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0-10-01 09:30:2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九篇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通过一些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技能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那就是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排序与分类、调查与预测、解释与建立模型、交流与质疑、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等。

  四、教学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共有50人,男28人,女22人。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 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和《研究与实践》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前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了解植树的过程;对当地岩石的种类进行考察。

  2、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平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

  一、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 班,这 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 学期教学目标

  (一) 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 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 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 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 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经历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经历一次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分析活动。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经历对物体是否导电的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的活动过程。

  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活动手册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2、在电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能够自己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希望组织引导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有: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在专题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花的内涵,能够区别什么是花?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4、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5、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6、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7.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第三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察食物的活动经历: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6、观察食物包装的经历。

  (四)、第四单元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以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1) 引导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研究自己收集的各种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构造特点,并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对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3) 引导学生经历对岩石组成的观察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等多途径确定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 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对矿物光泽、硬度和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研究矿物的基本方法。

  (5) 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活动。感受岩石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6) 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查阅资料的活动,了解岩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描述,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 具体教学措施

  (一)、第一单元

  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二)、第二单元

  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

  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第三单元

  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

  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四)、第四单元

  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

  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

  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

  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前两课获取、加工的图片进行屏幕保护程序的制作。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利用ACDSee软件制作幻灯片放映方式的屏幕保护程序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添加文字及背景音乐,学会设置桌面,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准备好前两节课的素材和相关音乐材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学会制作幻灯片放映方式的屏幕保护程序。

  2、技能性目标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添加屏幕保护程序的说明文字、背景音乐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和桌面的方法。

  3、情感性目标

  通过对屏幕保护程序制作的讲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添加文字说明;

  (2)添加背景音乐。

  2、教学难点

  屏幕保护程序制作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通过前两堂课的准备,我们把图片处理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制作各种样式的屏幕保护程序了。

  2、学习新课——指导学生制作屏幕保护程序。

  利用ACDSee软件制作屏幕保护程序,强以选择好的图片自动播放,还可以为屏幕添加背景音乐和介绍呢!老师现在就示范一次,同学们注意观察呀!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

  有没有会的同学了,请上台示范一下好吗?

  学生上台示范。

  这个同学真棒啊!现在全班同学自己练习,请你和教师一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吧!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实践

  根据自己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分层练习

  请同学们看书“知识窗”内容给自己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密码。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示范。

  5、评价小结。

  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完成“评一评”,给自己打上星星。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期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

  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后进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

  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如:刘倩倩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受和描述天气变化,设计制作观测天气的仪器,实地观测天气,获得观测天气的有关数据,并模拟天气预报发布天气信息,收集资料、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亲历和模拟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观测天气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影响。

  第二单元,在了解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本单元从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引入,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状态物体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温度的改变可能促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亲历种植和饲养活动,发现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同时学会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会用多种方式做观察记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在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不可逆变化既可以对人们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又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在学习了天气、物质的状态、生物的生长和有趣的变化等单元以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农业与生活入手,围绕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帮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资料分析,认识农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六单元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四、教学研究内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二)、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研教改专题:

  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3、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7、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验广泛合作讨论。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并且将实验应用到实际中。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共任教四年级(1)(2)(4)三个班级同学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401班共有同学们48人,402班共有44个同学们,403班有同学们49人。经过上学期陈长春老师的教学,这些同学们已经基本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小组合作等,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也较好,积极进取心较强。这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但通过我的观察也发现,同学们在对资料的整理能力较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较差,这些问题需要在接下去的学习中逐渐加以解决。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需要老师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要求,本学期的活动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其中穿插项目设计和短课时活动。具体为:《小同学们近视情况的调查》《瞿溪谚语的调查》《小同学们课外学习情况的调查》《春游项目设计》《废旧调查的危害》。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4、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同学们留心观察、体现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2、在问题讨论会上,给同学们提供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问题的机会。

  3、开展同学们有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4、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生成主题。

  5、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同学们学习方法。

  6、指导同学们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7、成果展示交流时,激励同学们发挥个人优势表现自己的个性。

