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1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圆舞板
3、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面人图片,记忆歌词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北京的老爷爷(出示图片),我们向老爷爷打个招呼!这位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播放课件)
教师:老爷爷带来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幼儿说)好多好多,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1、教师:老爷爷今天还捏了几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的面人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师徒四张图片)
2、(出示圆舞板)师问:咱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答!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依次问答唐僧、沙和尚、孙悟空)
3、教师: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请你们说,我帮你们打节奏,开始!(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4、教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范唱)
教师:你听到什么了?(幼儿说,教师出示对应图片并学唱)
5、提问:这次请你们再仔细听听,特别是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师: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谁愿意来试一下?(个别幼儿示范)
6、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幼儿练习2遍。
教师:这首歌曲很特别,有唱、有说、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边说边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师幼互动)
教师: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京剧脸谱》一样,我们再来试一试!(师幼互动)
(三)说唱表演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来分成两部分,说的和唱的分开,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说说的部分,请说的部分的小朋友边说边做动作!(男女生互换)
2、教师指着图片问: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幼儿说)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咱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把他们表演一遍,好吗?(教师鼓励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一个故事主题。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故事。要不我们也来编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赶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个什么故事好呢?(幼儿自主讨论)
2、教师:刚才老师听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谁来说说看?(幼儿说)
3、教师: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了,要不我们来试着编一编这个故事,好不好?
4、教师:老师这儿找到了他们的面人图片(PPT),不过得请小朋友想想捏它们在做什么动作好呢?我们要捏一个喜洋洋在干什么?谁能跟着节奏说说看,边说边做动作!(接着说美羊羊等)。
5、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教师:喜洋洋的故事是我们大家一起编的,那我们要记得很牢哦!来,咱们把他们编到老爷爷捏面人的歌里吧!(师生共同演唱创编好的歌曲)。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不光能唱,还能编呀,我知道小朋友今天学了这首歌曲,肯定也想玩一玩捏面人的游戏,咱们有机会来尝试一下!
活动反思:
在难点学习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戏剧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学习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ppt、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啊,我来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本领可大啦,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出示课件)。来,请小朋友们来瞧瞧。老爷爷都捏了什么啊?(幼儿观看课件,自由回答。)
二、熟悉旋律与内容
1、教师:好多好多,我们都看不过来了。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捏出来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听我来夸夸老爷爷吧。教师说白:“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有节奏并加适当的动作)。
2、教师:来,一起和我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老爷爷本领大,不但因为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而且他捏面人的时候还能“你说是啥就是啥!”
老爷叶的本领还大在哪?(唱唱并表演“你说是啥就是啥!”)
老爷爷的本领这么大,听我来唱着夸一夸他吧
你们一定也想来唱着夸夸他,那就来吧!
5、教师:老爷爷,听到你们夸他,心里真高兴,一高兴,他就又想捏面人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老爷爷又捏了啥?(教师跟着琴演唱歌曲《捏面人》,说白部分,教师不唱,做动作。)
6、教师:老爷爷又捏了啥?你看出来了吗?(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来回答。幼儿回答一个后,让幼儿学一学动作。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
(1)猪八戒: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他是猪八戒?(学动作:嘟嘟嘴,大耳朵)
(有节奏)捏一个猪八戒做什么?(吃西瓜)怎么吃的?(学吃西瓜动作)
我们一起来学捏猪八戒。“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2)唐僧:我是怎样表现唐僧的?幼儿说到“骑白龙马时”讲解学动作:手拉缰绳一下一下拉。“老爷爷,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3)沙和尚:沙和尚经常挑着什么?(挑着担)老爷爷捏的沙和尚是怎么挑担的?讲解学动作:一手前,一手后,好象握着扁担一上一下行走着。
