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礼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礼貌教学反思1
《谈礼貌》这是篇说理性的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应该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另外就是让他们初识议论文,初步掌握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围绕这两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三个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第一个事例中,我重点围绕“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让学生在反复读了这个故事后,结合这个事例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围绕重点句子来整体感悟段落,乃至整体感悟文章的能力。同样,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我又重点抓住“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一句中的“理解”这个词,结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让学生说说对“理解”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在这件事中,女青年理解了小男孩的什么以及小男孩为什么能得到女青年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白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孩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
但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只想到了整体感悟对学生今后读书的重要,却忽视了细节处理,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研究。这篇文章是一篇说理文,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也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它们各有侧重,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对待礼貌的态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仅仅是这样,这三个事例的选取还分别侧重了这三方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当我们有了错时我们该怎样做、面对别人的无心之过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而我,尽管教学中也结合事例交待了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个整合,缺少一个归纳,缺少一个让学生立体、纵观看课文的机会。议论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学生心里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在这节课中,围绕着三个事例,我和学生们对礼貌谈了不少,让学生说说有礼貌者怎么有礼貌,没有礼貌者又是如何没有礼貌的`,以及从他们的故事我们又该怎么做。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语言特色,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性认识“有礼貌”“没礼貌”,因为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且我们也要通过朗读,把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把书本的言语落实到言语交际中去,让学生在体悟文本的思想的同时实现“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但失误的是,我让学生读了、感悟了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却没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之关键词,让学生在这些关键词的朗读中、对比中去品读,去感悟。
名言俗语积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它的好处自不必言说。但这节课,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却因自己没把握好时间而没能与学生交流成。小练笔是对文本的一个拓展,是学生思维的延续。光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还不够,我们还得学着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一写生活中的礼貌事件,这不论从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着眼于礼貌教育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样因为自己没把握好时间,对整节课缺少整体规划,课前没备足课而没能在课堂上落实。
经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新课程需要的是能有着丰富的知识、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的教育实践的高素质教师,作为一名在新课改下的青年教师,我想我们惟有学习,惟有钻研!
谈礼貌教学反思2
5月14日上午,我上了《谈礼貌》的第一、二课时,现将两节课一起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好的方面:
1、巧借文本结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本文的三件事例都是分总结构,都是“故事+总结句”,这三件事例是从不同角度全面指出学生该如何正确的礼貌待人。所以,在教学“问路”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读+画+找+读。即:读自然段→画总结句→(根据总结句中的关键词)找出故事中表现关键词的词句→(借助所画词句)有感情读。然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踩裙”、“刮脸”。这样一系列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2、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作为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较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要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所以,我在平时就很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这两节课中,我从这些方面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解读课文总分总的结构、选择课文中的三件事例、在事例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这些我都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一读书就动笔。在解读文本时,我都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画文中的关键词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书上画画关键词句、写写句式置换,写写近反义词。这是我一直都喜欢的一项教学方法。
3、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苏教版课本中有些课文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或结构相同,或情感路线相同,或体裁相同。《谈礼貌》和《说勤奋》体裁相似,课题也相似。所以,一开始,我将两篇课文的题材和课题进行了比较,既复习了旧知,又明确了课文的主题是说理性的课文。
二、不足之处:
1、应该更好的利用文本,回到文本。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恰当”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怎样才是“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了一些,但都不是很到位,于是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其实课文中的“刮脸”事例,周总理对朱师傅说的一番话,不正是对“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最好解读吗?我应该回到课文,让学生读读周总理的话,这样理解“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既利用了文本,又让学习文本有一个整体回顾。
2、有些教学环节过于急躁。在提问学生一个问题后,我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
