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阅读答案

时间:2021-03-02 18:17:5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春尽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尽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尽阅读答案

春尽阅读答案1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4分):①伤春之情。作者“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②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

  作者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无情春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或“作者想到楚宫吴苑长满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不在,只能独自伤心”)。(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解析:在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清泪”等意象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楚宫吴苑”“草茸茸”等意象与“人自伤心花自笑”,结合注释,可感受到词人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

  【思路点拨】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⑵“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①拟人。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②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的欢笑和燕子的歌舞来反衬作者的伤心,虽然春光无限,但国家覆亡,诗人无心赏景,倍增伤感。③对比。花的笑、燕子的舞与作者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任答两点满分。每点中“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解说1分) 解析:先明确表现手法,题干“哪些”提示考生肯定不止一种。“花自笑”显然属于拟人,人的伤心与花的笑构成对比,再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效果,分析作用即可。

  【思路点拨】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春尽阅读答案2

  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后遭排挤,被贬淮州,后因避难投靠节度使王审知。当时朱全忠弑帝,建立梁期,王审知接受梁的封号,韩偓离开王审知定居于闽南泉州。诗作于此时。②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原指祈祷死者复生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

  8.有人评价本诗颔联所用意象兴寄深微,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颔联中的细水浮花断云含雨等意象,既是南方暮春时节的典型景物,同时,还有深层的象征(比兴、托喻)意义: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象征;而流水落花,春光逝去,也可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象征。本句诗把残春之景与身世之感、国事之悲融合在一起,情味隽永,兴寄深微。

  9.①伤春惜春之情。芳时恨表现了作者的心惜春之情。②年华迟暮,有志难骋的沉痛:芳时春尽,人生老去,诗人却只能闲置一隅,其苦闷沉痛可知。③孤身独处,苦无知音的寂寞:诗人地处偏僻,非但亲朋息迹,古人魂魄也难招致,唯有流莺相厚,更见其寂寞之感。

  赏析

  这是韩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与《安贫》表现同一索寞情怀,而写法上大不相同。《安贫》直抒胸臆,感慨万端;此篇则融情入景,兴寄深微。

  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家国沦亡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诗篇一上来,就抓住醉酒这个行为来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连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还要继续喝酒,以致衣服上溅满了斑斑酒痕。这样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

  颔联转入写景。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颈联再由写景转入抒情。为什么要说人闲易有芳时恨,大凡人在忙碌的时候,是不很注意时令变化的;愈是闲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节的转换,鸟啼花落,处处都能触动愁怀。所以这里着力点出一个闲字,在刻画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层看,这个闲字上还寄托了作者极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闲散之中白白流过,令人眼瞪瞪望着它逝去而无力挽回。这正是诗人自己面临家国之变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沉痛告白。下联地迥难招自古魂,则把自己的愁思再转进一层。诗人为惜春而寄恨无穷,因想到:如有亲交故旧,往来相过,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灵也招请不来,更叫人寂寞难堪。当然,这种寂寥之感虽托之于地迥,根本上还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偓此时的孤愤心情,同当年的陈子昂确有某种相通之处。

  七、八句抛开议论事理,转入抒情。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具体写自己是如何苦闷,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但其无限苦闷之情却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点。这首诗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细水浮花归别洞,断云含雨入孤村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春天雨前农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语言流畅优美,对仗工整。通篇扣住春尽抒述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这就是诗篇沉挚动人的力量所在。

春尽阅读答案3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9.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2分)

  20.颔联“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被《宋诗纪事》标为名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9.清泉、白沙(2分)

  20.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1分)

  上句从听觉角度写过山岭时突然遇雨,写出了夜晚翻越山岭的艰难。(2分)

  下句从视觉角度写天明之后山溪里飘满了夜间风雨打下的花瓣,勾起了诗人淡淡的惆怅。(2分)

  承接上联,照应题目,写出春天即将逝去。(1分)(答借景抒情的也可酌情给分)

春尽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春尽 [乙]春尽

  [唐]韩偃 [宋]郑解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幕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借春而连8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答案] A[解析]两诗确实都描绘了幕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流露出家国之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答案] B[解析]甲诗中“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不是“反衬”。

春尽阅读答案5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①伤春之情。作者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②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作者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无情春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泪水潸然;楚宫吴苑曾经芳草丰茸,百花盛开,游蜂盘绕,但昔日春景来年只能在画屏中相见,更添故国之思和思而不得见的酸楚(或作者想到楚宫吴苑长满丰茸的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不在,只能独自伤心)。(3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2分)。

  9.①拟人。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②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的欢笑和燕子的歌舞来反衬作者的伤心,虽然春光无限,但国家覆亡,诗人无心春景,倍增伤感。③对比。花的笑、燕子的舞与作者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6分;答出①给3分,答出②或③给3分;其中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解说1分,表达效果1分)

  赏析:

  《江城子病起春尽》 是陈子龙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光消逝、景色惨淡的画面,然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复国的向往之情。

