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的老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1
总体构思:
学习此文,应该重视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老师、体会老师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课堂教学,应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人要放到事件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的句子。
教法学法:
本文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地受到感染,思考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文章篇幅不长,文字阻碍不大,重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不必详细分析。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在小学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厄运中的海伦》。在这篇课文里,提到海伦的老师,她的名字叫——安妮·莎利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伦·凯勒写的一篇关于她的老师的文章,看看老师是如何教育它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解释词语,并注音。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写莎利文老师初到“我”家。
第二部分(4——26):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
第三部分(27):写“我”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3、体验“感觉剥夺”。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可能对海伦成长的苦恼和苦难不够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海伦学习的艰辛。同桌的两个同学,左边的同学用布条蒙上眼睛,用耳塞塞住耳朵;右边的同学在其手掌上写字让其辨认,说一个词,让其根据口行进行重复。然后,互换角色做一次。活动结束,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引导学生讨论
问题一:海伦·凯勒为什么把莎利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看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问题二:第12段用了一系列动词,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三:莎利文老师是怎样“我”认识具体事物和引导“我”认识“爱”的?
问题四: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是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一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要点提示:
1、海伦·凯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莎利文老师为“我”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并以极大的温和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对“我”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了“我”对生活的信心,让“我”尝到了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激动滋味。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会了拼写,增长了知识;教“我”热爱自然,同时,又让“我”直接地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还教会“我”爱,引导“我”向生命的新境界奋进。
2、第12段用了一系列动词,包括“骚动、颤抖、抓牢、刮下、怒、摇晃、打断、跳下、动弹、留、感到、坐、倒下、抓住、扶、搂住、踏”等。这些动词,使景物、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既渲染了环境氛围,又生动写出了海伦当时感到陌生、无助、非常害怕、非常孤独的心情。
3、莎利文老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让海伦接触具体事物,感受特征。再用手势教她拼写这个物体的单词,让她“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即物体与名称相对应,实物与名词相匹配,这样就在海伦的大脑中建立了一套语言符号系统,从而使她认识了具体事物。当她认识具体事物之后,总以为一切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有行有色的实物。莎利文老师利用情感体验法,在她手上拼写“我爱海伦”,让她真切体验“爱”,通过用“云”来比喻,最终让海伦认识了“爱”的内涵。
4、文章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来到田野中的快乐,写暴风雨来到时在树上的恐惧,写自己对爱的追问……这一切都是从侧面写老师的可爱和可敬,同时,文章还多次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在老师来之前自己“纳闷和痛苦”“疲倦和寂寞”,和后来对生活的乐观相对照,从反面衬托了老师的耐心与用心良苦。总之,莎利文老师已经成为海伦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写自己,实际上也是在写莎利文老师。
(四)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第八段)“那天晚上睡在床上,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来临。”学会了几个新词,就能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吗?
(点拨:这实际上反映了海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学而不厌的性格,而这阻挡了她在黑暗中沉沦,让她对世界有着持续的热心和爱心。)
问题二(第九段)“她从一开始就这样使我胸怀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点拨:莎利文老师为了避免僵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把海伦带到了能够探索和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广阔天地之中凭借随时得到的经验组织教学。所以海伦最先掌握的词汇是大自然种种可触、可摸、可嗅、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动植物。这培养了海伦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所以她才这样说。)
问题三:“爱”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称,有无法斗量,更没有颜色和味道。然而“云”虽摸不到却看得见。所以,“爱”就像云一样,比喻得不贴切。对不对?
(点拨: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海伦问莎利文老师“爱”是花的香味吗?温暖的阳光是“爱”吗?作为一般的比喻,这本没有什么不妥。但莎利文老师为了强调“爱”是一种过程,具有非物质特性,所以才予以否认。“云”可以带来“雨”滋润万物,“爱”可以带来“温情”滋养心田。“云”和“爱”相似点是摸不到,都可到来甜美。当然,“爱”看不到,而“云”能看得见,这个比喻又有点勉强,这正应了一句名言“任何补语都是有缺陷的”。)
问题四:课文写了海伦与莎利文老师初次见面、初次学会拼写、初次理解单词意义、初次理解大自然、初次学会理解抽象名词的意义。她们相处了几十年,为什么只选择“初次”来写呢?
