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29 14:39:32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人的五种基本表情的其中三种。

  2、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3、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画纸、彩色笔、双面胶、镜子、各种表情图片活动过程1、引入课题2、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画表情》,幼儿可以边欣赏边学习。

  3、老师提问刚才听到的儿歌,幼儿回答问题如:老师提问幼儿刚才儿歌里都唱到什么表情?

  幼儿回答:拍拍手、跺跺脚······老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要拍拍手?跺跺脚?

  幼儿回答:高兴、着急、生气····老师让幼儿学习一个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伤心的表情。(表情都表现在我们的脸上)4、出示图片(1)老师提问幼儿:图片上的姐姐是什么表情?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眼睛弯弯、眉毛弯弯、嘴巴朝上翘······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高兴的表情,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高兴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高兴的表情。

  (2)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哭······眉毛、眼睛下垂,嘴巴向下落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哭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哭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哭的表情。

  (3)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

  幼儿回答:生气······老师提问幼儿: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眉毛竖起来、眼睛圆圆的······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发怒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怒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怒的表情。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画人的表情要抓住人的眉毛、眼睛、嘴巴······幼儿跟着老师再说一遍画表情的口诀,请幼儿自己说一遍······6、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从今天画的表情里找一个可以表达自己今天心情的,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题:感受声音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为了让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独特魅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提供了小学美术正负图形的教案希望对老师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正负形,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

  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等。

  (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

  (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

  (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

  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

  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复表现。

  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

  ④解构与重构。

  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

  (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4)小结:大量大师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剪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剪窗花流行于我国西北各地,以陕西为著,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都贴有窗花。特别是过年,剪窗花在窗户上贴剪纸已成为一种习惯,剪纸成为了点缀品,所以西北人习惯称它为“窗花”。它的花样有“鸟兽、虫鱼、花卉、吉祥图案、适合纹样”等。既富有画意,又很有装饰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风格各异,剪纸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赏性。剪窗花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绍陕西省剪纸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过介绍使学生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绍“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样子”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不简单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讲、演并用。

  教学目的

  认识“窗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窗花的剪法,剪出好看的`窗花。

  作业要求

  要正确地按剪法的步骤制作,特别注意相连不断。

  课前准备

  范品若干件及色纸、剪刀、浆糊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窗花范品,让学生欣赏,问:这是什么画种、叫什么名(引出“窗花”)?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方的彩色照片。说明窗花是西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照片中的老大娘是陕西省剪纸能手——民间艺人。她正在做什么?她剪的窗花是什么内容?这种窗花是我国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2.讲解:什么是“窗花”?“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3.窗花的剪法(边讲边演示):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次或三次,要折整齐。

  ②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②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④涂上浆糊,贴在窗户或底纸上。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三、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要根据窗户的大小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

  教师画一大窗户,选优秀作业贴上,其余的作业集中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教师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2、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表演,可运用绘画、雕塑、剪纸等造形手段表现。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特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感受艺术中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

  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并能表达一定情感。

  学具:

  绘画用具、剪刀、纸、塑泥、铁丝、易拉罐、泡沫等可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师问:你们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吗 ?( 生:《金蛇狂舞》,可让一学生用手表演蛇舞 )

  师问:听了这首音乐之后你有何感受 ?( 生讨论回答:强烈的节奏感与动感 )

  师小结:科学家们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艺术家也喜欢表现动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这一课吧 !( 板书课题《运动》 )

  二、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体会用动作表达情感

  1 .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

  师问:你们能证明一下,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呢 ?( 学生回答略 )

  师小结:现在老师想用艺术作品中的优美动态来证明这个观点。

  幻灯片展示美术家的作品①掷铁饼者;②舞台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④狩猎敦煌壁画;⑤荷拉斯兄弟的宣誓;⑥印度婆罗多舞;⑦反抗。

  2 .认识运动特点、体味动态美,用动作表现情感。

  师问:《反抗》中的.夕 3 女的动作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生:愤怒 )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中往往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往往会兴奋地现场作秀,你能模仿一下运动员进球的现场作秀的动作吗 ?

  可以请一个爱好体育的男生与老师合作表演。

  师:这些都是模仿,你能创造一个动作表达“我健康,我很棒”吗 ? 学生表演动作,并保持姿式,其余学生画出这个动态。

  展评作业,教师出示人体运动示意图,并简单讲解如何概括人物动态。(1课时)

  三、赏析现代派美术作品,学习表现人物动态另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 .赏析现代派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

  师:我们再来欣赏几幅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看看现代派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人物动态的。

  幻灯片展示作品:①风 ( 雕塑 ) ;②怀抱 ( 雕塑 ) ;③格尔尼卡;④块状组合人体;⑤呐喊 ( 蒙克 ) ;⑥舞 ( 马蒂斯作品 ) ;⑦下台阶的女人 ( 杜桑 ) ;⑧舞蹈;⑨奔跑 ( 学生作品 ) ;⑩生日 ( 夏加尔 ) 。

  问:这组作品与上组作品相比较有何不同 ?

