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五年级:
1、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2、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六年级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1、四、五年级学情: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四年级学情:
四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河南大学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材设计了“学习目标”、“想想看”、“知识窗”、“试试看”、 “做做看”和“思考与练习”等一系列栏目。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的突破点与创新点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
五、教学的方法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2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计算机学习、应用的最初阶段,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许多学生容易痴迷游戏,必须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培养出计算机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把培养兴趣作为目标,学好基础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遨游网络”,第二单元“网海拾贝”,第三单元“网络应用”。
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IE的前进、后退、收藏夹等的基础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6、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自己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1.通过对生活中网络的探讨,了解网络的概念及作用。2、了解目录分类概念,能使用目录分类法查找网站资源。3、能够在线欣赏音乐。下载保存音乐文件。4、通过图片的共享,学会同学之间的作品交流与共享。5、复习掌握word文档的新建与重命名。复习并掌握word中文本框的使用,达到使用文本框合理布局版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接入网络的方式,体会计算机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2、通过分类查找学习资源,进一步熟悉浏览器的操作。通过比一比的形式,促使学生利用目录分类的方法查找资源。3、尝试通过音乐盒、播放器、手机等播放音乐,体会不同方式欣赏音乐。能在相应音乐网站上学会下载保存音乐文件。4、通过实践,掌握利用文本框、自选图形以及插入图片等制作文档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内翻转模式的学习、讨论,体验自主学习。2、通过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3、欣赏合适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分享图片的兴趣。5、1、通过制作传统节日介绍的文档,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节日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措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 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
即是在活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教学准备
机房卫生,电线安全,桌椅齐全
学困生帮扶计划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他们基本有了学习信息技术 “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经验,学困生有的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弱,经常尝试着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学习主动性。有的长期受同学帮助,甚至同学的包办代替,使其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满足固有的思维模式,缺乏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的意识。根据以上的学困生分析本人制定了以下几点帮扶措施:
1、每节课注意观察先完成任务的帮助操作能力差的孩子,让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即学困生的“小老师”。
2、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以强带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帮助“学困生”前进。
评价方法
一、作品评价法
电子作品评价法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比如学习了《用电脑画图》后,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完成并上交作品后,教师和学生根据制定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评价的核心主体,可以是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用“★”作为标准,
3颗星以上为“优秀”,
2颗星为“良好”,
1颗星为“还要加倍努力”。
二、自评、互评法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由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事前,先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做出说明,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以4-5人为一组,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用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学生为每一个同学在三个维度确定一个分数。最后由教师计算出平均得分,作为学生互评的最终得分。学生通过自评及互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时改进。
三、网上互评。
通过学科平台网络,将优秀的作品放到网上展示,以提倡全校学生间进行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3
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二册(下),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常规文档的制作;第二单元:让文档图文并茂。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操作计算机也比较熟练,本学期要教会学生利用WORD写作,能够制作一张我的家乡宣传板报。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窗口界面组成,学会WORD文档的建立、打开、编辑及保存;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排版、字体及段落格式设置;掌握图片的编辑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图文混排。
2.学会创建表格,会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即调整表格的大小、调整行高和列宽等。学会在表格中进行行、列插入和删除,以及合并单元格等操作。学会设置表格的边框与底色,对表格进行简单的修饰,会套用现成样式的表格。
3.了解板报制作的基本步骤,学会页面设置;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学会自选图形的使用并能用绘图工具画图;学会对图片进行简单的特殊效果处理及设置页面边框、预览并打印板报。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4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有28人,由于学校上学期机房没有建设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还是空白的,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缺少认识。本学期可能需要借用别人学校的机房上课,所以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是重点工作。对于文字输入大部分同学平时在家都使用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同时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本册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及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五年级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有网上论坛、聊天,包括BBS和QQ;其余为PowerPoint的操作,可见PowerPoint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知识点: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三、重难点:基本操作