(点拨:诚然,作者与莎利文老师相处的岁月里,有着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往事。而所有的“初次”是她记忆犹新、末齿难忘的事情,每次“初次”都有一份独特的心理感受。文章就是用“我”的心理感受串起了全文情节,是文章不断向前推进。)
(五)小结
马克·吐温说过:“十九世纪最使人感兴趣的人物就是拿破伦与海伦·凯勒。”对于又盲又哑的小女孩海伦来说,她真是太不幸了——不得不像一般动物那样活下去,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莎利文老师,是她将海伦培养成享誉世界的作家、教育家,在教育领域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这座丰碑的碑文可写上这两句话:“海伦·凯勒具有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莎利文老师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六)、作业
你从海伦·凯勒的事迹中得到哪些启示?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学习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
设计思路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用课件打出)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点拨
(一)、整体感知
学生看电视散文《我的老师》及魏巍的介绍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讨论: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热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5.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后教师归纳:明确: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6.那么,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明确: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7.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8.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四、课后消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写训练
课上同学们已经回忆了留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个举动、某件事情,那你能将你说的事情写下来吗?试试吧。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怀特森老师的做法,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坚持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并认识到其中的价值。
一、导入新课。
1、在你们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最好的老师?
学生回答后小结:其实,每一个人心目中最好的'老师都不一样,这是一个没有固定标准的问题。但有一位老师在他的学生看来的确是一位最好的老师。
这节课,咱们跟着作者走近这位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2、读题目,质疑。
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读懂这篇课文呢?请读读导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还可以画出同学容易读错的词。
2、出示词语读。
3、速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1、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对照下面的问题,再次细细品读课文,真真切切地走近这位最好的老师。
当我读到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一位的老师。
2、看到这满眼的红叉叉,这鲜红的零分,同学们个个都气炸了,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怎样反应?
3、得了零分,谁也不高兴,但怀特森先生也是用心良苦啊!聪明的同学,请你们根据文中的内容为怀特森先生解释一下。
4、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得了这个零分值吗?从哪可以看出。
可以说怀特森先生用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让学生口头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迷信科学,不迷信教材)
5、小结: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四、延伸悟情。
1、你喜欢怀特森先生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2、你有过挑战权威、挑战教材的事例吗?
3、学了本文,聆听了怀特森先生的教诲,你们一定感受颇深吧,请你写一写学习感言。(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几句话。)
4、学了本文,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5、结语:希望磊家都牢记住: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才会向真理靠近。
五、作业。
回忆自己难忘的老师,学习本文的写法,也写写你心中最崇的老师。注意仿照本文一事件一收获的写法。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权威”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过程:
(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指导概括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这篇文章以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因此应该抓住主要事件的梗概,再把所讲述的道理也简练地概括进去。)
(二)、初步评价怀特森先生
1、文中的“我”,也就是大卫·欧文是怎么评价怀特森先生的?
出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师:什么叫做“出人意料的举动”?(说的话做的事让人想不到)
2、快速浏览课文,怀特森到底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随机指导怀特森先生的举动:
出示:记得第一天上课,他给我们讲授的是一种名叫“猫猬兽”的动物。她说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行动,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绝种了。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
(1)、“侃侃而谈”平时你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侃侃而谈?(理由充分,对某一事物知识丰富)
(2)、说话训练:怀特森先生在侃侃而谈些什么?
(3)、 师小结:我们总认为老师讲的都是正确的,怀特森先生却说了一个大谎话,还说得跟真的似的,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出示: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纪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
(1)、师补充:据老师了解,西方国家升中学不是考试的。凭的就是这张成绩单。孩子们对成绩单是非常在乎的。
(2)、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什么?
(3)、师小结:我们认为的好老师总是宽容的,总能包容我们的错误,怀特森先生却连一次重考的机会都不给我们。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3、怀特森先生的举动都太出人意料了,难怪同学们的反应如此吃惊,如此气愤。读好两段。
出示: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的意思就是——(算不上老师,不配做老师)
板块目标:通过深入研读课文,运用写话思考的方法进一步揣摩文中怀特森老师的用意,体会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1、激发矛盾,深入写话思考
师:学到这里,我们发现这位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似乎让学生非常不满,他们甚至认为他连老师都算不上。可文章的题目却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转变我们想法的是哪个地方?找一找相关语句,描写心理活动。
(1)、仔细读第五段,联系前后文,如果你就是当时班里的一个学生,写一写你此时此刻的反应和心里活动的转变。
(2)、个别针对指导
a、你明白了什么?
b、你懊悔什么?以后该怎么做?
c、对怀特森先生的印象有怎样的转变?
