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指导下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大意。
2、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29个新词语的意思。
3、能分别用“简直、可是、渐渐”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10自然段。
5、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苦,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第9、10自然段,理解“坦然”的意思,初步了解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读题并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了—(齐读)13我盼春天的荠菜。谁见过荠菜、知道荠菜?(出示荠菜)谁挖过荠菜,对荠菜有什么感受?请大家再一起读课题,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分)
(从“盼”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荠菜。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
2、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是什么。(10分)
交流:(10分)
(1)字词: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豌、掰、呛、巢、葱、绽)把易、难写的字写一写。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得正确吗?
(3)说说通过自学,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你还知道什么?
3、学习课文9、10自然段。(15分)
(1)哪些自然段直接写出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9、10自然段)
(2)自由地读课文9、10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我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交流:
①“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希望”是指吃的希望。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我就有吃的希望了。
②“我最喜欢荠菜”“最”说明了在各种野菜中我最喜欢荠菜。(指导朗读“春天带给……最喜欢荠菜”)原因是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高兴了。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③“别提有多好吃了”就是非常非常好吃!(指导朗读)
④“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毫无顾虑的样子。“更”表示意思进一层,就是说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比吃荠菜感觉还好。“享受”的意思是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感觉非常好。从哪里可以看出呢?“向田野奔去”“奔”的意思是跑得速度很快,说明心情很高兴,非常喜爱挖荠菜,迫不急待地去挖荠菜。“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这里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荠菜和我成了好朋友,也写出了我高兴的心情。“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树上绽开的杏花,蓝天上白色的云朵”挖荠菜时看到的景色真美啊!天空中飞过的小鸟多自由啊!我此刻的心情多自在啊!(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我此刻的心情。)
⑤荠菜别提有多好吃了,而挖荠菜更是一种享受,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荠菜,我亲爱的荠菜!(指导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9、10自然段。
4、再读9、10自然段,质疑: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9、10自然段,读懂了许多,下面再请同学们读一读,有什么问题?(①荠菜并不好吃,可文中的我为什么觉得别提有多好吃了?
②为什么说挖荠菜时那种坦然的心情是一种享受?为什么说“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下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4、作业:作业册第1、3题;背诵9、10自然段。(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1至8自然段,理解“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9、10自然段,请有感情地读一读9、10自然段,说说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之一—?
在上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知道了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而且还提出了一些问题:(点击课件)
怎样探究这些问题?(学习下文)(2)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10)
那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3自然段,分别说说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课文怎样写出我馋?(刚抽出、才开放、更别说)
(3)用“因为()所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其实我并不馋,只是饿得发慌,没法子才吃嫩蔷薇枝、映山红、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可财主家胖儿子却跟在我身后,跳着脚叫“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头也不敢回。“财主”是什么意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没东西吃,才吃一些嫩蔷薇枝、映山红、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还被叫:“馋丫头”,心里既羞又痛苦。)
(5)练习有感情地读2、3自然段。
(6)现在谁来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荠菜别提有多好吃了?
