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教案

时间:2023-05-21 19:58:57 教案 我要投稿

《图形的运动》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形的运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形的运动》教案15篇

《图形的运动》教案1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比较抽象:轴对称图形需要想象加实际操作相结合。

  难点分析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图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很难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感受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点。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根据物体的一部分,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好吗?

  师:请看图,对,是剪刀,猜的真准,再来一个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手套。

  师:再来一幅,对,是螃蟹,那这个呢?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飞机。

  师:再来一幅,对,是灯笼,那这个呢?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杯子。

  师:通过刚才的猜图游戏,你发现左边的物体好猜还是右边的物体好猜?确实是左边的好猜,那为什么左边的物体好猜?

  师:对,因为左边物体两边都是一样的,看到一半很容易想到另一半,右边物体两边都不一样。

  师:看来还真不能怪有的同学猜的不好。像左边这些物体,两边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在数学上,我们称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认识对称现象

  师:像这样的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试着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有这种对称的特征?

  师:对,电视是对称的、黑板是对称的、天安门城楼也是对称的。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1、观察图形,初步认识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判断。

  师:小衣服是—对称的。梳子—不是对称的。蝴蝶是—对称的。

  师:音符呢?我想有同学认为是,有同学认为不是,我们先把它放在最下面。

  师:小船是不是对称的?我想有的'同学们也有不同意见,我也把它放在下面。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做出了判断,但是我们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仅凭眼睛看就得出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对于大家刚刚做出的判断,我们有办法来验证吗?

  师:对,可以折一折。怎样折?具体说一说。可以把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看两边是不是一样。

  对折以后看两边是不是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是对折后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行吗?

  2、动手对折,完善认知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折一折、比一比,最后说一说我们的发现。

  折一折:把图片从中间对折。

  比一比:比较一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说一说:在小组内说说你们的发现。

  我们先来看这三个。

  师:我们通过对折和比较后不难发现,小衣服、蝴蝶和花朵的两边都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们三个是对称的。

  师:仔细观察花朵,你还发现什么?对,花朵既可以左右对折,也可以上下或斜着对折,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相信你能很全面的观察。

  师:再来说一说梳子,通过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梳子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肯定不是对称的。

  最后我们来看这两图形,刚才同学们的意见不太统一,现在你们想说点什么?可以指着说一说。

  师:对,音符对折后有一部分能重合,但是还有一部分没有重合,所以它不是对称的。看来对折后我们还需要认真观察,有一点不一样都不行。

  师:那小船呢?对,小船对折后不能重合,所以它也不是对称的。

  可是这两只小鸭子是一模一样的啊?说说你的想法。

  师:对,虽然这两只小鸭子是一样的,但是对折后无法完全重合,所以它也不是对称的。

  师:原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时,除了要看两边是否一样,还要看对折后两边是否一样。我师:把它也拿走。

  现在黑板上只剩下了这三个图形,它们在对折后都能够完全重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3、实际操作,深化认知

  师:刚才,大家一致认为这件小衣服是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就专门来研究研究它。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它剪出来吗?

  师:对,可以先对折。那,为什么要对折?对,对折后只需要剪出衣服的一半就可以了。

  师:真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剪出来的图形两边一定可以完全重合。课下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剪一剪、试一试。除了小衣服,你还可以尝试着剪一剪其他的图形,比一比谁剪得最有创意,剪得时候要注意安全!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师: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同学们灵巧的双手,看着我都想动手试一试。老师这里有剪下的一些图形,但是剪下来的图形和剩下的纸边不小心弄乱了,你能猜出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

  师:这个是,对了,这个呢?对,这个呢,对。同学们真善于思考,这些作品,虽然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但都是通过对折之后再剪出来的,所以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除了这些图形之外,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也有一些轴对称图形,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些是,哪些不是吗?一起看。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一)平面几何图形辨析

  师: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因为正方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还有什么发现?对,正方形既可以上下,也可以左右或斜着对折。

  师:是的,只要找到一种折法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的理由。因为长方形上下或左右左右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师: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左右两条边(腰)不一样长呢?那就不是轴对称图形了。我们看问题要全面。

  师:这个三角形—不是,当其中两条边相等时就是了。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我觉着这里又该会出现分歧了,怎么办?对,动手折一折。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通过验证说说你的发现?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也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思考问题要思维严谨。

  (二)想一想,画一画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敢接受挑战吗?

