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21 16:08:42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1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为提前让学生做了预习,这节课的教学进展比较顺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说得非常精彩,背诵古诗环节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小孩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灯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高老师用和“我”约定的秘密,让“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乐的童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板书课题:自信。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感知课文。

  1.读好一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确、流利。)怎样才能读得正确、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复读?(难读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3.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出词卡投影,指定三个学生读,准备后齐读。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

  A组:

  肤色关键货车是否基础惊讶

  B组:

  著名一窝蜂一件事兴高采烈

  色彩艳丽肤色拖惊讶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B组中带点的生字,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与熟字比较,记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肤色的“肤”。

  5.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8个会写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适当展示习字作业,点评进步学生。

  三、检查朗读。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面向慢生(朗读稍吃力的学生)。

  3.师点评。

  4.解词体会。

  (1)联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不信试试。

  (2)不理解的词画下来,默读,用上法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比赛,认读生字(要求:读准音、声音亮)。

  2.上一课大家学了《自信》(板书课题),读得非常认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有感情,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课文,把课文都读得有感情。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2、3段。(提出默读的要领:心读,既不能读出声,也不能动嘴唇。)

  (1)思考:

  a.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为什么偏要买黑色气球?(自卑)

  b.你从哪里看出他内心的自卑?(相机指导朗读“公园的角落里……羡慕……不敢……”。)

  c.他为什么会自卑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肤色很黑”“拖着残疾的腿”)

  (2)相机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存在肤色歧视即种族歧视。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时候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想你就是这个黑人小朋友,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2.朗读感悟,重点突破,学习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a.指名朗读。这话是谁的话?(卖气球的老人说的。)

  b.你知道卖气球的老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吗?(他看出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到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联系到前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这些色彩艳丽的气球”。)

  (2)分角色朗读老人的话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读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带恳求”的语气、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温和”“惊讶”的语气。在朗读中再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指名读,并点评:谁能胜过他?

  b.个读,自由读,体会小孩自卑胆怯的心理。

  c.分组朗读4、5自然段。

  (3)再读老人的话。

  a.找出老人说这段话的态度。(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

  b.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励小男孩。)

  c.边读边悟:读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是气球的话,那么升起来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氢气一样,是成功的关键。)

  板书:气球——人升起——成功氢气——自信

  d.指名读,齐读。

  3.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对比体会。

  讨论:作者对老人的话为什么会“至今难忘”?(不仅因为老人的比喻生动、准确、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经历证实了老人的话是正确的——从一个有残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长为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4.。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三、实践拓展。

  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

  在编演时,教师提示:剧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还有一群活泼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玩色彩艳丽的气球。他们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还有对小男孩的轻视。在表演中,再次体会感悟理解课文。

  四、作业设计。

  1.采访你的家人、老师或有成就的人,请他们谈谈自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题编出一份手抄报。

  2.将你自己学习经历中印证自信与成功关系的事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阅读《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三个多音字。会写“旅”等16个字,会写“旅行”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词句,体会到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词语。

  2、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关键句子,借助提示语读好。

  3、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讲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篇童话故事,感受一场特殊的旅行。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画出故事中,红头在牛肚子旅行路线的有关词语或句子。

  2、认读生词。

  出示第一组生词:咱们

  偷偷

  牙齿

  悲哀

  眼泪

  贮藏

  喷嚏

  笑眯眯

  。(强调平翘舌音的词语:咱们

  牙齿

  贮藏)

  出示第二组生词:答理

  回应

  一骨碌

  细嚼慢咽

  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是呀这些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它们另外的读音吗?

  3、指导书写:“细嚼慢咽”的“嚼”字。讲解书写要领,强调笔画比较多的字写时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书空笔顺,出示书写口诀: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紧有力量。中间部分扁又长,下半部分要紧靠。伸出手跟老师一块写。

  4.寻找路线图,感知文章内容。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画出哪些词或句子(教师巡视并板画牛)指生回答,教师板书:

  嘴——

  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关联词语比如:先然后

  接着最后

  。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介绍反刍,牛一共有四个胃,当他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第二个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将食物送到第三个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进行咀嚼,牛这种进食的现象就叫反刍)。孩子们借助路线图我们就可以把故事讲清楚。(板贴:路线图)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故事中的红头最后出来了吗?谁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头救了他)

