他们带来了什么,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呢?

  他们也向我进行了汇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比比谁最聪明,能一边听,一边数出来。(第一次放录音)

  你们数清楚了吗?老师也没有数清楚,你们能想想办法吗?怎样就能记下来。可以4人小组商量一下。

  (2)好,下面就用你想好的方法来记一记,可以记在这张纸上。(第二次放录音)

  谁记下来了?他们各有多少个?说说你的方法。(学生汇报)

  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你喜欢哪种呢?

  (3)看来大家都选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接下来就用这种方法再记录一次,比一比谁的结果最正确。(第三次放录音)

  学生汇报。

  看来孩子们感觉到了,记录的时候符号越简单就越方便、清楚。

  刚才,我们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

  2、呈现统计数据

  下面我们把这些数据在表格里。

  3、分析统计结果

  我们来分析一下统计结果,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丰富练习,巩固新知

  1、巩固新方法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老师统计出了各种食物的数量,带上这些好吃的,我们出发吧!

  一路上,我们将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交通标志,你们认识吗?

  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遇到的路标吧!这次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完成,老师读,大家记,记在题纸上的第一个表里。

  学生汇报。

  2、直接应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坐着汽车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游乐园了,你看到了哪些好玩的?

  可老师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项目,怎么买票呀?

  那我们就现场统计。

  听好要求:

  (1)每人只能报一项自己最想玩的项目。

  (2)别人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地记在题纸的上。

  (3)自己报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记下来。

  开火车,轮流报。

  把结果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刚才,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3、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

  (1)介绍游戏方法

  (2)介绍游戏规则

  谁来汇报你记录的结果?

  观察每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统计的次数足够多的话,可以看出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差不多,也就是说正、反面出现的概率相等。

  4、拓展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时间不早了,该返程了!有交警叔叔正在路上统计过往汽车的数量,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帮他们,好吗?

  先看看有几种车?

  那你可得看清楚了,这次没有人来帮你报。

  这个路口1分钟内通过的汽车,我们一起来记录。

  看了这个表,你想说什么?

  交警叔叔谢谢你们的帮忙,一天的旅途该结束了,你们玩得开心吗?

四、全课

  我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又在玩中运用了知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三、知识目标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四、技能目标

  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情感目标

  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六、重点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七、教具准备

  直尺、米尺若干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3、巩固米的.认识。

  4、米和厘米的关系。

  5、课间休息。(小故事)

  6、巩固新知

  7、课后实践活动

  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八、全课总结

  九、课后反思

  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

(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健康操比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3、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马路,如果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

  4、比较,发现不同点。 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师: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

  3、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

  4、师:“超级变、变、变”,超女周笔畅来到我们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学本领。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小朋友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师:根据今天所学的本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自己家的小区图,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再看看中国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我们的家——上海的位置,上海的左、右分别是哪个城市?我们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北京的左、右各有哪些城市?

小学数学教案6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例如:XX+8=14,90-XX〉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

  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借助天平,启发思考。

  我将教材情境动态化,通过FLANSH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当天平两端都没放物品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我们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时候,或者两端放的物品质量不等的时候,天平的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这时候左边大于右边,或右边大于左边。当我们经过调整,天平两臂再次平衡时,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即左边=右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对情境中数据也进行了分批给出的处理。先给出了左边鱼食和小砝码的重量,让学生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再给出天平右边的质量,让学生列出等式。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习惯性的使用算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顺利地进行了用数字表示向用符号表示的转化。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借助天平这一载体,启发学生理解了平衡,认识了等式。

  第二个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把这一信息转化为等量关系。4块月饼的质量是如何表示的呢?用数量关系“每块月饼的质量×4”来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4”表示的是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也表示4块月饼的质量,所以他们相等。从而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转化,改变学生的长达4年的惯性思维方式。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xx,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应用,提高能力。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列方程。这些题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并且分别以现实情境图、线段、文字叙述、综合拓展为顺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

  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

  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教学模式导入依提纲自学小组交流自学体会师生补充说明

  教学程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板书课题:利息)学生自由谈。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领悟新知

  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四、排疑解难学后测查

  A:排疑解难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

  屏幕显示自学提纲:

  1、存款的意义

  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

  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

  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

  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理解有误的与同学们商讨解决。使学生从悟中学。)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学生自己读书。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画。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解疑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读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锻炼学生通过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

  C:认识存款凭条,填写定期存款凭条。

  D:汇报上网查询到的相关资料。

五、加强反馈巩固新知

  六、总结深入强化新知

  七、课后作业:同商量,研究解决。

  (也可利用学生上网查找的资料来共同解决)

  师: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看屏幕小红1999年10月1日在银行定期存了200元钱,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到XX年10月1日小红一共能得到多少元?(读题,给学生思考时间,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练习本做)

  1、拿出存款凭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填写并算出你将获得的利息。(选几个放展示台展示)

  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识或常识?

  1、基本练:选择题(略)

  2、提高练:应用题(略)

  3、思考题(略)依自学提纲进行总结复习,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做。学生观察。学生自己填。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学生自由说。资料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自学情况。锻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锻炼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00×7.92%×2×(1-20%)+200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课讲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页例1: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天平称。(板书课题: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①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利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小结并揭示课题。

  ①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3、如果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请你设法把它找出来。

  4、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汇报。

  汇报:

  (1)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还是平衡,说明这两瓶还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2)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扬的那一端的两瓶再放在天平两端,天平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5、小结:

  第一种方案,每一份是1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第二种方案,每一份是2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6题。

  答案:

  1、第5瓶

  2、(2)3次(3)能(4)有可能

  3、小明5岁,爸爸29岁。

  4、3次

  5、略

  6、能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次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各种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

  (一)填空.

  1千米=( )米 1分米=(???)厘米

  1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30米=( )厘米 300厘米=( )分米

  15千米=( )厘米 40毫米=( )厘米

  (二)解比例.

  二、新授教学

  谈话导入:(出示准备好的地图、平面图)同学们请看,这些分别是祖国地图、本省地图和学校的平面图.在绘制这些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一)教学例4(课件演示:比例尺)

  例4.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读题回答: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思考.

  (1)要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能不能直接用题中给出的两个数列式?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是把厘米化成米,还是把米化成厘米?为什么?应该怎样化?

  教师板书:10米=1000厘米

  3.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教师板书:10∶1000=1∶100或??=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所以就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比例尺.(教师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后面板书:=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板书: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得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强调: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5.练习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二)教学例5(课件演示:比例尺)

  例5.在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能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呢?怎样求?

  (因为??,已知图上距离为15厘米,比例尺为??,要求的实际距离不知道,可用??表示,所以可列比例式??)

  1.讨论:这个比例式中的??指的是实际距离.题中要求的是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多少千米,根据本题的已知条件,所设未知数??应用什么单位??为什么?

  2.订正并追问

  (1)为什么要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区高为??厘米?

  (2)这个比例式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解这个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

  (4)在求出??=后,为什么还要化成900千米?

  3.反馈练习.

  先说出下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并计算出实际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教案10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XX;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P.15)

  设计意图: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XXXX。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1、联系实际:我们已经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下面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站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上,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右边有什么?

  (教师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

  2、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大街上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

  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3、出示第2、3题:小丁丁也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

  4、认识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谁能说说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面对面)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面对面”的游戏:这是我的左手,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左手在哪里?这是我的右耳,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右耳在哪里?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

  5、出示第4题: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

  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

二、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个情况。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XX厘米,宽是XX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XX米,宽是XX米,面积是XX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动二、试一试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X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2)汇报,全班交流。

  (3)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XX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X千米。

  (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XX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XX千米。

  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XX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XX千米。

  (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XX到XX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X千米。

  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第1课时介绍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做例1和例2。第2课时介绍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做例3。第3课时是习题课,讲例4并做有关的练3。

  (1)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学习,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第1课时:相交弦定理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会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证明和计算;

  2、学会作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3、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过推论的推导,向学生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明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学习情境

  1、图形变换:(利用电脑使AB与CD弦变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A=∠D,∠C=∠B

  ②进一步得出:△APC∽△DPB

  ③如果将图形做些变换,去掉AC和BD,图中线段PA,PB,PC,PO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并回答。

