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6 17:56:1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解题方法“多样化”:

  (学生思维活跃)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4种解题方法,其中有2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4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题地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2.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3、值得商榷的方面:

  优生“吃好”了,能否让差生也“吃饱” 。在本节课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中等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其余的听了也不懂。在课堂上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为了观众和听众。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层面上,本节课还有较大的欠缺。

  只要我们的教师不仅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2

  这节课,知识点看似简单,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但没有什么很容易出彩的地方,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将教材进行了整合。讲完例题1后,将例1问题变为求达标率,后面例2采用自学的方法,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然后例举生活中的百分率,学生在这个环节,激情教高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回答问题也合情合理,且想法很有创意。突破了重点,难点。

  但我认为有可取的地方,也有许多的不足。在教学中,我应该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在讲到生活中的百分率时,有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正确率,优秀率,出勤率,等。还有与我们城市生活有关的绿化率,人口出生率,青少年犯罪率,等。还有国外的海啸死亡率,还有学生说食品带上有净含率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关心时事,对周围事物观察仔细,有一份社会责任心,教师应该适时进行鼓励,对他们的回答予以有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口算正确率、错误率作基础,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如在教学时学生就由他们背古诗这一事实,想到了合格率、优秀率,由体育课上的集队、检查人数想到了出勤率、缺勤率,由体育运动中的投篮想到了命中率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在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有的学生说先调查一下班级中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算一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有的说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同学家中有电脑,算一算有电脑的家庭占全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也有的说统计一下我班的独生子女数,算一算班中独生子女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它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将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另外,我的课件还可以作适当的改进,教学的环节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要加强语言的艺术,加大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思想的力度,向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拢。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功之处:

  1、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画出线段图直观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先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即14-12=2(公顷);再求出增加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即2÷12≈16.7%。二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或100%。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通过两种方法的教学对比,使学生明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同时应用线段图加强学生图形结合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题目的变式,训练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2的问题后进行变式训练,再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为防止负迁移,可以提出问题: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是谁和谁比?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求的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12÷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通过变式练习,即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14-12)÷14≈14.3%这个算式习惯上用等于号,而不是用约等号。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4

  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是在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的,旨在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简单百分数应用题联系和区别,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教好这类应用题呢?通过教学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运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学生数学技能的训练,因为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和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相同,所以掌握好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关键和方法是学好新课的必要途径。

  二、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

  出示例题,钢铁厂去年产钢44万吨,今年产钢50万吨,(1)今年比去年多百分之几?(2)去年比今年少百分之几?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把例6与复习比较,集体讨论,找出两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名回答。

  相同点:数量关系相同,结构特征一样。

  不同点:一个是有比多比少。另一题是被比量和标准量是已知的。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从线段图能否看出是哪个量同哪个量比?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是比较量?这样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量的基本思路。

  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归类整理,使理解程序化。根据以上的教学,学生对百分数的复合应用题有了较深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百分数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我出示了一个图表,让学生讨论后填出解答方法。

  看结构特征 得出解答方法:

  相差量/单位“1”量

  四、注意学法指导,增强练习的针对性。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教学新课后,注意了学生的学法指导。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5

  在总复习中,把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我针对这个题目的教学复习,先让学生自己先在家里独立完成,并写一写每个小题的等量关系。并且,让学生思考一下,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然后,在课上统一讲评。我对于第1个小题,我先示范读题,读出题目的重点条件,注重语气和语调。然后让孩子回答自己找到的等量关系,如果孩子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对,或者不是顺向思维的等量关系,就再次引导一下孩子,看能不能说出另外的等量关系,实在说不出就让其他孩子来补充,并说一说自己是根据那句话找到的等量关系。

  第1个小题:一件商品原价125元,降价20%,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降价20%是降了谁的20%,也就是这个题目的单位“1”是谁?让学生先试着复习找单位“1”的方法。然后接着问,这个题目的等量关系是?

  学生很积极地举手回答,有的说:原价—原价×20%=现价。有的说:原价×(1—20%)=现价。老师接着板书等量关系,并写出对应的算式。

  第2个小题:一件商品降价20%后,现在的价格是100元,这件商品原价是多少元?