3、我上的这两节课是第一、二课时。扫清生字读音,应该是一上课在初读时完成。可我却在教学事例“问路”时,才来强调“校场”“校”的音、“离镫”“镫”的音和义。
4、细节上应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学生的理解也比较到位,但我没有让学生背诵这一段。这一段既是课文的中心段,又对古训进行了清晰地解释,我应该在学习后马上叫学生试背诵,马上将所理解的巩固下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
5、学会“偷懒”。有时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学会偷懒(这是我的指导老师伍校长教的)。比如板书课题之类的。课题中的“貌”,我在书写中强调了字型和偏旁。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写写或在书上写写,效果会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更有效。
谈礼貌教学反思3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面对这样一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该如何处理,才能把这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上出语文的味道来呢?经过反复的研读,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一、让文体知识穿行在问题情境中
蒋军晶老师曾说过,一堂课的教学主线最好清晰点,主要问题最好精简点,否则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在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三个问题:谈什么?怎么谈?为什么谈?学生在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寻寻觅觅过程中,既可根据这个提示很迅速的将课文划分成了三个段落,体会到本文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又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二、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本文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事例:当自己有求于别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说明问题,再加上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又有小孩,既有伟人又有普通人,所以说服力特别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这三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例如:在理解“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一句时,我先让学生结合第三个故事说说“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指的是哪一句(周总理安慰的话),再说说朱师傅听了以后心情有了什么变化,来理解“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最后让学生结合周总理说的话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于是讲道理就不再是讲空洞的道理,读故事也不再仅仅是读有趣的故事,二者在相互印证中让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读中理解,体会中再读。
三、让礼貌待人渗透到学生心灵中
“礼貌”一词在课文中出现在五句里,共八次,就象乐曲中的悠扬旋律贯穿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田。所以,我想,何不让“礼貌”一词也贯穿在我的教学始终,成为我教学的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学生的心间里回荡。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读读古训、俗语“礼到人心暖,无力讨人嫌”;在回答三个问题、划分段落时,也让他们找找课文中同时出现两个“礼貌”的句子,读一读;在理解三个事例时,也让学生反复读那些含有“礼貌待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后,仍是不舍,还是让学生又配乐再次回顾读这五句。努力让“礼”成为这堂课的种子,让“读”促成它生长,长在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最终,由于仓促,没有让学生结合板书再次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让板书成了摆设,实为一大遗憾。在教学第一个故事时,只让学生扮角色有感情读,没有尽兴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实为第二大遗憾。
让教学从容,学有所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希望在反思中不断前进。
谈礼貌教学反思4
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上,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的某种情况,或予以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谈礼貌》一课,为了让学生通过三个小故事体会以礼待人、正确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对这三个小故事适宜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加深理解。而学生要想表演好的话,就必须主动进行朗读、感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编写出剧本。学生编写剧本的.过程,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如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渔”吧!
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所以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的做法,有些知识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学得轻松愉快。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
教学《谈礼貌》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句古训的意思后,出示了岳飞和牛皋问路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结果,让学生反复朗读,从故事中悟到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道理。然后,告诉学生,这篇课文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清一个道理,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来寻找后,再来讲给大家听。学生自读后,有两个学生通过表演再现了公共汽车上发生的纠纷这一幕,表演完了,还郑重地告诉大家“礼貌待人可以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有一位学生把“朱师傅替周总理刮胡子”这个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让大家真切地感到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沟通了人们的心灵。在这堂课上,连平时最不愿说话的学生都愿意来学学牛皋来“吼”一声,更不用说一些佼佼者,在读、表演、点评中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和谐互助的课堂中的学习是优效的。
谈礼貌教学反思5
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围很重要,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谈礼貌》时,感觉自己是和学生交谈着、讨论着、商量着来学习的。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时,我们谈到了“宽容”,正是总理的宽容才使朱师傅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正是总理的宽容简单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矛盾。谈到宽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学生和我表演。
师:同学们,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你的.时候,你会怎样呢?
生:要对别人很宽容。
师:(笑着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当别人无意伤害你时,有三种态度,得理不饶人、沉默不语、宽容安慰。我请一个同学来配合一下。
(学生上台,假装踩老师的脚。)
生:哦,对不起,对不起。
师:(蛮不讲理叉腰),对不起,对不起多少钱?这是我昨天才刷的鞋,你长眼睛了吗?给我擦干净!