  师:老师手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如果我将它对折再对折,然后从这里剪一刀,请你想一想,打开后会是什么图案呢?把你的想法画到练习本上。计时1分钟。

  师:同学都已经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图案了吧!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是见证奇迹时刻,一起看!

  画对的同学请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师: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剪一剪、玩一玩,相信你会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对称,你会辨认轴对称图形了吗?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感受对称带给我们的美吧!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图形的运动》教案2

  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④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⑤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 轴对称(1)

  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图形的运动》教案3

  一、单元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P82——P89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变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运用轴对称或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单元教学安排

  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第1课时 轴对称

  一、教学内容:轴对称P82——P8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师: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吗?

  学生完成后反馈。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①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

  ②画一画,连接每组对应点,看看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

  反馈小结: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板书)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2主题图。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这样想?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图形可能是五角星。再引导学生根据对称轴想象出图形的另一半。

  (2)画一画。

  你能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引导学生思考:

  ①应该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画多长?

  师生交流后明确:可以先找到一些关键点,然后根据对称轴画出它们的对应点,最后连接各对应点。

  (3)说一说。

  组织交流: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①根据对称轴来确定一些关键点的位置。

  ②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根据这个图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

  2、巩固提高。

  拿出方格纸,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①动手设计。

  ②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的。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互动后总结: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轴对称,知道了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还学会了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六、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平移

  一、教学内容:平移P86——P8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掌握平移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的特征。

  难点: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活动:

  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在方格图中从左往右平移。

  师:图形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同答)

  2、说明: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实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虚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3、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图形变换的另一种形式: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3。

  (1)探究平移的特点。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平移的小游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能迅速找到变化和没变的地方。

《图形的运动》教案4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3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地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四、教学难点:

  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1条 1条 5条 无数条

  2、你能根据对称轴,在方格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吗?

  3、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 第2题的空白处。

  应该怎样想呢?

  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2、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5格5格A'

  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B 3格3格 B'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3、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1) 先找到对称轴左边 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的对称点,再连线。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2)应该怎样想呢?

  (三)布置作业

  1、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3)

  3、轴对称的特点

  ①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4、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①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②通过数格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③顺次连线。

  七、教学反思: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运动》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4纸、直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吗?

  生:喜欢。

  师:同学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生:玩.................

  师:同学们可真会玩!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玩,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如果给同学们,你会怎么“玩”?

  生:折飞机、折图形、折图案等

  师:同学们想象很丰富,也真会玩?想知道老师拿这张纸怎么玩吗?

  (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在沿着对折的另一边任意的把它撕下来)。

  师:看,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玩吗?

  生:想

  师: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拿出桌面的这张纸,先折一折,在撕一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师:同学们做好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预设生1:有一根线、有一条折线、有一条折痕、对称轴

  师: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师:除了这个发现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预设生1:???

  预设生2:图形的两边一样

  师:多聪明的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多么丰富的孩子!此处应有掌声!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图形,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

  生:一样

  师:像这样两边重叠在一起,就叫做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在来看这个图形,和刚才的图形是不是有相同的特征呢?

  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就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

  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师:想这个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1、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板书:对折 后两边 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书写正题:轴对称图形

  (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定义后,让学生去判断黑板展示的`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认识。)

  师:同学们,用你们响亮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领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来告诉你的同桌,你手中的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都讨论好了没有?

  生:讨论好了

  师:谁愿意用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你手中的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1:

  生2:

  (师及时订正与表扬)

  2、寻找和画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回想下,刚才通过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同学们说图的中间发现了什么?

  生:一根线或一条折痕或一条折线

  师:真了不起!

  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就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画一条虚线来表示。请同学们举起你的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描画对称轴。(老师一边画,同学们跟着一起描)

  师:拿出你手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你同桌说一说它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过度:同学们,还真没想到吧?简单的折一折,撕一撕,我们就能创造出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就这么简单。敢挑战一下自己吗?请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作业纸,试一试?

  (1)课件展示:巩固题习

  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生互动:

  第1个习题:三角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因为三角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观察真仔细,都会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判断,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哦!

  师: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什么位置呢?用手描画一下。

  生:从中间竖直向下

  师:掌声在哪里?

