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4-19 07:07: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活动其其中的快乐。同时,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故事。

  1、教师出示兔子图片,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兔悠悠最近心情不好,兔妈妈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

  2、播放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提问:小兔说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追他?

  3、播放变小鱼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那妈妈呢?为什么一眼就能找到小兔变的小鱼呢?

  4、想象部分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小兔还会变成什么逃走?

  二、分段欣赏故事

  1、播放变岩石

  创编故事:要是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岩石,那妈妈就会变成什么呢?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

  2、播放花朵

  师:小兔这下该变成什么呢?完整播放花朵提问:小兔子变成什么啦?那妈妈呢?

  完整说图:请位小朋友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一下: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变成?

  3、播放小鸟

  师:小兔子还想逃跑,这回小兔会变成什么逃走呢?”播放小鸟停顿

  想象: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那妈妈该变成什么呢?幼儿想象。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表演: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妈妈就会变成大树。

  三、整体欣赏故事——变小船、空中秋千、变小孩

  完整将故事欣赏到结束

  1、提问:故事听完了它还想便变什么呢?

  2、点击播放——我就变成小船逃走!

  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出来“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会变成…”

  3、点击播放——秋千

  小兔子还想逃,它一下逃到了马戏团的空中秋千上。

  4、点击播放——小孩

  师:那小兔还打算逃跑吗?它是怎么说的?妈妈怎么说的?

  四、情感教育

  故事里的小兔子后来还打算逃跑吗?为什么?教育幼儿不乱跑:不管你想去哪里,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五、看图运用“要是、、、就、、、”仿编句子

  师: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荷叶、青蛙),请一位小朋友用“要是------就------”说一句话。

  六、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与意见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应该是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正确使用伞,掌握其收拢和打开方法、了解安全用伞的常识。

  2、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花伞》,并学习其中的舞蹈动作。

  3、利用伞做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跑、爬、投掷、钩取等能力的发展。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每名幼儿各带一把雨伞。课件“我会用伞”。

  2、音乐播放器及歌曲《小花伞》,演出用的小伞若干。

  3、铃铛、沙包、红绿标志若干、小纸伞若干,活动室上空拉平行线,将伞架在上面或倒挂上,空隙间挂上小纸伞。

  二、经验准备:

  1、幼儿和父母一起上网查找有关伞的资料、图片。

  2、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家的伞,并了解开伞、打伞、收伞的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会用小伞

  一、设置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会用伞吗?会打开和收起来吗?一会儿我们自己到操场上去试一试,如果你打不开怎么办呢?

  1、幼儿自由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二、探索伞的打开与收拢。

  1、让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雨伞到操场上,教师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拿伞的.时候伞头朝下、撑伞时要离别人远一点等等。自己练习伞的打开与收拢。

  2、和好朋友交换雨伞,练习打开、收拢。

  3、如果有幼儿不能收拢雨伞,教师召集幼儿共同讨论如何收伞,并演示雨伞的收拢方法,让幼儿认真观察。

  4、和其他的朋友交换雨伞,再次练习。

  三、创设下雨情境:

  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打伞防雨。

  四、交流研讨:

  师:“雨下得太大了,我们一起回教室吧!为了不把教室弄湿,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幼儿总结:应将伞上的水甩一甩,再放进桶里。

  师:“我们刚才在操场上都会用自己的小伞了,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用伞才会更安全吗?”

  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播放课件:“我会用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用伞的安全知识。

  活动二:学唱歌曲:小花伞

  一、欣赏歌曲《小花伞》

  二、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说歌词。理解歌词意思。

  四、教师放歌曲《小花伞》,幼儿小声随唱。

  幼儿演唱时,教师指导幼儿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

  五、幼儿跟随歌曲,大声地、有感情地演唱。

  活动三:歌表演:小花伞

  一、复习歌曲

  播放歌曲《小花伞》,请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二、欣赏舞蹈《小花伞》。

  教师播放舞蹈视频《小花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再次完整示范。

  2、动作提示与指导。

  3、表情提示与指导。

  四、幼儿大胆表现。

  五、幼儿拿着小花伞,随音乐表演。

  【活动延伸】

  1、把学到的开伞收伞知识讲给家长听。

  2、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表演《小花伞》

  附资料或背景资料:

  《小花伞》歌词

  小花伞呀小呀小花伞开在那春天好烂漫

  小花伞是五彩的梦雨滴声声弹心弦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呀小呀小花伞开在那春天好烂漫

  小花伞是五彩的梦雨滴声声弹心弦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随音乐跳舞,感受舞毯舞的乐趣。

  2、能由慢到快地在舞毯上跳舞,练习动作的协调美。

  活动准备:

  1、快慢不同的两段音乐、录音机,跳舞图谱三张,跳舞录像一段。

  2、标有箭头符号的泡沫跳舞毯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毯舞的录像,激发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她站在什么上面跳舞?

  2、跳舞毯上有什么?

  二、看图谱,学跳舞

  (一)认识跳舞毯上的箭头与圆点,学习基本脚步的跳法。

  1、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2、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3、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放慢速度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二)练习单脚跳。

  1、出示第一张图谱,请幼儿学习看图谱上面箭头和圆点。

  看:箭头的方向是怎样的?每一个箭头后面是什么?

  2、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先示范一小段,请个别幼儿试着看着图谱跳一跳。

  4、幼儿一起来试一试,速度由慢到快,第二遍时幼儿跟音乐一起跳。

  (三)练习双脚跳。

  1、出示第二张图谱请幼儿观察与第一张的相同和不同。

  2、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

  3、小结:原来它表示的是用两个脚一起前后、左右的跳,圆点还是将脚收回。

  4、请幼儿一起看好图谱试试跳,老师来帮你们指图谱、喊口令。

  5、看图示,随音乐一起跳起来。

  四、完整欣赏音乐、学跳完整的'舞毯舞。

  1、听音乐、看图谱:你发现在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是跳舞的?什么地方是不跳的?

  2、小结: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3、请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来跳舞把!

  (1) 提醒幼儿在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

  (2) 简短小结,提出新要求;老师还要看到你们跳舞时高兴的样子。

  (3)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动起来。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次跳舞的时候,请把你的小手也自由得舞动起来,但小眼睛还是一定要看着图谱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勇敢参与“攀爬取物”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合作铺路的快乐。

  2.在攀岩墙上取物,练习手脚协调攀爬。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 看过“庆祖国6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

  2.小沙包、塑料积木、自制小红旗若干,塑料篓子两个,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3.将小沙包、塑料积木放置在“小山坡”(塑料篓子)一端,将小红旗粘贴到攀岩墙顶端。

  活动过程:

  1.两路纵队入场,跳热身舞蹈“国旗多美丽”(头部-上肢-腰部-下肢-跳跃-放松)。

  2.游戏任务。

  (1)鼓励幼儿学习国旗护卫队的叔叔,克服重重困难爬上攀岩墙取得小红旗,争当“国旗手”。

  (2)发现通往攀岩墙的道路不通,幼儿讨论解决问题。(从山坡的令一端捡沙包铺路)

  3.幼儿共同进行合作铺路,建构游戏规则。

  (1)利用沙包合作铺路,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2)发现问题,幼儿讨论对策。

  问题:用沙包铺路,后面小朋友等待时间太长,应该怎么办?

  对策:用两种器材同时铺路,一去,一回,避免等待。

  (3)第一次游戏,讨论:在“铺路”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4.游戏比赛。

  (1)第二次游戏“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教师观察引导。

  走过独木桥——爬过山坡——走过沙包路——爬上攀岩墙——取得国旗粘贴。

  (3) 师幼探讨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5.教师评议、小结。

  (1)评选“优秀国旗手”(要求:在游戏中即遵守规则又得到多面红旗)。

  (2)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器材、结束活动,有序回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道德品质得以熏陶,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练习了手脚协调攀爬的能力。体验到了与同伴合的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应多考虑活动细节,更要注重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

  小百科: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有趣。

  2、能理解故事中小鸡发起几项比赛的真正用意。

  活动准备:

  木偶(狐狸和小鸡)、大书一本、小书一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分别出示木偶狐狸和小鸡,幼儿讨论狐狸和小鸡的一般关系和性格特点,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分段观看木偶表演,理解故事。

  1、观看第1页的图片内容,问:小鸡散步时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做各种想象猜测)

