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9 00:20: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雨后》是一首儿童诗,描写了一场大雨过后广场上孩子们嬉戏玩乐的热闹场面,重点描绘了一对踩水的小兄妹俩,充分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俏皮好玩的性格,童趣十足。在还没教之前我就预料学生一定会喜欢的,那些活生生的文字,仿佛让那些孩子看到了自己,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共鸣。而怎样让学生更深的体会,那是我用心思考的。

  课始,展示校园内刚刚下过雨后积满水的一大片空地的画面。引导学生回忆,雨后你们在这里痛快地玩过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待学生畅所欲言后,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朗读课文:小朋友们玩水的场面被写成了一首很美的小诗,想不想去读一读呢?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产生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小兄妹踩水的有趣情景被作者刻画得出神入化。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和引导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感悟兄妹俩的兴奋和乐趣。再引导学生观看书中插图,说一说兄妹俩的动作、神情,甚至模仿他们的样子演一演,如:“小哥哥使劲踩着水。”“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小妹妹咬着唇儿提着裙角轻轻地小心地跑。”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加体味了文中表现出的那份童真童趣。

  对于诗中小哥哥和小妹妹矛盾心理的刻画,则更要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才能充分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质疑:小哥哥摔了跤怎么还兴奋、骄傲呢?然后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就能理解摔跤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广场上那么多小朋友,并不是人人都体会这种乐趣的,所以他还有一丝骄傲。事实上,小妹妹不正是很羡慕他的吗?越是能领会哥哥的心理,就越能感受诗中的情趣,此时再引导朗读,学生就定会声情并茂,全身心投入。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课文配有六幅图,分别与六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本课分2个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授课完毕,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这堂课有成功之处。

  一、运用多种有效手段使学生准确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课文第一课时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而且一年级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我主要利用三个有效手段使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手段一:抓明线引暗线,条理清晰

  从课题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图片,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问,小蝌蚪的妈妈会是谁呢?它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初学文本时,我又问了设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学生通过第一次浏览课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后,我出示青蛙图片,让其观察两者外形差别。学生纷纷说两者不像,于是我抛出问题: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线,这一暗线就是文章的重点。

  如此明暗线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手段二: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上课前,我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我在课堂上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手段三:学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学生通过暗线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变化过程。此时,我趁热打铁,出示如下填空题: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这个填空题有效巩固知识,并加深印象。

  二、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

  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对文中这两个生字学生一目了然了。

  有了图文对照,再加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快掌握了。

  不足之处:

  1. 由于是开学第一次上课,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调动积极性方面做的还不够好。

  2. 学生朗读方面指导不够,情感不饱满。

  3. 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好,字的书写时间被挤占了。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课题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村景》,要求跟着所用班级的进度,不使用多媒体,做一节常态课。

  低年级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本想做一节识字课,可这个班第一课时已经完成,只能讲第二课时,原来想把整节课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识字,第二部分简单的讲读理解课文,可设计完成后发现时间不够用,如果勉强上下来的话,估计会出现两个部分都不精的情况,所以,修改了教学设计,在这节课中简单的进行字词复习,以讲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做为重点。

  在复习字词这一环节中,先用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读出,然后让学生从词语里任选一词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把字、词、句结合在一起,效果比较不错。然后让小组长利用字卡对本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认字检查,并要求每组的组长都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学生的情绪很高,评价能用上很正确,很流利,特别棒等词语。最后教师利用字卡进行开火车游戏,对全班学生的认字进行了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很不错。

  这篇课文比较短,里面有些文言文的.语句,在讲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讲浅了没东西可讲,讲深了又不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经过深入的体会教材,我决定只进行简单字面上的讲解,然后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反复的进行朗读,把短文读通读顺,再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读出其中的美,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运用了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等形式,并抓住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感受到江南乡村美丽的景色和人们幸福的生活,从而读出感情读出美。

  在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用心的去读,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并把这句话所描述的景色画下来,这个环节学生很感兴趣,虽然画的很简单,但也能表现出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也算是对学生阅读积累的一个小训练。