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在掳胡须,一起来掳一掳。“老爷爷,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4)孙悟空:捏一个孙悟空在干什么?谁能一下子说出来并表演出来。“,捏一个……”(个别和集体各一次)
一起告诉我,老爷爷捏了那些人?(及时出现ppt)他们都是哪个故事里的人?(西游记)
我们一起来学老爷爷捏一捏西游记的故事吧 “老爷爷,捏一个……”(教师和幼儿跟着琴,边说白边做动作。)
三、学唱并表演歌曲
2、教师: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师幼完整跟唱歌曲)
3、教师:面人都给你们念活了,下面我来当老爷爷,你们来当捏出来的西游记里的面人,好吗?(老爷爷走来啦,教师做老爷爷,歌表演第一段。幼儿说唱说白部分。)
4、教师:你们学得可真棒,来来来,我们和老爷爷一起学捏面人吧。(师幼共同歌表演。)
四、启发幼儿创编部分歌词。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如果你也会捏面人的画,你想捏一个什么故事里的人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PPT课件,《捏面人》音乐、节奏图谱、画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你会捏面人吗?你会捏什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会捏面人的老爷爷,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出示面人图片)幼儿:哇……教师:老爷爷带来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幼儿:小狗、孙悟空、美女……(幼儿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第一段歌曲。
教师:老爷爷捏的面人好多好多,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有个小朋友忍不住要夸夸老爷爷了,小朋友听好,听听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放音乐)(捏面人的老爷爷。你说是啥就是啥!)小朋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请你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后,教师和幼儿将歌词连起来说一遍)小朋友,我们随着音乐夸夸老爷爷好吗?(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唱第一段)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的这一段歌曲中,有一句和我们的国粹京剧一样需要拖长腔,是哪一句?”幼儿回答。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小朋友,经过我的反复试验,我发现我们站起来,把手举起来,这句长腔就会唱的声音更高、拖的腔调更长,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幼儿加动作唱你说是啥就是啥这一句)
3、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教师:小朋友,我们把夸老爷爷的这几句连起来唱一遍好吗?教师和幼儿加动作演唱。
4、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学习歌曲的说唱部分。
教师:“小朋友,老爷爷听到我们夸他心灵手巧可高兴了,他说要捏几个面人送给小朋友,我们看看老爷爷捏的什么面人送给我们。”
请幼儿模仿他的动作。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是谁,幼儿纷纷说:猪八戒。教师:猪八戒在干嘛呢?幼儿:吃西瓜。让幼儿模仿猪八戒吃西瓜的动作。在教师动作引导下,幼儿念白歌词“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教师随后将猪八戒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看图谱,师:小朋友,我们把这一句按照节奏来说一说,边说边打节奏,蜜蜂拍的长一些,小花拍得短一些。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
(2)教师:还捏了谁?幼儿:唐僧!教师:唐僧是什么样子的?幼儿:骑马!(同时做出骑马的动作)许多幼儿做出唐僧念经时双手合十的动作。教师边做动作边引导幼儿说出“捏一个唐僧骑大马”。出示唐僧图谱。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3)教师:还捏了谁?幼儿:捏的是沙和尚。教师:哪个动作是沙和尚的?幼儿:挑着箩。(做出挑东西的动作)教师请幼儿示范整句“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并引导大家一起说。在幼儿随伴奏念白时,教师出示沙和尚图谱。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4)教师:老爷爷还捏了啥呢?幼儿:孙悟空!教师:孙悟空会干什么?孙悟空会72变,就像变戏法一样。(幼儿模仿孙悟空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有节奏地念“再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出示孙悟空的图谱,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5、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连起来说一遍歌曲。我们把老爷爷捏面人的情景变成了一首歌,咱们来跟着音乐唱一遍,好吗?
6、创编歌曲
教师:小朋友,老爷爷给我们捏了猪八戒等面人,老爷爷捏的`这些面人是哪个动画动画片里的人物?幼儿大声回答:西游记。教师: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小朋友平时最喜欢看动画片是吗?那你们看看它们是哪部动画面里的人物?(喜羊羊与灰太狼)如果你是捏面人的老爷爷,你想捏谁?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捏的什么?
幼儿说出后,教师在图片上做记录,最后让幼儿按节奏说一遍。教师:“小朋友,我们把小朋友捏的面人唱到歌里好吗,把捏面人的老爷爷改成捏面人的小朋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改编的歌曲。”
7、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们到外边去唱给别班小朋友听听好吗?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4
活动目标:
1、学习带京味的说唱歌曲《捏面人》,并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通过用轮唱、接唱等形式巩固练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捏面人,图片若干。
2、伴奏带。唐僧师徒四人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一起演唱京剧《脸谱歌》导入。
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啊?幼:京剧。
师:那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地方的吗?幼:北京。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孩子进行一个练声活动,并为接下来学习京歌做铺垫。)
二、出示捏面人老爷爷图片,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就从北京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他在干什么?他会捏些什么呢?
