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
两位数进位加法,本课时是新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自己比较多在低年级教学,所以对于本课时学生的难点比较清楚。
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之前也在网上了解过一些老师的经验做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借鉴了别人的经验以及参考本人的教学特点,特别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要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必须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我就创设乘车游戏,让学生自己解决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个先把他们摆一起,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课前,我就预想学生会出现的错误,例如忘记满十进一的,又或者是忘记加十位上的进位一,还有个位没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发现是否有这样的错误,然后在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在课中我设想的错误没能一一出现,但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竖式学习的深刻性,我事前作了错题收集,让学生找错处,我想,学生在课堂中既要有正面的指引,同时也要有错例判别才能使知识更加牢固。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这种方法有了成效,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新课改明确指出,计算应该与解决问题紧密相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本课中我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感受、体验知识,从而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我首先创设光明小学二年级学生将要去鸟岛游玩的情景,接着出示交通工具——船,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
2、重视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合作中学生想出了多种口算方法,其中有个学生提出这个方法:31+23先把31分成30和1,在把23分成20和3,然后30+3=33,33+20=53,53+1=54,这时有其他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20+30=50,1+3=4,然后再算50+4=54这样比较简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两种方法都行,但第二种方法更优。
3、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本节课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放在坐船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想办法把两位数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这样两位数加两位数就变成学生都会口算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了,顺利完成了口算技能的迁移。同时,允许算法多氧化,体现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4、练习形式多氧化
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摆小棒来进行口算,并能逐渐脱离小棒来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
这节课是学生再次接触竖式,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这部分同学出错的'原因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32抄成23,把加号抄成减号;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学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各种数学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6、但我没有注重学生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既要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注意让学生去用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学生自然学得不够轻松,学得很被动。我更没有注意学生的确实际情况,讲的内容太多,而且练习作业也做得不够,以后我会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踏实一点,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3
这是在学校有效课堂过关中上的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异常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细细思考每个环节,发现了学生积极地几点原因:
1.比较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由于在新授时的基础,学生都能想出两到三种方法,所以对于说出“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思维活跃,举手积极,都争先恐后地想发表意见,这是新授时所没有的优越。
2.数学书上第二题,我先在黑板上用写好数字的卡纸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如何先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再算出这两个数的'差,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小纸条,同桌合作练习。学生们一个个边说边移动,这样的小组合作,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练习容量,每生都说出了十条以上,而且有了学生的这种和谐的合作场面,课堂的气氛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3.拓展练习是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解答,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不错的策略,学生们都能思考出一二,所以也愿意说,也很想说,而且,每个提问的学生都有机会喊一个同学来回答,这样的形式,学生感到很新鲜,故而也很乐意,气氛就好很多。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4
根据班上孩子们的实际知识能力起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定位在2个地方:1是,通过集体操作和讨论一些问题,让孩子感知“满十进一”的具体含义;2是规范地书写竖式。
在实物操作中,我从较为容易的计数器开始,请学生上来拨一拨,说一说。在第一个平行班里,一个较好的孩子拨好第一个数34后,继续加拨第2个数16,当拨好十位上的1后,他直接把个位上的4去掉,在十位上又添了一个算珠。跳过了我想展现的“满十进一”的过程。我急忙问:“别急,你明明是添6个算珠,你为什么反而去掉4个呢?”孩子说:“4加6等于10了,所以去掉4个,十位添一个。”然后,我说:“别急,是这样吗?忙我们慢动作看一看”。于是,又领着孩子按照“满十进一”的经历了一次。接下来,问了2个问题“为什么,可以把个位上的10个算珠去掉,在十位添一个?”“这十位上多的一个算珠是哪里来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满十进一”的道理和需要。接下来的摆小棒,让学生说说34和16分别用小棒摆好后,你打算怎样加小棒。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是着重感受“满十进一”。
在规范书写竖式的教学中,刚好一个被叫起来说怎么写竖式的孩子是从十位算起的,所以的孩子都说他不对。这是,我没有否定他,而是带着孩子们经历了一次从十位算起,孩子感受到还要擦掉十位上的数字重新写,很麻烦。于是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确是好的`方法。
在课堂上大量的练习中,发现,主要的问题有2点。进位的小1,有时孩子会忘记标;当加1位数时,个别孩子放到了十位上,但是仍然按在个位上加。当理解到1位数是在个位上就好多了。还有,孩子们是爱偷懒的,有的解决问题,题目没有要求孩子写竖式,孩子就直接口算,这样准确率不高。还是要强调,当进位加时一定用竖式算一算,这样才不容易错。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5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由于孩子的基础较好,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课堂出现了如预设那样的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和竖式计算的多种方法。
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讲解你想怎么算34+16的时候,分别请摆小棒的和拨计数器的学生上展台演示,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并适时提问“为什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为什么把个位上的10颗珠子拨回去在十位上添1颗珠子呢?”学生即刻回忆出以前的旧知——10个一就是1个十,也蕴含了满十进一的算理。整堂课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渗透于“创设情景——引发计算心理;自我探究——体验计算方法;深化探究——整合优化——实践运用”这三大环节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较高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我还设计了读儿歌的环节让学生记忆笔算进位加法的注意点,我发现:单纯地死记硬背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形式多样的、令学生感兴趣的儿歌、童谣等却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课后我就发现孩子们有的就把教的儿歌当成顺口溜样挂在嘴边,真是“不记住都难”。
笔算进位加的重点和难点是掌握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我在这堂课上反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我利用低年级孩子爱说、想说的心理设计了自己说,同桌说,一起说,汇报说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达到教学目标。
但是整堂课上完后我觉得还有些不足:
1、教师角色的转变。我善于和学生沟通,但有时却急于达成预设目标而强行把学生牵引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后来想一想,这样做并不合适,我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说不定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出色答案,因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要加强训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今天的课堂上,摆小棒这一过程显得有些快,学生展示出的'是一个结果而忽略了算的过程,这时我若引导他清楚地摆两个加数时,或许孩子会摆得更好,也会很好地为下面讲解满十进一地算理做铺垫。
笔算进位加地第一课时应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应反复强调突出重难点,作为新老师,教学必然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想的再细致一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这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兴趣,打破了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用请学生当上老师来讲解如何进行竖式计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本节课我利用信息窗小朋友赶海的情境为背景,借助学生喜欢大海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在交流算法时,我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利用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26+12时,我先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算法,再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出用竖式计算,在交流竖式计算时,我发现班上很多孩子都会用竖式计算,而且一个个胸有成竹似的.于时我就借机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给学生们讲一讲自己的方法。学生们一听要当小老师了,一下子有了兴趣,虽然还有个别孩子因害羞不敢举起小手,但一听到当小老师给大家讲题学生的兴致特别浓厚。不会儿,就有许多小老师举起手来,孙之涵老师第一个上台,她边写竖式边说说:“先写26,再写12,加号写在12的前面,然后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所以得38。”“小老师说得好吗?”“你听明白了吗?”“你有问题要问小老师吗?”“谁还能和刚才的小老师一样棒再给大家讲讲呢?“听了小老师的讲解,你能说说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交流讲解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总结出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总结,评价。经过最后的测试,我发现孩子出错的机率较以前学生的学习错误率少了很多。
这堂课我自已感觉很成功,同时我也发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并把展示的机会都给了学生,会使原本枯燥的计算课变的鲜活起来,再加上适时的表扬和鼓励,适时的引导和板书,突出了重点,也真正的实现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伸,是在100以内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100以内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从图中发现数学信息,并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春天,提供了乘船去鸟岛春游的生活情境,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
2、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学生生活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口算的方法也必然多样化。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努力使学生内化、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如在解决乘船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列出算式23+31、32+39时,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算法吗?每种算法,通过指名几个学生说口算方法,同时又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使每个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并内化、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7
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布置几道题写在作业本上,收齐课堂作业,我本来以为错误最多的地方应该是“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结果十位忘了加1”,因为这是“进位加”笔算的难点,但没想到学生出错的地方五花八门,我预料中的错误却很少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竖式计算完毕,但得数忘记写在横式后面了。
2、做作业前,已经强调一个数字写一行了,但没想到作业中很多同学仍然写得很挤。
3、“+”没有与第二个加数写在一行,有的竟然写在两行中间,还有把加号写在第一个加数的左边。
4、索性忘记写“+”和“-”。
看看这些出错的地方,真让人难受,我与同年级的教师交流时,都有同感。看到孩子们的错误,自己进行了一下反思:我应该想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是孩子们刚刚接触的知识,应该在黑板上用尺子画出格子,让孩子们照着我的格式做题,效果肯定肯定不一样。下午我进教室就跟同学们分析了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并照我的想法重新做了一次作业,果然不出我所料效果好多了。看到孩子们做作业时那认真劲,个个都拿出了尺子,那一条条横线画得笔直笔直的,数字写得非常规范,可以说完全是照着老师的模子写的,看到那一本本作业心情舒畅多了,这时忽然让我觉得看作业是一种享受。看后,把孩子们的作业发下去,都摊开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孩子们下座位欣赏同学的作业,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都觉得自己的这次作业比上次有进步。过后,又有一大批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在作业本上奖了笑脸,看到孩子们那高兴劲,作为老师的我也沉浸在孩子们的快乐之中。从这次作业中让我感悟到:细节不容错过。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8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一开始,我就创设同学们一起观赏鱼的情境,这不仅是旧知的复习和回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根捆成一捆;又通过拨计数器,个位满了10个珠子,拨去,在十位上拨1个,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这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用竖式计算只是形式不同,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教材把加、减法笔算合并在一起教学。教学首先从小学生出去游玩引入,为观察例题的图片做铺垫;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符合图意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借助学具进行计算,初步发现用竖式计算加法的运算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迁移到用竖式计算减法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竖式计算的格式这一环节上,因为我认为只有学生真正懂得了竖式计算的'格式,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竖式计算的好处和用处,所以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2、竖式的计算过程。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竖式,学生在独立列竖式时仍然出现一些问题:
1、数位对不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列竖式不成问题,一位数加减两位数错误比较明显,总会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我觉得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还不是很透彻,涵义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教学中要多次强调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因为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相对简单,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
计算是个常抓不懈的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升上来的,只有多将数学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这样每个学生才有自主发展和创新的机会,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0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教师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数的加法,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出示里程图,形象地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本课在使计算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进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努力。
当然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课题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一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一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计算教学这一块,我认为不是以简单的教学计算方法为主,而强调的是从算理到算法的建构过程。因此,计算教学应该注重算理的教学。要让学习借助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来逐步完成建构。课的一开始,我首先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课件展示“参观博物馆”画面,把静态的情境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这个环节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一、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因此,在新课的导入这个环节时,我创设情境,根据课本的`主题图内容,自制课件。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新课,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如果每辆车准乘70人,你认为哪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我在这里也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能乘坐超载车辆。最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感觉本环节的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理解算理。
