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08 14:16:4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4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课题一:比的意义(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和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3分米、宽2分米的红旗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如这面红旗(教师出示红旗),它长3分米,宽2分米.要对这面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用减法,比较长比宽多多少或宽比长少多少.用除法,比较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板书:3÷2==1?????长是宽的1倍

  2÷3=????????宽是长的

  二、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要在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比.(板书:比.)

  教师:比表示什么意义呢?它怎么读,怎么写?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比又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先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2.教学比的意义.

  教师:(指3÷2)看这个除法算式,长是宽的几倍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长和宽比较.)

  红旗的长是多少?宽呢?红旗的长和宽比较也就是几和几比?

  (长和宽比较也就是3和2比.)

  求红旗长是宽的几倍又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指2÷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根据这个例子(指上例),想一想,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宽和长的比是2比3.教师板书.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教师:这两个例子都是对长、宽两个量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比是3比2,而一个比是2比3呢?

  引导学生回答:3比2是长和宽的比,2比3是宽和长的比.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教师:刚才我们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了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事例有许多,请看这个例子(出示投影片):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时,板书:100÷2=50(千米)

  100千米是汽车行驶的什么?2小时呢?汽车的速度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路程和时间比较.)

  那么汽车行驶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教师:在这个例子中,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教师:现在看这些例子,都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用除法.)那么表示两种量的两个数,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相除关系.)是几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

  学生回答后板书.

  再看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和长的比是2比3,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这又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比的.方法.)几个数的比?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两个数的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从比的意义看,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除二字下面画上着重号,然后齐读.

  3.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3比2记作(板书:记作),先写3,再写“∶”,最后写2.(板书:3∶2)

  提示学生比号的两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数的正中间,它叫比号,读作“比”,那么这个比就读作3比2.让学生齐读一遍.

  2比3记作(板书:记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00比2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0∶2.

  这两个比会读吗?齐读一遍,学生练习写比.

  教师:在比中,每一部分都有它的名称.我们以3∶2为例(板书:3∶2),这叫什么符号?(学生答后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板书: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后项)

  根据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在这个比中,用谁除以谁?(3除以2.)3除以2的商是多少?(1)

  教师指出: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1在这里就叫做3∶2的比值.

  板书:3∶2=3÷2=1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8。

  2、一代面粉吃了3/10

  3、一批货物已经运走了4/7。

  4、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20,第二天挖了全长的2/35。

  填空题: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其中的()份。

  二、口算。

  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文字题

  1、1减去1/3的差,再减去1/2,等于多少?

  2、3/10与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五、应用题

  1、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海洋,其余是陆地,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2、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丙队单独做需要18天,三队合作一天可完成这件工程的几分之几?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99~102页例1~例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正比例关

  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2.下面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1)时间一定,行驶的速度和路程。

  (2)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3.说一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4.引入新课。

  如果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反比例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出示例2某运输公司要运一批300吨的货物。让学生计算并完成填表任务。

  每天运的数量(吨)1020304050

  所需的天数

  在本上填表,并观察思考能发现什么?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按学习正比例的方法观察表里内容,相互之间讨论,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得出:

  (1)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需要的天数随着每天运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

  (2)每天运的吨数缩小,需要的天数反而扩大,每天运的吨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反而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总是一定的。(板书: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一定)因为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都是240。提问:这里的24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的板书补充成:运的总吨数一定时,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一定)

  2.教学例1

  出示例1。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例4的方法,自己学习例1,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比变,当长发生变化时,长方形的宽发生变化吗?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3.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综合例1、例2的共同点。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例1和例2,说一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义。

  例1、例2里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什么关系的量呢?请同学们看第101页1~3自然段。说明:像例1、例2里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迫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提问: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那么上面这种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板书:xy=k(一定))指出:这个式子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x和y,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乘积k是一定的。这时就说x和y成反比例关系。所以,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我们就用xy=k(一定)来表示。

  4.具体认识。

  (1)提问:例1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例2里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提问: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3)判断。

  现在回过来看开始写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当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指出:根据上面所说的反比例的意义,要知道两个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只要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两种量变化时乘积是不是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时乘积一定,它们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5.教学例3。

  出示例3,看书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追问: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要怎样想?其中关键是看什么?