  第2个习题:小鱼简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预设生1:不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1:因为小鱼简图中左边和右边对折后不一样,图形对折后两边不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预设生2: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2:因为小鱼简图中左边和右边对折后不一样,如果小鱼简图上下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位同学太了不起!他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光只从左右对折,还可以上下对折,或者任意一个方向对折,只要能找出一种对折方法,使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同学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老师就进行提示)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不光可以这样对折,还能这样对折,也许还有其他的对折方式?只要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第3个习题:枫叶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因为枫叶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第4个习题:平行四边形图

  师生互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有时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官上的判断不如实践出真理,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

  师小结:通过折一折动手实践,同学们发现,不管从什么角度来对折,它都找不到一种对折的方法,使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过度:刚才我们分析了许多,反驳了许多,动手验证了许多,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师过度:同学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问题?

  生:想

  三、巩固提升

  (2)课件展示:小组合作

  师:请同学们打开 号信封,拿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要求:判断其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对称轴有几条?

  同学们分组合作交流,回报结果:

  正方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三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3:我们发现有四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4条)。

  长方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一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2条)。

  圆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三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3:我们发现有四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无数条)

  (老师也准备折无数次的圆形模板,以备用学生发现不了有无数条对称轴的)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无数条)。

  通过练习总结出:在一个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多条对称轴。

  四、渗透法制教育

  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呈现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就看同学们是否善于发现。而今天老师带来两组图片,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师:请看第一幅图,鸟洁白,水清澈,第二幅图,花艳丽,叶青青,呈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两幅自然美的景象中,可以感受到对称美的魅力。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鸟不洁白,水不清澈,花不艳丽,叶不在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乱扔垃圾、乱扔生活废品、环境被污染了

  师:对,我们美丽的环境就这样被污染了,我们要养成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学法、懂法的好孩子。

  做到渗透法制教育的效果。

  五、图片欣赏

  数学源于生活, 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并且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对称世界的神奇吧!(欣赏图片)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七、布置作业

  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回去制造出1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回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八、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学生作品图片展示区

《图形的运动》教案6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平移》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图形的平移也是借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平移现象引入的。在直观感知平移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理解、辨认图形的平移。

  难点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方法

  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实现知识的自主构造。在对物体运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现象,学会辨认物体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交流,初步理解旋转现象,有利于思维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提问作好引导,多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以便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避免低效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欢乐的游乐园中有着许多有趣的项目,那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观光梯、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

  (生相互介绍)

  师揭示:我们把像观光缆车、小火车、观光梯这样所做的直线运动称之为平移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如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4、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

  (2)物体平移时,形状、大小、位置不变。 ( )

  (3)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平移。 ( )

  (4)电梯的升降是平移。 ( )

  (5)拨计数器时珠子的运动是平移。( )

  板书: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观光缆车、小火车、观光梯

  平移--沿直线运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

  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图形的运动》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

  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运动》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辨认出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

  学生:剪刀、彩纸、尺子、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这个字的呢?

  生:对称的。

  师: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走进对称的世界,和大家一起认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板书题目,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猜字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在教学平移、旋转课程时,学生就可以自然地联系到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在一个轻松、熟悉的氛围中学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认识对称现象。

  谈话:我们先欣赏几张图片,并且请你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该怎么分呢?

  预设:按照是否对称进行分类。

  2、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这些物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想现场给大家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好吗?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它有什么特征?

  生:(折叠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3、验证课堂开始欣赏的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图片已下发到每个同桌的手中)。怎么验证呢?

  生:对折。

  4、即时练习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印象,然后通过老师剪图形的过程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准确概念,最后通过学生亲自对折课堂开始欣赏的图片,验证自己的判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你想不想自己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呢?开始吧。

  1、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2、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在全班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

  3、观察自己的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打开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都是对称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4、明确对称轴的.概念。(板书)

  我们把中间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对称轴。

  5、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

  师:我们把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剪出轴对称图形,目的是巩固前面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本环节对称轴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在剪图形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经历对折的过程,其实这就是与对称轴的初步接触,等到学生自己观察得出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其实就是对称轴这一结论时,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对称轴的概念了。最后经历亲自画一画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对对称轴又一层次的理解。另外,这一环节在本单元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如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都为第三课时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对称轴。

  【知识扩展】

  思考:长方形、正方形、圆各有多少条对称轴?