师小结:这次零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深刻教训,它会随着我们的成绩单一直跟着我们,警惕我们。它是永远令人难忘的印记。
2、评述观点,深化理解
(1)、师:原来怀特森先生是为了培养我们具有一种科学精神,读到读——这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回顾这一单元,科学家们都具有这样的精神,如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板书: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2)、有一种说法:科学精神是科学家有就够了,对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是无所谓的。对于这样的说法,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
(出示导读: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
(3)、师:看来怀特森先生的用心良苦啊!科学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人生态度。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4)、师小结:怀特森先生的举动出人意料,但结果我们真的把这件事牢记在心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培养起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
(5)、齐读第六段
(6)、 师引导:只是一种怎样的冒险?
王崧舟老师提出略读课文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的设计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总而言之,略读课文就是平时学到的阅读方法复习巩固再现再提高的过程。
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和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研读课文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展开。一种是抓住“人”展开。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是了解怀特森老师的特点,“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可以在课文里找一找他的哪些举动表现了这个特点;第二个层次是了解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可以让学生读读怀特森的话,深入研究。比如,“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第三个层次是读懂“我”对胡爱他森老师的赞扬(他为什么是我最好的老师),体会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的重要,体会“我”和同学对怀特森老师从不理解到接纳到感激赞扬的变化过程。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用线条、色彩、等绘画造型手法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老师。
2、通过平时的观察能抓住老师的特征。
3、通过绘画,形成对老师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在表现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大胆、自如地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绘画材料、橡皮泥、彩卡等手工材料、示范作品两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重点。
1、画像导入。
老师今天想画一个人,这个人小朋友们一定见过。他就在我们学校工作。小朋友们认出他是谁了吗?老师画得像不像?你觉得哪里画得最像?(指名说)他有一头卷卷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圆鼓鼓的,他戴着眼镜,鼻子挺大。这些都是他的特点,老师把他的特点都画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们才觉得这么像。(板书:特点)
2、拼图画、找特点
您们看看包老师的头部有什么特点啊?我们先一起来拼个图吧,相信通过拼图,你们一定能找到我的特点。
出示几组图片:各种脸型、发型、眼睛、鼻子、嘴巴。你能照着包老师的样子从这几组图片中各挑选一张,把我的头部特写拼出来吗?谁来试一试?学生一边拼师一边描述并板书:包老师的脸是圆圆的(板书:脸型),包老师的头发是短发(板书:发型),我长着一双圆圆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板书:五官)。圆脸、小鼻子、短发、大眼睛,这些都是我的特点。他拼得像不像?给他鼓鼓掌!
3、揭示课题。
你们的老师又是什么样,他们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心中的老师。(揭示课题:我心中的老师)
二、讲授新知,尝试练习。
1、回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你最喜欢哪一位老师啊?你为什么喜欢他?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从脸型、头发、五官、身材这些角度去回忆。他的脸形是什么样子的'?头发怎么样?五官又是什么样子的?
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模仿动作,帮助回忆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包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谁看出来了?(指名说)你最喜欢的老师又有什么习惯性动作呢?(指名说)(板书:动作)你能学一学他的动作吗?(学生模仿)
游戏: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小朋友模仿老师做动作,其他小朋友一起猜,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他表演的是谁?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老师们这么多的特点,你们口中的老师我虽然不认识,但听了你对他们特征的介绍和模仿,他们的形象仿佛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
三、师生合作,共同示范。
现在我想亲手来表现大家心中的老师,可我没有见过他,就请你们当我的眼睛,当我的助手,帮我找到他的特征,好吗?