幼:他在捏面人。
幼:他捏了很多动画片里的人。
幼:他捏了喜洋洋、小白兔。
(通过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引起幼儿的兴趣)
3、出示图片2:
师:老爷爷本领真大,捏了这么多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的怎样了啊?
幼:眼睛都花了。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捏面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三、引出歌曲,教师范唱第一段。
1、师:老爷爷真历害,老师还把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清唱歌曲唱的部分。
2、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依次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图片后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学说,加深印象。
3、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第一部分的歌词。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那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有节奏的连起来说一说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怎样?(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4、尝试唱出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刚才说的真不错,说明你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本领。我想如果听着音乐来唱一唱,你们一定也能唱的很棒,是不是啊?(以激励的方法,再次激发幼儿唱的兴趣。)
幼儿集体跟着伴奏学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唱起来像什么?你觉得这首歌的哪一句是最有京味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重点带领幼儿学唱。
(在学唱歌曲时,我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孩子学唱歌曲,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浓厚。学起来也是十分的积极。但在演唱时我怕孩子掌握的不好,反复让孩子们集体演唱歌曲,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四、学习说唱部分。
1、师: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认识了我们小朋友非常开心,他要给我们捏几个面人,看看都捏了些啥?
2、出示图片猪八戒,引出《西游记》里的人物。
师:这是谁?
幼:猪八戒。
师:他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
幼:他是《西游记》里的。
师:那《西游记》里除了猪八戒,还要谁呢?
幼:孙悟空、唐僧、沙和尚还有很多妖怪。
4、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师:看看,他们师徒四人都在干什么?
幼:猪八戒在吃西瓜。
幼:孙悟空在飞。唐僧在骑马。
幼:沙和尚在挑啰。
4、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学说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对了,老爷爷捏的这些人物啊,都有不同的动作。听,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幼儿跟着一起有节奏的学说。
5、师:这首歌曲和我们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幼:这首歌有唱的,还有说的,很还玩。
教师小结:这首歌有唱的又有说的,是一首带有京味的说唱歌曲。
(在学习说的部分,我只注重了说,而没有强调节奏。,只是让孩子跟着我拍手,所以除了能力强的幼儿掌握节奏外,其他孩子对节奏掌握的不是很理想。)
五、完整学唱歌曲《捏面人》。
1、集体练唱。
2、分组表演唱。
(由于在前面学唱的部分,让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分组演唱时时间不多,我分组的次数较少,只进行了两次分组演唱。如果再进行多次不同形式的演唱,孩子们的兴趣也许会更浓。)
六、创编歌词。
1、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真大,刚刚我们在唱的时候,他又捏了很多面人哦。
教师出示ppt。
2、师:看看有谁?他在干什么?谁能有节奏地来说一说!
3、幼儿说唱自己创编的内容。
七、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京歌,现在我们再来学一个京剧的动作,想不想学?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京剧中走的动作,一起走出教室。
(最后这一个环节是与第一个环节相呼应,并且让还在兴奋中的孩子们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自然的声音,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2、能够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并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捏面人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自然的声音,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并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伴奏
2、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图片各一张
3、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歌曲。
师:(出示PPT)今天杨老师请来了一位老爷爷,他的本领可大啦!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师:这是一位捏面人的老爷爷。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边念歌词边做动作)。
师:你们知道面人吗?就是老爷爷用面,像橡皮泥一样,捏一捏就能捏出好多好多不一样的角色。你们看老爷爷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都有谁啊?
师:老爷爷除了会捏角色类的面人,我们来看看他还会捏什么?(植物类的小花、动物类的兔子)
二、基本过程
(一)、通过问题引起幼儿对于念白部分的有意注意,幼儿掌握念白部分内容。
1、教师念白部分仅以动作引起幼儿有意注意及猜想。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会捏四个不同的面人,你们要仔细看一看到底捏了哪四种面人哦。教师范唱歌曲(除留白部分)第一次。
师:刚刚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依次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同时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如:捏一个沙和尚挑着担)
2、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第二次,帮助幼儿澄清念白部分内容和顺序。
师:这都是你们说的`哦,那么在歌里是这个顺序,是这个歌词吗?请你仔细听,认真看。
师:小朋友们是这个顺序吗?谁来帮我调整一下?