  整节课没什么大的失误,但在细节处理上就比预想的要差一些,有些地方处理的显粗糙,而且在备课中预设还不够,也许是听课的人多吧,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看来在心理素质上还需锻炼啊!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由于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日常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在不断的成长学习和努力中,使我收获颇丰。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白了,其后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蒋老师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我还发现在我发现二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多,写字量也特别大。二年级上期就要会写350个字,除此之外还要会认450个字。由于识字量大,因此,在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但是我发现这样预习的结果是好的越来越好而差的学生却越来越差。因为那些好的学生他们会很自觉的按老师的要求的要求去做,一般也会做的很好,而那些比较差的学生,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里,根本就没有人辅导他们,于是预习变成了一纸空文,第二天,什么也不知道。字不会认读,课文也就无从下手。那些预习了的学生就会情绪高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却只能坐在那儿一言不发。这时如果不注意到这群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越来越差,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我采取的措施是在上课提问的时候多请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经常请这些不能回答问题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群想竭力表现自己的好学生,也是不行的,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堂课学习完了之后,抽出三分钟来让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朗读生字生词,遇到不会的地方就发动大家一起来大声的告诉他,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那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也在大家的带动下学会了生字。

  仅仅是在认字这一点上还远远不够,因为接下来还有比认字更艰难的事情,那就是读课文。我发现二年级的课文比我小时候读书时记忆中的要长的多,例如二年级上期的第八课《难忘的'一天》,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给邓小平爷爷表演计算机操作的经历。全篇课文整整六个自然段,三百多字,不认识的字多达34个,对于一个不识字的大人来说在短时间里会认这些字,并且将这篇课文读通顺,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群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于是,我就想如何把难度给孩子们降低。我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再根据课文段落的长短和每个小组的实力来分派任务,比如第一组的同学就负责读一二自然段,将这两个自然段读熟,读流利。然后四个小组来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一共有两项。比赛第一项,看哪个组的任务完成的最好,第二项,看哪个组的学另外三个组学的最好。这样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斗志昂扬,都想战胜别人,最后评出的冠军小组就当小老师,来教全班的同学朗读课文。

  除了认字以外,需要会写的字也比较多,平均每课都有8个字要求会写。如果想要学生个个都不落下,就必须得课课清,每篇课文结束以后都要进行听写,有错误的还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听写,这么以来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开始仔细调查和统计我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将他们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家长在仔细认真的辅导孩子,当然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一类是有家长,也有能力,但是却疏于对孩子的辅导。另一类就是家长或许在外打工,或许没有能力辅导的。对于第二类的孩子,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让他们明白这样做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当然,一个电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孩子们施加压力,这样,从两方面入手,效果就会好一些,可以把一部分第二类的孩子转化为第一类的孩子。对于第三类的孩子,就将他们分派给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孩子。这样以来,可以让我从烦琐的听写字词中抽出时间来,思考其他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期多里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反思,也许它会显得非常稚嫩,只有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会按课文内容表演,评议。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2、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意思?

  3、小结:小朋友,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着他的名字,这就是。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2至3自然段

  提问:课题是有趣的发现,那么达尔文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至3自然段。

  2、谁来说说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

  4、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5、指名让同学读好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里?

  6、指名回答

  7、达尔文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达尔文,你正在小岛上考察。如果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

  8、讨论交流

  是呀,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那些翅小的昆虫哪里去了呢?

  9、朗读第二自然段

  10、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达尔文又是怎样做的'呢?

  1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2、思考后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然后汇报。

  出示句子: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便逐渐消失了。

  13、让学生说说这段话中讲了哪几种昆虫?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清三种昆虫的情况。

  14、思考后讨论

  出示句式训练: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所以

  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所以

  翅膀小的昆虫因为所以

  15、让学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内容,集体评议。

  16、那么,达尔文是如何找到答案的呢?