3、探究第二个问题:(18)
(1)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交流
①课文4——8自然段写了我因为实在饿极了,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这件事。
②财主家的人凶狠、冷酷,因为——(拿粗木棍、紧紧追、冷酷地笑)
③当时我可怜、悲惨,因为——
*我没命地逃……害怕到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河里。“不顾一切”就是连生命都不顾。
*没过……挣扎……失去了平衡……呛得我透不过气来
*简直……丧气……掉了一只(“简直”:表示“完全这样”或“差不多这样”、“实在是,真是”的意思,带有夸张的语气,说明我害怕到了极点。
*没有勇气……又不敢回家……
出示:“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读一读,有什么问题?(“哀愁”是什么意思?愁什么?我为什么怕看见哀愁的眼睛?)(愁的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遭到财主毒打,担心财主会借此逼债,而穷苦的孩子与自己的父母相依为命。(很懂事,很体谅父母。)
*……独自……游荡……晚霞渐渐地退去……羊儿……乌鸦……升起……越来越浓……静得可怕……不敢答应……
渐渐——慢慢,说明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出示:太阳下山了,晚霞渐渐地退去。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赶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衬托出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悲惨)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8自然段
⑤说说问题的答案。文中的我小时候曾经因为实在饿极了而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所以说“我再……”。
4、通过学习2——8自然段,我们理解了作者喜爱荠菜的深层原因:小时候因为贫苦,没有吃的,靠荠菜充饥,荠菜带给他多大的希望。挖荠菜时是那样的自由自在,不会有粗木棍追赶。让我们知道作者确实是非常非常喜爱荠菜的——盼荠菜,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5、学习自然段:特殊——不一般——最喜爱、亲爱
读:第一自然段,第十自然段(3)
6、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给课文分段;学习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并给课文第三段概括段意,完成作业本4、5、6题。
(二)教学过程
1、给课文分段,学习单元提示语,并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完成作业第4题)。(15)
2、指导完成作业本第5题,在理解“简直、可是、渐渐”的基础上造句。(15)
3、完成作业第6题。(10)
附:板书
13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的感情
别提有多好吃!
最爱荠菜
坦然的心情是一种享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29个新词。
2、初步学会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
3、懂得旧社会财主的罪恶,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苦。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10自然段。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激发动机:
1、出示实物荠菜,教师和同学一起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从生长季节、生长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
2、揭题后解题,质疑:
(1)揭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板书)
(2)读题,你觉得课文重点会写什么?课题重点词是什么?
(3)质疑:据题你会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有什么疑问?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3、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师简介旧社会穷人生活有关情况(如同学谈话中涉及此问题即穿插进去)
4、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5、再读9、10自然段,简单回答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板书:好吃坦然的心情是享受)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三、导学--探究,学习新课
1、研读第二段:
(1)分节指读,归纳节意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全段。
2、研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2)指名再读,其他同学闭目再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师在此告诉大家这种读书方法叫“初读想象画面”)
(3)在你想象到的画面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要求对照文中句子,分析品读,体会感情,先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集体交流(分两方面-财主家人残酷和“我”心里害怕,可怜)
A、第一方面:研究财主家人残酷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那家伙立刻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想象说话:财主家人当时的语言、神情
c、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为什么会没有勇气?)
B、第二方面:研究“我”心里害怕,可怜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条河里。(“一切”在这里包括哪些,“不顾一切”说明什么?)
想象说话: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我”此时的心理
b、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c、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假如妈妈知道这件事,她心里会怎样想?会哀什么,愁什么?)
d、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师述:是啊,羊儿咩咩地叫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上,有家不敢回,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真是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害怕,这样的生活真是受罪!(板书:心里害怕是受罪)
(5)说话训练,激发感情:
“我”仅仅因饥饿难忍而去偷财主家的玉米棒,就落得如此下场,我想同学们此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就是文中这位主人公,你此时最想说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6)配音朗读全段
四、作业练习
简要复述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简要复述第三段
2、师引:所以在那么让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让人受罪的冬天里,“我”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啊,因为春天
二、导读--探究,学习第四段
1、接上引读
2、从哪里感受到“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急切心情?朗读
3、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两点原因:
(1)用关联词把描写原因的两个句子联接起来
(2)荠菜真的那么好吃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读下一个长句子,想象画面,思考: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也没有(),非常()。
(4)这样没有担心,也没有顾虑的心情,就是“坦然的心情”。具体找找有关的词句。
(5)a、再次读句子,想象画面,让我们也一起到那美好的境界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又会说些什么?
b、请大家把这种美好的境界用文字描写下来。
c、交流。
4、师引:同学们,比起冬天偷玉米棒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来,现在这种放松坦然的心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自由,太好了!
让我们也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快乐吧,感情朗读全段。
5、配音朗读,试背全段
三、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1、作者说自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们说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2、“我”仅仅是盼春天的荠菜吗?那“我”实际上是盼什么?又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盼望吗?