  三、巩固练习

  用刚才我们说的判断方法来做几道题。

  1.做练一练。

  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可以写出数量关系式看一看)

  2.下题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反比例?为什么?

  一根铁丝,剪成每段2米,可以剪成5段;如果剪成4段,平均每段x米。

  3.做练习十二第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用怎样的式子表示x和y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2~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 目标

  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3.通过设计“旅游计划”,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解决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在解决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黑鱼湖的信息,有收获吗?你们从哪里获得的?(学生发言)老师从上也收集到了一组黑鱼湖的图片资料,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黑鱼湖的风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我们大庆的黑鱼湖美吗?今日的黑鱼湖以她的恬静、秀美、张开臂膀,欢迎四海宾朋!(课件播放声音“黑鱼湖欢迎您!”)同学们想去吗?什么时候去?(五一)好!我们就五一去,去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回。

  可在去黑鱼湖之前我们应干什么?预案中都应包括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利用课件随机出示。

  时 间 安 排

  活 动 安 排

  上 午

  中 午

  下 午

  二、指导实践

  怎样才能高效完成准备工作?(分工)请同学们注意听安排,一、二小组负责制定日程,三、四小组负责选择食品,五、六小组负责制定租车,最后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所需的费用。这样安排同学们能接受吗?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竞争,我们要在同一任务的两个小组间选择一个最佳。

  1、在制定日程安排时要综合考虑到哪些因素?(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以一个信息:从学校开车到灜湖需要50分钟,请同学们将具体的活动安排填在这张工作纸上:(课件出示)

  2、在购买食品之前应先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调查同学们都爱吃什么食品,统计出吃每种食品的有多少人,每种食品的`单价)全班按63人计算,请三、四小组同学根据事先调查结果将购物填在下表中,(课件出示)计算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教学工作纸二

  --------超市食品价目表

  品 名

  单价(元)

  数 量

  总 价

  合 计

  /

  /

  3、在制定租车时尽量想到什么?(每个人都有座,而且经济合理)还应调查些什么?(去黑鱼湖有哪几种车型,每种车的费用)你们调查了吗?全班学生按63人,请五、六小组将租车填在下表中,(课件出示)计算过程中必要时可用计算器。

  教学工作纸三

  大巴车租金100元 限坐30人

  中巴车 租金60元 限坐22人

  小巴车 租金40元 限坐15人

  一:

  二:

  三:

  四:

  4、各小组明白自己责任了吗?发工作纸。

  三、解决问题

  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1、我们一看一、二小组制定的日程安排,先有请一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并解说,(师生共同优化)下面有请二组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优化)在此基础上,师生评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日程安排。

  2、三、四小组的代表请你们上台来展示你们所做的购物,有请!你们完全采用了事先调查结果吗?为什么?(有些食品不适合外出携带)有些食品为什么买这么多?不买这么多行吗?为什么?(师生共同优化,并评选出一个最佳的购物)

  3、有请五、六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所制定的租车,(由学生评选出一个最佳)你们认为这个有没有不足?(只想到63个学生的座位,没有考虑到还有两个老师)从中你有什么感悟?(想问题要周全)

  4、还有哪个没有解决?(所需费用)怎样估算每人所需的费用?(学生自由发言)实际支出会比这个多还是少呢?为什么?

  五、活动反思

  1、本节课我们学习有哪方面的数学知识?课前我们都做了哪些数学实践?解决问题时都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

  2、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六、活动欣赏

  播放一组黑鱼湖图片,我们家乡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哪以后怎么办?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14

小学数学教案05-30

小学数学教案07-09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03-10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3-02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2-22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02-27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