(学生笑,学生又假装踩老师的脚,老师白了学生一眼,扬扬手示意对方走吧。)
(第三次,学生假装踩老师的脚。)
师:(搂住学生)到底是好朋友,你太了解我了,我今天正好刷鞋,踩得好!
(学生大笑。)
师:老师要给大家出题了,当一个同学喝水时不小心溅到你桌子上了,你会怎么说?
生:(踊跃举手)我会说,这么巧,我的桌子脏了正要洗澡。
师:当你回到家感到很饿时,妈妈的饭还没有做好,你会怎么说?
生:妈妈我一点都不饿。
生:妈妈我正好在减肥。(学生笑)
我为什么要安排这个环节?也许有人说这岂不是上成思品课了,我认为语文学习本身就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这里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虽然课上得还不错,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发现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对教学参考书有很大的依赖。有的老师说:“当然要看教参,不然,印教参干啥?”但是过于的依赖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钻研能力低的表现。我在这一点上的确欠缺,需要好好改进。
2课上“灌”得多。
感觉还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给学生一个陷阱让学生跳,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思维的训练要加强。
3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努力培养。
谈礼貌教学反思6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古训引出自己所要阐明的观点,然后分别列举了三个典型的古人、普通人和伟人,以礼相待的小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学中,我重点完成这个教学目标——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准备比较充分,重点说说展示提升课。
第二节课主要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展开教学: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先扶后放”,授生以法,让学生学会自学与合作,加大了参与度。整堂课我都在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好批注、说好话、做好人。学生理解文本并不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特点,便很快明白了故事表明的道理。难得是让“礼貌”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礼貌待人的重要。围绕这一难点,备课时安排了三个环节:汇报“我想读,我想评,我想说”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事,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交流积累与礼貌有关的名言、故事。
正如课题中提到的“谈”,我这节课更多的是注重交流,形成对话,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总体说来,《谈礼貌》这种说理性的'文章,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乏味,课堂上学生处处透着“活”字。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语文课终究不是思品课,我们只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以此来深化并践行主题。但美中不足的是:
1、自身语言不够凝练。
2、个别环节设计不够简练。
3、学生的参与度是辐射到全部了,尤其是后进生,但时间上就没有把握好。
4、没有准确地区分好一二课时应该展示的的内容,造成一二课时混乱。
5、学生出错时应该及时纠正。
今后还应多磨教材,教学设计多走几遍,积极地请教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多交流,及时修改,以便取长补短!
谈礼貌教学反思7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文中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讲究礼貌的重要性。如何使学生明白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又了解使事理明晰突显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呢?在教学中,我以“三个故事中哪些语句能表现人物礼貌待人”一线贯穿,让学生自读感悟、圈画批注,写出自已的感受,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表达的时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并调用想象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正反事理的比照中,在具体词句的感悟中,既理解语言表达的妙处,又明白文中事理,水到渠成。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在教学第一个事例时,我通过抓描写牛皋和岳飞各自的动作、语言句子,让学生比照研读体会礼貌待人的好处,并设置了补白:假如,你就是那老人,面对他们两人的问路你会怎么想,又有什么样的反应?让学生感受到礼貌待人就体现在细节中,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第
二、三事例的方法,即:从人物的一言一行来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妙用。
对于第二个事例,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课文,结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抓住“对不起”“微笑”“没关系”等词语,让学生感到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孩主动地道歉,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通过让学生即兴表演不礼貌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应该用好礼貌用语,同学之间才会和睦相处。
最后一个事例在指导学生读好周总理语言的基础上补充周总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周总理宽容、和气;这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您’,可以看出周总理对朱师傅的十分尊重,他的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可见礼貌待人还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
这节课教学我主要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模式。通过:一读明理,二讨论交流,三感情朗读的三个模块对第二自然段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并且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依次去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如此安排,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加让学生学会了一种自学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初次看到这篇课文,觉得文章浅显易懂。但是,上完了这节课,我再回过头来看我当初所想的,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认识不到位。