3、是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里,这可是旧社会的人们日思夜想,却想也想不来,盼也盼不到的生活啊,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呢?
四、学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意:
1、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一、归纳节意;二、舍次留主;三、进行归并
2、共同归纳第二段段意:
(1)归纳节意:第一节:“我”小时候很馋。第二节:“我”馋是因为饿。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所以这一段的段意归纳为:“我”小时候馋是因为饿。
(4)再次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3、尝试归纳第三段段意:出示课后第三题
读题后选择下面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我在河水中挣扎,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田野上。
(2)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野上。
(3)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后也因害怕,一直不敢回家。
4、自主归纳第四段段意:让学生自主归纳、交流
五、总结全文,再次质疑
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补充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感情)
饿——————————好吃
(偷玉米棒)(挖荠菜)
心里害怕————————心情坦然
是受罪是享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生字新词。
2、变序学文,前后联系,探究原因,凭借朗读体会“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3、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以及“我”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质疑
1、出示荠菜实物,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着重指出这是一种有苦味的草。
2、揭题,课题重点词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课题。
3、质疑。荠菜是一种野菜,“我”急切地盼望荠菜,可见“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读了课题和这句话,你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号。
筛选归纳:
(1)“我”对荠菜有着一种怎样特殊的感情?
(2)“我”为什么会对荠菜产生特殊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感知“特殊”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自己的感受,特别体会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
2、交流所得。
(1)提醒要注意生字,重点是“豌”“掰”“绽”。
(2)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估计选择第9、10自然段,这两段集中描写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三、变序辐射,探因悟情
1、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自由朗读,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这份特殊的感情?画一画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1)点名读句子。为什么这样读?荠菜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个“吃”与这段第一句哪个词相呼应?(饥饿)
(2)前后联系,感受饥饿。
像我们现在是不会有这种饥饿的'感受的,那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我”那饿得慌的生活。找找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我”很饿?
自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我”很饿?
(刚……就才……会更别说青还没熟实在太饿了)
(3)再读句子,深入悟情。
“我”太饿了,特别是冬天,而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各种野菜任你吃,这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草,别提有多好吃了。了解了“我”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读读这句话,“我”对荠菜的这种特殊感情你们会体会得更深。(再次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
出示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向广阔的田野奔去,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树上绽开的杏花,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1)“坦然的心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舒坦,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你能读出“我”挖荠菜时那种自由自在的心情吗?自由朗读体会。
(3)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朗读时边读边想像画面,这叫“过电影”。“过电影”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再读体会。师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我仿佛看到小女孩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田野奔去,荠菜像朋友一样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春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我是那么自由!)
(4)前后联系,探究原因。
“我”的这种坦然的心情是和“我”的经历分不开的。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经历,找到课文相应的段落读读。
①读了这件事后,你觉得财主可恨吗?你觉得“我”可怜吗?
说说你读到哪儿觉得可恨?读到哪儿你觉得可怜?
②两方面交流。
财主残忍、可恨——拿粗木棍紧紧追来冷酷地笑
“我”的悲惨、可怜——没命地逃不顾一切地逃
挣扎扑腾爬
重点读议:
△我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妈妈为什么而悲哀?为什么而忧愁?(哀我遭毒打,愁地主逼债。)
△太阳落山了,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追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羊儿回圈了,乌鸦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里游荡,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简直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的心里只有害怕。
(5)前后对比,再读感悟。
现在好了,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了,比起偷玉米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现在这种坦然的心情可要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我自由了!(现在你们再读这一段,感情又会深一层了!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段。)
四、升华主题,拓展阅读
1、读到这里,你能说“我”盼望的仅仅是春天的荠菜吗?实际上盼什么?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盼望吗?
2、介绍作者,拓展阅读。
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从小被父亲遗弃,由母亲抚养长大,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森林里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等,她是一位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读通课文,并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并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板书:荠菜)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荠菜吗?谁来说说它是怎样的?(荠菜是一种野菜,嫩叶可吃,味略有点苦。)(注:教师在谈话过程中指导“荠”字的写法。)
2、揭题:既然荠菜味有点苦,不好吃,那么“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13课《我盼春天的荠菜》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交流反馈:
①翻到课后读读写写,说说你认为难读难写的生字,并说说为什么?