我们来画哪一位老师?他长着一张什么样的脸?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师画脸型和发型)脸上的五官请一位小朋友来帮老师画一画?(请学生上台画五官)我们可以把这位老师的头画大一些,就画一张头像,也可以给他画个上身画成半身像,或者加上腿画成全身像。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呢?(师画动作)老师喜欢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啊?(学生给老师的服装涂上颜色)
这位老师是教什么学科的呢?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呢?(指名说)对,我们还得画上背景。(板书:背景)引导学生添加能反映学科特点的背景。如美术老师可以加一些调色盘,体育老师可以在他胸前挂上哨子,音乐老师可以画上音符。
小结:今天老师和大家配合得还挺默契的,表现出了这位老师的特点。
四、欣赏学生作业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幅其他小朋友们画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吧。——欣赏学生作品:
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五、学生作业
1、看了这么多精彩的图画小朋友们一定受到了许多启发,看赶快拿出各种各样材料,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出你心中的老师形象吧。
2、作业要求:用修正液、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表现心中的老师。线条流畅,构图完整。
六、作业展评,发现优缺点。
1、展示学生作品。
2、点评。
猜猜他是哪位老师,你是怎么猜到的?肯定作品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看看作品上用了什么材料?肯定能大胆自如地运用材料的优点。
七、延伸与拓展
今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老师,课后我们可以在你的作品上写上几句祝福的话,送给老师,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用意,体会到人应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3、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用意。
教学难点:
体会人应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交流导入:
1、板书“最好的老师”,说说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作者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出示题目检测词语。
3、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抓出“个性”句)
三、默读课文,解决重点
1、思考:课文哪里写出了怀特森先生是“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2、全班交流
四、再次默读,突破难点
1、思考: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的独特、出人意料的举动难道是为了哗众取宠吗?他有何用意?给学生带来什么好处?
(此处问题不够简洁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辩中深刻认识怀特森先生,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他最好的老师。)
2、全班交流,老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解题。
3、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推出第二问:如何去接近真理?
(学生可能迷糊,师可引导学生你们的知识是从哪来的开始一步一步探讨。出现卡壳时交流时可适时播放课外资料,让学生体会到要接近真理要掌握正确的知识,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课外资料或切身实际来谈体会)
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偶然发现翅膀不振动(或被剪下双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
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许并不曲折,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体现在聂利身上的勇于怀疑的精神,比“蜜蜂的发声器官”这个发现本身更为可贵。
五、回顾全文,探讨写作手法
1、假如你来写“我最好的老师”,你会怎样写?
2、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与刚刚自己的写作思路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根据学生回答,点出以事见理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
六、教师小结结束该课我最好的老师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知道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是怎样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教育学生学习居里夫人这种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回答课后作业中的问题。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居里夫人是怎样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教学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向居里夫人投来更加尊敬的目光。
教学准备
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我们都很尊敬自己的老师。课文“她是我的老师”(板书)这里的“我”是谁呢?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听完写出有几个自然段。
三、认读本课生字卡片。(标上拼音。)
四、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段:
1.提问: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出生在哪儿?
2.区别下面的句子:
居里夫人是科学家。
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什么叫“世界著名”?
说明知名度大,声望高。
(二)齐读第2段,说说有几句?
1.提问:居里夫人回到哪儿去开会?人们是怎样对待居里夫人的?她是怎样做的?说明什么?
(要求回答出2、3句话的内容。)
2.板书:拥、献
3.提问:突然,居里夫人有什么变化?人们有什么反映?
4.板书:目光停下急匆匆地走下奇怪
5.指名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三)指名读第3、4段
(边听边思考:居里夫人走到谁身边?怎么做的?)1.回答下边问题:
(1)居里夫人走到谁身边?(出图)
(2)从哪儿看出居里夫人非常尊敬她的老师?
(3)找出表示居里夫人尊敬她的老师的动作的词来。(提示:拥抱吻推着)
(4)她的老师怎样做的?
(5)理解“紧紧地、深情地、苍老、慈祥”
2.区别句子:
居里夫人拥抱那位老人。
居里夫人紧紧地拥抱那位老人。
“紧紧地”说明居里夫人兴奋、激动的情绪。
3.指导读3、4段,要读出感情来。
(四)指名读第5段:
1.理解“热烈的掌声”“更加尊敬的目光”
2.提问:台下为什么响起热烈的掌声?