  降价20%是降了谁的20%,也就是这个题目的单位“1”是谁?然后接着问,这个题目的等量关系是?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后,那怎么列算式呢?学生会说:单位“1”未知用除法,也可以列方程。老师也对应着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总之,由于数学课比较紧张,没有时间再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系统的复习,只能对比着进行重点讲解和复习了。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6

  大部分学生会解这样的题目了。这节课还能上成新授课吗?批改预习作业后,发现新授的内容还是有的。譬如“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譬如,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个重点是如何寻找“可以依据它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我就是围绕这三点展开教学的。

  结果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书面检验“练一练”第2题,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写“8463=147(棵)”——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种蓖麻和向日葵一共147棵”这样的条件,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

  关于练习四的第4题,由于我没有作出统一的作业要求,所以有学生用算式方法解来解决。我要求他们再用方程来解。这道比较题还没来得及比较——依据的数量关系式相同,但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就已经下课了。

  课前,还想到让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一题多解,这个念头被自己否决了。如果那样做,就冲淡列方程的主体了。

  教学效果:一般。

  遗憾之处:对个别学困生的当堂辅导只有三四个,面不广。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_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今天,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掌握得比较好,但还有个别同学把知识遗忘得差不多了,必须加强辅导。

  在进行复习巩固的时候,有两件事使我觉得深感意外。

  我出示一道练习题: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0千克,能烧50天,如果每天节约1/6,可以烧多少天?

  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没处理好"每天节约1/6",列错了,我请个别学生回答时,特意请了这些同学回答,然后又请了班上最差的一个回答,这时有些同学在小声说"她肯定错。"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出乎意料,她居然答对了,话音刚落,其他同学少有地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时我也从愕然中醒悟过来,马上表扬了这个女同学和全班同学的友善精神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最后,我出示了一道题目:修路工人计划修一条长760千米的水渠,前6天修了全程的30%,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水渠还要多少天?

  这道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都纷纷发表想法,不少同学采取了这样的列法:(760-760×30%)÷(760×30%÷6),但还有不少同学选用这样的列法:760÷(760×30%÷6)-6,我说:"刚才,大家的这两种列法都很好,还有别的列法吗?"这时全班都安静下来了,只有一个平时很少说话比较内向的同学高举着手,说出了他的想法:6÷30%-6,这种想法我确实也没有想到,前两种都是很循规蹈矩的列法,而后一种列法又简单又明了,见解很独到,因此我马上给予这个同学高度的评价:"好极了,你真聪明!"鼓励他再接再厉,看到他极少有的美滋滋的笑容,我心里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功之处:

  1、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画出线段图直观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先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即14—12=2(公顷);再求出增加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即2÷12≈16。7%。二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或100%。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通过两种方法的教学对比,使学生明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同时应用线段图加强学生图形结合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题目的变式,训练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2的问题后进行变式训练,再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为防止负迁移,可以提出问题: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是谁和谁比?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求的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12÷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通过变式练习,即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14—12)÷14≈14。3%这个算式习惯上用等于号,而不是用约等号。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9

  1、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

  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我紧接着追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在解答这些具体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时,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我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我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我决不插手。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0

  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这次四校联片教研我们六年级做课内容就是百分数应用题。在查阅资料时翻出去年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点滴体会,以望与同年级教师交流。

  在课堂中就是要把教学设想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本节课中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和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对于复习内容赋予丰富的现实背景。

  本节课重新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关注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及时抓住了生活中的实例,在情景中提取需要的数学问题,从而进行复习,迅速地把生活情境转化了教学情境,对应情景编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以及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本来很枯燥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题材生活化,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 注重题型的变化。

  传统教学的应用题复习例题呈现,一般是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准备题的条件或问题后,出示课本例题,然后遵循了读题—分析条件问题—列式解答。而在这堂课教学中,一开始就呈现两条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两条信息可求出一个教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从这已知信息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不断的变化数学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变化已知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应用题,从而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较好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他们在自己选择信息、编题目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把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制造宽松环境。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关注怎样教,更关注学生怎样学,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教学,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经常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小组中的一员,起到了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的作用。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丰富的生活给应用题带来了多种的形式。加强教学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知识的开放程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1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教学思路: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已经会用方程解答和倍、和差问题。那么这节课知识点的生长点在哪儿,新知识的起点又在哪儿呢?我设计了两个基础训练:一是找单位“1”和说数量关系,二是把例题改成了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新知识的学习我设计了二个环节,

