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01 17:34:0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并不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自然序数的认识,能正确运用序数词,体验序数的排列关系,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在设计活动时,创设帮助小动物搬家的情境,通过幼儿观察、动手操作感知理解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并能准确的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孩子操作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操作习惯,并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操作学具活动,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2. 从不同角度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 学习10以内序数,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感知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开始数,序数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10种动物图片、10层的房子图片每人一套

  2.教师用的动物、列车、房子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按照号码找凳子,复习五以内序数

  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室。指导语:“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小朋友们该说什么呀?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今天小朋友们和于老师一起玩好吗?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们的火车就要开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叱!火车到站了,小朋友看看每排小凳子前面的地上都贴了小圆点,我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好了,小朋友到于老师身边,于老师要发给小朋友们号码,一会儿小朋友要根据号码牌上的'颜色和数字来找自己的小凳子。拿到号码后先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找到和你颜色相同的小圆点,然后看清自己的数字,拿到数字几,就做到第几个小凳子上。如果拿到红色的数字1,就坐在第一个小凳子上,如果拿到黄色数字2,应该做到哪个小椅子上?小朋友们真聪明,拿到号码就去找自己的小凳子吧。” 教师发号码。

  指导语:“红队的小朋友把号码举起来老师检查。请把你的号码放在小框里。”

  二、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横排序列中的位置

  (一)引导幼儿观察坐在横排列车中的动物。

  指导语:“今天许多小动物也乘着列车来到这里,它们啊要搬家。看,它们的列车开来了,我们来伸出右手食指,从火车头的方向开始,数一数这列火车有几个车厢?能坐几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都藏在白色的窗帘后面了,我们一起小动物请出来好不好?先看老师请一个,我先请第三号车厢的小动物出来。把白色的小窗帘撕下来,放在前面的小筐里。请小朋友也看看自己的3号车厢坐的是谁。”

  (二)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的树。

  指导语:“原来每节车厢里都有一个小动物。快看,小动物乘坐的火车停下来了,我们看看火车后面有多少棵树?火车头停在了第几棵树的前面?有的说是第3棵,有的说是第8棵?请幼儿分别来表述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小结:为什么同一棵树小朋友数的会不一样呢?有的数的是第三棵树而有的数的是第八棵树?是因为小朋友们开始数的方向不一样。有的是从有太阳的这一边开始数的,有的是从有云彩的那一边数的,所以同是这一棵树,从这边数是第三棵,从那边数是第8棵。原来,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第几第几是不一样的。

  (三)再次感知列车中的动物顺序,为动物们发号码

  指导语:“火车已经停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为小动物们发号码,拿到几号的小动物一会就搬到第几层去住。请你从列车头的方向开始为它们按顺序发号码。像老师这样,将双面胶的纸撕下来,放在筐子里,从自己的小碗中拿出号码牌,将号码牌贴在相对应的小动物下面。现在请小朋友在小筐中拿出自己的小碗,为小动物发号码牌吧。”

  请幼儿说一说为谁发了几号,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它从列车头开始数是第几个,所以给它几号。

  三、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竖排序列中的位置

  (一)教师出示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房子,并按照刚才的号码,请动物们搬进新家。

  指导语:“现在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号码了,我们欢迎它们去新家。哇,这就是小动物们的新家,漂亮吗?真漂亮,小动物们也非常喜欢,急着去新家呢。刚才它们拿到几号号码牌就住到几楼去。小兔子是1号号码牌,它要住到1楼去。住在1楼,是该高高的,还是低低的呢?哦,所以数房子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看,每一层的窗户下面都有一个小空,我们就让小动物在小空里住进去。并且边让它们住,小嘴巴里边说‘请小兔子住在第几层’。”

  (二)指导语:“小朋友的小动物都住进去了吗?哦,这么漂亮的房子,于老师的小动物也要住呢。帮帮于老师吧。”请幼儿说一说,谁住在了第几层。

  四、搭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指导语:“小动物们都住对了,他们多高兴啊。小朋友们真能干!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于老师也很开心。今天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听,火车又要开了,我们快拿起自己的小号码,按顺序坐上火车回去了。和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 尝试在游戏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感知数量8;

  2. 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包装盒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春天的茶园

  引导语:春天来了,茶园里的茶树都绿了,茶农们都忙着采摘茶叶,忙着做春茶呢!大家看一看茶园里都有几种不一样的茶,

  1. 引导幼儿观看PPT。

  二、试一试,采茶叶

  引导语:茶园里还有很多茶叶都还没采摘,你们可以帮帮我吗?。

  每位小朋友只要采摘8片茶叶并把它贴在茶树上,每8棵茶树组成一个茶园;

  三、做一做,茶叶加工厂

  引导语:茶叶都采摘下来了,你们可以去我的加工厂帮我一些忙吗?

