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3 14:07:18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原文阅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同步训练

  1.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2.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欲盖弥彰

  B.弥天大谎

  C.弥补过失

  D.弥留之际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彩陶文化

  B.光彩夺目

  C.五彩缤纷

  D.兴高采烈

  2.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①拟人、比喻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B.①拟人、拟人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C.①拟人、暗喻②比喻③拟人、设问、反问

  D.①拟人、暗喻②拟人③拟人、反问、反问

  4.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B.表停顿

  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

  5.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

  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

  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节和谐流畅。

  6.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8.《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步骤: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一、写作特点:

  (一)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这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后一段是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议论和记叙的关系,是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这个结论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强盛,又权力铺写诸侯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有两个作用:

  (1)反衬秦国之强,诸侯罗致人才,约从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并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备加称颂,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姓名达20人之多,可下文明确点出这次行动的结果──秦国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而自困。所以越是写诸侯人才众多,就越反衬出秦之强大无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2)和陈涉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诸侯,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诸侯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前半篇以诸侯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诸侯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国与陈涉都向两极予以强化,这样对比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本文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张上,如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外,有些地方显然是夸张的,有纵横家的遗风)感情充沛而强烈,具有强烈的论辩力量。例: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长大,比权量力”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说——知作者体裁

  1、说小诗:下面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2、说作者:你知道闻一多的哪些情况?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3、说背景:有谁知道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写作这首诗歌?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4、说体裁: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中国新诗的发展:

  二、读——理内容结构

  1、自由读:读两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诗歌的内容。

  3、清理内容结构,整体感知。

  ①什么是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②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③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④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4、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探——析形象语言

  1、小组合作探究

  分小组研读诗歌,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两各方面):

  ①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

  ②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③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

  ④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

  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探究第一节、第二三节、第四节、第五六七节、第八、第九节。要求: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在书上圈点标注,然后派代表交流分享。

  2、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每组派1—2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收获。

  3、讨论探究的主要要点

  ①第一小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②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③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④第五至第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使用拟人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上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毫无敬意,相反“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⑤第八、九节: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四、听——悟情感主旨

  1、过渡:作者用问答的形式抒发诗情,那么诗人在问问答答中,情感经历哪些变化?请听名家朗诵。

  2、播放朗诵视频。

  3、分析点播:全诗情感经历了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的情绪起落: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

  4、小结: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五、吟——得要领技法

  1、吟咏诵读,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和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在诗歌鉴赏中十分重要。理解了诗歌的感情和主旨,请说说吟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2、吟咏提示: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比如:

  3、吟诵比拼:

  ①小组互相讨论,在书上标记,互相听读。

  ②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朗读,其他同学互相评议。

  六、写——晒收获感受

  学了这首诗歌,结合初中学过的《最后一次的演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闻一多的事迹,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示例1:红烛发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诗与热血共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

  示例2: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说说说,说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

  示例3: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活动安排:

  一、唱。全班齐唱《童年》。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分点简要概述王海桐伤心与快乐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20xx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99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16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四、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31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六、教师小结本节活动

  七、布置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我的故事”的演讲,要求联系自己升中考的亲身体验,讲述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2、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及写作目的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回忆自己的生命历程,有一种弹指一挥间的感觉,在不知觉中,生命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读丰子恺的《渐》,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

  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

(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集命名为《缘缘堂》

  三、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1、朗读课文

  2、生字词

  纨绔子弟(wán kù)佣工yōng围炉拥衾qīn刑笞chī牛犊dú轧gá

  3、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植物花开

  儿女成长

  季节

  昼夜

  人生阶段

  人生境遇

  自然社会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也莫如

  “渐”。

  渐的实质

  渐的作用

  渐的外在表现

  “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主所欺

  四、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也莫如‘渐’。”中“圆滑”和“微妙”二词“圆滑”令我们想到人生就是像鹅卵石一样由于岁月的不断冲刷所造成,被冲掉了棱角,冲刷掉了自己的本质。作者用“圆滑”可以说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微妙”一词的使用非常贴切。作者指出人生的变化在于“渐”字,而“渐”字的表现是无声无息,令人毫不知觉的。而“微妙”一词正好是这种特点表现的概括。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