  2.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1

  捉迷藏预设2

  红头拼命叫起来(1)我们先来看红头怎样叫,出示句子。指生读此时红头的心情怎样?(板书:着急或害怕)

  请你读出你的害怕,着急(2)此时青头是怎样表现的?指生读句子孩子此时你又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板书:着急)请你读出你的着急和担心。

  小结:孩子们看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动作心情的词语我们叫它提示语(板贴:提示语)

  在朗读时关注他们就能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3)红头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读。如果让你加上提示语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叫?请你读出你的感受。(4)听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头是怎样做的?出示11段自读,找出青头的心情动作的提示语圈出来。青头心情怎样?(吃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加上这些动作(点红动词)来读这句话。

  3、总结:孩子们,刚才我们借助这些提示语,体会着人物心情,就读好了课文,接下来也请你用这种方法,自学12-16段,并画出表示红头和青头心情、动作的词语,借助提示语读好课文。(1)孩子们通过你的朗读你体会到了红头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板书:悲哀)出示:“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牛肚子里,红头似乎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师引读:是呀牛咀嚼的声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红头的身体被黏糊糊的东西包裹着,都快喘不上来气了,所以它哭着说——,它悲哀的说——(3)此时红头不仅悲哀还感受到——(板书:绝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绝望,如果你是青头你会怎样想?(5)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红头经历的是一次怎样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读再体会刺激的旅行。

  4、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所以当红头它牛肚子里出来再次见到自己的朋友时高兴的流下眼泪(板书:高兴)出示句子: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孩子们如果你是红头,除了感谢,你还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请你写在研学单上。

  (四)学以致用,拓展阅读。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路线图,加上提示语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你能不能借助思维导图把故情头救助后头的过程讲清楚,自己先来试一试。指名讲。

  2推荐你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感受童话的魅力。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成思维导图,然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能准确读出“朝、舍、缝、量、假、强”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2、认读关于“风”的词语,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准确、形象。

  3、背诵和书写两则有关动脑的名言。

  4、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表达的生动、优美。

  5、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6、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精神,和乐于表达的兴趣。

  7、设计春节节日饰品并进行交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从中了解我国春节的文化。

  教学重点:

  语文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并记叙下来;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多音字;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绿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找找双胞胎”

  自己试读;同桌互查;指名读。

  3、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填空

  4、你还认识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

  二、认一认,读一读。

  1、自由读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齐读。

  3、再次小声读词,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和感觉。然后在小组里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交流。

  4、通过读这些词,你发现感悟出了什么?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认读名句,简单说说读后的体会。

  2、读帖,与小伙伴商量 一下怎么把这两句话写好。

  3、指名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练习书写。

  5、评选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诵两句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说说初读后的感受。

  3、默读,划出你觉得写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体会。老师及时总结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探究与发现

  1、还记得《米佳的愿望》吗?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四季不同的风情而丰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经展开一幅幅不同的`画卷。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能说出这样与季节有密切关系的词吗?小组比赛:应选择一个季节,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出的词语最多。

  4、总结:其实妙词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探究和发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大胆地向他人表达,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小品表演《乐乐和童童的对话》。

  二、自由交流

  假如风有颜色,你希望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在小组里自由发言,小组长组织好顺序,明确发言的要求:说的人态度大方,能让每个人听清楚,听的人认真倾听,有意见应等别人说完再来讲。

  三、推荐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评选“风的使者”

  五、延伸

  请你也动动笔,画出风的颜色,为下节习作课作好准备。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大胆想象,并乐于真实地记叙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后大家都动笔画出了心中的风,今天我们来开个小画展吧!

  二、范文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朗诵范文《春天的颜色》。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

  2、交流听范文后的感受。

  三、动笔写初稿。

  1、像小作者一样,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让它更丰富更生动,好吗?