  生答:这组作品都比较抽象。

  师小结:这组作品人物不再完全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但他们都比写实作品有时显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更便于夸张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生日》,你认为这个动态表达人怎样的心情呢 ?( 答略 )

  2 .请一个擅长舞蹈的女生设计表演几个舞蹈动作,表现“我快乐,我自由”。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 .以“我很棒,我健康”或“我快乐,我自由”为题,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体动态;另,也可自拟题目表现人物动态。

  2 .方法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现代派变形、夸张的,要求动态生动有趣。

  3 .所采用的美术语言不限,绘画、雕塑、剪纸均可。 (1课时)

  五、小结

  1 .展评学生作业。

  2 .结束语:

  今天我们深入动感世界,感受、体味并创造了动态的美,最后,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来结束这堂课,再次享受运动的快乐吧!

  放音乐,跳兔子舞,结束。 (1课时)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为三个部分,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部分为传统作品赏析,学习人物运动规律,并体味用动作表达情感;第二部分为现代作品学习,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表现动态美,力求生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第三部分为教学评价,可采取办学生作品展览形式,让学生自己评说。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幻想画

  1、了解科学幻想画的特点及各种表现形式。

  2、欣赏科学幻想画,学习其一般知识。科学幻想画

  3、能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学幻想画。

  4、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科幻画的一般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幻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注重尊重科学地表现主题科学幻想画。

  教学准备:

  有关科学幻想方面的资料、VCD太空探索、学生科幻画作品等。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会观察。边看VCD太空探索,边思考以下问题:

  人类至今为止,科学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观察星球的颜色。

  观察宇航员的服饰。

  观察各种卫星的外型结构。

  画家笔下的幻想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吗?其构图的奇特之处。

  三、学生观看VCD。

  四、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发散想象思维。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提供给学生所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从网上寻找资料或书籍上的图片资料。

  (资料互用,相互交流。可小组间的交流、组与组的交流、师生的交流)

  三、介绍技法。

  在黑卡纸上用梦幻笔(以淡色为主)勾线。

  星球用多色油画棒画,用手拉出飞驰的.效果。

  蜡笔画出主体物,背静用水彩大面积涂抹。

  宇宙用渐变色表现。色彩浓重为宜。……

  四、学生作业。

  要求:画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画面的内容要丰富。

  着重细节描绘。

  富于联想。

  所绘场面尽量宏大,有气势。

  五、完成稿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互评、自评结合。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十分钟时间作完成稿修改。

  三、评价(每位学生介绍作品30秒)。

  自评+互评+点评

  从科学角度评。

  从构图上评。

  从色彩上评。

  从表现形式上评。

  从综合工具的使用上评。

  教师的点评上突出重点。

  四、用学生的作品布置教室(师生齐动手)。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教学后记:

  这两节课是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好多同学对于对称不是完全的掌握。所以在课下还是不断提醒。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心灵手巧”系列课程是整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真正做到化废旧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形式从绘画造型---想象设计---创造制作。本课也是上一课设计飞机的延伸,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材料力所能及的表达出来,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人类石灰物质文明个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合作的饿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意识和基本素质,是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活动、分组学习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本课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较为合适,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能有效改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己设计的飞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所取材料形、色、质、量的感知,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材料传达自己的设想。

  难点:材料的合理选择,制作技巧娴熟(卷、切、插、接)。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以及黏土等。准备相关手工工具:剪刀、双面胶、美工刀、不干胶、细铅丝和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看一看

  教师先让自己用彩色卡纸制作的飞机在教室里飞起来,飞机上带着电视台的一则消息,让接到飞机的同学大声地读出来:我们将在中小学生举行一次航模大赛,要求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本越低越好,主要是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一说

  相互讨论、交流学生所带的材料,说说自己的材料有哪些特性和优势,找己的材料与飞机的形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画一画

  将自己的饿设计意图画出来,对照自己的材料,找出还“差”哪些材料?这时候与同桌、前后的同学结成四人小组,取长补短,感受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做一做

  四人小组组成后,进行分工合作:设计的确立---工具材料的选择---制作方法的运用---操作步骤的实施---效果的检验---收拾。让学生感受提高技艺,锻炼学生的细致耐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切割、拼接等技巧做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安全问题。

  评一评

  教师将教室前面布置成一个展台,请其他老师和同学来做评委,先由学生对自

  己的作品作介绍,然后评委会作出总评,尽量发现每一件作品的闪光点。课后拓展

  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制作更多的生活中实用的东西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美术小学教案大全03-10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2-22

小学美术教案06-30

小学美术教案10-12

小学美术教案10-30

小学美术教案素材 美术小学教案大全12-16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5-26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集合10-1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集合04-03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优秀03-06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人的五种基本表情的其中三种。

  2、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3、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画纸、彩色笔、双面胶、镜子、各种表情图片活动过程1、引入课题2、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画表情》,幼儿可以边欣赏边学习。

  3、老师提问刚才听到的儿歌,幼儿回答问题如:老师提问幼儿刚才儿歌里都唱到什么表情?

