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03-18 10:39:1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有趣的生活情节,从而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有趣、多变的影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无处不在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启发学生思考“影子”都会在哪些情况下产生,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大胆表现的个性。

  通过欣赏、体会和表现影子的生动多变的形象,体验到“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游戏,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充分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作业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踩影子”的游戏,来表现人物各种动态的影子;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水中的倒影,来创作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学习多种影子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三、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六、材料准备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②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

  (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

  通过看录像学生讨论

  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随着物象动;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

  (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

  (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

  (1)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3)可以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知识要素

  掌握平行透视和近景与中景

  技能要求:

  线条的各种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发现透视规律

  实践与创造:在写生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特征

  欣赏与评议:欣赏、写生作品,评议透视的表现

  教学重点

  近景与中景的表现

  教学难点

  线条、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观察

  1.引导学生参观校园。

  2.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哪一处角落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选景要有主题,要有近景、远景的区别。

  二.发现与思考

  1.结合上节课写生的树,说说建筑物在树的陪衬下有什么不同?

  2.观察时发现近、中景有什么透视变化?如何取景?

  3.在色彩、造型、线条上有什么区别?

  三.写生与辅导

  1.画建筑一般从上开始,注意平行透视中“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变化。

  2.如近景是建筑、中景是树木,先画建筑后画树木。

  3.注意线条变化,运用疏密区别近景与中景。

  4.记号笔是黑色,所以可选用比纸淡的色彩先涂,以此黑、白、灰的距离。

  四.欣赏与评议

  1.学生自评: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2.小组互评:分析别人作品的优点。

  3.教师总评:选择有特点的作品分析,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取舍等是否美?美在哪里?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课题:

  我设计的自行车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以各个时期各个年代典型的玉器纹样来展示我国古代玉器的发展,通过对几个典型玉器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欣赏古代玉器,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2.初步了解有关我国古代玉器的知识。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本栏目通过撷取传统艺术史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在整册教科书中,视觉的印象被相当地强化了。

  2.本栏目在内容安排上,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作品为主。本册为中国古代的玉器欣赏。这儿选取的四件作品都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玉器作品。中国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方的红山文化(见图1,图2),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在历代玉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只有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堪与其媲美。当时的玉器造型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商周时代的玉器以形象单纯、神态突出。春秋战国时期玉器更是精益求精(图3)。秦汉玉器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图4)。唐、宋玉器色如羊脂,光泽莹晶,禽兽花卉的题材和玲珑剔透之器增多,写实能力大为提高,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在形神兼备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这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元明清时期南北两地玉器普遍发展,是中国玉器史上极其光辉的时代,技艺成熟达到空前的高峰。

  三、教学建议本栏目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评述的欲望。学生可以在课内或课后学习。内,减少了油烟污染,起到了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长信宫灯从整体艺术造型上看,宫女形象生动逼真,身着汉代流行的曲裙深衣,端庄的表情、清晰的线条与合理的比例,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宫灯不仅体现了高深的艺术造诣,更将实用功能、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地结合。课后小结:学生兴趣较浓,由于缺少实物对比,效果上还不是很好。

  第一课 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灯具的发明与我们的祖先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认识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中国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自此以后连绵不断,发展至今。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灯具不仅种类繁多,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而且许多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灯具还是精美的艺术品。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而台灯是灯具大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模样小巧但实用性强的特点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位好伙伴。随着设计的步步改进,如今的它已不是单纯的照明工具,凭借着形.色.线.面互相穿插组合的视觉效应,在散发光芒的同时,也悄悄的演变成室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本课要求学生进行台灯设计,教师可以借助号称“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的欣赏引出新课,直观的画面一方面打破了学生对台灯形象的固有认识,一方面拓宽了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再到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个性化台灯;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台灯的认识深入生活搜集废弃物品,并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探究“如何利用物与物的巧妙组合制作台灯、如何让它稳稳的站起来”等问题,在观察与了解材料特性的组合设计中,学生的创作将更具实效性,教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教材所选的四组台灯摄影作品,处处都流露出时尚而简洁的现代气息,且每盏台灯上都有一处闪亮的细节,因此,在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时还可引导他们在设计作品中体现拨动心灵的细节美,让一盏盏台灯点亮我们的生活!

  2.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课后小结:通过小组学生发挥了各自的特色,作品造型丰富,完成了预期目标。

  第二课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教材力图让学生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透过水资源现状——紧缺、污染严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这一素材的选取与处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教学建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以下的课外拓展: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现状的调查,结合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之所在,领会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教师)水资源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种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

  (2)引入新课。

  2.艺术作品的欣赏。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

  (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预计到20xx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教师准备: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1)雪的外形;(2)雪的特点;(3)雪中情景。4·欣赏范画。(1)创意是否新颖;

  (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熙;(3)色彩是否漂亮。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相互提建议。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第2课水墨游戏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

  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五、教学过程:

  第l课时:

  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

  (a)浓·谈、干、湿。(b)粗、细、长、短。(c)断、连、顿·挫。(d)??