  2、第2页,狐狸和小鸡相遇它们会有什么表现?(理解惊吓)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3、幼儿说完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看狐狸和小鸡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用木偶表演第3、4页。问:小鸡和狐狸比试什么?(学说对话)接下来小鸡又会和狐狸比试什么?同样的方法学习5--8页。

  4、“小鸡为什么要和狐狸比声音大小呢?”小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5、第10页,狐狸的声音是大还是小?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各种标志)狐狸大叫后会发生什么事?猜测故事结局。

  6、发小书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发现故事的结局。

  三、完整欣赏木偶表演。

  四、小结。

  1、请幼儿说说小鸡的聪明表现。

  2、教师小结: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学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泡泡的多种玩法,练习追逐和躲闪等能力。

  2、通过一物多玩的活动,体验创新玩法带来的成功体验。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扎好的泡泡两框。

  2、场地布置:手、脚标记各一个,线路。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行进间齐步走和跑步走。

  1、齐步走。

  2、跑步走。

  二、猜谜活动,引出话题。

  1、猜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天天在我身边飘,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你有什么方法把它抓住?

  三、基本部分

  ㈠泡泡飞飞飞

  1、出示泡泡。

  师:昨天,我们用什么抓住了很多空气?装满了空气的塑料袋像什么?(一个大泡泡)轻轻一顶,泡泡会怎么样?(会飞起来)除了可以用手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顶?这些方法里哪个方法最好?请你们每一种都去试一试,试过之后,再来告诉大家。

  2、幼儿自主尝试顶泡泡。

  3、讨论交流。

  师:你试过的这些方法里,你觉得用什么顶最方便,泡泡飞得最高?为什么?(力气大,瞄得准)

  4、幼儿分组再次玩泡泡,比一比谁的泡泡飞得高。(看活动情况顶一下)

  师:那谁的力气最大,谁瞄的'最准呢,我们来分组比试一下。

  5、总结。

  师:玩的方法有很多种,试过之后我们才能找到最好的。

  ㈡泡泡滚滚滚。

  1、师:泡泡没顶住,掉在地上会怎么样?(滚)你有哪些方法让泡泡听话地滚起来?(用手赶、用脚踢……)

  2、滚泡泡。师:在这些方法里,你觉得哪个方法最好?有的小朋友说用手赶,有的小朋友说用脚踢,有问题了,让我们来比试一试。用手赶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手队标记排好队伍,选择用脚踢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脚队标记排好队伍。

  3、滚泡泡比赛,验证自己的猜测。

  4、讨论:试过之后,你觉得你选择的方法怎么样?

  师小结:在直线上,脚的力气大,泡泡滚的快;转弯的地方,用手好控制方向,所以,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

  ㈢泡泡砰砰砰。

  1、“砰”。师:什么声音?(泡泡踩爆了)泡泡爆炸就像放爆竹,砰砰砰,真热闹!我们来玩个泡泡砰砰砰的游戏吧!

  2、游戏的玩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1)根据手中口袋的颜色依次站到相应的点子上,分成两队。

  (2)用橡皮筋把泡泡绑在脚踝上,游戏开始时,用最快的速度踩爆对方的泡泡,可以主动攻击对方的泡泡,也可以灵活地躲闪,但是不能跑出圈外,跑出去就算犯规。

  (3)在这个游戏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看好跑动方向,不相撞;不拽不推拉;踩的是泡泡,不是脚……)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4、请赢家介绍经验

  ⑴看看两队分别还剩下几个泡泡?哪个队伍获胜了?

  ⑵幼儿介绍游戏经验: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踩爆了几个泡泡?(两个,五个……)你踩爆了同伴的泡泡,又保护好了自己的泡泡,你是怎么做到的?(别人不注意时,我就用力踩,别人踩我的泡泡时,我就想办法躲开)。

  教师总结:既踩破了同伴的泡泡,又保护好了自己的泡泡,攻击和防御同时兼顾,这才是真正的游戏大赢家,还有哪些人也是这个游戏的大赢家?让我们来给游戏大赢家放个大爆竹,庆祝一下吧。(师幼一起把剩下的泡泡全部踩破)

  四、结束部分

  1、小结评价后带领幼儿按摩和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做放松运动结束。

  2、教师组织幼儿清理场地活动后的垃圾。

  3、师幼列队踏步回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比较成功。体育游戏中幼儿玩的非常开心,对泡泡是那样的喜欢,对它充满了兴趣与好奇。活动中幼儿自由大胆的玩,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每个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泥工活动。

  2、了解坦克的外部结构,学习用分泥、搓圆、粘合等方法制作坦克的'技能。

  3、体验捏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泥、玩具坦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坦克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坦克的外部结构。

  坦克身、舱、大炮、轮子...