三个事例的写法是一样的,在教学这三个事例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事例上。因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这个,而这个事例也是最能讲出语文的味道来的。其他两个事例,我由“扶”到“放”,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终究不是思品课,我们只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
谈礼貌教学反思8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使学生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呢?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一句。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抓住“微笑”“没关系”等词语,有的感到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
有的学生感到女青年的“微笑”就是对小男孩冒失的谅解,理解了小男孩此时懊悔的内心。有的学生认识到,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应该用好礼貌用语,同学之间才会和睦相处。
谈礼貌教学反思9
古代有这样一句俗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这两句话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在教师有效学法指导的前提下,放开手脚束缚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一定会取得令人出乎意料的可喜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为前提,通过充分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以及大胆地展示探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大胆地交流和展示,并且在达标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如果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那么我教学的这节课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通过反思,总结出以下问题:
第一、合作交流问题设置过细,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受教师问题限制。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体验和批判性意见。我的考虑是学生刚刚接触新课堂新的学习方式不久,主动研究自主提问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设置的问题提示较为详细。但是现在想来,总不能因为怕小孩子跌倒就让他们永远坐在摇篮里,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及奔跑。
第二、学生的点评语言较为单一,还是教师在平时重视不够。生生评价也可以起到发现问题、互相勉励、激励提升的作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是老样子只是教师评价,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力,结果导致本节公开课学生虽然表面看起来点评热闹,实则语言单一、枯燥单调,充满重复机械的'语言。今后应该注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本节课中我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我深陷局中看得并不周全,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还是多多提出我的缺点,我将虚心接受,你们的宝贵意见将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谈礼貌教学反思10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本文结构严谨,说理性强。所举事例注意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当自己有求于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课文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如何礼貌待人提供了范例。文中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讲究礼貌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明白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又了解使事理明晰突显所采用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以“三个故事”为主线,让学生自读感悟、圈画批注,理解事例中事例内涵。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为了进一步理解,并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在正反事理的比照中,在具体词句的.感悟中,既理解语言表达的妙处,又明白事例中说明的是事理。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
1、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课文中三个事例是独立的小故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而且写法是一样的。在教学,我重点教学第一个事例。通过抓描写牛皋和岳飞自的动作、语言句子,让学生比照研读体会礼貌待人的好处,并让学生演一演,让学生感受到礼貌待人就体现在细节中,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第二、三事例的方法:
1、抓住人物态度、动作、语言等体会人物特点。
2、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3、明白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对于第二、三个事例,我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事例的方法”,独立阅读课文,理解事例中说明的道理,再进行简单的交流。
此外,本文又是一篇议论文,这类体裁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教学时抓好这一“例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我依据板书初步认识议论文的要素,并结合文段,认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具体是哪些内容,从而真正理解议论文的体裁。然后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了解三个故事的异同之处,感受三个事例在说理的同时层层递进,明白说理性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这为学生将来议论文的学习、写作打好基础。
这篇课文,初读会使人觉得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教学。但是,当深入教学时,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到达理想的效果。上了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