  3、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4、作者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如何理解?(课后练习四)

  五、写作特点

  1、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语言平易朴实,分析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鸿门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三国志》卷十一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鸿门宴》课时测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姬(jī) 左尹(yī) 鲰(zōu)生 戮(lù)力

  B.樊哙(kuài)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C.彘(zhì)肩 披帷(wéi) 刀俎(zǔ) 切而啖(tán)之

  D.杯杓(sháo) 卮(zhī)酒 犒(hào)劳 侍(shì)坐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巨是凡人

  C.籍何以至此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

  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为”音wé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对人的尊称。

  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5.框内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6.下列句中框内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7.下列内容,说明项王憨厚的一项是:(  )

  ①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8.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   )

  (2)《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

  (3)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

  (4)“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

  (5)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答:

  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答: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1、知人论世。

  2、体会诗人的情感。

  3、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幻灯)

  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们再看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4、诗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灯)

  5、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追求,向往

  2、那么,这个“姑娘”代表什么呢?结合下课后第二题。

  明确:(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登高》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作者介绍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代表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3.杜甫诗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绝句四首》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今天我们再来走进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劳伦斯的生活,去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二、作者介绍

  劳伦斯,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虹》、《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三、检查预习

  田凫(fú)椋(liǎng)鸟老饕(tōo)慰藉(jiè)

  蔷薇束缚斑鸠荆棘

  蛰伏隐遁(dùn)窒(zhì)息

  攫(jué)住昊(hào)天撕裂

  四、文本研习

  1、请在文中划出修饰鸟啼的词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

  A、缓慢、笨拙、吃力、隐约、含糊、若断若续

  B、清越、明快、悦耳、清明、生动、轻柔、欢快

  2、那么文中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鸟啼声赋予了什么样的色彩呢?

  A、黑色的浪潮严酷的冬天

  B、银色的通道、银光闪烁的王国、银色的泉流、银色晶莹的泉流、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春天

  3、文中除了描写鸟啼还讲到了鸟尸,请在我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并试着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作用。

  句子省略

  作用:“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鸟尸”是死亡的象征,两者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4、象征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明确:A、第7小节“冬天走开了……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严酷的冬天过去了,不管它曾经带给我们多大的痛苦,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新生的力量。

  B、第9小节“无论人们情愿与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天地。”

  生命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

  C、第12小节“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生与死是互不相容的,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在本质上不可兼得;但是,春天必将降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到来,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D、第15小节“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生命的到来,我们应坦然面对生死,死要勇敢面对,活要积极乐观。

  由对上面句子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劳伦斯他是在思考生与死的问题,生与死不相容,非此及彼,如果面对死亡应该勇敢,如果生存就应该积极乐观;同时,他肯定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

  2、了解徐志摩的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

  3、以本诗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走进徐志摩;

  4、品读诗歌意象,理解情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设想】

  1、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综合呈现,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重在诵读和感悟,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结合徐志摩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情。

  3、品读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英国剑桥大学的照片,配以轻音乐,了解康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重点信息: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欧游归来之时,实是回忆之作。“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在伦敦北面八十公里左右,靠近康河(剑河),以剑桥大学驰名于世。1920年9月徐志摩因景仰罗素,放弃了他在美国即将获得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前往英国,想成为罗素的弟子,但罗素因在欧战时力倡和平而被康桥的三一学院解聘,离开康桥。徐志摩只好当一名没有学籍的选修生,在康桥度过了一年(1921——1922),攻读经济学学位。本诗作于1928年秋再次访问母校后的归途中。

  三、诵读体悟,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情感重现;

  3、讨论: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结合诗歌意象具体分析。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离别康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以“作别”开头,营造了一种别离氛围,无限依恋。