  板书:反复观察比较

  1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是啊,达尔文通过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明白了只有适应岛上环境的昆虫才能生存下来。

  即适者生存,这才是达尔文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发现。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科学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学习生字

  容、究、易、研

  ①观察容、究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学生发现回答

  ③说说怎样记住易、研这两个字。

  ④学生交流

  ⑤老师范写生字,学生监写、描红。

  四、复述课文

  1、老师指导复述

  考虑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2、学生自己练习复述

  3、同桌自己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教学反思: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海洋中的小岛上考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并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虽然,文中对达尔文找到的答案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学生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对于达尔文如何进行观察比较研究,文中只是概括性的精简的一句话。为了让学生体会达尔文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抓住关键词语,从中感受到达尔文专注、执着于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

  课堂上,我从问题入手“达尔文找到问题的答案,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孩子们马上找到了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接着,我们抓住关键词语“许多”、“反复”、“终于”引导学生咀嚼、品读。

  达尔文为什么要抓“许多”昆虫呢?这样是不是有点不爱护小生命呀?孩子们马上表示不是的,达尔文抓许多昆虫是为了观察,他要观察很多次,就需要很多昆虫。是呀,达尔文抓了很多昆虫,而且是很多种类的昆虫,有翅膀特别大的,还有没翅膀的,只有仔细观察,这样他才能作出比较呢。

  “反复”观察比较说明什么呀?孩子们说达尔文观察比较的次数多。你们能猜猜他做了多少次的观察比较呢?孩子们有的说10次,有的说20次,有的说100次,数字是越来越多。我跟孩子们说,反复就是研究的次数多,达尔文一次不成功,再做一次,一次接着一次,不灰心,不放弃,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他这种认真的研究态度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呀!

  “终于”是什么意思呀?“终于”就是花的时间很长,遇到的困难很多。可见,达尔文找到问题的答案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最后,我再让孩子们用一句话来夸一夸达尔文,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达尔文,趁势我鼓励孩子们向达尔文学习,学习他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一、在想象中寻求知识的创新。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就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对课文的情景就能深入理解,浮想联翩,并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教材中,有些课文刻意留下 “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如《假如》一文,让学生续接课文,我让学生先自由想象,去挖掘“空白”的蕴含,然后再交流,学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许多书本和学校,让他们能够再回到学校学到很多的知识。”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医院的病人画许多神医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他们早日康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想象中激活已有经验表象,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越过语言的表层,与作者的心灵一同震颤,知识层出不穷,得到创新。

  二、为学生提供宽裕的探究空间,寻求知识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中国和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教师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为此,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假如》一文的教学,我让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有的用表演形式,有的用分角色朗读,有的边读边演,形式丰富多彩。各小组都在积极地排演,密切的合作。通过交流反馈,同学的评价,他们发现本组的缺点,也学习了别组的优点,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导为情感熏陶。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文的朗读,应是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情感变为自己的。”也就是说,朗读重在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如在教学《假如》一课时,课文中四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一句,应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以及西西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感受神笔的重要,这样,学生在朗读时,语速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声音时高时低,时重时轻,读出了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的理解,也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与学生同朗读,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教师生动的语言,对学生是一种强烈的感染。

  在教学《假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残疾儿童的不幸,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些关于残疾儿童的感人故事,在听了我的讲述后,很多孩子掉下了眼泪。这时,他们再读第三小节时,就能把那种对于不幸的人的关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而且,在让学生续编课文时,他们考虑得也都是给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送去温暖,来表达他们的爱。

  五、主线推进,横向联动,加强整合。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和人教社实验教材的独特优势,构建了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又强化了朗读感悟,同时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

  我们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观照,将识字、词句体悟、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都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的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南油小学刘庆元老师教学《假如》一课,文中“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一句中的“苦苦”这个词语学生不懂,教师没有抽象地下定义,而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旬反复诵读,仔细体味,结果学生豁然明白:“苦苦”在这里不是说嘴里有苦味儿,是说等得“很辛苦”“很艰难”“很悲伤”。通过细细品读,学生对“苦”字叠用也有所感悟,因此用了那么多“很……”同时,在对“苦苦”一词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同情怜悯之心已由然而生,受到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感化,这就是成功的“整合”。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进行课改一月有余,我们课改组10名教师经过认真学习,多轮课堂教学打磨,包括了一轮亮相课,要求每位课改组的教师都要跟上,进行互听互评,共同提高;之后进行一轮过关课,此刻过关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大家的用心性到达了空前的高涨。已经有3人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比较成型了。