  二、出示范例泥工坦克让幼儿观察欣赏,进一步了解坦克的基本结构。

  三、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1)按坦克各部分大小进行分泥,共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份。

  (2)把最大的一块作坦克身体。

  泥塑方法:先搓成长方体。

  (3)再用泥团分别捏成小的椭圆体叠放在坦克身中间。

  (4)再用彩泥做成炮筒。

  (5)用泥团分别捏成小的圆体叠放在坦克身下面做轮子。

  四、幼儿动手制作“坦克”。

  (1)鼓励幼儿大胆配色。

  (2)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困难。

  五、将幼儿作品展于手工区,共大家欣赏,活动评价。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知道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并能简单地设计制作。

  3.在活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若干,剪刀,彩笔,双面胶,彩纸,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及处理方法。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纸杯:纸杯伤心地哭了,原来主人用它喝完茶,说它没用处就随手扔掉了。小朋友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2.幼儿讨论,开阔思路。

  3.揭示课题,请幼儿看课件《纸杯娃娃》。

  三.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教师出示范例------《纸杯娃娃》,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自主设计,装饰纸杯娃娃。

  (1)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2)让幼儿自觉把垃圾放入篮子里。

  四.幼儿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活动延伸:

  《找朋友》游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纸杯娃娃找朋友,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大多数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美术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的制作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越多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越好。

  幼儿可以在制作时利用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幼儿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个体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8-08

大班的教案11-09

大班教案(经典)01-04

(经典)大班教案08-24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08-21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6-18

(荐)大班教案11-28

(精)大班教案03-11

大班健康教案02-12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活动其其中的快乐。同时,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故事。

  1、教师出示兔子图片,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兔悠悠最近心情不好,兔妈妈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

  2、播放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提问:小兔说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追他?

  3、播放变小鱼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那妈妈呢?为什么一眼就能找到小兔变的小鱼呢?

  4、想象部分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小兔还会变成什么逃走?

  二、分段欣赏故事

  1、播放变岩石

  创编故事:要是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岩石,那妈妈就会变成什么呢?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

  2、播放花朵

  师:小兔这下该变成什么呢?完整播放花朵提问:小兔子变成什么啦?那妈妈呢?

  完整说图:请位小朋友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一下: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变成?

  3、播放小鸟

  师:小兔子还想逃跑,这回小兔会变成什么逃走呢?”播放小鸟停顿

  想象: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那妈妈该变成什么呢?幼儿想象。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表演: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妈妈就会变成大树。

  三、整体欣赏故事——变小船、空中秋千、变小孩

  完整将故事欣赏到结束

  1、提问:故事听完了它还想便变什么呢?

  2、点击播放——我就变成小船逃走!

  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出来“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会变成…”

  3、点击播放——秋千

  小兔子还想逃,它一下逃到了马戏团的空中秋千上。

  4、点击播放——小孩

  师:那小兔还打算逃跑吗?它是怎么说的?妈妈怎么说的?

  四、情感教育

  故事里的小兔子后来还打算逃跑吗?为什么?教育幼儿不乱跑:不管你想去哪里,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五、看图运用“要是、、、就、、、”仿编句子

  师: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荷叶、青蛙),请一位小朋友用“要是------就------”说一句话。

  六、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与意见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应该是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正确使用伞,掌握其收拢和打开方法、了解安全用伞的常识。

  2、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花伞》,并学习其中的舞蹈动作。

  3、利用伞做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跑、爬、投掷、钩取等能力的发展。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每名幼儿各带一把雨伞。课件“我会用伞”。

  2、音乐播放器及歌曲《小花伞》,演出用的小伞若干。

  3、铃铛、沙包、红绿标志若干、小纸伞若干,活动室上空拉平行线,将伞架在上面或倒挂上,空隙间挂上小纸伞。

  二、经验准备:

  1、幼儿和父母一起上网查找有关伞的资料、图片。

  2、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家的伞,并了解开伞、打伞、收伞的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会用小伞

  一、设置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会用伞吗?会打开和收起来吗?一会儿我们自己到操场上去试一试,如果你打不开怎么办呢?