  五、课时分配

  (略)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

  观察物体(二)、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和重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7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体现在解决问题方面,中下层生比较贪玩,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计算能力差,分析问题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审题,数学学习成绩较差。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爱学习数学的思想,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3、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学生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4、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

  5、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6、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期末复习,具体全面。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重视概念教学,打好扎实基础;加强计算训练,熟练技能技巧,抓好解决问题的教学,突出思维训练;开展活动课教学,发展学生智力。

  7、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8、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道应用题应该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

  四、课时安排

  一、 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二)(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3课时左右

  4、小数单位的换算……2课时左右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左右

  6、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左右

  2、服饰条形统计图……2课时左右

  3、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将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37名学生,男生25,女生12。本学期初,学生学习态度出现波动,孩子们字迹有些潦草了,上课有些散漫了,学习好习惯有些放松了……还有几个孩子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所以在这学期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个采蜜本,这个本子用来归纳总结,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内预习。而为防止学生的预习情况流于形式,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对他们的知识体系建立一个模板。

  知识归纳的模板,建议一课一课归纳

  年级、日期

  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拼音与汉字、生字词、词、四字词、多音字等

  句子、特色句、标点符号、特殊标点、理解、疑难句子、分析概括、分段、写段意、领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评价、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创意、自己的感悟、读与积累、背诵、默写、抄写等。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

  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新学期新的开始,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安排及内容、主题+关键词、手法、注意事项

  1、第一单元(1—3)课、走遍千万万水,欣赏河山,体会感情。体会作者用优美词语表达情意。每课2课时;口语交际1节;习作2节;其他内容2节。 2、第一单元(4—语文园地一)

  3、第二单元(5—8)课、以诚待人、思考启示、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

  4、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归纳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单元测验)

  5、第三单元(9—11)课、第三单元(12—语文园地三)、大自然的启示,新发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启示、开展综合性学习

  6、7、第四单元(13—16)课、战争与和平、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养成读书看报习惯,关注国家大事。小练笔

  8、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归纳两单元的知识点、单元测验)

  9、第五单元(17—19)课、热爱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含义深刻的词语。搜集、了解生命的故事。

  10、第五单元(20,语文园地五,知识归纳)

  11、第六单元(21—23)课、田园生活、热爱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综合性学习

  12、第六单元(24,语文园地六,知识归纳,单元测验)

  13、第七单元(25—27)课、执着的追求。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的描写。

  14、第七单元(28,语文园地七,知识归纳)

  15、第八单元(29—32)课、故事长廊。感受故事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复述故事,搜集故事

  16、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知识归纳,单元测验)

  17、全面复习+阅读(1—4)课

  18、全面复习+阅读(5—8)课

  19、专项复习(培优补差)

  20、期末考试

  本学期广州市有抽测的任务,语文落在四年级。抽测的本身不是学生的考试,而是四年级的试卷。大概有1/3的学校的成绩要抽调上去。因此我们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年学期时间短,只有20周,外加相关节日放假,时间更短,因此我们老师只能抓紧时间教学,上课少讲废话、整顿纪律等。建立班级制度,按制度处理学生问题,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解决学生扯皮问题。制度可以集体制定(不要教师一言堂),大家共同遵守。尤其是老师,一定要按照班规,严格执行。否则没有威慑力,形成不了良好班风,课堂内外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希望这一学期我们能够趁着虎年新的气象如期出色地完成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9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2班,这2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经历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经历一次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分析活动。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经历对物体是否导电的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的活动过程。

  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活动手册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2、在电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能够自己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希望组织引导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有: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在专题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花的内涵,能够区别什么是花?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4、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5、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6、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7.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第三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察食物的活动经历: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6、观察食物包装的经历。

  (四)、第四单元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以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研究自己收集的各种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构造特点,并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对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3)引导学生经历对岩石组成的观察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等多途径确定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对矿物光泽、硬度和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研究矿物的基本方法。

  (5)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活动。感受岩石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6)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查阅资料的活动,了解岩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描述,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一)、第一单元

  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二)、第二单元

  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

  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第三单元

  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

  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四)、第四单元

  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

  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

  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

  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

【关于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九篇】相关文章:

1.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3.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4.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5.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6.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7.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

8.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

9.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