  2、试写一段话,简要大意即可。

  四、交流、补充。

  1、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画,并读初稿。其它成员提出个性意见。

  2、根据个性意见,再次完善自己写的内容。

  3、面向全班学生交流,集体补充。

  五、定稿。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相信每位同学都设计出了喜庆的春节饰品,这节课让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设计发布会。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设计的饰品和设计说明,在小组内交流。

  2、推荐佳作全班展示交流。

  三、评选“最佳作品”和“最佳设计说明”

  1、评选。

  2、请设计者上台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认读7个字。

  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教学准备

  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学生准备

  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二、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三、学习交流。

  1、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2、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四、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1、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2、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4、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七、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写话。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蜂(蜜密)脚(印映)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20xx.3.1 最新版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 轮读词语: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⑵ 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20xx.3.1 最新版

  ⑶ 轮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忖、媚、博、忖、坠、凸”;积累词语“阳光明媚、博士、控制、下坠、荒芜人烟、思忖、如愿以偿、合适、凸透镜”;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失控、失灵、思忖、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这句话的含义;能常识模仿文中的句子用关联词“既……也……”句。

  3.了解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用冰点火”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用科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好词好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了解比尔博士在困境中,如何如愿以偿地摆脱困境。

  教学难点:

  理解比尔博士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拥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遇事冷静。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

  1.词语:

  思忖:“忖”的字音,并为“思忖”找近义词。

  失控:从文中划出相对应的短语

  如愿以偿:“偿”查字典

  银装素裹:“素”查字典

  2.问题:

  谁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结果怎样?

  你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

  3.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平时我们是用什么工具点火的吗?(火柴、打火机)

  2.那么你们有没有看过用冰点火呢?

  3.揭示课题,齐读

  ●板书:用冰点火

  说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悬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反馈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

  1.昨天回家,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讲了谁用冰点火?

  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比尔博士(随机指导“博”的字形)

  2.那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又是为什么?

  ●板书:(情况?)(目的?)

  3.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思考: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失控失灵身处困境摆脱困境

  4.辨析“失控、失灵”的不同:“失控”就是指——“失去了控制”,那“失灵”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联系这段话来说说吗?

  失控:机器或一起的运行不受外力的控制。

  失灵:机器或一起的零件、部件或身体的某些器官变得不灵敏或完全不起应起的作用。

  5.你能借助板书连起来说一说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

  6.教师总结出示:

  比尔博士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因操纵杆失灵,飞机失控,被迫跳伞,落在荒山中,为了摆脱困境,他巧妙地用冰点火,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人们看到了火光把营救比尔博士。

  学生自读、齐读。

  说明:在教学中渗透字词的教学,尤其是“博”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教师可让学生在桌子上书空,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独立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为什么,可能有些困难,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出一些关键词语,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最后出示完整的句子让学生读,这样使整个练习有坡度。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比尔博士身陷绝境

  1.在当时的情况下,比尔博士最大的愿望是摆脱困境?那他究竟身处怎样的困境呢?用括号找到有关句子。

  出示:天啊!他真是太不走运了,居然处在群山的包围之中。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里,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

  2.播放视频,感受困境。

  3.体会比尔博士处境的危险和艰难

  (1)理解和读好“银装素裹”和“荒无人烟”这两个词语

  i. 银装素裹:出示卡片,齐读。

  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了“素”这个字在这个词中的意思是指——白色。而“裹”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也特别要注意,是一个“衣”中夹个“果”。

  你们看,这就是那银装素裹的世界,被冰雪覆盖,一片白色。

  再读这个词,读好它。

  ii. 荒无人烟:出示卡片,齐读

  荒无人烟指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2)请同学再读读这句句子,并结合“银装素裹”和“荒无人烟”这两个词来说说为什么说比尔博士身处困境?

  (3)请同学想想,如果不离开,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谁能说一说?

  出示:如果不离开,即使不(),也会()。

  (4)再读句子,读出当时的情况的.危险。

  是啊,看来比尔博士当时的情况真是太危险了,再读句子,读好这些词。

  ●指名读

  ●女生读

  ●男生读

  ●齐读

  4.此时,比尔博士想要摆脱困境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他不断的——(生)思忖

  出示:思忖(正音,开小火车读)

  找个近义词

  5.他想到了那惟一可利用的生命痕迹——枯枝落叶,想用它们来烧一堆火,这样——,可是那一天,他真是太不走运了,他发现——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出示:他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救他。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指导朗读,读好“既……也…….”

  ●板书:既……也…….