  1、幼儿自由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二、探索伞的打开与收拢。

  1、让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雨伞到操场上,教师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拿伞的.时候伞头朝下、撑伞时要离别人远一点等等。自己练习伞的打开与收拢。

  2、和好朋友交换雨伞,练习打开、收拢。

  3、如果有幼儿不能收拢雨伞,教师召集幼儿共同讨论如何收伞,并演示雨伞的收拢方法,让幼儿认真观察。

  4、和其他的朋友交换雨伞,再次练习。

  三、创设下雨情境:

  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打伞防雨。

  四、交流研讨:

  师:“雨下得太大了,我们一起回教室吧!为了不把教室弄湿,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幼儿总结:应将伞上的水甩一甩,再放进桶里。

  师:“我们刚才在操场上都会用自己的小伞了,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用伞才会更安全吗?”

  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播放课件:“我会用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用伞的安全知识。

  活动二:学唱歌曲:小花伞

  一、欣赏歌曲《小花伞》

  二、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说歌词。理解歌词意思。

  四、教师放歌曲《小花伞》,幼儿小声随唱。

  幼儿演唱时,教师指导幼儿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

  五、幼儿跟随歌曲,大声地、有感情地演唱。

  活动三:歌表演:小花伞

  一、复习歌曲

  播放歌曲《小花伞》,请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二、欣赏舞蹈《小花伞》。

  教师播放舞蹈视频《小花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再次完整示范。

  2、动作提示与指导。

  3、表情提示与指导。

  四、幼儿大胆表现。

  五、幼儿拿着小花伞,随音乐表演。

  【活动延伸】

  1、把学到的开伞收伞知识讲给家长听。

  2、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表演《小花伞》

  附资料或背景资料:

  《小花伞》歌词

  小花伞呀小呀小花伞开在那春天好烂漫

  小花伞是五彩的梦雨滴声声弹心弦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呀小呀小花伞开在那春天好烂漫

  小花伞是五彩的梦雨滴声声弹心弦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伞鲜艳艳点亮早春的花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随音乐跳舞,感受舞毯舞的乐趣。

  2、能由慢到快地在舞毯上跳舞,练习动作的协调美。

  活动准备:

  1、快慢不同的两段音乐、录音机,跳舞图谱三张,跳舞录像一段。

  2、标有箭头符号的泡沫跳舞毯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毯舞的录像,激发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她站在什么上面跳舞?

  2、跳舞毯上有什么?

  二、看图谱,学跳舞

  (一)认识跳舞毯上的箭头与圆点,学习基本脚步的跳法。

  1、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2、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3、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放慢速度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二)练习单脚跳。

  1、出示第一张图谱,请幼儿学习看图谱上面箭头和圆点。

  看:箭头的方向是怎样的?每一个箭头后面是什么?

  2、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先示范一小段,请个别幼儿试着看着图谱跳一跳。

  4、幼儿一起来试一试,速度由慢到快,第二遍时幼儿跟音乐一起跳。

  (三)练习双脚跳。

  1、出示第二张图谱请幼儿观察与第一张的相同和不同。

  2、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

  3、小结:原来它表示的是用两个脚一起前后、左右的跳,圆点还是将脚收回。

  4、请幼儿一起看好图谱试试跳,老师来帮你们指图谱、喊口令。

  5、看图示,随音乐一起跳起来。

  四、完整欣赏音乐、学跳完整的'舞毯舞。

  1、听音乐、看图谱:你发现在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是跳舞的?什么地方是不跳的?

  2、小结: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3、请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来跳舞把!