  2、证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PB=PC·PD。

  (A层学生要训练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B、C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证明略)

  (二)定理及推论

  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结合图形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那么PA·PB=PC·PD。

  2、从一般到特殊,发现结论。

  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相垂直如图,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

  提问: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指出:PC2=PA·PB。

  请学生用文字语言将这一结论叙述出来,如果叙述不完全、不准确。教师纠正,并板书。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深刻理解推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上述结论又可叙述为:半圆上一点C向直径AB作垂线,垂足是P,则PC2=PA·PB。

  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应用、反思

  例1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

  例2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c,使c2=ab。

  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引导学生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这个作图是作两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的问题,可以当作基本作图加以应用。同时可启发学生考虑通过其它途径完成作图。

  练习1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多少?

  将条件隐化,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2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

  练习3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交⊙O于C。求证:PC2=PA·PB

  引导学生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长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证得PC=PD问题得证。

  (四)小结

  知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作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学习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论的过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业

  教材P132中9,10;P134中B组4(1)。

  第2课时切割线定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引出问题: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如果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1)

  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如图2)时,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图中三条线段PT,PA,PB间的关系为PT2=PA·PB。

  3、证明:

  让学生根据图2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分析、证明猜想。

  分析:要证PT2=PA·PB,可以证明,为此可证以PA·PT为边的三角形与以PT,BP为边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虑作辅助线TP,PB。(图3)。容易证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问题可证。

  4、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二)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1、再提出问题:当PB、PD为两条割线时,线段PA,PB,PC,PD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4,提出猜想:PA·PB=PC·PD。

  2、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

  方法一:要证PA·PB=PC·PD,可证此可证以PA,PC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D,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C,BD,容易证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图4)

  方法二:要证,还可考虑证明以PA,PD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C、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D、CB。容易证明∠B=∠D,又∠P=∠P。因此△PAD∽△PCB。(如图5)

  方法三: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2,立即会发现。PT2=PA·PB,同时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三)初步应用

  例1已知:如图6,⊙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PO=10。9厘米,求⊙O的半径。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

  (解略)教师示范解题。

  例2已知如图7,线段AB和⊙O交于点C,D,AC=BD,AE,BF分别切⊙O于点E,F,求证:AE=BF。

  分析:要证明的两条线段AE,BF均与⊙O相切,且从A、B两点出发引的割线ACD和BDC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AD=BC。因此它们的积相等,问题得证。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时纠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AE2=AC·CD和BF2=BD·DC等。

  巩固练习:P128练习1、2题

  (四)小结

  知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

  能力:结合具体图形时,应能写出正确的等积式;

  方法:在证明切割线定理和推论时,所用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应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业教材P132中,11、12题。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教后思考:通过对厘米和厘米尺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情境导入——认识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认识米(或厘米)——通过测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实际观念。】

  二、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

  量,后改用米尺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原打算让一个学生来讲台上实际操作,但在上课之前又觉得有点费事儿,于是改成了观看动画。相比之下觉得改变后虽然节约了2分钟左右时间,但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不足够深刻。根据研讨中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若改成师生比赛或是两个学生比赛,应该可以更高效一些。】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三、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耗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铺垫不足,要求不够明确,以至于一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何在;二是老师的身高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个估测的依据,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数据,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贴在老师身上的彩色纸条,而忽视了问题多本质——一米有多高。这一环节如果能够从孩子们自己的身高入手,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设计二:在认识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准确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构1米的认知表象,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的确有助于较好的建立1米的认知表象,而且会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测的环节,原本孩子们就缺乏“估测意识”,估测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不断地渗透,一点点培养起来。】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后思考:通过对米尺和厘米尺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对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身上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师身上的1米的标签,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个设计应该和“估计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或“设计二”。】

  四、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五、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后思考:由于前面少了“剪丝带”、“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环节,孩子们脑子中的1米还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这样的“身体”的层面,无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另外这个活动只能少数十几个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不是很高。如果这样修改一下:每3个小组为一大组,请一位同学先站好,听口令其他同学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而且每个同学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长度这一认知。】

  六、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七、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1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0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6-16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17

【荐】小学数学教案06-25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6-25

【热】小学数学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