  【作业布置】

  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我用猜字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图片,了解对称图形;折一折,验证自己对轴对称图形判断的正确与否,加深理解;合作学习,剪出轴对称图形;探究发现,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四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虽然能快速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但不能准确地找出对称轴,证明对对称轴的理解只是表象。

  再次设计本课时,我会在教学“对称轴”的环节,加入一个反向练习。如找一个不是轴对称的图形,沿各个方向对折都不能重合,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对称轴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了。

《图形的运动》教案9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例1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例2认识图形的旋转;例3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例4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例5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以及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这是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关键:

  1.教学图形的平移时,要将着力点放在确定平移的距离上。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充分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图形旋转的概念,为进一步探索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点:

  1.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2.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六、教学难点:

  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七、教学方法与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知起点。

  2.紧扣图形运动的最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探索画运动后图形的方法。

  3.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

  八、课时安排:

  1.平移 1课时

  2.旋转 1课时

  3.轴对称 1课时

  4.练习 1课时

《图形的运动》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感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

  2、通过探索掌握平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讨论、探究、归纳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直观感受平移这种现象,理解平移是在做直线运动。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移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观察操作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推拉式的黑板。

  六、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在商场和游乐园的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三幅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图片的三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出示情境图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这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吗?(学生根据刚才的所学思考发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举例:拉抽屉、坐公园里的滑滑梯、电动伸缩门、电动推拉门等等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属于平移。

  大家真的`很善于观察,知道的课外知识真多。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七、作业布置

  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形象,举例说明。

  八、板书设计

  平移

  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图形的运动》教案11

  教材理解

  按照全套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时学生开始学习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具备一定的认识。在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旋转概念及其性质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课本又综合运用这些图形变换的性质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情简介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所认识。从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图形变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⑴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图形变换;⑵探索这种图形变换的性质;⑶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图形;⑷利用这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⑸用坐标表示这种图形变换。本章“旋转”的教学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

  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

  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

  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

  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作业

  1.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的图形丰富多彩,图形的变换千姿百态,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透过各种纷繁的现象理解数学的本质,课堂如何发挥它的最佳效益,怎样让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脉络成为课堂知识的主动接收者,这是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想突破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遵循以下教学原理:

  1、活动原理。即整堂课都是由师生的共同活动组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学习尝试,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休,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生、发展的平台。

  2、序进原理。即教学过程既符合知识的发生进程,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根据这个原理,我设计了从“具体”→“抽象”→“具体”→“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先从生活中的实例中来,再到头脑中的模糊感知,再实践操作,再抽象出数学模型,再用作具体练习。

  3、反馈原理。通过探索和练习的设置,及时让学生理解知识并起到矫正的作用。

  在这堂课上,鼓励探索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教给学生学习的兴趣远远大于教给他知识。

《图形的运动》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体验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的精彩,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难点】

  正确地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直尺、卷尺、线绳、图片、树叶、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观看蚂蚁比赛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瞧!这是队员红红、黄黄和蓝蓝。比赛规定:谁最先沿着树叶的边缘跑一周,谁就是比赛的冠军。今天请同学们为小蚂蚁们当一回啦啦队员好不好?你支持哪一只小蚂蚁?大声地告诉老师!比赛时大声为你支持的小蚂蚁喊加油好吗?准备好了,比赛开始!(课件演示比赛动画)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来评一评,谁是比赛的冠军呢?

  生:蓝蓝,因为红红没有跑到终点

  师:红红是怎么跑的?

  生:沿着树叶边缘跑的,但是没跑完。

  生:黄黄不是沿着树叶的边缘跑的,只有蓝蓝跑完了一圈。

  生:黄黄跑的不规范?

  师:怎么不规范?

  生:他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跑。

  师:还有想说的吗?

  小结:小蚂蚁红红没有跑一周,黄黄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跑,只有蓝蓝沿着树叶的边缘跑了一周,那么,这次比赛的冠军就应该是?同学们都是公平的小裁判,像蓝蓝这样从树叶的这一点开始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缘跑,再回到这点,蓝蓝跑了树叶一周的长度这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体会领悟

  1、摸一摸

  蓝蓝跑完了树叶的一周,那同学们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吗,(拿出树叶,咱们都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

  师:谁愿意上来指给大家看?