  C·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课时:

  A·比较和欣赏。

  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

  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b·相互欣赏评价。E·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色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

  施教时间:

  课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乘风破浪分析

  船是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乘风破浪它载着人们经历了漫长又伟大的航程。乘风破浪它的外形结构及其功能也随着人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本课乘风破浪以“船”为主题,带给学生无限期待和快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和材质呈现出来。乘风破浪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 乘风破浪

  船一般都有船体(头、尾、帮)、舱、甲板、桅杆、锚、导航和雷达等设施。船的种类很多,一般有帆船、轮船、舰船等。在绘画表现时,可把船看成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可看成大小长短不同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任意组合。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 乘风破浪

  本单元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画自己喜欢的船,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做一艘木船,侧重立体组合造型的学习。

  活动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观察性绘画,应解决“角度、位置、结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细节描绘与整体感觉的表达”这些问题。可先画船的大略形状再详画各部分,或先画完一部分再画另一部分。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想像性绘画,应解决“围绕主题进行绘画表现的构想,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这些问题,在想像画中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我想画这个”的意愿,让他们能把握画面构成的美感,清楚地表露自己的心情。

  活动二:以材料为主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木材处理的工艺技术应考虑分与合两种方式,第一:应让学生了解分解木头的工具,掌握简易方法。细小的树枝可用剪刀剪;薄的木片可先用刀片划痕再用力掰断;较厚的木头运用刀片并以锤子敲打;运用刀片以削铅笔的方式削木头,也是变换木头造型的一种方法。大而厚的木块需用锯子锯,一个人锯时可用脚压紧木板,不让其松动,再慢慢锯;两人合作应抓住锯柄压紧木块再锯。锯子的大小使用,可视木头粗细搭配运用,使用锯刀应从后端拉到前端全面地使用,拉锯推时要轻,拉时再用力。需要插接的木头可用钻的方式,用电钻或用钉子打洞都行。第二:应让学生掌握将木头零件组合的简易方法。一般可用速干胶、快干胶、热熔胶进行粘合,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有时遇到接合面不佳,直接用粘合方法易脱落,这时就可利用插接的方法,在两块木头的接合处各钻一个洞,再使用竹签或细树枝,将两者插合在一起,也可在竹签上上胶,这样更加牢固。有的木条也可用铁丝、棉、麻绳等材料进行捆绑,别有一番自然的情趣。

  教材左下方一系列图片提供了做木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削锯材料应注意安全,能充分利用现成的小木块、木片、树枝为宜,船的组拼应把握主体结构,只需将一块大木片的一头削尖就有了甲板的感觉,然后用大小不等的木块进行组拼,用堆叠、围合、插合等方式即可。注意木块搭建时的高低起伏变化,巧妙的细节处理表现船的种类、特色,如帆船上的桅杆和帆、舰船上的大炮等,组拼后注意修饰整理,使作品更美观。

  二、教学目标

  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思路

  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建议绘画课的教学步骤可考虑为:准备——引导——表现——欣赏。导入方式很多:可由猜谜语或关于船的故事设为导入,也可以是直接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关于船的各种图片及相关资料欣赏导入。引导阶段先让学生了解船的外形结构,感受不同的船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根据所定的作业目标(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进行具体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四年级学生的创作宜先作整体构思计划,提示相关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的重点。在自主表现中,应作具体的技术指导,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如以信息加工策略为指导,教学步骤可考虑为:作品欣赏——掌握规律方法——提供创意指导——自主表现——保持迁移,教师根据作业定位出示相应的材料制作的成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范品“船”是用什么材料做成,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在交流学习中,教师可以示范与领做,让学生掌握运用此材料所需掌握的相关技术,创意指导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思考中,我们不可忽视它是建立在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之上的。学生在独立或合作制作中,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作业评析时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特殊表现等,最后出示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船,激发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更高期待值,从而思考怎样把握平衡的问题,学习空间将由艺术向科技领域拓展。

  四、教学选择

  本单元以“船”为主题,呈现了多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有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有制作木船或其他材质的船,具有一定的宽容性,教师应根据学情特点,教师本人个性特色选择明确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

  因为各地教学资源的差异,活动二的学习材料可提供多种选择:做木船的材料可以是家庭装修时剩余的木材,山林中的树枝、树皮、竹筒;泥塑船的材料可以是当地的陶泥或彩泥。用多种材料做船,建议从变废为宝的思路去寻找一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

  美术课程教学结构通常是四段式:导入——讲授——作业——小结,可设法改变这一课堂结构模式。改变时间、序列,强调某种学习方式,都可产生不同的结构组合。如活动二,根据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安排教学程序,可设计为:呈现目标——问题收集——了解技术——讨论方法——综合表现——评价迁移。开门见山提出作业目标,让学生主动去收集本课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分类整理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比如工具技术的使用,哪些问题可以是由学生个性发挥自主处理的。教师应善于把握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沉浸在本课学习之中。

  五、教学建议

  1.制作课涉及到养成因素和安全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应养成不浪费、不拖拉、不毛躁的好习惯,有环保意识。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拿刀片的手不随意挥动,锯刀应放在桌子中央,不用锯子敲打课桌等东西。教师应起榜样作用。

  2.学习屋提出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作品情况想办法。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平衡感不好,需在船底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2-26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3-17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八篇03-16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03-15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03-13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八篇03-13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8篇03-12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八篇03-12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六篇03-11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9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