  你能不能用“既……也…….”说一句话。

  6.看来,比尔博士真是身处绝境。

  ●板书:绝境

  7.师生配合读句子

  出示:

  天啊!他真是太不走运了,居然处在群山的包围之中。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里,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

  他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救他。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说明:因为课文中描述的那种困境,可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因此让学生观看当时环境的录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因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加上阅读语言文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感受比尔博士身处的困境,在指导朗读困境的语言时就显得水道渠成。朗读指导,是最好的语感训练,而语感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最好途径。

  四、深入理解比尔博士是如何“用冰点火”的,体会他善于思考,巧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1.比尔博士因飞机失控被迫降落在冰天雪的山里,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枯枝落叶,比尔博士想点燃枯枝落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那比尔博士怎么会想到“用冰点火”,从而摆脱困境的呢?读4~~7节,找找有关句子。

  出示:此时,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冰面上,明晃晃的。

  齐读

  2.正是这一现象给了比尔博士启发。此时,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

  出示: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阳光!冰块!有办法了!

  师适当补充说明“灵光”的意思(这里的“灵光”就是指灵感,指他在脑中突然产生的想法)

  齐读句子。

  3.在这样的绝境下,居然能够想出这个好办法,真可谓是——绝处逢生(出卡片)

  那比尔博士心情会怎样?

  再读比尔博士的想法,读出内心的兴奋和狂喜。分小组读。

  4.有办法了,比尔博士的办法是什么呢?请同学再读课文4~~7小节,然后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填一填。

  出示: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阳光!冰块!有办法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

  但比尔博士看到阳光和冰块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5.从比尔博士的办法中,从他的表现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1)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2)能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3)遇到问题可以沉着、冷静

  可以说他使用知识和智慧摆脱了困境。

  6.比尔博士希望用用冰点火的方法摆脱困境,而这一办法终于成功了,真可谓是——如愿以偿。

  出示卡片:如愿以偿

  再读词,理解“如愿以偿”

  说明:语言实践训练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联系:当比尔博士看见阳光和冰块时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读懂的基础上回答。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教学过程揉捏地更加流畅与紧凑。

  五、总结课文

  1.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课题中的“冰”指的是什么吗?

  原来比尔博士是把冰磨成了“凸透镜”,课题中的“冰”其实就是指用冰磨成的凸透镜。

  ●板书:“凸透镜”(指导“凸”的字形)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凸透镜,所以在这加上了双引号。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启发?

  说明: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检查、反馈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应该让学生落笔写一写,学习了课文后,自己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

  你们能不能用第一人称向人们叙述自己是怎样想办法在困境中用冰点火,使自己获救的经过。

  说明:让学生把了解的科学知道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写下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机械地抄写,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勤练笔,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字词。

  附:

  板书:

  44.用冰点火

  (“凸透镜”)

  比尔博士 失灵 失控 摆脱困境

  渊博的科学知识 身处绝境

  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沉着、冷静

  参考资料:

  注释:

  失控:机器或一起的运行不受外力的控制。

  失灵:机器或一起的零件、部件或身体的某些器官变得不灵敏或完全不起应起的作用。

  失重:物体失去重量。是由于物体在高空中所受地心引力变小或由于物体向地球中心方向作加速度运动而引起的。如升降机开始下降时的状态。

  思忖:细细思索、考虑。

  如愿以偿:愿望终于实现了。

  课后反思

  一、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立足之本

  在教学过程中,导课时激发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尤其是思想上的准备。这是老师会选择一些语言、图片、影象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上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在《用冰点火》中,老师会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于课文内容的资料选用同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针对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补充,如:文字、图片、影象等资料。在《用冰点火》中,老师选用在冰雪世界的影象资料,让学生感悟当时的情况,感受当时比尔博士所处的困境。

  兴趣是成功完成任何事情的基础,只有想做,只有对内容本身感兴趣,才可能用心去完成任何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二、关注语言文字,品位语言魅力

  语文学习是什么?应该就是让学生品位语言文字的魅力。我认为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品位语言文字,还不能忽略最基本的字、词的教学。

  1.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在部分字词的学习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如果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忽略字词教学,那么 这些易错词将会在学生的笔下一直被写错。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设计的几个字词的教学则显得尤为有效。“博”字的偏旁部首是很容易被小朋友写成树心旁。右上部分也常常会写成横折钩;“裹”字的字型很有特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所点拨,效果则会大不一样。