②读一段你最喜欢读的段落。
五、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四、学习1、2大段
1、指名读第一段,有什么疑问?
2、读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话具体写出了“我”小时候很馋?
3、蔷薇枝、映山红好吃吗?为什么“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4、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齐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样,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5、总结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10小节,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9、10小节。
教学重难点: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荠菜只是大自然中一种不起眼的野菜。可是我——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强烈的愿望!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辛酸种快乐的故事呢?
二、整体入手,理清主线
1、默读课文4—10小节,想一想:
填空:
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没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2、指名汇报。
3、总结:苦难享受
4、看课文插图,应该是哪一种日子?另外一种日子,你能想象出来是什么画面吗?
三、学习4—8小节
1、自由读4—8小节内容,思考:在那苦难的日子,我遭受到哪些痛苦?(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2、给第4自然段的画面取一个主题(心情基调)。
[板:饥饿]
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出来?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的画面取什么主题?([板:紧张]
应该怎么读?(语速加快)
4、第6自然段?[板:冷酪或者悲惨]
怎么读?评评同学哪里读得好?
5、第7自然段?[丧气、悲哀]
妈妈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哀愁呢?(讨论)
读出感情。(哀愁)
6、读了第8自然段,你的心情如何?
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讨论)
小结。读出孤寂的感觉。
三、学习9—10节
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师)范读第9、10节。
2、自由读第9、10节,思考:在有荠菜的日子里,我享受到了什么?(边读边做上记号)
3、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些感受,为什么?(与前对比)
[板:好吃坦然]
4、小结:我不但解除了饥饿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5、指导朗读。
6、尝试背诵。
7、在有荠菜的日子,我是这样坦然,没有荠菜的日子却只有苦难!难怪我会对荠菜有着一种——难怪我会这么盼望——
8、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女孩,你会有哪些希望?
[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
我多希望()!
我多希望()!]
四、总结课文,说说启发。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我盼春天的荠菜
苦难:饥饿、紧张、悲哀、孤寂……
特殊的感情
享受:好吃坦然希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9、10两自然段。
2、给课文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大意。
教学重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背诵9、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学习提示”。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有哪几步?
(1)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都是主要的,就要进行归并。
(3)明白、简洁、完整。
二、读课文,正确的给课文分段。
1、联系单元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三题,给课文分段。
2、交流汇报,并说说原因。
(1第一段;2—3第二段;4—8第三段;9—10第四段)
3、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4、汇报讨论。
(结合课后题3讨论第3段大意。)
5、概括总结。
三、讨论课后题1、2、4。
四、背诵9、10自然段。
怎么背容易记住,请大家出出高招?
自由背、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五、课堂作业本。
六、课堂总结。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分别用“简直、可是、渐渐”写句子,并能背诵第9、10自然段。
2、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
教学重点:
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上面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另外,课文写的内容发生在旧社会,距当今儿童生活距离甚远,这对学生理解、体会本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1、9、10节,了解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3、完成作业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提出问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提问,筛选归纳:①荠菜是怎么样的?
②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3、解决①,存疑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并想想课文所写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年代?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交流回答,了解大意。
三、学习第1节
过渡:我盼春天的荠菜,因为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1、指名读,专心听: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2、提问,筛选归纳:①我对荠菜,有着一种什么样特殊的感情?
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的感情?