  生:我是从这儿开始指的,这样再回到这一点

  师:只要从任意一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师:其实不仅树叶有周长,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也都有周长,你能指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指出课桌面的周长(让学生都来指一指。同时,小组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指的对不对。)

  2、描一描同学们都会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了,如果给你图形你能用彩笔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试一试,看谁描得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生展示)

  师:听明白他是怎么描的吗?无论哪个图形都是从一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猜一猜看到同学们描得这么好,红红和蓝蓝又来凑热闹,它们在两个不同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仔细观察它们谁跑的比较长呢?

  师:红红绕着圆形跑道跑了一周,蓝蓝绕着正方形跑道跑了一周,你看它们谁跑的一周比较长?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红红跑的长,因为圆形跑道的表面大,它的一圈就长。

  生:我认为蓝蓝跑的长,因为正方形跑道的表面大,它的一圈长。

  师:虽然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要想知道谁跑的长,我们就要知道圆形一周的长度和正方形一周的长度,我们要借助尺子来测量A(课件出示圆形跑道上的红色痕迹逐渐变直,移动过来一把直尺测量是30厘米)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圆形的周长是30厘米)

  30厘米是这个圆形跑道一周的长度我们就可以说圆形跑道的周长是30厘米。

  B(课件演示正方形的一条边线变成蓝色,出示数据7厘米)

  再仔细观察正方形跑道,你又能发现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正方形的一边是7厘米

  生:正方形的周长就是28厘米

  师:虽然它们同时到达终点,但是红红跑的一周比蓝蓝要长,看来物体的周长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

  生:一周的`长度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周是一周,长是长度,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它们的周长)师接着出示图形“角”

  师: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

  生:没有(说错的学生演示:回不到起点,线断开了)

  生:有,到前面来指一指(边指边说)

  师:像角这样的有缺口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像刚才描的图形和正方形、圆叫封闭图形,那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它们的周长)。师擦去角

  4、量一量

  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呢?

  (1、)先指,这个是长方形,哪那个同学能上前面来指一指,这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那现在你能用你的两只手来比划一下它的周长吗?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找学生前面比划),从长方形上把绳子拿下来,看,这根绳子的长度56厘米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你能像他一样先估一估,再动手测量出我们手中图形的周长吗?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工具:直尺、线绳、卷尺来测量它的周长,测量时要取整厘米数。(学生测量)学生动手实践,全班交流汇报。(重点演示“圆形”的测量方法。)

  师小结:圆是曲线图形,它的周长不好测量,但是同学们却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有的同学先在圆上做个标记沿着尺子滚一周;还有的同学用绳子把圆围起,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课件展示)我发现同学们的办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化曲为直。(板书)其实,化曲为直就是数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其实,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我们给名画和照片镶边框时,需要先量出它的周长,我们给小花园围上栅栏,栅栏的长度就是小花园的周长,买裤子的时候,售货员总要问你的腰围是多少,这也是周长知识的应用。

  课件出示名画镶边框、小花园围栅栏、买裤子图片。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腰围吗?腰围就是一个人腰的一周的长度,请同学们来指一指哪是你的腰围?想知道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吗?怎么才能知道呢?用什么量呢?(卷尺)(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工具)谁来给老师量一下(指名到前面给老师量腰围)把尺子的一点固定在腰上,然后让尺子绕着腰一周注意一定要把尺子拉紧,再回到这个起点,看看尺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厘米。

  想知道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吗?请同桌两人互相帮助给对方量一量腰围。我们都能量出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那么,你还可以量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回答。

  三、设置悬念,拓展延伸

  同学们可以量出这么多物体面的周长,那么你能量出地球的周长吗?从同学们惊讶的神情中老师知道量地球的周长对同学们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人却量出了地球的周长,想认识这位伟人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周长的人)同学们看到这则信息有什么感受吗?

  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周长的人

  早在多年前,古希腊的埃拉托斯特尼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08千米相差无几。

  看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愿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敢想敢做的小勇士。

《图形的运动》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是旅游的最佳时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出示图片)想看嘛?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举例。

  旋转这个词,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我们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三要素及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三、学习探究新知

  1、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谁是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是怎样旋转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出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含义。)板书

  师:这个点或轴,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旋转中心”或“旋转点”。(板书:旋转中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教师以钟表和风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物体旋转的区别,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方向。)

  3、我发现同学们眼力越来越好了,并且脑子也越来越爱思考问题了,下面我想再试试同学们的眼力如何?准备好了吗?