  在这天的听课中,我觉得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提高很大。表此刻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明显,自学深入、交流有效、汇报与补充深刻。

  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落实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在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就应从课文的资料入手,从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从主要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入手。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定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资料,选取适合学生的学法。

  2、关于加强朗读指导的教学。语文教学少了朗读,总让人觉得有缺憾,也没法实现语文教学各学段中对有感情的朗读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最缺少的就是指导朗读,很多教师也都提出了不知何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我想是否能够单独加一个朗读展示的环节?或者放到小组展示中汇报到重点语段时,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是否能够在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补充时进行展示?

  理解课文资料是一项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朗读是理解的开始,也是快速有效地检验学生是否理解透彻了课文资料的手段和方法,当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资料,品悟到情感后,自然能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确十分重要,在我们所进行的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中,将有感情的朗读加入进去有十分多的困难。可是无论有多么困难,我们都不能够缺少了朗读指导,让我们共同实践,找到最适宜的指导朗读的`时机与方法。

  3、关于我们驾驭课堂的潜力。在上周召开的教研员培训会议上,对导课、结课、抓住课堂生成等方面,领导为我们指明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一是我们要精心准备导课,导语或导入新课的问题必须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引起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二是关于结课,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当学生讨论或者交流的时间很长,还有很短的时间就要下课了,这时我们必须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引向当堂检测环节,然后按时下课,在我们的展示课上绝对不能拖堂,这是常规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关于课堂生成的问题,我们要抓住生成点,也就是学生潜力的增长点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需要我们有很敏锐的能够发现并抓住的眼光和潜力,更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我的课堂教学的应变水平。积累经验,产生敏锐的观察力。这些就应都是在我们十分熟悉教学资料,心中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任重道远,共同努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扎实地落实新课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者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如:借助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巩固认字——揭示(提手旁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引导书写,互相评价等,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运用自读、引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等方法,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3、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同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设计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得到巩固。

  4、互送祝福,升华情感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好朋友写祝福,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得到祝福的喜悦心情,获得了幸福。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别人,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在互送祝福卡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把祝福送了我,我也很感动于他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写字环节没能充分落实。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对于学生的回答,倾听的不够仔细,遗漏了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如在识记“句”,学生说到“词”时,没有引导学生发现识记的特点。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雷雨》这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如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这两个教学目标。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扩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一、以词串学,带动全文。

  设计这一课时,有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开始觉得什么都是亮点,什么都值得讲,于是课堂容量超级大,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的是老师带着学生去感受,一堂课下来,以师为本,而不是以生为本。后来,改进后,抓住课文中的“垂”与“坐”的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而在课外词语这一块,在课前先让学生说说关于“雨”的四字词语,而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与场景,适时让学生理解“电闪雷鸣”“哗哗大雨”“雨后彩虹”,并让学生进行积累。

  二、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雷雨前都写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满天、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去品读,读出雨前的压抑、先动后静、电闪雷鸣的景象,带领学生去看“闪电”的动画图,听越来越响的雷鸣声,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画面,读出真情来。而雷雨中,让学生自己读,交流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到了雨大,引导他们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学生从“看不清”,从“哗,哗,哗”与“沙,沙,沙”的比较,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说自己“渐渐地”,我顺势而导,能去掉一个“渐渐地”吗?学生讨论后,认为雨不是一时变小的,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渐变小的,由此越读越轻,读得非常到位。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将其变成诗歌的形式,再让学生扩展观看雨后的美景,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雨停了……”。学生的语言也十分生动,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三、读画结合,拓展思维

  这篇课文描写雷雨之后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丽清爽的画面,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种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这种美,如果光说光讲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不急着让学生读,不急着让学生说,而是让他们先默读雷雨后段落,然后全班合作上黑板画一幅雨后图,每人只能画一个景物,不能重复,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画完还要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个景物,并想象画中的动物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彩笔和配音来表达他们对雨后的感受。画完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在完成这项目标时,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画画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而且说的也很不错,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非常生动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雨后美景段落这一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假如》是一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主要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这首诗歌在写作特色上,结构相同,结尾用省略号留有悬念,便于想象,语言通俗,朗朗上口。本课教学,我注重情境创设,以“师情”激“生情”,以“语境”创“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品读、领悟。