  1. 包装茶叶

  每个小袋里装8片茶叶,装好以后要放进茶叶罐里,每个茶叶罐装8包茶叶

  2. 找出茶叶加工厂中与“8”有关的东西。

  a.找出数字8;

  b.找出数量是8的东西;

  c.找出点数为8的`卡片;

  四、玩一玩,开茶叶店

  引导语:我的茶叶店马上就要开业啦~可是我的东西还没有摆上货架,你们可以帮帮我吗?

  请小朋友将之前找出与“8”有关物品分类摆放在货架上。

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的: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3、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难点: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

  2、 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娃等等。

  活动过程: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 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两个娃娃)我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2、 再出示一个中娃娃,引导幼儿比较。

  “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这个小娃娃高,比这个大娃娃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 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高矮。

  “刚才我们的娃娃比过高矮了,那我们小朋友也来比一比吧,我先请这一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你们都站在平平的地板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 再请一个中等个子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

  “我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地板上,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比一比,再请这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同上。

  (三)幼儿和树小组比高矮。

  1、 幼儿和大树比高矮。

  “现在我请小朋友和别的东西比一比,知道是什么吗?(树)我把树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树高还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树是高还是矮是要有东西和它比的,那我请这组的一个(中个)小朋友来和这棵树比一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出示小树。“你们说是小朋友矮,那我还有一棵小树,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现在是谁比谁高?谁比谁矮?那小朋友和两棵树比一比是(小朋友比大树矮,小朋友比小树高。)”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和树比一比,再请那组的一个(高个)小朋友上来。谁最高?谁最矮?(大树比小树高,,大树比小朋友矮。)

  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的,单独一个东西不能判断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高有矮,请你们在桌子上去比一比,按高矮来排排队。”

  每个小朋友使用以下几类操作材料:

  (1) 按瓶子高矮排序;(2)按套娃的高矮排序;(3)用积木从低到高叠楼梯;(4)按杯子高矮排序;(5)按小棒高矮排序。

  2、讨论:请个别幼儿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讲台来,这是什么玩具?数数有几个?教师指其中一个问,说说比这个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有哪些玩具?

  (五)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比高矮,现在我们从矮到高排着队,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可以比高矮。”

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2、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雪花片每桌一份,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桌面各贴一个数字(1-7),教师数字卡1—7,塑料花若干,小树、小花、水梨、葡萄数量各为八个。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

  (1)-----师出示塑料花,引起幼儿种花树的兴趣,幼儿变魔术成为小花树,教师变成魔术师。

  ------魔术师:“小花树们按照你们手里的数字,去找相应的花盆(桌子),把自己种下去!”

  ------幼儿按照自己手中的数字寻找正确的'位置。

  “XXX花宝宝你种

  在几号花盆里啊?”

  (2)游戏:《花开花落》

  师:“小花树在太阳公公和雨姑姑的照顾下,开出了X朵花!”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拿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师逐一出示数字卡2、3、4。)

  ——“花宝宝现在你开了几朵花啊?”

  师:“一天晚上吹起了大风,有三朵花儿被吹走了。”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拿走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花宝宝现在你还有几朵花啊?”

  教师继续出示数字卡,直到幼儿人手有7朵小花。

  2、正确感知8的数量,认识数字8,训练发散性思维,发展想象力。

  (1)感知“8”的数量。

  师:刚才花宝宝们有7朵花,现在花仙子又给了你一朵,数数,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继续操作雪花片。)

  (出示蜜蜂教具并与小花对应排列)“蜜蜂来采密了,看看来了几只蜜蜂?”

  “花朵和蜜蜂一样多吗?”

  幼儿点数。

  (拿走一只蜜蜂)“飞走了一只蜜蜂,现在还有几只?谁多谁少?”

  (增加一只蜜蜂)“又有一只蜜蜂飞来了,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蜜蜂?”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小蜜蜂为花宝宝准备了礼物,找找看有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它们是怎么安排的?”