  (1) 提醒幼儿在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

  (2) 简短小结,提出新要求;老师还要看到你们跳舞时高兴的样子。

  (3)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动起来。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次跳舞的时候,请把你的小手也自由得舞动起来,但小眼睛还是一定要看着图谱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勇敢参与“攀爬取物”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合作铺路的快乐。

  2.在攀岩墙上取物,练习手脚协调攀爬。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 看过“庆祖国6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

  2.小沙包、塑料积木、自制小红旗若干,塑料篓子两个,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3.将小沙包、塑料积木放置在“小山坡”(塑料篓子)一端,将小红旗粘贴到攀岩墙顶端。

  活动过程:

  1.两路纵队入场,跳热身舞蹈“国旗多美丽”(头部-上肢-腰部-下肢-跳跃-放松)。

  2.游戏任务。

  (1)鼓励幼儿学习国旗护卫队的叔叔,克服重重困难爬上攀岩墙取得小红旗,争当“国旗手”。

  (2)发现通往攀岩墙的道路不通,幼儿讨论解决问题。(从山坡的令一端捡沙包铺路)

  3.幼儿共同进行合作铺路,建构游戏规则。

  (1)利用沙包合作铺路,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2)发现问题,幼儿讨论对策。

  问题:用沙包铺路,后面小朋友等待时间太长,应该怎么办?

  对策:用两种器材同时铺路,一去,一回,避免等待。

  (3)第一次游戏,讨论:在“铺路”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4.游戏比赛。

  (1)第二次游戏“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教师观察引导。

  走过独木桥——爬过山坡——走过沙包路——爬上攀岩墙——取得国旗粘贴。

  (3) 师幼探讨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5.教师评议、小结。

  (1)评选“优秀国旗手”(要求:在游戏中即遵守规则又得到多面红旗)。

  (2)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器材、结束活动,有序回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道德品质得以熏陶,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练习了手脚协调攀爬的能力。体验到了与同伴合的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应多考虑活动细节,更要注重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

  小百科: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有趣。

  2、能理解故事中小鸡发起几项比赛的真正用意。

  活动准备:

  木偶(狐狸和小鸡)、大书一本、小书一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分别出示木偶狐狸和小鸡,幼儿讨论狐狸和小鸡的一般关系和性格特点,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分段观看木偶表演,理解故事。

  1、观看第1页的图片内容,问:小鸡散步时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做各种想象猜测)

  2、第2页,狐狸和小鸡相遇它们会有什么表现?(理解惊吓)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3、幼儿说完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看狐狸和小鸡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用木偶表演第3、4页。问:小鸡和狐狸比试什么?(学说对话)接下来小鸡又会和狐狸比试什么?同样的方法学习5--8页。

  4、“小鸡为什么要和狐狸比声音大小呢?”小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5、第10页,狐狸的声音是大还是小?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各种标志)狐狸大叫后会发生什么事?猜测故事结局。

  6、发小书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发现故事的结局。

  三、完整欣赏木偶表演。

  四、小结。

  1、请幼儿说说小鸡的聪明表现。

  2、教师小结: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学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泡泡的多种玩法,练习追逐和躲闪等能力。

  2、通过一物多玩的活动,体验创新玩法带来的成功体验。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扎好的泡泡两框。

  2、场地布置:手、脚标记各一个,线路。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行进间齐步走和跑步走。

  1、齐步走。

  2、跑步走。

  二、猜谜活动,引出话题。

  1、猜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天天在我身边飘,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你有什么方法把它抓住?

  三、基本部分

  ㈠泡泡飞飞飞

  1、出示泡泡。

  师:昨天,我们用什么抓住了很多空气?装满了空气的塑料袋像什么?(一个大泡泡)轻轻一顶,泡泡会怎么样?(会飞起来)除了可以用手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顶?这些方法里哪个方法最好?请你们每一种都去试一试,试过之后,再来告诉大家。

  2、幼儿自主尝试顶泡泡。

  3、讨论交流。

  师:你试过的这些方法里,你觉得用什么顶最方便,泡泡飞得最高?为什么?(力气大,瞄得准)

  4、幼儿分组再次玩泡泡,比一比谁的泡泡飞得高。(看活动情况顶一下)