师:你在歌词里听到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用完整的话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边做动作边念)
(二)、通过游戏,幼儿倾听、演唱歌曲,教师部分退位。
1、唐僧的找不同游戏。
师:就在小朋友刚刚在念儿歌的时候老爷爷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师:这上面的是老爷爷捏的面人,那下面的这四个唐僧你们看一看、比一比哪个不是老爷爷捏的呢?
师:老爷爷说你们真厉害,都没有把你们的眼睛看花。你们还想和老爷爷做游戏吗?那你们猜老爷爷下一个会捏谁?老爷爷说了想和他做游戏可以,但是我们要先会唱这首歌,现在我们小耳朵听音乐一起来唱一次。
2、猪八戒的找相同游戏。
师: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这次我们要找的是这四个中哪一个是老爷爷捏的猪八戒呢?
师:接下来我们的难度再升级,你们还想挑战吗?一会儿我们唱歌的时候小朋友要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哦。
3、沙和尚找相同与找不同游戏。
师:321,哇,你们仔细看看这上面的沙和尚哪个是老爷爷捏的?哪个不是老爷爷捏的?
师:老爷爷说都难不倒你们耶,接下来是我们的终极挑战,在开始前我们还是要认真的唱一遍我们的儿歌哦。
4、孙悟空找相同与找不同游戏。
师:看,哪一个是老爷爷捏的哪一个不是老爷爷捏的?
5、老师部分退位,幼儿演唱。
师:老爷爷说你们真厉害,都没有把眼看花,如果你们能够把这首歌唱出来,他还会捏好多好多的面人出来和你们一起玩,准备好了吗?这次杨老师不唱你们自己唱哦。
师:现在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唱哦!
(三)幼儿创编动物类歌曲
师:刚才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老爷爷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你们想看吗?(出示图片)
师:这上面都有些什么呀?(人物类、动物类)
师:刚刚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把西游记里的4个人物唱进去了,老爷爷说我们现在来唱一遍动物类的。(依次说出小鸭、小狗、小鸡、小猫,捏一只小鸭嘎嘎嘎)
师:那我现在我们把这个动物类的唱进去好不好?小耳朵,听音乐。
(四)创编人物类歌曲
师:现在问题来了,捏一个爸爸在干嘛?(依次创编爸爸、小宝宝、妈妈、奶奶)
师:这一次,你说是啥就是啥,我们一起来唱一次。(起立唱)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唱的这首歌好不好玩?下来你们可以回去教给班上的其它小朋友唱也可以回家教给爸爸妈妈唱哦。
活动总结
当我在接触到《捏面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很有特色,而且是一首民间艺术类的说唱歌曲,孩子们一定很有兴趣。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我思考的最多的便是如何能够让幼儿真正的愿意唱,而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枯燥的唱,因此在活动中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后我首先是对念白部分进行了剖析,同时在剖析念白部分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感受了歌曲。然后就是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自己愿意唱,在游戏中一共完整唱了4遍,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我本次活动的重点,即目标最后就是我的创编部分,在没有破坏完整性的基础上幼儿自由创编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感,这个过程也是为达到的我的难点创编歌曲提供了支撑。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6
【音乐素材来源】
本节活动要求钢琴伴奏,并运用多媒体和图片
【设计意图】
《捏面人》这个活动内容是一个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其中念白的内容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在创编部分通过幼儿喜爱的《喜洋洋灰太狼》中的角色,幼儿可以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京剧的精华。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音乐素养: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的京韵。
2、学习策略: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借助多媒体、图片,能在念白的部分即兴创编歌词
3、情感态度:在创编歌词和缺少图片帮助下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音乐《白龙马》,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和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的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面人
活动重难点:
借助多媒体、图片,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播放《白龙马》音乐,导入活动
教师:徒弟们,跟着师傅去西天取经哦(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活动室,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找到座位坐好)
二、借助多媒体、图片,学习新歌《捏面人》
1、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我们取完经啦,徒弟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啊,一路保护着师傅,没被妖怪吃掉。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的本领也很大,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有什么呀?