  幼儿回答:拍拍手、跺跺脚······老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要拍拍手?跺跺脚?

  幼儿回答:高兴、着急、生气····老师让幼儿学习一个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伤心的表情。(表情都表现在我们的脸上)4、出示图片(1)老师提问幼儿:图片上的姐姐是什么表情?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眼睛弯弯、眉毛弯弯、嘴巴朝上翘······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高兴的表情,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高兴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高兴的表情。

  (2)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哭······眉毛、眼睛下垂,嘴巴向下落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哭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哭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哭的表情。

  (3)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

  幼儿回答:生气······老师提问幼儿: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眉毛竖起来、眼睛圆圆的······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发怒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怒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怒的表情。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画人的表情要抓住人的眉毛、眼睛、嘴巴······幼儿跟着老师再说一遍画表情的口诀,请幼儿自己说一遍······6、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从今天画的表情里找一个可以表达自己今天心情的,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题:感受声音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为了让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独特魅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提供了小学美术正负图形的教案希望对老师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正负形,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

  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等。

  (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

  (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

  (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

  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

  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复表现。

  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

  ④解构与重构。

  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

  (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4)小结:大量大师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剪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剪窗花流行于我国西北各地,以陕西为著,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都贴有窗花。特别是过年,剪窗花在窗户上贴剪纸已成为一种习惯,剪纸成为了点缀品,所以西北人习惯称它为“窗花”。它的花样有“鸟兽、虫鱼、花卉、吉祥图案、适合纹样”等。既富有画意,又很有装饰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风格各异,剪纸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赏性。剪窗花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绍陕西省剪纸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过介绍使学生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绍“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样子”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不简单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讲、演并用。

  教学目的

  认识“窗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窗花的剪法,剪出好看的`窗花。

  作业要求

  要正确地按剪法的步骤制作,特别注意相连不断。

  课前准备

  范品若干件及色纸、剪刀、浆糊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窗花范品,让学生欣赏,问:这是什么画种、叫什么名(引出“窗花”)?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方的彩色照片。说明窗花是西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照片中的老大娘是陕西省剪纸能手——民间艺人。她正在做什么?她剪的窗花是什么内容?这种窗花是我国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2.讲解:什么是“窗花”?“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3.窗花的剪法(边讲边演示):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次或三次,要折整齐。

  ②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②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④涂上浆糊,贴在窗户或底纸上。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三、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要根据窗户的大小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

  教师画一大窗户,选优秀作业贴上,其余的作业集中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教师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2、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表演,可运用绘画、雕塑、剪纸等造形手段表现。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特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感受艺术中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

  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并能表达一定情感。

  学具:

  绘画用具、剪刀、纸、塑泥、铁丝、易拉罐、泡沫等可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师问:你们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吗 ?( 生:《金蛇狂舞》,可让一学生用手表演蛇舞 )

  师问:听了这首音乐之后你有何感受 ?( 生讨论回答:强烈的节奏感与动感 )

  师小结:科学家们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艺术家也喜欢表现动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这一课吧 !( 板书课题《运动》 )

  二、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体会用动作表达情感

  1 .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

  师问:你们能证明一下,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呢 ?( 学生回答略 )

  师小结:现在老师想用艺术作品中的优美动态来证明这个观点。

  幻灯片展示美术家的作品①掷铁饼者;②舞台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④狩猎敦煌壁画;⑤荷拉斯兄弟的宣誓;⑥印度婆罗多舞;⑦反抗。

  2 .认识运动特点、体味动态美,用动作表现情感。

  师问:《反抗》中的.夕 3 女的动作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生:愤怒 )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中往往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往往会兴奋地现场作秀,你能模仿一下运动员进球的现场作秀的动作吗 ?

  可以请一个爱好体育的男生与老师合作表演。

  师:这些都是模仿,你能创造一个动作表达“我健康,我很棒”吗 ? 学生表演动作,并保持姿式,其余学生画出这个动态。

  展评作业,教师出示人体运动示意图,并简单讲解如何概括人物动态。(1课时)

  三、赏析现代派美术作品,学习表现人物动态另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 .赏析现代派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

  师:我们再来欣赏几幅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看看现代派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人物动态的。

  幻灯片展示作品:①风 ( 雕塑 ) ;②怀抱 ( 雕塑 ) ;③格尔尼卡;④块状组合人体;⑤呐喊 ( 蒙克 ) ;⑥舞 ( 马蒂斯作品 ) ;⑦下台阶的女人 ( 杜桑 ) ;⑧舞蹈;⑨奔跑 ( 学生作品 ) ;⑩生日 ( 夏加尔 ) 。

  问:这组作品与上组作品相比较有何不同 ?