1、“在对三个故事选取的角度进行比对”时,一看时间不够,就很仓促地想赶紧完成,没有让学生做更多的交流,也无法体现从“学教材”到“用教材”的能力转换。
2、由于在教学中,时间把握不到位,教学环节不够紧凑,以至于“拓展练习短文阅读《宽容是金》”及“说话训练”没能完成。
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思想教育。
谈礼貌教学反思11
《谈礼貌》是一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的说理文。文中谈到的“礼貌”这个话题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为了让作者的观点能“深入人心”,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产生认同,教学中,我从三个小故事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潜心会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第一个故事为例,我让学生先谈谈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比较牛皋和岳飞的表现有什么不同,通过对关键词的品悟、交流,学生意识到原来“礼貌”首先表现在对待他人的语言和态度上,至此,学生对“礼貌”的认识变得逐渐具体了。“如果有人像牛皋一样对待你,你会怎样?”学生立即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迅速而坚决的回答,“我会骂他!”“我会不理他!”…不知不觉中,“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的观点便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朗读始终是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投入情感和智慧,读出课文应有的情趣和理趣,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一直思考的问题。抓住关键词,是我们常用的指导朗读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感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并不能奏效,果然在指导朗读描写牛皋一段话时,多数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然而朗读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牛皋说话时的动作!”这一恰当的点拨,学生们似恍然大悟,一男生迫不及待的举手。逼真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将牛皋无礼的形象演绎的活灵活现,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其他学生也纷纷争着要读,整个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那么本节课的“训练点”放在哪里呢?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进行整合?结合文本的特点,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选择
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说,再写下来。我将这一环节穿插在第二个小故事之后。“故事中的小朋友不小心踩脏了阿姨的长裙,像这样的小事,也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紧接着,我创设了几个生活场景:1、上操的路上,后面的同学不小心踩掉了我的鞋——————————————————。2、早读课上,同桌不小心把墨水弄在了我新买的羽绒服上——————————————————……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一女生这样写到:一天早上,我不小心将墨水弄在了坐在我前排的王婷身上,我赶忙对她说:“对不起,我把你的衣服弄脏了。你脱下来让我妈妈帮你洗干净吧!”**笑着说:“没关系。反正这衣服旧了,以后也不会经常穿了。”刚读完,学生们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知道,这掌声一半是因为她写的精彩,一半是因为这两个同学的谦让,看来无须多说,学生已经明白: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而这正是第二个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三个故事和最后的总结之间过渡不够自然,衔接不够紧凑。
谈礼貌教学反思12
当秒针在钟面上滴滴答答不停行走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这样一秒一秒地驶过昨天,迎来今天。针转了一圈又一圈,而我们,又究竟留下了什么?弹指一挥间,再忆及上次的赛课,已经是前年的事了。我一直坚信,每一次赛课都是难得的体检,总能在别人善意的评价与自己的内省中得到成长。我迫切等待着新一轮赛课活动的到来。
20xx年3月24日中午,迎来课题,我的心却猛地一紧:一篇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议论文——《谈礼貌》。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无疑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但是,怎样才能上成纯粹的语文课,而不是思品课呢?指导老师宁老师给我的意见是:紧扣三维目标,静下心来研读课本。是啊,语文离不开字、词、句、段的'掌握和运用,字词的学习以及课文内容的熟悉才应该是第一课时首要解决的问题。
思路清晰以后,我就开始钻研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说理性文章,但文中还是有些字词不好认读、难于理解。于是我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把难读、难写、难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并分了类。例如:呔、牛皋、离镫下马、纠纷、和谐等是这课的生字,学生以前没见过。《说岳全传》、小校场等里面有多音字,不好辨音。咳嗽、师傅词语连在一起读,后一个字应读轻声音。(后来我把这些词归为第一组)。文中还有:彬彬有礼、礼貌待人、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等这样难理解的词句(我把这些词归为第二组)。因此我决定把字词认读、词句理解作为教学的第一部分。但为了避免枯燥,在学生提出第二组词语中有不理解词句时,我要求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进入课文,在练读岳飞与牛皋不同的问话后,我问学生,你能不能试着用第二组词语告诉老师,牛皋和岳飞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们回答:岳飞是彬彬有礼,礼貌待人;牛皋是态度粗暴,出言不逊,一下子,不仅理解了这些词语,而且还学会了运用,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个个兴奋起来,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乘机指导:像牛皋这样态度粗暴就叫“失色于人”,出言不逊就叫“失口于人”,那你们说“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怎么理解呢?立刻小手如林般高高举起,他们大声地说:像岳飞一样,礼貌待人,彬彬有礼,就是“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在上到牛皋与岳飞不同的问路方式,得到了老者不同回答时,我问学生:如果你是老者,牛皋向你问路,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岳飞向你问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继而逐步明确:像牛皋这样没有礼貌,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只会让人生气,让人讨厌,这就叫:“无礼讨人嫌”。