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时间:2024-04-24 10:50:24 文圣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1

  教学内容:

  1、快快集合。

  2、立正,稍息

  3、丢手绢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素质目标:提高下肢的奔跑能力,灵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友爱,稳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

  (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或者有老师带领做各种模仿动作。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并做要求;

  (2)学生听指挥练习;

  (3)教师反馈给学生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重新练习

  预期目标:复习排成四路纵队,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主体部分

  新授内容:立正、稍息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的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的很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高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

  (1)导入;

  (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和个别学生示范;

  (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小组练习;

  (4)教师观察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对错 的进行纠正;

  (5)集合队伍,进行小节。

  (6)让学生上来示范,检查练习情况。

  预期目标: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正确。

  三、结束部分:

  1、游戏:丢手绢

  游戏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站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教师任意请一个学生为丢手绢者,朝逆时针方向跑,此时,大家齐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抓到者为胜,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要按逆时针方向追赶,否则追到不算;不能进入圈中追赶。

  教学方法:

  (1)简单讲解游戏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集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3、师生告别,宣布下课。

  练习密度:20-25%

  最高心率:130次分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态、脚部位置、手臂摆放等细节。

  学生能通过反复练习,做到动作规范、协调,养成良好的队列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示范、分解教学、集体练习和个人纠正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自我纠正能力,提高其对体育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整齐划一的动作带来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简单的军事化训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课堂常规(5分钟)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清点人数。

  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二)热身活动(10分钟)

  绕操场慢跑两圈,进行全身热身。

  做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拉伸运动。

  (三)新授环节(25分钟)

  1. 立正教学

  (1)教师示范立正姿势,同时口述动作要领:

  身体直立,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

  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并拢贴于裤缝线。

  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3)全体学生立正站立,教师逐一检查并调整姿势。

  2. 稍息教学

  (1)教师示范稍息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保持立正姿势,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手臂仍保持立正时的位置。

  (2)学生模仿练习,左右脚交替进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3)全体学生统一做稍息动作,教师再次检查并调整姿势。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口令响应”游戏。教师喊出口令“立正”或“稍息”,各小组快速做出相应动作,比比哪组反应快、动作整齐。

  进行队列变换练习,如“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左转”等,让学生在变换队形中灵活运用立正、稍息动作。

  (五)放松整理(5分钟)

  做深呼吸、慢走、轻柔拉伸等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心率,缓解肌肉疲劳。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改进要求。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在家复习立正、稍息动作,争取做到动作熟练、规范。

  三、教学器材:

  无特殊器材需求

  四、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动作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精神等,给予及时反馈与鼓励。

  结果评价:通过“口令响应”游戏和队列变换练习,评价学生对立正、稍息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

  五、安全提示:

  热身活动要充分,防止运动损伤。

  在做立正、稍息动作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动作过大导致摔倒。

  在队列变换过程中,注意与同学之间的距离,避免碰撞。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做到动作规范、整齐划一。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对口令的反应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分组互评等方式,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技巧。

  通过游戏化、竞赛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指令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纪律观念。

  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内容:

  立正:

  身体直立,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稍息:

  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左臂依然贴于裤缝,右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

  三、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10分钟)

  绕场慢跑或做简单的韵律操,充分活动关节,预防运动伤害。

  设计“口令跟随”小游戏,如教师喊出“立正”、“稍息”等口令,学生快速做出相应动作,以熟悉口令和预热学习内容。

  (二)新授环节(20分钟)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逐一详细讲解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标准示范,强调关键动作和细节。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秀示范视频,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理解和模仿。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口令进行立正、稍息的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小组互评与反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内部进行立正、稍息动作的互评,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最佳动作,教师予以点评和鼓励。

  (三)巩固提高(15分钟)

  口令接力游戏:

  分组进行口令接力比赛,一人发出口令,其余人迅速做出对应动作,依次传递口令,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

  队列变换练习:

  设计简单的队形变换(如横队变纵队、四路纵队变八路纵队等),要求学生在完成队形变换的同时,保持立正、稍息的规范动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四)整理放松(5分钟)

  轻松拉伸:

  引导学生进行肌肉拉伸活动,如腿部、腰部、手臂的拉伸,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全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立正、稍息习惯。

  四、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模仿练习、小组互评、口令接力游戏及队列变换练习中的参与度、动作规范程度及团队协作情况,给予实时反馈和指导。

  结果评价:通过小组互评、口令接力比赛成绩以及教师综合观察,对学生个体及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可设立“最佳动作奖”、“最佳团队奖”等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安全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热身活动要充分,避免运动伤害;

  动作练习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防止跌倒;

  在队列变换中,注意与同伴间的距离,避免碰撞。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课教案10-24