学期教学工作的目标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聊天、听音乐、看电影及PPT的操作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五、教学进度安排
1~3周 网上论坛BBS、网上讨论、网上聊天
4~5周 QQ传呼器、QQ讨论会
6周 用计算机听音乐和看电影
7周 制作幻灯片的软件——POWERPIONT
8~10周 制作演示文稿、美化幻灯片、添加图片和声音
11周 设置动画效果
12~13周 制作课件
14周 计算机病毒
15~16周 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6
学情简介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很熟悉了,并且学会了很多软件的使用,能够利用鼠标和键盘完成一些基本的录入任务。但很多学生由于操作练习比较少,特别是键盘还很不熟悉,在字母录入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本期教学目标及
要求
1、EXECL的基本操作。
2、数码产品概念及基本操作。
3、云意识概念、云盘操作。
4、培养学生互联网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的
具体措施
1、利用机房的资源,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好过程性评价,尽量针对每一位学生做好分层学习要求。
3、尽量做好学生机房的维护,保证让学生都能有计算机进行练习。
4、在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多方面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以及尝试利用团队力量完成任务。
5、注重课堂常规的训练,培养学生从上课前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学生的成长。
作文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EXECL基本操作。
2、云盘基本操作和应用。
3、进一步养成信息课上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
1、EXECL的应用。
2、云盘的操作。
单元课时安排
周进度
周次
进度
周次
进度
1
常规训练
11
不同类别操作系统-手机安卓
2
表格应用
12
手机软件使用
3
制作表格一
13
病毒防范
4
表格运算一
14
信息安全及自我保护
5
表格运算二
15
复习
6
数码设备采集信息二
16
期末测试
7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17
8
云存储应用
18
9
云盘一
19
10
云盘二
20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7
一、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旨在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活动,感受信息社会、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二十三课,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很熟悉了,他们已经懂得了一些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利用画图软件绘出简单的图画,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以及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源等知识。但是由于少数外来学生的底子很薄弱,会给课程带来一定得困难。这部分学生需要从基础学习,这些基础教学将会穿插在课堂之中。
四、 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2、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4、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5、.注意对不同的学生加以辅导和培养。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 生鼓励他们开拓思维,勇于研究。
6、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的教法和学法,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的轻松、愉快。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8
新世纪,信息技术将成为更新最频繁、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以及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为此,从小学好计算机就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使每个小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识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共分三册,六年级学习第三册。今学期学习第三册下。本册分为三个单元:神奇的LOGO王国;算法思想初步;信息技术的初步。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操作能力:(1)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2)学习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学习怎样利用计算机辅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
2、思维能力:利用常用的一些操作软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
3、想象能力:根据画图过程想象图画的样式等。
4、创造能力: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创造出优美的图画,优美的音乐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活泼开朗,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两个班整体学习风气欠浓厚,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但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积极动脑,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勇于发言,勤学好问,是班里的学习标兵。
从以前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积极动脑动手,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本学期要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用电脑使用的技巧,掌握LOGO和算法思想的一些基本操作。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微机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2、采取边讲解,边上机实践的原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对于学生操作中的故障,教会学生处理的方法。
4、加强备课,特别是上机课的备课与准备工作。
5、发挥更多的自然优势搞好教学。
6、发挥学生的好动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上机。
7、利用优生指导差生的方法进行教学。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9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针对二三四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师要求
