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0-10-22 10:13: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方程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程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方程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方程说课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方程的意义及方程解等概念,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

  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范例讲解

  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

  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程说课稿范文2

  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地位和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地位和内容分析

  直线方程初步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实质——用代数的知识来研究几何问题。直线作为最常见的几何图形,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直线的方程是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对后续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识记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了解其推导过程

  2、会根据已知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会根据已知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

  难点: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推导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本节课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2、学法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职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思维习惯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1、温故知新

  上课前复习特殊角的正切值以及斜率的求法,为研究新课打下基础。

  2、创设情境

  直线是点的集合,求直线方程实际上就是求直线上点的坐标所满足的一个等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探究的过程变成一个问题来进行。

  问题:已知一直线过一定点,且斜率为k,则直线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

  3、探求新知

  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在此基础上,找学生在黑板上讲解其推导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注: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要说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也要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为以后学习曲线与方程打好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点就可以。不必做过多解释。

  教师点明:上述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

  4、深入探究

  问题1:X轴所在直线方程是什么?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点斜式的特殊情况。

  问题2:Y轴所在直线方程是什么?与Y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点斜式直线方程的使用范围:即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问题3:如果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求直线L的方程。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教师说明:我们把直线L与Y轴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这个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K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注:(1)截距可取任意实数,它不同于距离。

  (2)斜截式方程中的K和b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3)斜截式方程的使用范围和斜截式一样。

  5、应用举例

  求下列直线方程:

  (1)直线经过点P(1,2),倾斜角为 。

  (2)直线经过点()

  学生相互讨论,自主完成。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其思路,纠正其错误,并规范书写过程。

  6、反馈练习

  P53:3、4,B组2

  7、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8、布置作业

  必做题:A组2(2)、4

  选做题:B组1

  方程说课稿范文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二、说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方程说课稿范文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例2》,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

  一、说教材

  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例2》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教学难点定为:列方程和解方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一个“妈妈买水果”的情境,你从图片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1、妈妈买了2kg苹果和5.6元的梨,共付10.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2、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共付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3、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kg,共付10.4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1)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

  (2)求比较复杂的方程的解的方法。

  并板书课题:稍复杂的方程(二)

  让学生热情投入到解决问题中来。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几个小环节。

  1、独立探究

  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我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我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讲评,优化算法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算法,有的直接列算式,有的设未知数列方程,我对他们的方法都给予肯定。但是及时引导他们,直接列式计算比较麻烦,引导他们进行算法优化。

  在这个阶段,我让学生平等参与学习,讨论。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解决和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因此我让学生做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1)5(x+1.5)=17.5 (x-3)÷2=7.5

  (2)育红学校新买来30套课桌椅,共用去2400元。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3)小刚和小蕊两人同时从相距720米的两村相对而行。小刚平均每分钟走46米,小蕊平均每分钟走44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4)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60米,15天后乙队比甲队多修120米。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0.2厘米,宽是2.1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6)红星服装厂裁剪车间有136米布,正好裁成40套成人服装和2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1.6米,每套成人服装用布多少米?

  (7)编题:(26+x)×3=150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第四部分是回顾总结,完善认知。最后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首先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出等量。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方程说课稿范文5

  一、说教材:稍复杂的方程的教学任务

  例1教学解方程axb=c及其应用(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

  (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

  (2)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

  (3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

  (4)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二、说学生: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数量关系,及简单方程式的解法,而且我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笨鸟先飞,让学生接触了形如:axb=c的方程式。

  三、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稍复杂方程式的数量关系式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四、说教学过程:

  1、我先用三个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数量关系分析,说出数量关系式,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①母鸡有x只,是公鸡的2倍。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x,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足球上的白色皮共x块,是黑色皮的2倍。黑色皮有几块?

  2、然后再把第三小题进行改编,即教学例1: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几块?

  3、再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该如何写?让学生进行尝试,并分小组研究讨论。把本节教学内容引向高潮和深入。

  4、然后再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式并尝试解答,小结解答的方法,总结解答的经验教训,思考解答的步骤及验算方法。

  5、再对本课的另外两个复习题进行改编,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和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训练。反馈练习:

  ①母鸡有30只,比公鸡的2倍少6只。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比乙数的2倍多5。乙数是多少?

  6、巩固练习。

【方程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1.解方程说课稿

2.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3.稍复杂方程说课稿

4.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说课稿

5.圆的一般方程说课稿

6.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7.朱自清《背影》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8.老舍《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9.《猫》老舍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