  师:那谁的力气最大,谁瞄的'最准呢,我们来分组比试一下。

  5、总结。

  师:玩的方法有很多种,试过之后我们才能找到最好的。

  ㈡泡泡滚滚滚。

  1、师:泡泡没顶住,掉在地上会怎么样?(滚)你有哪些方法让泡泡听话地滚起来?(用手赶、用脚踢……)

  2、滚泡泡。师:在这些方法里,你觉得哪个方法最好?有的小朋友说用手赶,有的小朋友说用脚踢,有问题了,让我们来比试一试。用手赶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手队标记排好队伍,选择用脚踢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脚队标记排好队伍。

  3、滚泡泡比赛,验证自己的猜测。

  4、讨论:试过之后,你觉得你选择的方法怎么样?

  师小结:在直线上,脚的力气大,泡泡滚的快;转弯的地方,用手好控制方向,所以,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

  ㈢泡泡砰砰砰。

  1、“砰”。师:什么声音?(泡泡踩爆了)泡泡爆炸就像放爆竹,砰砰砰,真热闹!我们来玩个泡泡砰砰砰的游戏吧!

  2、游戏的玩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1)根据手中口袋的颜色依次站到相应的点子上,分成两队。

  (2)用橡皮筋把泡泡绑在脚踝上,游戏开始时,用最快的速度踩爆对方的泡泡,可以主动攻击对方的泡泡,也可以灵活地躲闪,但是不能跑出圈外,跑出去就算犯规。

  (3)在这个游戏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看好跑动方向,不相撞;不拽不推拉;踩的是泡泡,不是脚……)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4、请赢家介绍经验

  ⑴看看两队分别还剩下几个泡泡?哪个队伍获胜了?

  ⑵幼儿介绍游戏经验: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踩爆了几个泡泡?(两个,五个……)你踩爆了同伴的泡泡,又保护好了自己的泡泡,你是怎么做到的?(别人不注意时,我就用力踩,别人踩我的泡泡时,我就想办法躲开)。

  教师总结:既踩破了同伴的泡泡,又保护好了自己的泡泡,攻击和防御同时兼顾,这才是真正的游戏大赢家,还有哪些人也是这个游戏的大赢家?让我们来给游戏大赢家放个大爆竹,庆祝一下吧。(师幼一起把剩下的泡泡全部踩破)

  四、结束部分

  1、小结评价后带领幼儿按摩和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做放松运动结束。

  2、教师组织幼儿清理场地活动后的垃圾。

  3、师幼列队踏步回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比较成功。体育游戏中幼儿玩的非常开心,对泡泡是那样的喜欢,对它充满了兴趣与好奇。活动中幼儿自由大胆的玩,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每个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泥工活动。

  2、了解坦克的外部结构,学习用分泥、搓圆、粘合等方法制作坦克的'技能。

  3、体验捏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泥、玩具坦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坦克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坦克的外部结构。

  坦克身、舱、大炮、轮子...

  二、出示范例泥工坦克让幼儿观察欣赏,进一步了解坦克的基本结构。

  三、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1)按坦克各部分大小进行分泥,共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份。

  (2)把最大的一块作坦克身体。

  泥塑方法:先搓成长方体。

  (3)再用泥团分别捏成小的椭圆体叠放在坦克身中间。

  (4)再用彩泥做成炮筒。

  (5)用泥团分别捏成小的圆体叠放在坦克身下面做轮子。

  四、幼儿动手制作“坦克”。

  (1)鼓励幼儿大胆配色。

  (2)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困难。

  五、将幼儿作品展于手工区,共大家欣赏,活动评价。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知道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并能简单地设计制作。

  3.在活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若干,剪刀,彩笔,双面胶,彩纸,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及处理方法。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纸杯:纸杯伤心地哭了,原来主人用它喝完茶,说它没用处就随手扔掉了。小朋友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2.幼儿讨论,开阔思路。

  3.揭示课题,请幼儿看课件《纸杯娃娃》。

  三.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教师出示范例------《纸杯娃娃》,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自主设计,装饰纸杯娃娃。

  (1)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2)让幼儿自觉把垃圾放入篮子里。

  四.幼儿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活动延伸:

  《找朋友》游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纸杯娃娃找朋友,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大多数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美术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的制作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越多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越好。

  幼儿可以在制作时利用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幼儿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个体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