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时间:2022-08-03 13:13:5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

  教学目的

  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3、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新课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冷的冬夜要下雪了,我备了酒,生起了火炉,你能来喝一杯吗?

  “绿蚁”是酒上泛起的泡沫,酒是自家新酿的,还没有经过清滤,“红泥小火炉”是用来温酒。没有金樽清酒,也无玉盘珍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不是宴大宾的陈设,但却最适合二三知己围炉夜饮,酒不酣而情浓,不醉于酒却醉于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对朋友的邀请,也是对温暖与友谊的需求,能来喝一杯吗?雪夜围炉,清谈小饮,非知音者,何能为?质朴简单的言语,如新酿和红泥火炉一般没有半点矫饰雕琢。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诗歌写封邀请函实在太奢侈了,而在古人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书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诗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不是为赋新词强说的愁,而是坦坦然然地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不仅诗歌如此,同样拥有这般自然而诚恳的美丽的还有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二、整体感知

  王维官至右丞,天宝三载,朝政由奸丞李林把持,有才能的人和敢谏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于是他便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就来到这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裴迪曾是王维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他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天宝三年的腊月末,裴迪在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这封信就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印发的参考资料,阅读全文。

  2、学生朗读,教师正音并纠正错误的断句与节奏。

  三、品读课文,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一问题──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阐述,可结合绘画的构图色彩等结合文章做适当引导点评

  2、学生自行朗读,在朗读中请学生品味“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与韵味。

  四、深入阅读,感悟以“深趣”融贮禅趣

  1、学生较难理解,以老师讲授为主,作此拓展意在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王维作为“诗佛”的独特风格:

  ⑴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王维从小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心灵浸染了佛教清静无为的色彩,其诗作或直接阐释禅理,或渗透禅趣。

  ⑵《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禅趣主要表现为王维所极力营造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的氛围:

  2、请学生欣赏朗读视频,感悟文章以“深趣”融贮的禅趣。

  3、学生朗读,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

  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等十个单元。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你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

  周次 课题

  第一周《千字文》(节选一)

  第二周 《千字文》(节选二)

  第三周 《千字文》(节选三)

  第四周 《月夜》 《乡思》

  第五周《山中》 《济上作》

  第六周 《断句》 《宣城见杜鹃花》

  第七周 《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

  第八周 《重别周尚书》《送友人》

  第九周 《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第十周 《塞下曲》《秋望》

  第十一周《从军行七首》(其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第十二周 《塞上听吹箫》 《征人怨》

  第十三周 文学巨匠——李白

  第十四周 文学巨匠——杜甫

  第十五周 文学巨匠——苏轼

  第十六周 文学巨匠——曹雪芹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2、作家、作品简介:

  3、具体讲解:

  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试用诗歌鉴赏方法。

  4、检查初步感知和独立思考效果

  准备课堂练习本,思考问题:

  (1)“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

  (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

  (3)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

  (5)“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注意句式倒装)

  (6)“殷勤”意义(古今异义)

  5、学生讨论、核对,检查自读习惯,反思学习方法。

  6、选生讲,教师补充。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无题:《诗经》、乐府诗很多;说无题,真正的“题”是什么?文章写的角度,前四句是……,5、6句是……,用了什么手法?与杜甫的什么句子最相似?)

  7、请大家分组讨论:

  (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8、赏析参考资料:

  9、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冬至教案12-16

传统文化李清照教案09-21

传统文化的小学作文12-20

传统文化小学作文01-27

传统文化的小学作文12-20

传统文化小学作文01-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04-02

传统文化的作文教案12-13

传统文化的作文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