  生答:这组作品都比较抽象。

  师小结:这组作品人物不再完全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但他们都比写实作品有时显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更便于夸张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生日》,你认为这个动态表达人怎样的心情呢 ?( 答略 )

  2 .请一个擅长舞蹈的女生设计表演几个舞蹈动作,表现“我快乐,我自由”。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 .以“我很棒,我健康”或“我快乐,我自由”为题,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体动态;另,也可自拟题目表现人物动态。

  2 .方法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现代派变形、夸张的,要求动态生动有趣。

  3 .所采用的美术语言不限,绘画、雕塑、剪纸均可。 (1课时)

  五、小结

  1 .展评学生作业。

  2 .结束语:

  今天我们深入动感世界,感受、体味并创造了动态的美,最后,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来结束这堂课,再次享受运动的快乐吧!

  放音乐,跳兔子舞,结束。 (1课时)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为三个部分,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部分为传统作品赏析,学习人物运动规律,并体味用动作表达情感;第二部分为现代作品学习,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表现动态美,力求生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第三部分为教学评价,可采取办学生作品展览形式,让学生自己评说。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幻想画

  1、了解科学幻想画的特点及各种表现形式。

  2、欣赏科学幻想画,学习其一般知识。科学幻想画

  3、能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学幻想画。

  4、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科幻画的一般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幻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注重尊重科学地表现主题科学幻想画。

  教学准备:

  有关科学幻想方面的资料、VCD太空探索、学生科幻画作品等。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会观察。边看VCD太空探索,边思考以下问题:

  人类至今为止,科学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观察星球的颜色。

  观察宇航员的服饰。

  观察各种卫星的外型结构。

  画家笔下的幻想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吗?其构图的奇特之处。

  三、学生观看VCD。

  四、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发散想象思维。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提供给学生所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从网上寻找资料或书籍上的图片资料。

  (资料互用,相互交流。可小组间的交流、组与组的交流、师生的交流)

  三、介绍技法。

  在黑卡纸上用梦幻笔(以淡色为主)勾线。

  星球用多色油画棒画,用手拉出飞驰的.效果。

  蜡笔画出主体物,背静用水彩大面积涂抹。

  宇宙用渐变色表现。色彩浓重为宜。……

  四、学生作业。

  要求:画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画面的内容要丰富。

  着重细节描绘。

  富于联想。

  所绘场面尽量宏大,有气势。

  五、完成稿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互评、自评结合。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十分钟时间作完成稿修改。

  三、评价(每位学生介绍作品30秒)。

  自评+互评+点评

  从科学角度评。

  从构图上评。

  从色彩上评。

  从表现形式上评。

  从综合工具的使用上评。

  教师的点评上突出重点。

  四、用学生的作品布置教室(师生齐动手)。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教学后记:

  这两节课是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好多同学对于对称不是完全的掌握。所以在课下还是不断提醒。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心灵手巧”系列课程是整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真正做到化废旧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形式从绘画造型---想象设计---创造制作。本课也是上一课设计飞机的延伸,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材料力所能及的表达出来,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人类石灰物质文明个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合作的饿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意识和基本素质,是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活动、分组学习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本课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较为合适,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能有效改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己设计的飞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所取材料形、色、质、量的感知,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材料传达自己的设想。

  难点:材料的合理选择,制作技巧娴熟(卷、切、插、接)。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以及黏土等。准备相关手工工具:剪刀、双面胶、美工刀、不干胶、细铅丝和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看一看

  教师先让自己用彩色卡纸制作的飞机在教室里飞起来,飞机上带着电视台的一则消息,让接到飞机的同学大声地读出来:我们将在中小学生举行一次航模大赛,要求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本越低越好,主要是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一说

  相互讨论、交流学生所带的材料,说说自己的材料有哪些特性和优势,找己的材料与飞机的形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画一画

  将自己的饿设计意图画出来,对照自己的材料,找出还“差”哪些材料?这时候与同桌、前后的同学结成四人小组,取长补短,感受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做一做

  四人小组组成后,进行分工合作:设计的确立---工具材料的选择---制作方法的运用---操作步骤的实施---效果的检验---收拾。让学生感受提高技艺,锻炼学生的细致耐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切割、拼接等技巧做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安全问题。

  评一评

  教师将教室前面布置成一个展台,请其他老师和同学来做评委,先由学生对自

  己的作品作介绍,然后评委会作出总评,尽量发现每一件作品的闪光点。课后拓展

  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制作更多的生活中实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