  1、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亲”。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教学中如果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向学生呈现直观形象。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

  本节课我努力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多媒体,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2、引导想象,升华情感。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发展学生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换位思考。“你就是寒风中的一棵小树,你会怎么样?”在第二小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鸟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它会飞过哪些地方?会遇到什么困难?”通过想象,感受鸟妈妈的艰辛以及小鸟等待妈妈的焦急,在想象中帮助学生理解了小鸟急切需要食物的心情。

  3、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这首诗从语言特点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这首诗,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小伙伴做游戏,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当时没敢承认,但心里很内疚。当“我”用自己攒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孩子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愧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品质——诚实;老奶奶宽容的心也值得我们学习。根据教材和本班学生情况,我从下面两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住文本,引领朗读

  针对这样一篇充满人文色彩的文章,我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主线,以多种形式的读为手段,抓住文本。因为文本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始终是主体,文本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凭借,与他们进行着意义的.交融,教师的教学也是为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品位、获取人文素养服务的。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反复让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去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么做,让学生在体验小男孩的情感变化过程中知道了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在体验了小男孩的情感过后,我让学生想象老奶奶的心情。当她看到玻璃被打碎,“我”又逃跑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当看到“我”和往常一样送报纸时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当看到“我”的道歉信和“7美元”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在体验老奶奶的情感时,感受了她博大的胸怀,知道了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真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领会文中的道理和情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上,我通过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写便条,这一“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练笔的机会。挖掘文章空白点,领会文本的内涵,将所学的语言文字有效地迁移于自己的言语实践。还让学生对“老奶奶这么高度评价我、表扬我”谈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对事件进行鉴别和评价的能力。这样做,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学会评价是与非。

  课后,我对这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感觉到有待改进的地方。(1)朗读中的评价还不够,应该让学生之间多一些评价,评价应该具体,而不是泛泛的读得挺好、有感情等概括性的评价。(2)课上的启发性语言不够,有些问题学生理解不到位,我没有做到循循善诱,使得问题解决得不透彻,说明自己在课堂灵活性上还需下功夫,努力钻研,多多练习。(3)没有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应该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类似的事情,到现在没有承认,那学了这篇课文后,自己知道怎样做了没有?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多做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缺陷,扬长避短,不断磨练,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动物过冬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我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了教学,并带着孩子初步感受了本课的课文。本节课我首先对前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生词)并让学生回忆了一下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积极踊跃(这篇课文写了动物是怎么过冬的)我马上追问:“那么,课文中所写的'动物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呢?请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自学,在自学后又将自己找到的内容在小组内容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在小组内容的交流,有的同学修正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同学得到了肯定更加自信了。于是我让学生在全班进行汇报,由于以前养成了分析课文的好习惯(按段进行分析)所以学生说得很有条理,补充汇报的同学也强调的很到位。更是让人惊喜的是,同学们在根据课文汇报到喜鹊和燕子的过冬方式时,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知道我们国家的燕子是飞到什么地方去过冬了,它们飞到了澳大利亚去过冬。”紧接着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还有乌鸦和麻雀也和喜鹊一样也是留下来过冬的。”……孩子们语言流畅表述清楚,我知道她们一定是为了课堂上的精彩发挥下了不少功夫,真是好样的!这样一来就给我们班的同学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也像课文一样用动物对话的形式写一写。孩子们在课前已经在前置性小研究里完成了这部分内容,课上只是做一个呈现。随眼紧紧是个呈现,那足以锻炼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很好的拓宽孩子们地视野,真是一举数得啊!下课了,孩子们要说的还很多,听到了铃声,他们很遗憾的唉声叹气~其实我也是意犹未尽!在那一刻,真希望时间过得再慢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单调。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使出了浑身招数,多媒体教学,谈话激趣,自读自悟,比赛朗读等形式。当“小导游”们介绍完“金鸡叫天都”后,就要比赛读出奇石的有趣。