  第二、三、四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意象,分别写出康桥的美丽、慈爱和浪漫,并逐步推进,将“我”对康桥的依恋、难忘等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第五、六节:诗人对康桥的情感在“寻梦”中达到高潮!诗人多想“放歌”,但此时此境,离愁别绪,只能是“悄悄”与“沉默”。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与开头呼应,节奏一致却又富有变化,回环往复。看似潇洒的离去,却有着逝者如斯的无奈。云彩虽然带不走,但康桥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那是一种情结、一种永久的怀念。

  点拨: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中写道,“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学习经历对于徐志摩来说,是意义非凡的,让他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改变,所以作者对康桥这一具体的环境,有一种依恋,一种情结。

  四、再读诗歌,感悟提升。

  讨论:这首诗是一篇华美的乐章,请仔细阅读、思考、分析、归纳,你觉得它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诗歌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这种美感是丰富而多样的,语言、意境、意象、韵律等等,请大家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新月诗派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一)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二)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三)绘画美即是辞藻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五、拓展延伸,走进志摩。

  课后活动: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徐志摩的生活经历,再读一读徐志摩其他的诗歌和散文,判断一下徐志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文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意 象:金柳 柔波 星辉 软泥 青荇

  情感:悄悄 轻轻 沉默——无限依恋之情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主要介绍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建安文学”和“三曹”以及“建安七子”,曹操的《短歌行》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②“建安风骨”的两大特征。这一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东汉帝国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名存实亡,形成大小军阀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一段激烈的军事斗争,逐渐由曹操统一北方,与此同时,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分别据有东南和西南地区,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汉献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但为争取人心,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历史上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期产生的文学,文学史上称为建安文学,主要是诗歌。建安文学的代表诗人主要是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称为“三曹”。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最著名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禹、应扬和刘祯七人,称为“建安七子”。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汉末的动乱,亲眼看到了社会的深重苦难,又都有重新整顿山河,实现国家统一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们的诗歌有两个鲜明的特色,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

  一是诗人勇于面对现实,反映战乱给社会带来深重的苦难,充满现实主义精神,

  二是诗人对实现国家统一有强烈的理想和追求,慷慨悲凉,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一、导语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

  A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

  A做官,有名有利

  B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体诗的艺术王国,一起领略古体诗的诗情画意,体悟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

  学习今天的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古诗十九首”有所了解。《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萧统编选《文选》时,选了十九首,题为“古诗十九首”,后成为文学上的一个概念,这十九首诗的风格,内容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者为一批失意的文人,他们是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的产物。由于生活上的失意,促使他们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彷徨、愤懑,用以慰藉心灵上的空虚、绝望。十九首的成就在于能把这些常见的主题表现得扣人心弦,惊心动魄,中国从此开始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阶段。

  《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它被明朝的陆士雍称为“《风》余”“诗母”(《古诗镜?总论》),历来对其评价甚高。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实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中则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其“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古诗十九首》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我希望借课文所选的《迢迢牵牛星》一诗为你们打开一扇通向《古诗十九首》的门,更希望我们通过对《古诗十九首》其他诗篇的自主探究、深入学习,与经典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迢迢牵牛星》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诗以神话为题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文人的艺术世界。

  2.朗读课文。

  给三分钟学生自我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揣摩课文的意蕴。

  3.字词解析

  迢(tiáo)迢牵牛星:远远的牵牛星。迢,远。

  皎(jiǎo)皎河汉女:灿烂的织女星。皎,洁白明亮。

  纤纤(xiān):细小。

  擢(zhuó):伸出。

  素手:雪白的手。

  札札:一札一札地。

  杼(zhù):梭。

  终日:整天。

  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泣:哭泣,伤心而哭泣。

  涕:眼泪。

  零:落。

  相去:相隔。

  几许:多远。

  盈盈一水间: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mò mò)不得语:含情脉脉而不得说话。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4.重点知识讲解。

  要解读一首诗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要从一个切入点把握,相信同学们读完这首诗都会有一个感觉:“美”,那么,我们就从“美”的角度来欣赏《迢迢牵牛星》,看看它美在什么地方:

  ①貌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段解:诗人遥望夜空,描写天空景象。银河阻断织女牛郎,也引出人的无限遐思,开头一句从大处着笔。

  解读:“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明亮的样子,形象鲜明,既写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貌。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②德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段解:直接描写织女织布的情状,既写了织女的情、神、动态,又写出了劳动的过程:纤纤素手穿梭织布,一梭又一梭,无休无止。

  解读:这两句所写,诗人的视线由广袤的夜空移到织女星,写想象中织女织布的情状,描绘出了一个勤快的劳动妇女的美好形象。“纤纤”状素手之修长。这是多好的一双手啊!它柔软雪白、纤细修长。“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纤纤”和“札札”,一状形,一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形声生情。

  ③情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段解:由牛郎织女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终日不成章”是问题的关键,也是矛盾的焦点。“终日不成章”的存在,势必导致“泣涕零如雨”的结果。

  解读: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相传王母为阻止牛郎织女相会,让织女永远织不出成形的布来。于是,织女一天一天织呀织,终日织不出布,只有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水不是又清又浅吗?两人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终究不能相会。作者由牛郎织女的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这四句是由事——不成章,而到人——泣涕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④境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段解:写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条清浅的河流阻断了一对有情“人”,只能相望而不能言语。但银河阻断的只是相会的路途,牵牛和织女的含情脉脉之思却是阻断不了的。

  解读:“盈盈”写水之状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这两句诗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情,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⑤音律美

  叠词的运用:

  迢迢——路之远纤纤——手之纤细皎皎——星之灿烂(月之白)

  札札——织布声盈盈——水之清浅脉脉——情之真(深)

  5.形式特点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五句十行,一气呵成,层层深入,哀婉动人,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这首诗还句句押韵、随韵成趣,自然而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

  1.下列加黑的字,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濯素手(zhuó)机杼(zhù)金羁(jī)东篱(lí)

  B.连翩(piān)豹螭(chī)脉脉(mò)冠冕(miǎn)

  C.飒爽(sà)幽并(bìng)羽檄(xí)乡邑(yì)

  D.勇剽(piāo)飞猱(náo)嫉妒(jì)暖暖(ài)

  2.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机杼(梭子)暧暧(昏暗、模糊)控(拉弓)弦

  B.终日不成章(文章)清且(又)浅扬声(有名声)

  C.沙漠垂(通陲)涕零(零星)不得中(通“衷”,心里)顾私

  D.捐(献)躯视死忽(不在意)如归凌(超越)鲜卑

  3.填空

  (1)曹植,字______,《白马篇》又名《______》,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俯身散马蹄”以及“捐躯赴国难,______。”是千古名句。

  (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诗作的剪辑,最早见于___________萧统的《_____________》。

  (3)陶渊明,一名_____,字_______,东晋田园诗人,《饮酒》是其名篇,其中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是名句。

  4.下列对诗句中的叠字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叠字“迢迢”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皎皎”是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

  5.下列对《白马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两字命名。诗题又作《游侠儿》,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

  B.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曹植的诗“极工起调”,诗一开头用起兴手法,描写了一匹骏健的白马奔驰在西北草原上,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D.诗的最后八句,揭示了游侠儿的内心世界——为了国家,他投身在锋利的刀刃丛中,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为国赴难,视死如归。

  阅读下面陶渊明《归园田居》,回答6~7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为下列句子加黑的词语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1)少无适俗韵(2)桃李罗堂前(3)虚室有余闲

  A.情趣网罗闲暇B.韵味网罗闲宅

  C.情趣排列闲暇D.韵味排列闲宅

  7.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8.对陶渊明的《饮酒》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幽静。

  B.后六句为第二层次。承“而无车马喧”,说明采菊、看山、夕阳、归鸟中有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既不能也无须用言语形容。

  C.历来为人称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的关键词是“悠然”,因为它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的自然而然的融汇过程。