  然而,这样的教学所需要的时间仅仅只有1、2分钟,效果则会很不错。

  2.品位文字,感悟内涵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位文本中的语言。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再通过老师的指引,理解文字中的内涵。在《用冰点火》中,老师先让学生品位词语“银装素裹”“荒芜人烟”,通过反复朗读,品位主人公的困境。在“既……又……”的句型训练,老师也安排学生更进一步地让学生感悟到比尔博士当时处在的重重困境。

  文字的品读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平时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文字背后的内涵。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名言警句进行积累,这样的话,学生会在一定的时间“爆发”。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收集春天的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歌曲《春天在哪里》)

  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

  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了伸懒腰,探出了尖尖的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相机学习“笋芽”一词。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说一说自己怎样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课件)

  (1)、字音字形: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读一读并组词,看看谁的词语最多。

  (2)、课文词语(出示词语课件)

  先自己认读,不会的可以问问相邻的同学。

  开火车读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所以在教学阅读之前必须把生字词掌握好,孩子们已经有了识记生字的经验,所以在这里要加强用本课字词说话训练。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重点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自己观察写字。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跟着老师书空。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跟老师书空。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启发思考

  1、观察插图,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的过程的愿望。)

  2、老师范读课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学生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考是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4、以画带读感悟课文。

  A、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

  B、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C、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D、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二、汇报交流体味课文

  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

  (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

  (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

  (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

  (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看到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吗?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出来吗?(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3、“我画了许多健壮的竹子。”

  (1)笋芽儿终于长大,你能代表它来感谢那些帮助了它的朋友吗?

  (2)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自豪)

  (3)你什么时候自豪过?现在就请你自豪地喊出笋芽儿的话吧。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象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此时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

  1、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们说。

  我对笋芽儿说——

  蚯蚓对笋芽儿说——

  春风对笋芽儿说——

  2、配乐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唠(lāonāo)叨滋(zīzhī)味

  抚(fǔwǔ)摸山冈(gānggǎ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春雨姑娘呼唤着的笋芽儿。

  雷公公用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春雨姑娘着她,着她。

  太阳公公着她,着她。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3、抄一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雷公公小草

  笋芽儿撒娇扭动钻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了解山区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象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方法

  1、想象,以读代讲。

  2、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学生说名称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山村的孩子们一起去看了他们在上学路上的青皮核桃、酸枣等等,老师相信大家在课下也充分读了书,了解了孩子们在上学路上的情景。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扮演山村的孩子们,带领老师这个城里人一起去看看在你们的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分享你们的乐趣,行吗?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把答案用直线画在书上。

  你们一共描述了哪几个季节上学时的情景?这几个季节的上学路上你们分别都做了些什么?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一路溪水。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

  过渡:你们充满快乐的上学路上真让老师向望啊!快带老师去看看吧!我们先去看看春天吧!

  三、阅读课文,深入理解

  春夏秋冬的顺序有学生来定。

  1、第一段:春天

  (1)请大家轻声读第一段,说说春天在上学路上有哪些乐趣?

  板书:春天

  理解: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

  板书:看野花

  (2)提问:走一路,能看到一路野花,说明花怎么样?

  预设:说明花多。

  提问:都有哪些花啊?

  预设:蒲公英、二月兰(课件演示蒲公英和二月兰的图片)

  对比: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

  蒲公英是黄的,二月兰是紫的。

  这样写突出了颜色,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色和紫色,花可真多啊!

  (3)过渡:我们置身于花海之中,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师:想想你有没有“弄得满身香”的时候?

  预答:有,喷香水的时候……

  (结合生活实际联想满身香的感觉)

  师:那在这儿香味从哪来啊?

  预答:从花中来,花散发出来香味熏的'满身香。

  (4)师:闭上眼睛想象你就走在布满鲜花的上学路上,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那种感觉该有多好啊!

  设想如果你走在这样的上学路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发挥想象,谈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孩子们上学时开心、高兴的心情)

  把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出来吧。

  学生练习读课文。

  2、第二段:夏天

  (1)春天花多,那么夏天又有什么特点呢?

  师:赶快去看看,默读课文,带老师看看夏天上学路上你们有哪些快乐?

  板书:夏天

  生:夏天上学,走一路,趟一路溪水。

  板书:趟溪水

  (2)师:什么叫“趟”啊?请大家站起来示范一下。

  (3)夏天很热,老师每天坐车上班都汗流浃背的,还觉得很没意思,但是你们却能趟着溪水,你们觉得怎么样?