  (教师出示小树、小花、水梨、葡萄的图片,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礼物虽然它们的排列方法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8”。

  (3)认读数字“8”,并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师:“无论它们怎样排列,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8”,并且集体认读。

  ——师:“数字8象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

  葫芦、眼镜、雪人……

  ——师:“8除了表示8棵小树、8朵小花、8个水梨、8串葡萄,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3、幼儿操作练习:

  (1)守恒练习。

  (2)多角度分类。

中班数学教案5

  6和7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会认、会读、会写6.7这两个数,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会读写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数012345

  (二)创设情境说一说、数一数

  出示同学们值日的情境图

  1、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它们各有几个,数一数。

  3、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三)、摆一摆、画一画

  1、让学生数出6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你能摆出什么?

  2、用7个你喜欢的图形表示数字7.

  (三)拓展应用、说一说

  说说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四)拨一拨,看一看

  1、

  2、

  3、

  4、请学生在计数器上练习拨6个、7个珠子.(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观察直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较大小)猜数游戏(6和7)

  (五)说一说,议一议

  出示课本图片,共同探讨6和7的意义:

  (六)写一写

  让学生说一说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最后学生线描黑,再练习写。

  五、课堂小结

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对5个以内实物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

  3.能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粗细的.相关知识。

  2.材料准备:彩色圆柱体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走蒙氏线。

  2.线上游戏:抱大树。

  请7名幼儿到台前,教师说:“三颗小树抱在一起”,这时三个幼儿一组迅速抱在一起组成“两株大树”,剩下的一名幼儿用手去抱抱这两株大树,告诉大家哪株树粗,哪株树细。

  二、集体活动

  (一)教师示范演示:

  1.比较实物,初步感知粗细。

  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一样的圆柱体,问:“哪个圆柱体粗,哪个圆柱体细?”

  引导幼儿亲身感知两个圆柱体的粗细并进行比较。

  2.教师出示五个红色圆柱体,进行粗细排序。

  把五个圆柱体凌乱地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通过目测找出最大的,依次从剩下的四个中找出最大的,直到最后一个,老师按照粗细顺序摆放。

  总结:从这边往那边看是从粗到细排序,从那边看过来是从细到粗排序。(教师用手势来指出方向)

  (二)幼儿操作:

  给每个幼儿出示5个红色圆柱体,让幼儿自由选择按从粗到细排序摆放或者从细到粗顺序摆放,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

  三、结束活动

  1.收拾学具。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粗细,同时通过排除法依次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圆柱体,并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摆放或从细到粗的顺序摆放。也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后,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操作,看看他们会不会按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来进行摆放。”

  3.师幼道别。

中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活动准备:

  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人手一支笔,每组两只空盆,幼儿记录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花生,观察花生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藏在这个谜语里(出示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大家一起来猜,猜对了,它就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有没有信心猜出来,好,仔细听,认真想,大家一起努力。(师说谜面,幼儿猜)

  (2)对,是住着麻屋子的'花生妈妈。花生妈妈说小朋友真聪明,她送每个小朋友一盘花生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盘花生果)想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好吗?听好了,先仔细观察你盘中的花生,不许剥开,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看看它的大小、长短有什么不一样?

  (3)你能猜对每个花生妈妈肚里有几个花生宝宝吗?

  (4)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有几个花生宝宝,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1、怎么多花生妈妈,怎样才能记清每一位花生妈妈有几个花生宝宝呢?第一个、第二个·····,你有什么好办法呀?(幼儿讨论)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还是剥一个记一个呢?

  2。幼儿操作,记录花生的颗数。

  (1)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个花生仁并记录在幼儿记录卡上。(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卡,找找花生妈妈肚里的花生宝宝数量一样的记录有几次。

  1、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2。请幼儿谈谈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2.学习使用“左边”、“右边”的词语。

  重点难点:

  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小椅子30把,排成整齐的六横排;录音机,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我的手”的游戏。教师说:伸出你的左手。小朋友边伸出左手边说:仲出我的左手。教师改变指令,小朋友做山相应的反应。

  2.请小朋友做“换座位儿“游戏。

  (1)畜乐开始,小朋友边听音乐在椅子周围自由做动作边说儿歌:小朋友听仔细,音乐停下找椅子。

  (2)音乐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请小朋友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或说一说:谁在我的'左边,谁在你的右边?)。

  (4)同伴相互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

  3.换座位儿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可引导小朋友以自身为中心,用左边和右边描述位置关系。

  评量:

  能够理解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和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我的左边”、“我的右边”描述位置关系;

  分析:

  小朋友在描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位置关系时,判断不稳定,易受相向同伴判断结果的影响,不能对自己的判断作出坚定的回答,须注意引导,多加练习。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数学教案9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活动目的: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2、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就是ⅹ和ⅹ?"。。。。。。

