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

时间:2024-07-22 00:22: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小鸡和小鸭明显的外部特征和基本的生活习性,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乐意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小鸡和小鸭的不同特点。

  主题内容:

  周一:科学《一对好朋友》

  周二:语言《鸡的一家》(顶班)手工《小鸡的聚会》(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三:语言《数小鸡》(脱班)

  周四:艺术《来了一群小鸭子》(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五:协作片活动(一天)

  周六:语言《小鸡和小鸭》(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日:区域活动

  科学:一对好朋友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小鸡小鸭的外形、动态、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2、感受小鸡和小鸭的可爱,乐意亲近和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挂图27号;《春天来了》;《数学》;

  2、小鸡、小鸭数只及食饵若干。(可请幼儿自带)(因禽流感改为观看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围坐在小鸡、小鸭的周围,观看小鸡、小鸭的活动,自由交谈观察的感受。(此环节去除)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比较观察

  (1)说说小鸡和小鸭哪些地方长得一样?(颜色一样、眼睛一样、羽毛一样等)

  (2)小鸡和小鸭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哪只是小鸡?哪只是小鸭?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一看,小鸡和小鸭的嘴有什么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准确表达:尖尖的,扁扁的)小鸡和小鸭身体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圆圆的、扁扁长长的)小鸡和小鸭的脚有什么不一样的?(小鸡的脚趾是分开的;小鸭的脚趾有一层皮连着的,叫“蹼”

  观看视频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叫声等其它特征

  (3)小鸡是怎么叫的?小鸭呢?它们的叫声一样吗?(请幼儿听一听,学一学)小鸡和小鸭是怎么走路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学一学它们的走路)

  3、说一说小鸡、小鸭喜欢吃什么。

  (1)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来喂小鸡和小鸭?(请幼儿取出自带的食饵并做介绍)说一说小鸡喜欢吃什么?小鸭又喜欢吃什么?(教师小结)

  (2)让幼儿自由投放食饵,观察小鸡、小鸭进食的动态。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吃东西的?

  鼓励幼儿以“想什么”来表述,并学学动作。

  4、看图观察,帮助幼儿梳理小鸡、小鸭的特征(此环节不要)教师出示相应的挂图,小结小鸡、小鸭的外形、习性等特征。

  活动反思:

  由于禽流感的影响,所以不方便带真的小鸡和小鸭来给幼儿观察,但是我寻找了两段视频来弥补这一不足,在环节上我先出示挂图让幼儿直观观察比较,并且首先从相同点入手,这样孩子们会更细致的把不同点找出来,在相同点上,孩子甚至观察到了眼睛和脚趾,在不同点上还观察到了头部,真是非常细致,我还解释了小鸡和小鸭由于脚趾的不同而在生活习性上的区别,还例举了人们发明的游泳脚蹼就是根据小鸭的这一特点发明的,孩子们受益匪浅,通过图片观察比较后孩子们在观看视频时又发现了动作的不一样,叫声的不一样等,活动内容丰富了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相关文章:

中班主题小鸡和小鸭教案06-08

小鸡和小鸭教学反思02-27

中班主题《小鸡和小鸭》教案及反思(通用7篇)12-30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小鸡和小鸭》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03-09

《小鸭和小鸡》的教案06-05

《小鸡和小鸭》活动05-28

小鸡和小鸭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0-05

小班歌唱活动教案小鸭和小鸡10-02

寓言作文:小鸡和小鸭01-07

小班科学教案小鸡和小鸭03-12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和小鸭》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小鸡和小鸭明显的外部特征和基本的生活习性,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乐意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小鸡和小鸭的不同特点。

  主题内容:

  周一:科学《一对好朋友》

  周二:语言《鸡的一家》(顶班)手工《小鸡的聚会》(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三:语言《数小鸡》(脱班)

  周四:艺术《来了一群小鸭子》(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五:协作片活动(一天)

  周六:语言《小鸡和小鸭》(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日:区域活动

  科学:一对好朋友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小鸡小鸭的外形、动态、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2、感受小鸡和小鸭的可爱,乐意亲近和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挂图27号;《春天来了》;《数学》;

  2、小鸡、小鸭数只及食饵若干。(可请幼儿自带)(因禽流感改为观看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围坐在小鸡、小鸭的周围,观看小鸡、小鸭的活动,自由交谈观察的感受。(此环节去除)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比较观察

  (1)说说小鸡和小鸭哪些地方长得一样?(颜色一样、眼睛一样、羽毛一样等)

  (2)小鸡和小鸭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哪只是小鸡?哪只是小鸭?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一看,小鸡和小鸭的嘴有什么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准确表达:尖尖的,扁扁的)小鸡和小鸭身体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圆圆的、扁扁长长的)小鸡和小鸭的脚有什么不一样的?(小鸡的脚趾是分开的;小鸭的脚趾有一层皮连着的,叫“蹼”

  观看视频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叫声等其它特征

  (3)小鸡是怎么叫的?小鸭呢?它们的叫声一样吗?(请幼儿听一听,学一学)小鸡和小鸭是怎么走路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学一学它们的走路)

  3、说一说小鸡、小鸭喜欢吃什么。

  (1)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来喂小鸡和小鸭?(请幼儿取出自带的食饵并做介绍)说一说小鸡喜欢吃什么?小鸭又喜欢吃什么?(教师小结)

  (2)让幼儿自由投放食饵,观察小鸡、小鸭进食的动态。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吃东西的?

  鼓励幼儿以“想什么”来表述,并学学动作。

  4、看图观察,帮助幼儿梳理小鸡、小鸭的特征(此环节不要)教师出示相应的挂图,小结小鸡、小鸭的外形、习性等特征。

  活动反思:

  由于禽流感的影响,所以不方便带真的小鸡和小鸭来给幼儿观察,但是我寻找了两段视频来弥补这一不足,在环节上我先出示挂图让幼儿直观观察比较,并且首先从相同点入手,这样孩子们会更细致的把不同点找出来,在相同点上,孩子甚至观察到了眼睛和脚趾,在不同点上还观察到了头部,真是非常细致,我还解释了小鸡和小鸭由于脚趾的不同而在生活习性上的区别,还例举了人们发明的游泳脚蹼就是根据小鸭的这一特点发明的,孩子们受益匪浅,通过图片观察比较后孩子们在观看视频时又发现了动作的不一样,叫声的不一样等,活动内容丰富了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