  预设:又好玩,又凉爽。

  (4)师:请学生个别读,读出高兴的感觉,其他同学评价,能不能感受到他内心快乐的心情?(2~3个人)

  师:同学们感受到他快乐的心情了吗?谁能让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你快乐的心情,勇敢的举起你的小手,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3、第三段:秋天

  (1)师:春天走一路,看满眼野花,夏天走一路,听泉水叮咚,那么秋天怎么样?请你们快带我看看你们秋天上学的路吧!秋天上学的路有趣吗?

  板书:秋天

  生:有趣,能吃野果。

  板书:吃野果

  (2)吃野果怎么有趣了?

  预设:因为我们剥核桃会把手指弄得像黑炭条一样。

  师:为什么剥核桃手指就变黑了?

  预设:因为剥的多了。

  师:看来你们在上学这一路一直在剥核桃吃,那你们知不知道剥皮的过程中会流水,这水流在手上就会变黑,洗也洗不掉?那你们为什么还非要吃呢?

  预设:因为核桃太好吃了!

  师:这核桃可真好吃啊!老师都馋了!除了青皮核桃,我们还能摘酸枣吃。快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摘酸枣的?

  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

  提问:为什么哪棵树上的红,我们就摘哪棵?

  预设:因为红的好吃。

  提问:那青的怎么办?就扔了是吗?

  预设:等它红了再吃,“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师:看来你们真不愧是山里的孩子,特别了解大自然!而且你们有这么多选择余地,证明你们山里的枣树真(多)啊!

  4、第四段:冬天

  (1)师:山村的小朋友们,老师跟你们一起上学,春天看一路野花,真香!老师跟你们夏天一起上学,趟一路溪水,真爽!秋天我们吃一路野果,真好吃!那冬天呢?花谢了,叶枯了,野果也没了。那冬天上学路还有趣吗?

  (学生互相读,交流想法)

  板书:冬天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生:冬天上学可以滑着冰去,很好玩。

  板书:来滑冰

  师:你们是为什么可以滑冰?

  预设: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

  师:看来,在你们眼里小溪成了长长的大滑梯。那我们是怎样滑的?

  预设: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师:还有其他的滑冰方式吗?

  预设:躺着划,两个人一人站一人蹲,拉着滑……

  师:你们滑冰的方式可真多啊!看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让老师体会到滑冰的方式特别多?

  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还有哪很有趣?

  预设: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

  师:为什么“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

  预设:两边的景物飞快地向后移动,好像坐在汽车上一样;闭上眼睛看不见景物,听见耳畔嗖嗖的风声,感到速度特别快,就像坐飞机。

  (2)师:山里的孩子们,你们滑冰真有趣啊!为什么你们到了学校为什么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同桌讨论)

  (因为路上的景色太迷人了,同学们太开心了,不知不觉中快乐的时光就过去,好像一眨眼学校就到了,有些恋恋不舍。愿意在这么有意思的上学路上多停留一会儿,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 )

  四、总结写法,进行仿写

  1、过渡:山里的孩子们,你们带着老师走过了春夏秋冬的上学路,这一路走下来,老师觉得你们的上学路真有趣呀!就像一首(歌)一样!让我们在回顾一下这首歌,看看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课文的每自然段的首句,让学生找出特点。预设:句式相同。

  师:那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语句又有什么关系?

  都是先概括说这个季节的特点,然后围绕这句话具体地来写。这种写法叫做先概括后具体,这句话叫概括句。

  2、这四个概括句是按照春夏秋冬山村中的不同特点来写的,那么,谁能够仿照这个句式,写一写我们身边春夏秋冬的上学路?

  出示:春天上学,走一路,( )。

  四、总结拓展

  山区的孩子们,跟你们走过春夏秋冬这一路,老师真开心呀!感谢你们细致又耐心地带领和讲解,你们真是最聪明的孩子!

  板书设计

  2、上学一路歌

  春天看野花

  夏天趟溪水

  秋天吃野果

  冬天来滑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 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5、灰雀

  板书设计

  列宁 小男孩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演读。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四、讨论。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2.“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猜出了些什么?

  五、拓展探究。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六、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板书设计:

  为什么

  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04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15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16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15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6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