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力》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26 10:32: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奇的力》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1

  力的现象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对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但是未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完全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面不够,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而非主导者。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法性问题处理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处理和引导。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没有很好的抓住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

  科组评价意见:

  1、教师考虑到本节课“力”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抽象性,特别增加了很多小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了力,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体验感。学生一边活动一边思考和分析力。将力的概念、力的效果、力的在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活动与总结中较好的掌握。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先让学生自学后,再出示有错的示意图让学生找错以达到掌握画力的示意图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

  3、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周全。比如设计[学生活动5]A、一个学生站在墙边,用力推墙。第一个学生降低身子推墙,这有违教者设计意图。应告诉学生直立在墙边,双手伸直推墙。还有让学生拉弹簧时,应让学生适度的拉,以免损坏器材。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2

  要使大班幼儿领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只有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和开展有目的的游戏活动: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的开展我想了很久,因为“力”的教材比较抽象、难懂,必须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从幼儿身边取材为原则,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让幼儿真切地感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还有,活动本身的重点要能体现幼儿的动手操作性,探索味道要浓。所以,一开始就要创设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活动背景,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操作、去探索,才能变“抽象”为“形象”。

  我给幼儿提出了一个人搬桌子的想法,初步感知力小移动不了物体,显而易见的是大家都清楚必须几个人合作才能搬运身边的桌子,从而又感知力大能够移动物体,初步形成同方向使用的力是“合力”。

  再者就是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玩滚轮胎。

  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活动开展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但在户外开展集体性的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性也强。所以,活动的结束时没办法进行。但对于科学活动来说,现象或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形象化也要考虑周全。于是,我准备隔天利用早谈的时间运用直观形象的自绘图画、图形,结合问题帮助幼儿进行有关力的;最后还要向幼儿提出挑战,让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3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4

  要使大班幼儿领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只有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和开展有目的的游戏活动: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的开展我想了很久,因为“力”的教材比较抽象、难懂,必须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从幼儿身边取材为原则,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让幼儿真切地感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还有,活动本身的重点要能体现幼儿的动手操作性,探索味道要浓。所以,一开始就要创设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活动背景,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操作、去探索,才能变“抽象”为“形象”。我给幼儿提出了一个人搬桌子的想法,初步感知力小移动不了物体,显而易见的是大家都清楚必须几个人合作才能搬运身边的桌子,从而又感知力大能够移动物体,初步形成同方向使用的力是“合力”。

  再者就是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玩滚轮胎。

  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活动开展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但在户外开展集体性的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性也强。所以,活动的结束时没办法进行小结。但对于科学活动来说,现象或原理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形象化也要考虑周全。于是,我准备隔天利用早谈的时间运用直观形象的自绘图画、图形,结合问题帮助幼儿进行有关力的小结;最后还要向幼儿提出挑战,让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5

  1、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教学活动进行得顺利有序,目标完成得很好,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与探索,真正感受到了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并且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无比快乐的。

  2、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1)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每个环节都是让幼儿先去操作、探索、发现,通过反复的操作与教师的启发、引导,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给以小结。

  (2)教具的选择上,我选择了沙包和皮球,既是教具,也是幼儿的学具,同时也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易于操作,也易于孩子们去观察发现。

  3、不足之处:

  在开始和结尾的'提问中,没有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空间,教师的介入有点早,有牵着幼儿走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

【《神奇的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神奇的力活动教案及反思03-22

力的教学反思06-19

《力》教学反思03-24

神奇的力教案05-09

《力的合成》教学反思06-22

物理力教学反思01-17

《力的合成》教学反思06-22

物理力教学反思01-17

运动与力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