  D.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答案与提示

  1.B  2.A  3.略4.A(提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是互文)

  5.C(提示:没用起兴手法)

  6.C  7.D(提示:“不善于做官”错)

  8.C(提示:关键词是“见”)

  《汉魏晋诗三首》能力训练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迢迢(ti2o ti2o远远,遥远的)牵牛星

  纤纤擢(zhu^伸出)素手

  札札弄机杼(zh)织布机)

  B.仰手接飞猱(r$u猴子的一种)

  狡(ji3o通“矫”)捷过猿猴

  勇剽(pi1o剽悍)若豹

  螭(ch9无角的龙)

  C.守拙(zhu#愚拙)归园田

  狗吠(f8i叫)深巷中

  久在樊(f2n篱笆)笼里

  D.羁(j9束缚)鸟恋旧林

  胡虏(lu%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迁移

  皎皎(ji3oji3o明亮洁白的样子)河汉女

  2.选出运用了对偶修辞格的一句

  [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选出对诗句翻译有误的一句

  [    ]

  A.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译文:轻轻地摆动柔美雪白的双手,弄得织布机发出一阵阵响声。

  B.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译文:在刃锋剑刃中舍身忘死地战斗,怎么能顾惜到性命的存亡呢?

  C.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译文:姓名列入了壮士名册,就不能在心中挂念私事。

  D.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离我很远的村庄隐约可见,墟里的炊烟依稀能辨。

  4.选出表现陶渊明热爱田园,厌恶官场的一句

  [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5.填空:

  ①《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末年一批文人的诗作,最早见于________朝________代________的________。这十九首诗________作题目。

  ②曹植,字________,他生逢乱世,素有________之大志。后受哥哥________的嫉妒和陷害,忧愤而死。《白马篇》又名________。

  ③陶渊明,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他四十一岁时因________________而离职回乡,息影田园。其作品风格为________________。

  6.对下列诗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A.这是农村普遍具备的自然风光,诗人是在向人们展示他新的生活环境的特色。

  B.通过农村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C.这是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反映诗人归园田居欣然自得的心情。

  D.这是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反映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情。

  7.《归园田居)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地将景物信手拈来,达到情景交隔、寓情于景的地步。下面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这首小令与陶诗在写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②“尘网”比喻________;“羁鸟”“池鱼”比喻________________;“恋旧林”“思故渊”比喻________________。

  8.我国古代诗歌朗读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但划分节奏,不可以死套上述规律,应以不破坏诗意表达为原则。如《春望》一诗的朗读节奏划分就属此种情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试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选出来:

  [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E.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9.下面是白居易的一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五言绝句,语序已被打乱了,请正确排列下面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长庆二年春②多情立马人

  ③开元一枝柳④半朽临风树

  正确顺序是:________

  10.以“鸡声茅店月”为上句,选出下列句子中能与它组成对偶句的一句

  [    ]

  A.燕语似讥人B.野旷天低树

  C.人迹板桥霜D.郝郎明月夜

  11.《归园田居》是最能显示陶诗风格特色的一首诗,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①________农村。全诗描绘了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②________生活的无上乐趣和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③________心情及对官场生活的④________之情。

  试依次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上列空白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A.回归;B.来到;C.归隐;D.奔赴

  ②A.自由;B.闲适;C.安闲;D.田园

  ③A.欢快;B.愉快;C.高兴;D.欢乐

  ④A.鄙弃;B.厌恶;C.憎恶;D.留恋

  12.阅读陶渊明的第九首《饮酒》诗,完成①-④题。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讳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①“问子为谁与?”这句中的“子”是指________。

  ②“疑我与时乖”这句中的“我”是指________;“与时乖”是指________。

  ③“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这两句诗的正确意思是

  [    ]

  A.整个世间的风尚都是这样,希望你也随风就俗。

  B.希望你洗清身上的泥,做一个高尚的人。

  C.整个世界都崇尚道德,希望你也能洁身自好。

  D.整个世间都是随波逐流,希望你不要随着泥水淌去。

  ④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①东汉南梁萧统《文选》一般取第一句诗②子建建功立业曹丕《游侠篇》③东晋田园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平淡、质朴、爽朗而清新

  6.C

  7.①用的均为白描手法,不加任何修饰不同点a.陶诗通过景物描写寓情于景,同时运用比喻表达自己的爱憎b.小令没有运用任何比喻,只是归情感寓于客观景物之中②污浊的官场诗人误入官场对故乡田无的眷恋

  8.C、E

  9.④②③①

  10.C

  11.① C②D③A④B

  12.