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在计算教学方面必须给学生弄清算理,才能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如何突破“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1”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10根小棒凑成1捆的过程,直观地说明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一个十就向十位进1”这个算理,使抽象的“进位”得到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的道理。最后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熟练地进行了计算。
三、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课前,我借鉴自己的教学经验,预想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有忘记“满十进一”的、或者有忘记加上进位上来的“1”、还有“个位不满十就向十位进1”的等现象。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是否有这样的错误。然后我在练习设计中,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来改正。通过这样的练习设计,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正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反面的错例的借鉴,学生学到的知识将会更加地牢固。
反思自己的本节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让学生自己探索算理时,我包办太多,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课堂上没有能够照顾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
总之,今后要多加注意这些不足。要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教学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主题图中观察到:二年级的学生正在码头上整装待发;从学生的说话中了解到,他们是去鸟岛参观;从各班的标牌上观察出各班的人数;当学生发现船上有限乘68人时,学生就会从各种角度去说明“限乘68人”的意思。接下来对于乘船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也从而列出了许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题,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口算的方法,最后全班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哪一种算法既方便正确率又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材隐含的理念:(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购物”来引发计算的需要和重要性;(2)渗透“估算初步”;(3)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一方面验证估算有误差,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亲自了解口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口算能力等。教学目标包括
1、用已有的口算能力,探究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经历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这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较易分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可能的选取学生喜欢的材料,努力创设动态的、有活力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场境,如模拟商店、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整堂课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渗透于“创设情景——引发计算心理;自我探究——体验计算方法;深化探究——整合优化、实践运用”这三大环节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迎合学生依赖情境,产生学习欲望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在这个动态的场景中交互情感、态度,产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个环节是构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直观,产生算法。第二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第三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这里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教师在此层次特意安排两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算法?为什么?假定你是老师,你想推荐哪几种算法给你的同伴?为什么?”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第三环节:深化探究、整合优化算法。此环节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观察、描述伙伴的算法。在学生经历“手、脑、口”的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去静静地观察伙伴的算法多样化,它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深刻的锻炼。第二层次:整合拓展。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会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4
1、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提出了算法的优化,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串”,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对于教材中的情境不再是单纯的出示情境图,而是将它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既作为知识的载体,又作为内容新颖的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练习中的各个题目均与情境紧密结合,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口算方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备课时我预计孩子能想到计算57+29=86的多种口算方法,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和算法的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但是在算法的'优化上,我觉得我的处理有些仓促,如果将孩子的各种算法出示在一张幻灯片上,通过交流、比较,这样效果会更好、更直观。
而在计算57-29=的口算方法上我备课时就认为这个难度稍大些,因此我课件上设计了一种方法是:将29看成30,用57-30=27,27+1=28。但是课堂上出乎我的意料,有两个孩子想出了不同的算法。
一个学生的方法是:将57看成59,
用59-29=30,再用30-2=28
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是:把29看成27,
57-27=30,30-2=28
虽然我准备的方法和孩子们类似,但是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精彩的地方,因此我就没有出示我的方法,这也让我重新认识到要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课堂上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我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学生精彩的地方并让它成为一个个亮点。
其次是对于这两个孩子想出的好的方法时,我认为自己的评价语不够丰富,如果能多用些鼓励的话语表扬他们,同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课堂效果会更加的好。
本节课口算有些枯燥,总是孩子说算法,孩子会表现出厌烦的情趣,这是课前我想到的,因此我设计了男女生竞赛、小组大比拼的形式激励孩子学习的欲望,但是缺少了合理的规则和评价标准进行比拼,因此设计的游戏显得逊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小组大比拼环节,我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习小蜜蜂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步,但是并没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不成熟之处请各位老师们多多指正。短短的40分钟的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再次提醒我: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反思、多学习。谢谢!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11-2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01-04
关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06-29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06-3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03-1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09-30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教学反思06-2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估算教学反思(精选7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