而像岳飞这样彬彬有礼,别人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因此岳飞得到老者非常耐心的指路,这就叫:“礼到人心暖”。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因为是第一课时,在课文内容上,我只选择文中第一个事例即问路部分,重点评讲。但课文是一个整体,问路这一事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在这之前,我带领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让学生两次朗读全文,第一次是在看了题目,提出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去读;第二次是学习字词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更准确更流畅的朗读课文。通过两次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致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发现全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介绍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都是作者在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中间部分是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我带学生提炼课文的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再进入第一个事例“问路”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反应很好。最后,我由问路艺术引向指路艺术,为学生设置情境,联系中博会,练习说话,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些回答非常精彩。
谈礼貌教学反思13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这篇课文从课题中的'“谈”字就可知道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文,这类文章的结构很清楚,提出观点、列举事例阐明观点、总结观点,我就围绕这样的体裁特色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在品悟文章所举的事例时,我采用了对比、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品悟了文章语言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从作者选取事例的角度去分析,了解作者所举事例是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的,而且作者列举的事例从古至今,从百姓到总理,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读后令人信服。这样的引导,我想对学生写作选材是有一定帮助的。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对日后学生学写议论文奠定了基础。
谈礼貌教学反思14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层次清晰明了,用了三个具体的事例来阐述礼貌的重要性。叶圣陶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这个“例子”教给学生什么呢?
上课时,我紧紧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筛选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作者是如何“谈”礼貌的?对于“礼貌”,课文会给我们什么新的认识?
抓住这两个问题,开启了精读课文之旅。
让学生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三个故事的大意。首先走进第一个故事,让学生读牛皋的话,并说说从牛皋的`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感悟到了牛皋的粗俗鲁莽和傲慢无礼。再读岳飞的话,并让学生上台表演“离镫下马”和“上前施礼”,体会岳飞的彬彬有礼。从两个正反事例的比较中,学生体会到了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让学生说说对这句俗语的理解时,由于有了事例的铺垫,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对于第二个故事“小学生踩了女青年的裙子主动道歉”的事例,授课中的点拨,只是用两个问题做导引,你读出了一个什么的样的小学生?对于女青年,你想对她说什么?在学生的作答中,体会出了小学生的礼貌待人和女青年的宽容。对于第三个故事,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周总理哪些可贵的品质?有的学生用了课文中的 “文雅、和气、宽容”回答,有的学生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来总结。
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齐读首尾段,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学生说出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那么,文章呼应的内容是什么呢?经过探究,找出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十个字来。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情感的目标,在体会写作方法时水到渠成达成。
作者是如何“谈”礼貌的呢?这个“谈”字,就涉及到写作内容和构段方式的层面了。引领学生说出三个事例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个事例中正反例子的巧妙运用,再说说这三个事例能否调换顺序。在分析文本的巧妙安排材料的过程中,本篇课文是说理的方法,也就是作者是如何“谈”礼貌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谈礼貌教学反思15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即:初步认识议论文;通过理解文本,让学生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上。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在教学第一个事例时,我抓住牛皋和岳飞各自的动作、语言来体会,并设置了补白:假如,你就是那老人,看到岳飞彬彬有礼,你会这样想。
对于第二个事例,我抓住本自然段结句,也是中心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抓住“微笑”“没关系”等词语,有的感到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有的学生感到女青年的“微笑”就是对小男孩冒失的谅解,理解了小男孩此时懊悔的内心。有的学生认识到,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应该用好礼貌用语,同学之间才会和睦相处。
最后一个事例听样在读好周总理语言的基础上补充理解周师傅的内心活动。
【谈礼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谈礼貌》教学反思09-18
谈礼貌教学反思08-08
谈礼貌教学反思04-02
《谈礼貌》教学反思07-10
《谈礼貌》课程教学反思08-12
[最新]谈礼貌教学反思06-02
关于《谈礼貌》教学反思08-26
《谈礼貌》教学反思的内容10-12
谈礼貌教学反思(15篇)08-12
谈礼貌教学反思四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