(播放课件)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3、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4、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演唱部分歌词,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帮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结构。
5、教师做动作,幼儿随乐按节奏念部分歌词。
6、幼儿学唱歌曲。
1)小朋友念得真棒,咱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把他们表演一遍,好吗?
2)教师演老爷爷,幼儿演面人
3)师幼共同演老爷爷
三、启发幼儿创编一个故事主题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故事。我也想捏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你想捏什么故事啊?(幼儿讨论)
看看我想捏什么故事啊?
2、我想捏什么故事啊?
(逐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3、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教师一步步提高演唱难度,激发幼儿不断挑战,精神饱满地演唱。
1)加快伴奏速度
2)抽掉图片
3)背对图片,面对客人老师
四、结束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好多好多故事等着我们编呢!大家边唱边跟我来吧!
(幼儿边唱边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幼儿的表现与发展
整个活动下来,情节很自然,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本节课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京韵和说唱部分,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我抓住当今在幼儿中流行的动画片《喜羊羊灰太狼》中的角色,让幼儿在欣赏兴奋之余,饶有兴趣的进行创编。
2、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反思
本次活动我把重难点放在“借助多媒体、图片,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并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接受挑战,巩固这方面的学习。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
1、首先我选用了幼儿感兴趣的耳熟能详的《白龙马》主题曲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第二个环节由两个部分构成:
1)有节奏的练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这是歌曲中说的部分,也是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说的内容就和是唐僧师徒四人通过图片的指引使幼儿可以很轻松的说出来。
2)通过教师范唱、角色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的前一部分。让幼儿在变化,新鲜有趣的感觉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3、第三份环节是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灰太狼》为幼儿提供素材,给予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和大胆表现的能力。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拿掉部分图片和脱离图片,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
4、最后为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带着问题“还可以编什么故事呢?”,边唱边离开活动场地。
3、活动的效果或价值体现
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学会了创编,我要求幼儿在层层的提高要求中不断地接受挑战,歌唱活动往往因为教师的反复唱而让幼儿失去兴趣,所以我以不断挑战他们而让他们不失去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谁?老爷爷在干什么?你们会捏面人吗?”
教师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引导看视频。
2、提问:“捏面人的老爷爷是怎么捏面人的?手法熟练,捏得很快,我们都把眼睛开花啦!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不大?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样的面人?(用念白小结反馈,引导幼儿编念白)”
二、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说了那么多,老爷爷到底捏出来了什么呢?让我用歌声来告诉你们吧!(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你听到了老爷爷捏了什么?原来他在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
2、教师示范,幼儿感受并学会X.XX| XX X| X X| X - | 的`节奏,做相应动作。
3、幼儿完整念白,能正确的说出X. XX| XX X| X X| X - | 的节奏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孩子用各种动作表现歌曲。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6、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听的什么有点像?哪里像?”
介绍歌曲的“京韵”特点,引导幼儿唱出京韵。
幼儿对唱歌曲
三、创编念白部分歌词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谁?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用:X. XX| XX X| X X| X - |的节奏创编歌词
3、幼儿自由讨论
4、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创编结果5、幼儿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四、活动延伸
1、老爷爷本领真大,叫他捏什么就能捏什么,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什么来?再编一下歌曲,唱给家人听。
2、想不想也跟老爷爷那样能干?咱们的橡皮泥河免你也能捏出不同的形态,课后小朋友可以比一比,谁捏的又多又好。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8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演唱歌曲。
2.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在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3.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剧的乐趣,产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建立京剧相关知识的经验。
2.教师自备“捏面人的老爷爷”微视频,白纸、彩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对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产生兴趣。提问:老爷谷在干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儿?
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只有很少的民间艺人会捏面人儿。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请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问:你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创设请老爷爷捏面人的情境,引导幼儿以仿编的形式自主学习歌曲的念白。
(1)启发幼儿思考:你们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教师示范第1句: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感受并学习:“x.xx|xxx|xx|x-”的节奏。
(3)幼儿根据第1句的.节奏探索后面几句念白。
(4)幼儿完整念白,正确说出“x.xx|xxx|xx|x-”的节奏。
3.幼儿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韵特点。
(1)教师完整演唱,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京韵特色。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像哪一种戏曲?