  ①田父

  ②陶渊明违背时俗、与世俗合不来

  ③ A  ④采用了对话的手法。通过与田父的对话,描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与世同俗的高洁胸怀。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绷私庵泄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绷私庠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毖盗费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卑盐樟绞资中的意象。

  3币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比劝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2闭湎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1卑盐帐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绷私馐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

  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

  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

  1弊髡呓樯

  参见“课文说明”。

  2毙醋鞅尘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 鉴赏品味内容:

  1痹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蔽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 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建议找出诗人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和这首《我遥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几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海子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海子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做些补充)

  参见“课文说明”。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参见“课文说明”。

  1焙W有垂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

  2焙W拥氖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建议学生课下阅读,想想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笨瓮庋《梁W印⑹骀玫仁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

  2笨瓮庑匆皇仔∈,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理解文章表达的有关审美的主旨。

  3,理解隽永含蓄的语句。

  二、重难点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揣摩重点语句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日本动画人物有?

  樱桃小丸子,一休,流川枫

  其中这个聪明的一休和尚对川端康成的影响也很大,一休曾经两次自杀,那种参透尘世的大悟不免也带上消极悲观的情调,所以川端康成受佛教影响其作品带有消极悲观的“物之哀”的特点,同学们下来阅读他的作品注意对这点的鉴别。不管怎样,川端康成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将给我们带来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的享受。

  2,如果给这篇文章配乐,你会选择什么基调的乐曲?

  轻柔、哀伤的音乐

  提问:依据是什么

  学生:(1)根据作者的身世——简介作者: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2)从文中寻找依据:课文中写海棠花“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请划出此句

  所以他的作品既和他的身世有关,又和他的美学追求有关,必然带有一种哀伤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听音乐朗诵课文

  2、扫清文字障碍:壁龛(kān)邂逅(xiè hòu)陶冶(táo yě)迥(jiǒng)然拜谒(bài yè)

  不可思议大吃一惊难能可贵不由自主迥然不同

  3、提问:我们说这是一篇说理散文,阐述了审美的问题,那作者是由什么而引发思考的?

  明确:

  (1)清晨发现海棠花未眠(学生大多只想到这个客观原因,还有一个主观原因要点拨

  (2)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这在文中起到为下文张本并统率全篇的作用。

  “常常”说明“我”是善于思考的人;“不可思议”说明我思考的都是常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微不足道”说明思考的都是细小、常人容易忽视的问题。表明作者属于以小见大,能从细微处看到生活和人生的哲理,而这些都是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有了这一句,下文写自己的发现、感悟和联想、想象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4、关于花的感悟在同学们的阅读经验中有哪些最美的句子?注意不是描写花而是一种感悟。

  感时花溅泪

  宗璞紫藤萝瀑布给予作者的生命的感悟

  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是孩子对花开的感悟,看到花在流泪是杜甫对国破家亡的感悟,紫藤花的茂盛是宗璞看到了生命力的感悟,花在笑小草在睡觉是游人应该对花草也有生命的感悟,花未眠也是川端康成对海棠花的灵动生机和灵魂的感悟。

  5、理清思路

  方法:划出关键句、关键词特别是哲理性、议论性的语句——概括每节内容

  发现海棠花未眠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小狗……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明确:发现海棠花未眠

  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

  (4)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作者由花未眠而在美学上得到的思考。

  讨论明确:

  a、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人感受到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怎样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呢?仍然用原文回答。

  b、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需要反复陶冶。

  提问:“邂逅所得”是什么意思?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明确:不期而遇。

  提问:这倒似乎很容易,就相当于川端康成凌晨忽然发现未眠的海棠花非常美一样。是这样吗?