  第五小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当读到“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他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这句时,只听我班最调皮的黄毅用课本挡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声叫个不停,一时间,教室里听到的小朋友都在窃喜,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被这只“大公鸡”轻松的破坏了。我心里生气极了,本想劈头盖脑的批评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这个小家伙,不仅理解了课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词,而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只不过,他用的方式不好。于是我就对他说:“你真是一个细心读书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像黄毅一样,眼中有物!”几句简单的话语,不仅传递给学生新的读书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励了他,此后,他读书更认真了,发言也更积极了,我深感欣慰。试想,假如,当时我没有控制自己,只是从扰乱课堂单方面去批评他,那一定会大大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多点赞赏,少点指责,多点肯定,少点否定,学生一定会懂得了自律,也能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经过几天精心准备,今天,我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实习汇报课的展示。

  由于在前一天才得知汇报课从原来的四十分钟试讲改为十分钟的片段教学,所以,梁云吾老师加班加点指导我重新修改教案,还亲自为我示范教学,令我十分感动。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上好一节课,哪怕是十分钟的片段教学,你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学生试教,就对着镜子练,多少名师为上好一节课,连续练习了好几个月,何况是我们呢?不管是教态、教学语言还是教学互动等各方面都要很好地操练和把握,把每一次讲课都当作锻炼的机会,发挥出最佳水平。”

  听了梁老师的一席话,我倍受鼓舞,在学校抓住一切机会练习,就连梁老师的侄女也不放过,让她充当我的学生。回家后反复对着镜子练习,甚至在试讲之前还在走廊上刻苦练习。天道酬勤,正式上台时我胸有成竹,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镇定自若。

  因为之前彭莉老师已经为学生上了十分钟片段教学,带领学生把握了《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的整体脉络,所以我决定重点讲析课文的第三个马戏节目---山羊走钢丝。开始,我没有设计复杂的引入环节,而是选择直接切入正题,以“还有一个更精彩的马戏节目正等着我们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让学生翻开书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并找出节目的名称。接着,我把这段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讲解。

  1、山羊如何走钢丝?

  2、山羊怎样表演它的绝技?

  3、现场观众有什么反应?

  我在这三个环节都设置了不同的.亮点。如第一个环节,梁老师就教我运用对比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原文中描写山羊走钢丝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细细的”、“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这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即突出节目的精彩。接着,我出示一句没用这些词的句子,并告诉学生这是林老师自己写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把这两个句子作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就比较轻松了。

  第二个环节,梁老师帮我设计的亮点就是让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内部语言—心理活动。如:“看到身躯如此庞大的山羊,要把自己的四只脚都踩在一个只有碗口大的金属圆板上,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想对山羊说的吗?”。另外,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所以,我在讲解这一环节的时候特别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先用自己的话说,再找出文中描写山羊表演绝技的句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一些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三个环节,我先请同学们回答“观众的反应是什么?”然后启发学生说一句排比句,描绘现场热烈的气氛。教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造句,想象观众是如何喝彩的。最后,再让学生朗读,先指名读,后整体读,整个过程遵循“读—讲—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章“精彩”的主题。

  对于这节课的效果,梁老师、杨书记和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正如梁老师和杨书记所说:还有进步的空间。如分析词语的部分不够透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教学语言还要更简练,以读代讲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较短,为了能在一课时很好的完成。在这节课里,我结合学习寓言通常使用的三个步骤来教学。首先是试题理解题意。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有目的的,在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到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我同时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并通过人物对话模仿,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年级是开始写作的最初阶段,在学文的同时要时刻想着为写作打基础。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中,我利用插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这样也就教给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有其优点也就不自然的存在一些不足;语言运用不恰当。有罗嗦现象,导致课堂延时。由于时间关系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例子。再有就是没有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校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的教学反思11-08

语文二年级的教学反思03-22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4-07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反思04-21

二年级语文《画风》教学反思03-29

二年级语文《寒号鸟》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学反思03-19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