(2)师幼对唱,引导幼儿在对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点。
(3)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京韵特点。引导幼儿说说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韵特点。
(4)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歌曲的京韵特点。
4.鼓励幼儿通过表演唱,进一步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剧的乐趣。
(1)引导幼儿为念白部分创编表演动作,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2)幼儿对唱游戏,大胆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京韵特点。
5.启发幼儿创编念白部分的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什么?引导幼儿用“x.xx|xxx|xx|x-”的节奏创编歌词。
(2)请幼儿自由讨论:捏一个什么干什么?
(3)引导幼儿替换创编的念白部分的歌词并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9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捏面人》这一活动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五《神通广大美猴王》中的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剧中的韵味。当唱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念白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这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歌曲中加上念白部分体现了教改的开放性原则,幼儿可根据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功感,有不破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对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越来越陌生,我想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一点热爱。
2、说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2)能按歌曲中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演唱歌曲。
(3)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
重点: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
难点: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歌词。
3、教学准备:
便于幼儿更形象、直观的学习歌曲我做了以下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泥娃娃的歌曲,之前已掌握了一些捏面人的相关经验,为引出捏面人做好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图片,捏面人磁带
二、说教法:
歌唱活动不仅仅是教唱,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本次活动是一个多元的综合活动,有社会活动的参与,有科学方法的引导,有健康内容的渗透,更有富有艺术性的表现。
教法如下:
(1)视听唱: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动画片《西游记》中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等形象鲜明的图片,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启发式教法:运用韵律活动、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愉悦中感受与体验音乐,能主动的投入到歌唱活动中。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有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学法如下:
1、自主欣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本活动中老师的动作表演、图片的展示吸引幼儿主动感受音乐,在有层次的分段感受音乐中自然而然习得歌曲。
2、多渠道参与法:在这节课的过程中,让幼儿借助观看形象鲜明的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老爷爷捏的面人激发幼儿情感,肢体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感受说唱歌曲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设计:
《捏面人》是艺术领域中的歌唱活动,总的思路为:
韵律活动激发兴趣多种形式熟悉歌曲激发情感角色演唱创编新歌词。
(一)歌表演《泥娃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学一学泥娃娃的样子吧!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歌表演《泥娃娃》
2、教师:泥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呀?(泥巴)。今天啊,我特意请来了一位北京老爷爷,老爷爷的本领可大啦,他还会用面粉捏出各种各样的面人呢(出示课件)。来,请小朋友们来瞧瞧。老爷爷都捏了什么啊?
3、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开始部分内容。
幼儿观看PPT课件,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用韵律活动来作为导入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韵律活动的时候,积极主动地与幼儿进行互动。课件的出示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捏面人这项民间艺术活动。
(二)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曲
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有节奏的练习说白部分。
1、教师:老爷爷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们一起来夸夸老爷爷吧(有节奏并加适当的动作)。
2、教师:老爷爷啊,今天还想来捏几个面人,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老爷爷又捏了啥?教师跟着琴演唱歌曲《捏面人》,说白部分,教师不唱,做动作
3、教师:老爷爷又捏了啥?你看出来了吗?
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来回答。
幼儿回答一个后,让幼儿学一学动作。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
教师和幼儿根据回答,跟着琴,边说白边做动作。
4、教师:老爷爷,捏一个这四张图片,怎样说更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着节奏谱(出示节奏谱)拍一拍,再完整地说一说。谁能来试一试?请幼儿拍一拍。
5、、教师:老爷爷,捏的这些面人,都是什么故事里的人啊?(西游记)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音乐做动作,让幼儿进行猜并回答,动作的加入更为形象。加上节奏谱,让幼儿跟着节奏边打边说,既有趣又动听,幼儿也能一目了然,说出各个人物形象。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让幼儿完整的对歌曲进行体验感知。
(1)接下来老师来演老爷爷(唱前半部分),你们来表演面人,(说白)好吗?幼儿:好!
在幼儿表演时,教师在每个乐句,预先只做一个动作提示,幼儿有节奏地念白第二部分,并在教师的动作提示下,尝试演唱乐句的最后一句你说是啥就是啥。(谁来唱一唱最后一句,听起来有点像在唱京戏,我们要把他唱的生动有趣)你们学得真棒!奖励个别幼儿
(2)和我一起演老爷爷,好吗?幼儿:好!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师尝试唱每个乐句的一部分,其余用动作提示幼儿自主演唱,并在幼儿演唱第二部分的后两句时,不做任何提示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完乐曲。
设计意图:幼儿在初步了解歌曲的'节奏后,教师采用分角色进行歌唱表演,这样使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是技能的内化延伸。教师给幼儿一个完整的音乐感受,初步感知形式新颖的说唱歌曲,幼儿在教师表演动作后猜测形象,这样幼儿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曲,教师就开展深一层次的分角色边唱边做动作的形式。
(四)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创编歌词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的故事,我也想编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故事。你们想吗?