四、指导阅读9、10节,理解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9、10节)
2、自由读,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请把这些词句划出来。
3、交流回答,把握以下3处:
②别提有多好吃
①我最喜欢荠菜
③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穿插提问: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加点盐花,味道真有那么好吃?——体会“饥不择食”“坦然”什么意思?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挖荠菜时这种坦然的心情?——从动作描写、景物描写中去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9、10节。
5、小结:荠菜是一种野草,所以我挖荠菜时不用担心有人会凶狠地干涉,所以当时的心情是那么坦然,在“我”看来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就是作者对荠菜的一份特殊感情。
那这种特殊的感情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五、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1、2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2——8节,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
2、有感情朗读全文,完成作业本3、5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9、10节
2、导入:从这2个自然段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荠菜的这份特殊感情。那这种特殊的感情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这堂课咱们着重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指导阅读2、3节
1、默读,思考:从这2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我小时候馋是因为太饿。)
追问:我为什么那么饿?(受财主的剥削)
2、这和“我”对荠菜产生特殊感情有什么关系?(饥不择食:饿极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三、指导阅读4——8节
1、默读,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田野上。)
2、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从两方面去体会:①财主的凶狠残酷:拿粗木棍紧紧追来冷酷地笑
②“我”的可怜悲惨:没命地逃不顾一切地跳挣扎扑腾爬
重点读议以下两个句子:
①……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我是怕看见妈妈那双哀愁的眼睛。
“哀愁”怎么理解?
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为什么会哀愁?
(担心孩子会遭到财主的毒打;担心财主会借此逼债)
②太阳落山了,晚霞渐渐地退去。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赶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
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
(衬托出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后不敢回家的.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的悲惨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4——8节,体会财主的凶残和旧社会穷苦孩子的悲惨。
4、这一件事和我对荠菜产生特殊感情有什么关系?(我挖荠菜,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树上……,蓝天上……多么自由啊!所以我盼春天的荠菜。)
5、再读课题
追问:同学们,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你现在明白了吗?一是因为在旧社会,穷苦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一到春天,荠菜可暂时充饥;二是因为荠菜是野草,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可以坦然地挖。所以在旧社会穷人家便特别喜欢荠菜,对荠菜的这种特殊感情便油然而生。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3、5题
2、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背诵第9、10自然段。
3、完成作业本4、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二、分段,概括段落
1、自学“单元提示”,你学懂了什么?
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课文第二段的段意: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
2、结合果后习题3,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田野上。)
3、研究讨论最后两个自然段要不要再分段。统一后,让学生独立概括第一、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一、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四、我喜欢荠菜不仅因为它好吃,更重要的是挖荠菜时坦然的心情是种享受。)
三、指导背诵第9、10自然段
重点指导背诵第9自然段。八句话,可以按如下的思路背诵:
①过渡句:冬——春⑤怎么吃
②总起句: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⑥……心情……
③总分句: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四种)⑦不必担心
④我最喜欢荠菜。⑧不时地抬头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9、10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6题。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初识课文,了解大致内容,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
2、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2、3、9、10自然段。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4、学习部分生字新词,并巩固运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9、10两个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掌握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问……)因为荠菜它是一种春天开花的野菜,因此,春天的时候我们才能品尝它的味道。今天,老师把荠菜的表哥带来了——这叫蒿菜,它的味道和荠菜差不了多少。请一位同学上来品尝一下,如何……
这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菜!既然是这样一种菜,应该是不太受大众喜欢的。但有人却对荠菜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三课《我盼春天的荠菜》,来了解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
2、揭示课题
(1)多媒体打出课题。(13、我盼春天的荠菜)
(2)我们看题目,我盼春天的荠菜。先看这个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
望)。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看屏幕)——我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荠菜?第二个问题,我对荠菜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特殊)读一读。
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上课,与你们老师平时给你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那你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既然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那课文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多媒体打出图),想想看,课文那一节是描写这幅图的'。(第九自然段)
3、指导阅读9、10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用————划出。
(2)提问,指名回答。
(3)归纳:{1、别提有多好吃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
最喜欢荠菜{2、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吗?(为了填饱肚子)
(5)坦然是怎样一种心情?请一位同学念一念这句话。(教学坦然一词)
从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从人物的动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担心,可以不时的看一看;二是从景物的描写中,侧面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荠菜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鸟,绽开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时此刻,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发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受:荠菜,我亲爱的荠菜!