  活动结束。

  附一:故事《住宾馆》

  小动物们去旅游,来到了森林宾馆,要在宾馆休息。熊猫负责给小动物们分房子。熊猫把所有动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贪玩的小猴很晚才赶到。小猴跑到熊猫面前说:"我的钥匙呢?"熊猫管理员拿出了钥匙笑眯眯地说:"在这儿。给你,你是2号的邻居。"小猴一听:"2号的邻居我知道,不就是3号吗?拜拜!"不等熊猫把话说完一阵风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着钥匙来到了3号房,可是3号房里面好象没有锁,小猴正纳闷,开门一看,呀,里面住着一只大老虎,可把小猴吓坏了,赶紧关上房门。小猴想:"一定是熊猫管理员搞错了。"可是熊猫管理员说2号的邻居有两个,不只是3号。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原来1号才是自己的房间,从此小猴知道了原来2号有两个邻居,一个是1号,一个是3号。

  小猴子刚找到自己的房间,小熊又拿着钥匙来找房间了,小熊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号的邻居,可是5号的邻居是谁呢?这下可把小

中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复习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认识半圆形,知道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2、在轰动中,让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用各种图形拼成的路、布置好的半圆形拼图环境、蘑菇卡片、小筐、大型积木块。

  2、录象带、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巩固掌握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自己发现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一个圆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外面下雨了,通过兔妈妈和兔宝宝在屋里玩《找朋友》的游戏来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从而引出新课。

  二、基本部分

  (一)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 观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状

  雨停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外面采蘑菇,它们走在小路上,刚走出不远,兔妈妈不小心摔倒了。这路上的坑太多,而且这些坑的形状很奇怪。引出让幼儿观察这些奇怪的坑,然后让幼儿分别说出这些坑的形状。

  2、 铺小路

  教师示范讲解怎样铺路。告诉幼儿要把石头放进和它形状、大小相同的坑里边,然后还要检查铺平了没有。

  (二)认识半圆形,理解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

  1、出示半圆形的石头,让幼儿讨论该放在什么地方。

  2、归纳出:半圆形有两个角,一条边是直线,另一条边是弧线。两个一样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圆形,同时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的半圆形。

  3、 让幼儿寻找半圆形,说一说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半圆形的物品有哪些。

  (三)利用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图形的掌握

  游戏:《摸石头》

  幼儿蹲在小路的两旁,教师出示一个图形,请幼儿迅速用小手摸到这个形状的石头,看谁又对又快。

  三、结束部分

  游戏:《采蘑菇》

  幼儿拿着一起采到的蘑菇同教师随音乐走出教室。

  设计思路

  一次在户外活动时,几个孩子围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远远的看去就象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我走到他们身边才发现是在玩一块小石头。小朋友急忙告诉我:“刘老师你看,这是圆形的石头。”另一个小朋友又说:“可光滑了,真好玩。”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得出他们很喜欢这些天然的“玩具”,要胜过玩那些洋娃娃、电动车、积木等等。每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动寻西找的玩土、玩沙、玩石子,总也玩不够,而在我们计算课上,已经认识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掌握的还不扎实。于是,我便构思出这节活动,让幼儿即能复习学过的几何图形,又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中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⒈能按照要求指出有关对象位于队伍的“第几个”,感知7以内的序数。

  ⒉能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找妈妈》。

  ⒉材料袋:妈妈和宝宝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分析:

  能指出有关对象的位列序数,并能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激发兴趣

  师: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要带宝宝去参加亲子郊游,他们都穿上了一样的亲子装,宝宝班的老师有点搞不清楚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找找他们。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衣服着装的细节,比较家庭之间、亲子之间衣服着装的异同。

  ⒈游戏:找妈妈

  师:请你在图片中寻找和宝宝穿同样“亲子装”的妈妈。(重点指导:按照幼儿的回答,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将妈妈的图片标出来,表示“他们是一家”。)

  ⒉观察、比较每对家庭着装打扮的不同。

  师:这些宝贝家庭有着怎样的穿着打扮?(重点观察:有什么图案?发饰、发型、鞋子是否一样?)