  起句的描述,即为忧伤的气氛所笼罩。词人卧病枕上,夜夜倾听五更钟声。今病起晨望,则见晓色中风卷落红,扫地以尽。春天在词人卧病时悄悄地过去了,这对病起的词人来说,不不啻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里的病字,不仅指体内的病痛,而且更是词人心灵创痛的真切流露。紧接着,词人不禁向苍茫大地发问: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春色无情,衬托的正是词人对故国的多情。作为一名爱国志士,陈子龙曾向南明政府献计献策,四方奔走,结果一切努力都化作流水,复国之梦日趋遥远。感念及此,词人不觉泪下,留不住,苦匆匆。一个苦字,包涵了词人从希望到失望、多少痛苦难言的情感。

  下半阕词人的笔触落在了楚宫吴苑上。楚宫吴苑,指一度建都南京、旋即覆亡的南明弘光朝的故宫。这里虽然已是花落春去,杂草丛生。而游蜂仍留恋芳丛,飞绕其间。这 恋芳丛的游蜂,隐包括作者在内的爱国志士;一个绕字则说明了他们对故国的依恋和对复国的无限希望。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正流露出词人对复国充满了信念,虽然目睹楚宫吴苑的景象不禁为之伤心,然而对于胜利的向往,又使他从心中发出了花自笑的遐想。花落还会重开;这自笑之花是来年重开之花,自笑之时是来年重开之日。正是满怀着这种热望,词人才不遗余力地奔走在艰难的复国之路上。末句中的东风即卷残红之风,暗指清军,所以要借燕子之口,去诅咒其侵略、破坏的暴行。

  陈延焯《云韶集》评此词曰:情深一往,情韵凄清,自是作手。又在《白雨斋词话》卷三中评此词绵邈凄恻,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这首词的内涵。也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词是反映男女之情的作品(参见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三章)。见仁见智,读者不妨自行玩绎。【注:陈寅恪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首词是写于明代灭亡后三年,而陈寅恪却误以为是在明代崇祯九年前后所写,前后相差十年,陈寅恪一厢情愿地将晓云空中的云当做阿云(柳如是),因此出现这个错误。】

  此词题为病起春尽,写诗人生了一场病,起来一看,景物改变,春天已经过去。于是联想到东晋诗人谢灵运名作《登池上楼》也写患病后登楼,看到节候改变而生感慨。不过谢灵运所见到的是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的初春景象。这首词则写的是春色已去,无法挽留。词的上片写词人倚躺在病枕上,五更天将明时的钟声透过帘幕清晰地传来。卷起帘子一看,朝云飘散,天空十分明净,残余的春花已不存在,似被帘子卷起了。这样的写景,烘托了悲感的气氛,似乎从李后主《捣练子》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中脱化出来,其意境是相似的。而晓云空,卷残红,则是出之非凡想像的描写。春色无情,说去就去,不会再回来。去矣几时逢,按说时序运转,来年又是春天,而如此一问,似乎春天已永远不再回来了。这里含有较明显的寓意。词人在词中,是每每将春天比喻朱明王朝的。他对春天的逝去,那么伤感、惋惜: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这样的语言,似乎不是一股的伤春之辞。李后主《虞美人》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是借春去也寓国破家亡之痛的。

  下片笔锋一转,遥想当年楚宫、吴苑也曾有过春天,那里也有茂密的青草,繁盛的鲜花,以及绕飞的游蜂。楚宫吴苑从来是作为亡国遗址供人凭吊的。这里或用来暗指南明小朝延。当它存在时,招来了许多游蜂浪蝶如阮大铖之流,然而春天将尽,到了来年只有在屏风上的图画中才能看到了。

  是说,明王朝的春天都成遗迹。想到这种结局,词人无比伤心。人自伤心花自笑,呼应上片添我千行清泪也,深寓了忧国的情怀。

  最后两句凭燕子,骂东风是很新奇的结尾,对于春天的归去,古典诗词中一般都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而此处却表示了怨愤之情。在子龙词中东风往往是送走春天的祸首: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点绛唇》)、 几处垂杨,不耐东风卷(《醉落魄》)、几阵东风,残月梨花碎(《醉花阴》)、 夭桃红杏春将半,总被东风换(《虞美人》)。是东风吹残了花草,是东风送走了春天,几度东风人意恼(《蝶恋花》),东风是恼人的,是应该受到斥责的,这样写不同一般。在这些词句中。是否都另有寓意,固然难说,但是凭燕子,骂东风,总让人感到有些特殊的含义。

  春天逝去抒写故国之思,或比喻国势一阽危,在诗词中时时可见,如李后主以春意阑珊引发了亡国的哀痛;南宋署名德佑太学生的《百字令》以写春尽比喻国家衰亡,词中并且还有真个恨杀东风这样的句子,朱彝尊认为东风是指奸相贾似道。这首《江城子》中东风是否有所指,难以考证,然而全首词,尤其后半阕写得绵邈凄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确如谭献所云然则重光后身,惟卧子足以当之(《复堂日记》)。说这首词充满像李后主一样的怨痛之情,当是无可怀疑的。

【春尽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秋尽古诗杜甫阅读答案

2.《春望》阅读答案

3.《送春》阅读答案

4.春望阅读答案

5.《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6.春阅读试题及答案

7.春的阅读答案15篇

8.《春望》阅读答案(15篇)

9.《春望》阅读答案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