4、过渡: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5、教学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
(2)指名读这一句话。(无奈的心情)
(3)正因为我饿,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小时侯很谗)
(4)从财主的胖儿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从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很饿?(青………………)
(6)这些青的东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我的确是——饥不择食。
(7)带着同情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节。
(8)那么下面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2、3两个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为我小时侯饿,所以我谗。
2、我小时侯谗,是因为我饿。
(9)这就是归纳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它的一般步骤:
1、先写出每个段落大意的意思。
2、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后进行归并。
4、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映山红青枣青豌豆财主丫头马齿苋野葱盐花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板书设计:
盼特殊的感情最喜欢荠菜
饿谗饥不择食
饱胖恶语嘲讽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荠菜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借助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认识荠菜,并学习相关的词语。
教学准备:
荠菜实物或图片。
课文录音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荠菜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对荠菜的初步印象。
揭示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盼”字的含义,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荠菜图片,让学生观察荠菜的形状和颜色。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荠菜的美味和春天的美好。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在挖荠菜时的情景,感受挖荠菜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野菜,它们有什么特点?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去野外寻找野菜,并记录下来。
五、总结全文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荠菜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财主恶行的批判。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或课件。
相关背景资料(旧社会的农村生活、财主的恶行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揭示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和享受过程,感受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出示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旧社会的农村生活和财主的恶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财主恶行的批判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三、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等。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
指名朗读,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说说你对财主恶行的看法,并谈谈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旧社会的故事,培养历史意识。
五、总结全文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荠菜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财主恶行的批判。
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荠菜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食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荠菜的特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食物的珍惜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荠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荠菜的特征。
提问:你们见过荠菜吗?你们知道荠菜可以做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本课生字,如“荠”、“菜”等,并组词造句。
讲解新词的意思,如“嫩叶”、“野菜”等。
四、深入理解课文
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每段的意思。
讨论:为什么“我”会盼春天的荠菜?荠菜对“我”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享自己吃过的野菜或了解的其他野菜。
讲述一些关于野菜的小知识,如野菜的营养价值、采摘注意事项等。
六、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背诵课文。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荠菜。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食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食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课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深入研读课文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语气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模仿教师的语气和语调。
三、理解课文情感
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每段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讨论:为什么作者会这么喜欢荠菜?荠菜对作者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想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田野上长满了荠菜的景象。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荠菜,可以说说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五、联系生活
提问:你们平时吃过哪些野菜?你们喜欢吃什么野菜?为什么?
讲述一些关于野菜的小知识,如野菜的种类、营养价值等。
六、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画一幅春天的荠菜的图画,并涂上颜色。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荠菜及春天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及荠菜的向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荠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植物?你们吃过荠菜吗?它是什么味道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荠菜的课文——《我盼春天的荠菜》。”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词
投影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跟读。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荠菜的美味和挖荠菜的乐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五、拓展延伸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春天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和春天的植物。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表演、绘画等方式,进一步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并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盼春天的荠菜》,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拓展活动
表演活动: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如挖荠菜、品尝荠菜等。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
分享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团队。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一幅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并写一段简短的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会读、会写“荠菜”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荠菜,描述荠菜的样子和味道。
揭示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新词
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荠”字的写法。
学生尝试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四、理解课文内容
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每段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作者会盼春天的'荠菜?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小组讨论:作者盼荠菜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大自然中植物的有趣故事,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植物,并写下自己的观察日记。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感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新词,进行听写练习。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盼春天的荠菜?
二、精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变化。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小组讨论:作者盼荠菜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旧社会的批判。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田野上长满了荠菜的景象,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棵荠菜,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短文,以“如果我是一棵荠菜”为题,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我盼春天的荠菜》小学教学设计05-07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07-28
我盼春天的荠菜导学案09-21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09-05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10-20
小学语文《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08-15
小学语文《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09-29
小学语文《我盼春天的荠菜》优秀教学设计09-26
小学语文《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优秀教学设计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