  明确:邂逅取决于灵感,灵感取决于准备。正如巴比德说过:机遇往往降临到头脑有所准备的人身上。所以作者又补充了一句,即“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对自然的美的“亲近”与“反复陶冶”,主要在于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川端康成通过对生活现象花未眠谈到美的发现美的获得美感的形成。下文他接着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自然中的美和艺术家所展示的美有什么不同感受。

  c、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

  三、再读文本,提出问题

  首先要扫除学生心理障碍,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在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或者认为文本与作者存在失误,都可以提出来研究。

  四、三读文本,谈论解决

  请说说以下四句该怎么样去理解:

  1、它的盛开,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

  3、一朵花也是好的。

  4、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句:

  1、海棠本与哀伤无关,作者说它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他孤独、忧郁、颓丧的心理不无关系。(穿插作者的简介)。

  2、盛开预示着衰败凋谢的来临。

  3、作者以为海棠夜里开花无人欣赏,今天发现她非常美丽,顿生怜悯之情,进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第二句:说明人感受美非常艰难。发展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是无止境的,也许到死都无法完全把自己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提高到所谓最高。因为,川端康成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这样说是把美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认为,感受美固然很难,但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感受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句: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成为“美的开光”,能够引发人发现自然美,能够发展人感受自然美的能力,那么这朵花也是“好”的。(一朵小小的花也能活得这么美,我们人呢?

  我们活在世上为了什么?求真、求善,还有?(求美。)

  我们活下去,仅仅能发现一朵花的美吗?(当然不是。)

  为了寻找更多花的美,我们有必要——活下去,不断发现美、感悟美。

  (结合毛泽东《卜算子o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a、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不起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两朵花、三朵花,甚至更多不仅限于花的美。'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啊!

  抓住“所以”,找原因)

  第四句:强调只有仔细观察自然美,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感染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这与下文所说的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

  作者深悟到,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极有限的,而自然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按理说,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的,只要人活着,就该毫无阻碍地享受它,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

  ②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启发:

  “如果说……要活下去”,这个逻辑成立么?

  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隐蒇义?

  于是,我问: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今天”的诗人幸福么?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的背后隐蒇着今天“不幸福,痛苦”的味道。

  于是,学生立即说:“要活下去“的背后隐蒇着作者“不活下去”的意思。

  我说,对,“要活下去“的背后隐蒇着作者浓厚的“死亡”意识。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孤儿的遭遇使川端康成的童年忧郁悲凉,以致孤独忧郁伴他一生,且常有轻生意识。但他忽然发现盛开的海棠花竭力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美,颓丧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染;花尚如此,人何以弃;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喊出“要活下去!”

  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美。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③想到画家雷阿诺的话:“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

  我说,这么说不是明摆着要我们退步么?这是什么怪论?能理解?

  ———————(学生回答,当然,学生是乱说的,哈)

  我指着回答问题的学生说:

  你读小学的时候,想过死么?(没有)

  读初中的时候,想过死么?(没有,只是觉得读书有点没意思,有点累)

  读高中了,你想过死么?(有,很烦,有时候真想死———)

  那么,能不能这么说,知识越多,人越成熟了,人”进步了,思考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复杂深刻了呢?学生找到感觉了,学生应该说明白了为什么诗人学者在达到某个领域的高峰选择了自杀。

  ④第四段引述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明确: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⑤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明确:文学艺术家应该发扬写实精神,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这才是文学艺术的极致。

  所以我们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不断地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也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于自然中,美也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

  五、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哲理。美是无处不在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

  罗丹说得好啊,“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今天起,让我们尽情拥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8、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三、小结:

  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1-24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饮酒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5篇)02-01

蒹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3

失街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故乡的榕树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1-24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5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