  (课件)请看大屏幕,请大家仔细观察,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

  1)指针是按顺时针旋转的。

  2)指针是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不动。(师补充;这个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表示。

  3)指针顺时针旋转30°,从12到1。(30°你是怎么判定旋转了30°)

  (板书:旋转角度)

  4)谁能把旋转的这三个要素完整的说一遍。(生答)

  接着出示2、3个表,学生观察汇报。(可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了吗?(会了)

  哦,小精灵看老师难不住你们了,也想考验你们一下,你们能不能经受的住小精灵的考验。(这一次咱们来个同桌比赛怎么样?)

  请看大屏幕,仔细读题要求,看谁先拨出来。

  咱们拨完以后,同桌互相对照一下,不一样的要勇敢地把手举起来,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旋转,为后面学习旋转的特征做了很好的`铺垫。)

  5、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般要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个方面去描述图形是如何旋转的,那么如果给你一个基本图形,该怎样去画呢?

  你们想不想试试?

  好,我们拿出提卡1,认真审题哟。

  师: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对照一下,答案不同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时已经由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上升到图形的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活动,它在图形变换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学会画图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它又是反映学生是否理解有关概念,掌握有关特征的表现形式与检测手段。这里教师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让学生先模拟“转”再“画”,通过操作,看清楚旋转后图形位置,再讨论怎样画,由此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画图方法。线段的旋转既承载了对旋转要素的深化理解的作用,又为后继学习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6、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条线段的旋转,那如果给你一个平面图形,它又会怎么旋转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尺探究一下。(我们快速读题要求)

  请拿出一个像图上这样的三角尺,摆好方格纸,在方格纸上摆好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在旋转的时候,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操作。(看屏幕)

  注意事项:是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不是用笔画三角形,不拿笔。

  同桌可讨论一下如何旋转?会的同学可以帮一帮不明白的同学,看我们谁会当小老师,我们要互相帮助。

  师:好,同学们旋转好了吗?观察一下你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旋转的?

  (设计意图: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下节课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做准备,本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升华概念,得到知识。)

  预设:1)我发现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

  2)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是怎样判定三角尺旋转了90°呢?

  (看三角尺连o点的两条直角边或一条边)

  连o点的两条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相同。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

  3)旋转后的三角尺,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预备环节,看时间。师:三角形旋转具有这些特点,那其它图形旋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在方格纸上试一试。

  (逆时针旋转90°)生上台展示。说发现。)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设计了在带有方格的纸上操作小三角形旋转90°的活动。利用三角形学具,在有方格的纸上操作,为下节课学习例3做了知识与技能上的孕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掌握有关旋转的知识了吗?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练习1题找出小图形。

  (设计意图:本题呈现了几个通过旋转运动形成的图案,让学生根据旋转变换的特征判断该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旋转而成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题带阴影的三角形是以原来三角形中的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3题道闸。

  (学生举生活实例,问其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例子,特别是注意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道闸、秋千等,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五、谈收获,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妙的旋转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带着收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更有趣的旋转现象,更美的运动吧!

《图形的运动》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

  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教师活动:

  帮暖羊羊找角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确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游戏,帮暖羊羊找角。

  活动2【讲授】分类

  教师活动: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表象来给学具袋里的图形来分类,并汇报分类的理由。

  引出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动手分类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分成一类,将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类。汇报发现

  活动3【活动】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说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集体展示创造出来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觉

  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教师示范画的方法,强调易错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

  (摸折痕。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不准确的画法。)

  4、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活动4【导入】练一练,“巩固”对称

  (1)练习1

  同学们,老师想考一考你们,引导学生完成书上P68做一做。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动手完成

  (读出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两个具体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体汇报。)

  (2)练习2

  同学们,请你拿出2号学具袋中的图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自己独立先折一折,再画一画,能够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活动5【讲授】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创造出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美化我们的生活。

《图形的运动》教案15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方位图。

  1、复习。

  (1)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

  (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

  二、运动。

  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思考后举手发表。

  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2、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3、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

  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4、平移图形。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5、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将小船向下平移5格。

【《图形的运动》教案】相关文章:

《图形的运动》教案03-29

《图形的运动》教案11-12

图形教案06-12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03-31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04-02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5-29

图形运动教学反思06-30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9-12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