  ⒊观察、比较妈妈和宝宝着装的不同。

  师:妈妈和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妈妈的个子比宝宝高,妈妈的裙子比宝宝的裙子长,妈妈的鞋子比宝宝的鞋子大等。)

  ⒋教师小结

  师:原来每个家庭的衣着打扮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图案、颜色等。同一个家庭衣服款式、打扮虽然一样,但是妈妈的衣服、鞋子等尺寸会比宝宝的`大。

  三.引导幼儿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特征对象,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站在队伍的第X个”。

  ⒈数数几个宝宝

  师:有几个宝宝?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一个一个地数)

  ⒉根据“妈妈”提示,找宝宝

  师:请你帮我找宝宝,我的宝宝穿着一条红色背带裤,他排在队伍的第几个?(重点:引导幼儿完整说:“站在队伍的第X个”。)

  ⒊根据“宝宝”提示,找妈妈

  师:请你帮我找妈妈,我的妈妈穿着XXX的裙子,她排在队伍的第几个?(重点:引导幼儿完整说:“站在队伍的第X个”。)

  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数序。

  ⒈讲解操作要求

  2 师:请翻开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找妈妈》。根据左边宝宝的服饰在右边的队伍里寻找他们的妈妈。

  ⒉幼儿操作:仔细观察画面上的细节,找到宝宝的妈妈,用笔把妈妈圈起来。

  ⒊讲评展示

  师:请你说说每一位宝宝的妈妈分别排在队伍的第几个,用画点的方式记录在空白处,如排在第3个,就画3个点来记录。

中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乐意用上下、前后、中间等方位词描述位置。

  2、进一步积累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

  【活动准备】一辆双层巴士。

  【活动过程】

  一、双层巴士开来了

  ——说说双层巴士和普通巴士有什么不同?

  ——数数双层巴士的上下两层各有几扇窗户?

  ——介绍乘坐双层巴士的经验。

  二、大家上车啦

  ●请5名幼儿上车,用已有经验描述好朋友的位置,但不能说出名字

  关键提问:

  ——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

  ——谁是他的好朋友?打打招呼

  ——除了用第几层的第几个来介绍,还有其他介绍方法吗?

  ●5名幼儿下车,拉上窗帘后再请4名幼儿上车

  ●游戏“猜猜我是谁”,规则:

  ——巴士里面的`幼儿说出自己的位置,请同伴猜猜他是谁?

  ——同伴先说出名字,再根据方位打开窗帘

  ——如果猜对了,可以上车但不能打开窗帘

  ●游戏“找空位”,规则:

  ——说出空位的位置,如果没人坐就可以上车,如果有人就不能上车

  ——每个幼儿都上车

  小结:同一个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位词介绍,可以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还可以说在谁和谁的中间。

  ●双层巴士开啦

  “双层巴士”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乘坐巴士”的游戏情境来进行如上、下、前、后等一定方位语言的表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分辨“上下前后”等方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怎样运用一定的方位词来描述“上下前后”等方位则是中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此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大家围绕下面的问题一起来探讨吧!期待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抛问:

  1、在空间方位的认知中,启发幼儿用方位词来表述上下、前后等不同方位有何意义?

  2、在游戏情况中,教师如何调控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数学目标任务达成之间的关系?

中班数学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掌握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小狗回家图画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主题,《火车》

  请一位男孩做火车头,在请一位女孩跟上。

  老师提问:下面应该请男孩还是女孩,让幼儿思考,并告诉幼儿如果车厢接错了火车就不会开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到其中的规律。

  2、教师出示小狗的`图画,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小狗要回家,但小狗回家的路是要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小狗就不了家了,我这里有三种颜色,但我也不知道怎样帮小狗回家,你们有办法让小狗回家吗?激发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探索出规律。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黑板上操作示范,有规律排序让小狗回家。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情况。激发幼儿对数学操作的学习兴趣。

  5、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作品成果。

  活动延伸:

  《开火车》让幼儿有规律的进行玩开火车游戏。

  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中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形的浓厚兴趣。

  2、幼儿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形活动,会用简单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形。如5个红色正方形、8个白颜色的圆形、7个蓝色梯形、7个绿色正方形等。

  (评:采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将图形出示给幼儿,直接引入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加深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一个印象,为下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1、提供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拼造型。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此环节要特别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所拼的造型,个别幼儿观察后加以补充。(评: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这一活动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主题性很强。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任由幼儿自由想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让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三、记录表达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每一种图形所用的数量,然后用原点或短线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2、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一种图形用的最多。

  (评:幼儿的点数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加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应的标记将所用图形的数量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点数物体的能力。)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供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百科:拼图游戏是广受欢迎的一种智力游戏,它的变化多端,难度不一,让人百玩不厌。

【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中班数学教案08-31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_中班数学教案07-07

中班数学教案:小矮人_中班数学教案07-05

中班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_中班数学教案07-07

中班数学教案:分花伞_中班数学教案07-07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0_中班数学教案07-05

中班数学教案06-21

中班数学教案11-22

中班数学教案01-17

中班数学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