  1、例题的学习围绕“如何画线段图、如何找等量关系式、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展开。

  2、三组对比练习,第一组和、差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特点。第二组单位“1”已知和未知的对比,防止学生思维定势;第三次对比明确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倍数、分数、百分数,它们在解题思路上是相同的。

  教学反思:在画线段图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表示女生人数时有一定困难,我及时调整思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而练一练时涉及到了小数除法,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慢下来,需关注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检验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检验时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乱写,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学完例题后,我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有的用除法做,有的转化成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2

  一、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解题方法;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与辈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正确、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⒈谈话引入:临近期末,又将开展学生评比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用数学的方法分析,看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往年的学生评比中,三好学生占班级人数的10%,各类积极分子占班级人数的1/4。看了这两个信息,结合班级实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是52,预计学生会提出:我班能评上三好生、各类积极分子的各有几人?能评上各类积极分子的比评上三好生的多几人?没评上三好生和各类积极分子的有几人?等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并由提问同学指定其他学生回答,全体学生集体批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几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结构上分析,都是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所不同的是这个几(百)分之几有否直接已知;从解题方法上分析,都用乘法计算。)

  ⒉教师提供信息:我校六年级段有4个班,202名学生,全校有26个班,1380个学生。根据刚才三好生、各类积极分子的比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能不能把刚才同学交流的题目改编成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教师板书这些分数除法应用题,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⒊请学生推算:(1)我校五年级段去年评出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共89人,请你推算五年级段去年大约有学生几人。(2)我校三年级段去年有181人没有被评上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你能推算三年级段去年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吗?(3)余姚市有少年儿童12万,宁波市有少年儿童110万,浙江省有少年儿童438万,全国有少年儿童1亿3千万,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信息,照刚才的比例推算,没有被评上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的有多少人?

  ⒋针对目前评比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的办法,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想法?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学校学生评价改革的方案:

  为了发现、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决定将评比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改为评比闪亮星,学校暂时确定了“小天使”、“小蚂蚁”、“小蜜蜂”、“环保小卫士”、“小冰心”、“小华罗庚”等18种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去争取、申报。为此学校红领巾小记者专门采访了学校领导,下面是这次采访的片段:

  小记者:评选闪亮星与评选三好生、各类积极分子有什么区别?

  学校领导:将有更多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去年我校共评出三好生与各类积极分子近4000人,今年预计能评上闪亮星的人数将增加180%。特别是六年级学生,我估计有9/10的学生会被评上闪亮星,在评上的学生中,20%的学生可能会得到五颗不同的闪亮星,2/5的学生可能会得到四颗不同的闪亮星。努力吧,祝愿我校的同学“星光灿烂”。

  看了这篇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小记者采访的第二个片段:

  小记者:中、低年级学生对评比闪亮星有什么反应?

  学校领导:学校对三年级的2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想申报闪亮星的人数相当于不想申报人数的1/7。(分别可以从分数、倍数、比的角度去分析。)

  对这个信息,你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吗?你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⒌通过今天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学反思

  ⒈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有所得,并且尽可能地多得?在上述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从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引入,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提出不同数量、不同质量的教学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探索并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注重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与倍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⒉创设了学生很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把期末学生评比的事情引入教学课堂,并以聊天的形式展开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⒊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以学生十分熟悉又很感兴趣的事件为背景,特别在最后的练习阶段,用小记者采访学校领导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了两篇教学材料,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整堂课都渗透了这一教学思想。同时加强了学生解题后反思能力的培养,当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不仅要求他们对解题策略、解题方法进行反思,而且对解题结果进行分析,帮助对事件进行判断。例如通过计算发现,过去的评比方案面太窄,改革后的评比方案使大家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3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从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引入,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提出不同数量、不同质量的教学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注意启发学生从例题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总结经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单位“1”是已知的量时,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当单位“1”是未知的量时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

  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以学生十分熟悉又很感兴趣的事件为背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再通过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沟通分数与比的联系,启发学生用简便方法来解答分数应用题。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中培养学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10-31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06-23

教学反思_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0-17

关于《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09-12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教学反思01-07

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总复习教学反思01-07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反思01-11

《百分数应用题》课后反思06-12

《应用题》教学反思01-07

应用题教学反思的数学教学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