2、教师:赶快和好朋友商量商量,捏个什么故事好呢?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刚才啊,我听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谁愿意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喜羊羊和灰太狼》是我们大家一起编的,那我们要记得很棒!记得很牢哦!来,把他们编到老爷爷捏面人的歌里,好不好?(而且要唱出它的生动、有趣带有唱京戏的韵味)
师生共同演唱创编好的,《喜羊羊和灰太狼》
教师:现在我们就对着客人老师唱
教师:要是小朋友唱的忘记了,客人老师要做动作提醒我们,如果小朋友唱得好,请客人老师帮我们喊好。现在我们先来试试
设计意图:选择《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每个羊作为创编的主体,事先在课前准备时,我在幼儿中了解到了每个羊的特点幼儿都非常的清楚。而且近阶段幼儿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进行创编说唱此故事中的每个羊的特点,大胆地为说唱部分配上动作。
(五)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而且还自己创编了《捏面人》的歌,小朋友还知道了捏面人是北京人民间流传下来的手艺。你们还想让老爷爷捏什么呢?编一编可以去唱给客人老师听也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设计意图:最后的小结与延伸的话语,既是对整个活动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更好地激发幼儿再创编更多歌曲的愿望我发现,无论是什么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是关键,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能激起幼儿的高涨兴趣,吸引幼儿的创编主体同样可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 10
活动目标:
1、能用好听连贯的声音歌唱,按节奏进行说白,并能大胆想象创编歌词。
2、能积极、愉快的参与到歌唱活动中。
活动准备:
图谱,面人图片,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捏面人的老爷爷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捏面人的老爷爷,猜猜他会捏什么呢?(通过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利用图片说出说白的节奏
1、出示图一:这幅图讲了什么?(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这句话要用这样的`节奏来说xxx|xxx|xx|x—|,这是一个二拍子的节奏,我们一起用答来说一说。用这个节奏说: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接下来老爷爷会捏出谁呢?
2、用同样方法出示图二、三、四。
3、完整的看图说一遍
(在出示节奏型时,我只注重了说,而没有运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不同的节奏。在练习的形式上集体练习的形式过多,过于单一。如果请个别幼儿:如你喜欢哪一个面人,请你用这个节奏把一句话说出来,个别幼儿就会得到更好的巩固练习,别的孩子在倾听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练习的形式多样化,气氛可以更活跃一点。)
三、借助图谱学新歌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谱,我们刚才学的节奏也藏在里面,讨论一下,哪一个节奏说的是猪八戒、哪一个说的是唐僧......把他找出来。(这一个环节中,我给孩子讨论的时间太少了,急与求的结果。如果给孩子们一起讨论、商量的机会,他们会掌握的更好)
2、学唱新歌
老爷爷捏面人的事还可以唱出来呢!
老师清唱一遍。提问: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我有点高估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加上我唱歌的声音有点小,导致了孩子们听的不是很清楚,只听出了说白的地方。我趁机也给孩子一个概念,用说的形式把唱词表达出来叫说白)
集体说一遍说白
再次听师伴乐范唱
幼儿学唱
用不同形式练习
(在幼儿学歌的过程中,虽然有小图片帮助孩子理解,但是对歌词的掌握不是很清晰,导致他们在唱歌时声音不响亮,有些歌词唱的含糊不清,都是因为对歌词的不熟悉)
四、创编歌词
老爷爷捏的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还会捏谁呢?他在干什么?(捏一个......)
我们把小朋友捏的人物也把他唱到歌里去。
【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捏面人》04-10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捏面人》含反思(精选13篇)11-09
《捏面人》音乐教学设计(通用7篇)02-09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捏面人(通用8篇)11-19
大班歌唱活动《捏面人》教案(精选10篇)11-29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捏面人》含反思(通用10篇)01-15
捏面人作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