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6 15:05:14 赛赛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读去解决问题,体会作者的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拇、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趟、肿、逗、款、善”16个字;理解“衣衫褴褛、妖精、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也是童话。童话之所以是人们,尤其是同学们喜欢的一种文学作品,就是因为它有着生动、有趣、离奇的故事情节,反映人们的向往和愿望。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大拇指汤姆》,看看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又能读懂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1)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序号。

  2.汇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会写字的字形的。

  (3)自己查字典懂得了哪些词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童话,想想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理清课文层次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自然段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自然段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自然段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去看望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上节课,我们给文章分了三个部分,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总结方法: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三、感受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1.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2.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文段: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活,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3.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①谁从第二段中,你感受到作者哪些奇特、大胆的想象?

  ①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

  ③自己读课文,把汤姆的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4.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5.你能读出这“险”吗?指名读。

  四、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讨论:

  1.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儿子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能受到国王的宠爱,这使他们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2.他们为什么能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

  出示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3.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五、总结

  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使人们获得幸福。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复述《大拇指汤姆》的主要情节;学习新词汇及其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事中的友情、勇气等正面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地生活。

  教学准备

  《大拇指汤姆》原文或改编版本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动画片)

  角色扮演所需的.简单道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变得非常小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单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信息。

  新授知识(20分钟)

  分段朗读或播放故事录音/视频给学生们听/看。

  在每一段落之后暂停,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刚刚听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重点讲解生词难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理解文本含义。

  活动实践(15分钟)

  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

  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各组准备,并在全班面前表演。

  总结反思(10分钟)

  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引导全体学生讨论故事所传达的信息,比如友谊的重要性、勇敢面对挑战的态度等。

  老师总结发言,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并布置相关作业。

  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大拇指汤姆》读后感的小作文。

  口头任务: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书写“姆、褴、褛、婚、剖、宠、款”等生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学会运用抓主要情节的方法,清晰、准确地概括故事内容,提高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深入体会故事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故事情节、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汤姆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在生活中要心怀善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体会作者通过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善良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将善良这一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以提问的方式开启课堂:“同学们,在童话世界里,有许多神奇的人物,你们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谁呢?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了你?”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喜爱的童话人物。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的童话朋友——大拇指汤姆,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生字词语,如“褴褛、结婚、剖开、受宠、款待”等,指名认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强调多音字“调”和“着”的读音,通过组词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

  指导生字书写,对于容易写错的`字,如“鞠躬”的“鞠”,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讲解书写要点,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初步了解课文可分为汤姆的出生、汤姆的经历、汤姆成为父母的骄傲三个部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聚焦身世,感受神奇

  默读课文第1—5自然段,思考:汤姆是怎么出生的?他的身世有什么奇特之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体会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一下汤姆的模样,感受汤姆身世的神奇。

  梳理经历,体会惊险

  快速浏览课文第6—14自然段,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如“掉进面糊”“牛嘴逃生”“误入鱼肚”“随鱼入宫”等。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与同桌互相讲一讲,然后指名在全班分享,引导学生体会汤姆经历的惊险。

  思考: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但每次都能神奇地化解,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品味结尾,感悟主题

  齐读课文第15—19自然段,思考: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找出文中直接点明主题的句子“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善良的力量。

  (四)角色换位,拓展延伸(10分钟)

  角色换位:假如你是农夫和他的妻子,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可以分别对魔术师、国王、汤姆说一说。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善良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汤姆的身世、经历以及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强调善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六)布置作业(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字词和课文内容。

  发挥想象,续写汤姆的故事,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学会运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文本概括能力。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对童话的阅读兴趣。

  深刻体会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分析汤姆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将善良的品质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播放一段《大拇指汤姆》的动画片段,营造童话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观看结束后,提问学生:“动画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汤姆的形象,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15分钟)

  自主学习生字词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标注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教师通过听写、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合作探究,分析形象(20分钟)

  小组合作,分析汤姆形象

  提出探究问题:“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学生分组合作,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批注分析,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从汤姆的出生、经历以及他的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如汤姆虽然身体小,但勇敢、善良、乐观,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

  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汤姆的形象的,如“汤姆趁她不注意,爬上盆沿儿,想看里面是什么”,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好奇心。

  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小练笔,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的动作或神态。

  (四)品读感悟,体会主题(10分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五)拓展阅读,推荐书目(5分钟)

  推荐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中的其他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交流阅读感受。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善良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并制作一张阅读手抄报。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阅读并理解《大拇指汤姆》的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勇敢、乐观的重要性,并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课前准备

  《大拇指汤姆》文本或电子版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有的话)

  讨论问题列表

  创意写作纸张及彩笔等工具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约5分钟)

  向学生简单介绍作者罗伯特·索耶及其作品风格。

  激发兴趣:提问“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变得非常小,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整体感知 (约10分钟)

  全班共同阅读《大拇指汤姆》的故事梗概。

  分享第一印象: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第一感受。

  三、深入理解 (约20分钟)

  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特定章节进行深入阅读。

  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汤姆遇到了哪些挑战?他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故事中有哪些让你感到惊讶或印象深刻的情节?

  如果你是汤姆的朋友,在他遇到困难时会怎样帮助他?

  四、创意表达 (约15分钟)

  鼓励每位学生想象自己也变成了像汤姆那样大小的人,然后写下一段短文或者画出一幅画来描述自己的冒险经历。

  选择部分作品在全班展示,并邀请创作者分享其创作灵感来源。

  五、总结反思 (约10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创意作品,并准备好下一次课上分享。

  注意事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适当调整活动难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要确保课堂纪律良好,避免出现过于喧闹的情况。

  对于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教师应给予正面引导,促进健康的价值观形成。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拇指汤姆的教学设计08-01

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07-02

大拇指汤姆优秀教学设计10-24

《大拇指汤姆》的教学反思08-21

大拇指汤姆09-08

大拇指汤姆小学作文09-29

五年级s版大拇指汤姆教学设计范文06-09

格林童话《大拇指汤姆》12-11

格林童话:大拇指汤姆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