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懂得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开学前把机房的所有微机检修一遍,确保所有微机都能正常使用。开学后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微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了解了电脑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会了开关机,并熟练掌握打字软件:金山打字通,对字母、数字、以及汉字进行练习,本学期在学生练习好打字的基础上,我则教他们画图软件:金山画王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其绘出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图。同时兼顾超前学习的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
三年级则在上学期学习绘画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进行打字练习,纠正其坐姿及键位。同时讲解必要的上网知识,扩展其知识面。
四年级在上学期基础上继续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学会电子刊物的制作,同时讲解有关因特网及网上浏览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合理安排15节课时。
2、精讲多练、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在教学中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激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结合一个个的任务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五、课时安排
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初识画王(1课时)
第二周:认识图库(1课时)
第三周:图库的应用(1课时)
第四周:认识画板(1课时)
第五周:棒棒糖制作(1课时)
第六周:认识暗房(1课时)
第七、八周:特效处理(2课时)
第九周:健康小常识(1课时)
第十、十一周:保护环境(2课时)
第十二周:编故事(1课时)
第十三周:讲故事(1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作品创作(自由绘画)(2课时)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认识金山打字(1课时)
第二周:打字小游戏练习(1课时)
第三周:十个手指要回家--基本键位练习(1课时)
第四周:键位练习初级(1课时)
第五周:键位练习高级(1课时)
第六周:单词练习(1课时)
第七周:文章练习(1课时)
第八周:用途广泛的数字键(1课时)
第九周:争做小能手--速度测试(基本键位)20分钟(1课时)
第十周:汉字(音节)练习(1课时)
第十一周:词汇练习(1课时)
第十二周:美文共赏--文章练习(1课时)
第十三周:奇妙的符号--在记事本中输入26个字母及特殊符号(1课时)
第十四周:介绍我是谁--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自我介绍)(1课时)
第十五周:期末考评(速度测试—屏幕对照)20分钟(1课时)
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我们的编辑部(1课时)
第二周:漂亮的封面(1课时)
第三、四周:编辑期刊页面(2课时)
第五周:作品诞生啦(1课时)
第六周:我的好伙伴—因特网(1课时)
第七周:因特网上的交通工具(1课时)
第八周:轻松网上行(1课时)
第九周:网络百事通(1课时)
第十周:网海拾贝(1课时)
第十一周:信息搜索大比拼(1课时)
第十二周:我的“红泥巴村”(1课时)
第十三周:畅游迪士尼乐园(1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期末考评(作品创作—制作电子刊物)(2课时)
六、学困生转化措施
对于学困生,在前面一个阶段可以适当对其降低要求,多提简单问题,多鼓励,多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引导其自己建立目标,慢慢的追赶,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强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逐步的由简变难。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共三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有70多人,机房只有电脑30台,呈现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只能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两至三人一台电脑。四年级学生接触《微机》这门课程时间不长,由于学生对微机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生活的感性认识,了解微机的用途是打游戏、上网等感性认识,对于微机的基础知识根本不了解,但多数同学由于认为其能打游戏的功能,因此对“微机”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还比较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其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和计算机的软件,让电脑开始工作——-开机和关机,认识windows视窗的组成等内容。四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及其组成,能够正确地开机和关机,能够输入汉字等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开机、关机,认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组成,认识windows窗口的组成。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六、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是“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丰富多彩的形象知识比较感兴趣,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与其他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课堂常规教学
第二周:汉字的发展
第三周:世界之最
第四周:房间的布置
第五周:铺地砖
第六周:编制古诗集
第七周:周历制作
第八周:我们的生活变化多
第九周:二十年以后
第十周:毕业留念册
第十一周:认识机器人
第十二周:走近机器人
第十三周:机器人邮递员
第十四周:机器人导游
第十五周:机器人卫士
第十六周:机器人避障
第十七周:期末考试
四、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网页。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总共7个班,三百多名学生。人数多计算机太少,学与练不能很好的结合。通过一年信息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较大的兴趣;并有了一点的信息技术的操作基本技能、技巧。但是女生的动手能力比男生普遍要差一些。有电脑家庭的学生比没有的同学要好的多,他们有时间去自学计算机的知识。在本学期将接触一个新的学习内容,认识一个新的网络世界。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后进生的指导,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中的奥秘与乐趣。
二、教材分析
第一,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以往“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
第二,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使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力求通过任务需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第四,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第五,注重对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认识WORD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编辑文字、编排数学公式、制作封面、制件书签、在Word中插入表格图片等,培养学生运用WORD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文字的编辑。
2、保存、打开文档。
3、文章的修饰。
4、图片的插入。
5、文字工具的使用。
6、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7、文章的美化。
8、制作课程表。
9、电子邮件的收发。
10、附件的添加。
11、邮箱的管理。
五、教学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能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救助。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3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小学生抓起。”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针对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如下:
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懂得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开学前把机房的所有微机检修一遍,尽量让所有微机都能正常使用。开学后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微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活动内容以编辑板报和幻灯片为主,并讲述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对学生的要求
本学科虽然没有统一的测查,但我觉得不应该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主要教授电脑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学会开关机、学习输入字母数字、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周:,传授微机室规则,了解什么是信息。
第二周: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分
第三周:学习开关机
第四周:知道启动写字板,学习输入数字。
第五周:启动写字板,知道输入熟悉的字母
第六周:学习输入简单汉字,比如学校名称、姓名
第七周:简单修饰字体的颜色和样式
第八周:删除键,回车键、空格键的使用
第九周:学习启动画图工具,知道画直线、圆
第十周:学会给线条变粗细,颜色
第十一周:学会怎样填充颜色
第十二周:橡皮、放大工具的使用
第十三周:怎样输入数字、字母
第十四周:画简单图形
第十五周:画小树、花草
第十六周:画房屋
第十七周:创作作品展示
第十八周:信息技术小测验
四年级主要是制作电子报,金山打字通以及微软附带游戏的学习,教授时间内容如下:
欢迎使用
欢迎使用
第一周:复习启动写字板工具,输入数字、字母。
第二周:大小写字母转换键、空格、回车键的学习。
第三周:删除键和退格键的使用。
第四周:怎样变字体的大小、颜色、
第五周:加粗、变斜、以及形状改变的学习
第六周:学习选择输入法,输入简单汉字
第七周:简单汉字的输入,翻页选择工具
第八周:稍微难的汉字的学习
第九周:稍微难的汉字的学习
第十周:词语、句子的输入
第十一周:字体美化的复习
第十二—三周:练习打字
第十四周:金山打字通的学习
第十五周:金山打字通游戏
第十六周:桌上弹球
第十七周:纸牌的学习
第十八周:信息技术小测验
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主要是结合教材,尽量落实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五年级写字板是主要模块,其中的许多技能在四年级的电子报制作中都有所教学和体现,本学期进一步练习文档的编辑和修改。但是基于六年级flash制作动画软件没有装在机器上,所以幻灯片的教学为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总之,在本学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力争按照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努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技能。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和Flash动画的制作,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图像处理制作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学习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单元,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及内容选择,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特点,本着学有用的科学、学身边的科学,学有用的技术、学身边的技术的原则。以“合作学习,综合应用”为主要特点和目标。内容的选择上兼顾地区差异和技术发展方向,分别编写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两个单元。其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第一课时为必修内容,其余课时为选修内容(也可拓展后作为兴趣小组活动教材)。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单元以“大足石刻保护”为活动主题,通过综合应用,复习巩固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教学中也可以熟悉教材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情况,编写校本教材,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开展教学(例如三峡库区生态考察、桥都重庆、火锅的起源与发展、大巴山的动物……)。但小组合作学习和综合应用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能偏离,复习巩固提高的目标必须达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常识,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2、让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人工智能的特性及应用,理解虚拟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初步学会一点编程方法,完成一些机器人控制编程任务,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编程能力,激发探究兴趣。同时体验和尝试网络学习、人机对话学习,积累经验。
3、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群策群力,多角度设计方案,体验合作、创造、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4、5-8课以大足石刻保护为活动主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的复习巩固,综合应用,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5、第9课为综合课,完成以“我的小学,我的班”为主题的毕业作业。检验本单元“合作学习、综合应用”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画上完美的句号。
四、教学措施
(1)备好课: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上好课:按照“情境引入-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总结拓展”的教学流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辅导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参加电脑制作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4)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检测,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注意事项 第一周
第1课 有趣的机器人 第二周
第2课 虚拟的机器人 第三、四周
第3课 听话的机器人 第五、六周
第4课 聪明的机器人 第七、八周
第5课 大足石刻受损调查(一) 第九周
第6课 大足石刻受损调查(二) 第十、十一周
第7课 文物专家来大足 第十二、十三周
第8课 国之瑰宝 亟待保护 第十四周
第9课 我的小学 我的班 第十五、十六周
复习 第十七、十八周
检测 第十九周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本人担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其中基础好的学生不多,中等生共有81人,学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学困生基础差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计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质量目标。
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
三年级主要是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四年级主要是画图和LOGO作图;五年级主要是表格和图像的简单编辑;六年级是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小学信息下册教学计划(15篇)】相关文章:
7.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8.数学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