小学体育课教案11-03

小学体育课教案优秀02-27

小学体育课教案范文11-24

立正词语造句11-10

桌椅立正作文12-04

体育课的教案 体育课程教案05-04

小学体育课教案(精选13篇)03-08

小学体育课教案(精选12篇)06-08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1

  教学内容:

  1、快快集合。

  2、立正,稍息

  3、丢手绢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素质目标:提高下肢的奔跑能力,灵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友爱,稳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

  (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或者有老师带领做各种模仿动作。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并做要求;

  (2)学生听指挥练习;

  (3)教师反馈给学生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重新练习

  预期目标:复习排成四路纵队,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主体部分

  新授内容:立正、稍息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的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的很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高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

  (1)导入;

  (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和个别学生示范;

  (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小组练习;

  (4)教师观察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对错 的进行纠正;

  (5)集合队伍,进行小节。

  (6)让学生上来示范,检查练习情况。

  预期目标: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正确。

  三、结束部分:

  1、游戏:丢手绢

  游戏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站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教师任意请一个学生为丢手绢者,朝逆时针方向跑,此时,大家齐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抓到者为胜,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要按逆时针方向追赶,否则追到不算;不能进入圈中追赶。

  教学方法:

  (1)简单讲解游戏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集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3、师生告别,宣布下课。

  练习密度:20-25%

  最高心率:130次分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态、脚部位置、手臂摆放等细节。

  学生能通过反复练习,做到动作规范、协调,养成良好的队列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示范、分解教学、集体练习和个人纠正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自我纠正能力,提高其对体育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整齐划一的动作带来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简单的军事化训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课堂常规(5分钟)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清点人数。

  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二)热身活动(10分钟)

  绕操场慢跑两圈,进行全身热身。

  做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拉伸运动。

  (三)新授环节(25分钟)

  1. 立正教学

  (1)教师示范立正姿势,同时口述动作要领:

  身体直立,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

  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并拢贴于裤缝线。

  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3)全体学生立正站立,教师逐一检查并调整姿势。

  2. 稍息教学

  (1)教师示范稍息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保持立正姿势,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手臂仍保持立正时的位置。

  (2)学生模仿练习,左右脚交替进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3)全体学生统一做稍息动作,教师再次检查并调整姿势。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口令响应”游戏。教师喊出口令“立正”或“稍息”,各小组快速做出相应动作,比比哪组反应快、动作整齐。

  进行队列变换练习,如“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左转”等,让学生在变换队形中灵活运用立正、稍息动作。

  (五)放松整理(5分钟)

  做深呼吸、慢走、轻柔拉伸等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心率,缓解肌肉疲劳。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改进要求。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在家复习立正、稍息动作,争取做到动作熟练、规范。

  三、教学器材:

  无特殊器材需求

  四、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动作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精神等,给予及时反馈与鼓励。

  结果评价:通过“口令响应”游戏和队列变换练习,评价学生对立正、稍息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

  五、安全提示:

  热身活动要充分,防止运动损伤。

  在做立正、稍息动作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动作过大导致摔倒。

  在队列变换过程中,注意与同学之间的距离,避免碰撞。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做到动作规范、整齐划一。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对口令的反应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分组互评等方式,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技巧。

  通过游戏化、竞赛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指令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纪律观念。

  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内容:

  立正:

  身体直立,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稍息:

  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左臂依然贴于裤缝,右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

  三、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10分钟)

  绕场慢跑或做简单的韵律操,充分活动关节,预防运动伤害。

  设计“口令跟随”小游戏,如教师喊出“立正”、“稍息”等口令,学生快速做出相应动作,以熟悉口令和预热学习内容。

  (二)新授环节(20分钟)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逐一详细讲解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标准示范,强调关键动作和细节。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秀示范视频,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理解和模仿。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口令进行立正、稍息的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小组互评与反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内部进行立正、稍息动作的互评,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最佳动作,教师予以点评和鼓励。

  (三)巩固提高(15分钟)

  口令接力游戏:

  分组进行口令接力比赛,一人发出口令,其余人迅速做出对应动作,依次传递口令,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

  队列变换练习:

  设计简单的队形变换(如横队变纵队、四路纵队变八路纵队等),要求学生在完成队形变换的同时,保持立正、稍息的规范动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四)整理放松(5分钟)

  轻松拉伸:

  引导学生进行肌肉拉伸活动,如腿部、腰部、手臂的拉伸,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全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立正、稍息习惯。

  四、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模仿练习、小组互评、口令接力游戏及队列变换练习中的参与度、动作规范程度及团队协作情况,给予实时反馈和指导。

  结果评价:通过小组互评、口令接力比赛成绩以及教师综合观察,对学生个体及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可设立“最佳动作奖”、“最佳团队奖”等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安全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热身活动要充分,避免运动伤害;

  动作练习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防止跌倒;

  在队列变换中,注意与同伴间的距离,避免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