(提示:对居里夫人的做法表示拥护、赞赏。人们本来就尊敬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对自己的老师这么尊敬,人们对她也就更加尊敬了,用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板书:更加尊敬
(五)齐读第6段
1.提问:这位老妇人是谁?
2.讨论:你明白台下为什么响起热烈的掌声了吗?说说你是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的?
(六)小结:这课书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想法?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今天,熊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看老师恭恭敬敬地写下这个题目《我最好的老师》
(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114面,如果你用心读课文,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不但可以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且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用心诵读。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教学方法独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三、分项解读
(一)“哪门子老师”
1、不过,课文中出现过这样一段话写这位最好的老师,我们来读一读: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小黑板出示)
2、话出总有因,在书上找一找,什么原因让我们气炸了。
3、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作何反应?
4、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板书)
(二)“最好的老师”
1、过渡:爱因斯坦说,要得到学生的尊敬,惟一的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这样看来,怀特森先生不论德才都不能受到学生尊敬,可是,作者却称他为“最好的老师”。
2、话出总有因,在书上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扮演怀特森先生教育一下这些目瞪口呆、蒙在鼓里的孩子们。(自读—指名—交流)
哪位怀先生先来试一试。
3、(出示语段)来,让我们深深地铭记这句话,背下来——每一个都不能忘记,每一个人都要铭刻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三)“终身受益”
1、既然如此,怀先生大可不必花样白出地糊弄我们,直接告诉我们不是一样吗?
2、这就叫—终身受益(板书)。他让他的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读三遍,读进去,想出来,背下来。
3、人们都把老师称作园丁,实际上,种花容易树人难,他想的不只是孩子的一时,而是孩子的一世,谁说他不是最好的老师呢?
四、拓展延伸
1、你有最好的老师吗?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他就坐在后面吗?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好吗?
2、你们想听老师的老师的故事吗?(师讲述《我最好的老师》)
3、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怀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师,谢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老师。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9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教学方法独特, 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驳倒、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识“最好的老师”
1、说一说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生自由说)
2、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引导从课题质疑)到底这位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课堂交流
(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编造、破绽、教训、驳倒、糊弄、终身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老师。
二、再读课文,走近“最好的老师”
1、出示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读句子,从这句话中质疑,预设问题:出人意料的举动是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2、(出示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从问中找出有关句子,在旁边作批注。
(1)课堂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2)讨论: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过渡:所以我们当时的反应是什么?(相机板书:气炸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谁被谁怎么了?我们被老师糊弄了!)(板书:糊弄)
过渡:一个这样糊弄学生的老师,我却称他为“最好的老师”(指读课题),为什么?
三、细读课文,走进“最好的老师”
1、仔细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句子,作作批注。
2、课堂交流。(指导读出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是的,怀特森老师那独特的教学方法,那出人意料的举动使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所以作者说他是“最好的老师”(指读课题)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谈谈你的体会。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侧面——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2)、找出课文的生字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与同桌讨论交流。
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指名读、齐读词语:
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颅骨
驳倒·论证·权威·糊弄真伪
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侃侃而谈终身受益
(2)写字指导:绽驳学生给多音字组词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写的是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他在课堂上把错误的动物学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们测验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说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认为课本和老师就永远正确。)
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二、找出矛盾冲突点
问:谁是作者最好的老师啊?(怀特森先生)
错了吧?作者觉得怀特森先生连个一般老师都算不上,不信,你读读这句话。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再把课题和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要说的,要问的吗?
为什么对怀特森先生前后的看法怎么会有如此大差异呢?
三、质疑:
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1.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1)指名读,读出什么感觉来了?(生说)
(2)看来怀特森先生不算个好老师,对不?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老师呢?请读课文1、2小节,找出他是怎么样的老师?
2.出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1)指名读。
(2)默读1-2小节,哪些读出"出人意料"?
3.出示: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1)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
(2)还有哪些字眼让你体会到作者的惊讶来?(竟然)
(3)作者为什么"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读出全班同学的.那份惊愕来。
(4)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过渡:考了零分,心情如何?可是怀特森先生又是怎么样向你们交代的呢?
4.出示:"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是错误的信息。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
师:据老师了解,西方国家升中学是不考试的。凭的就是这张成绩单。孩子们有时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你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1)对学生的心情,他会理会吗?你认为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坚持自己的观点?
(2)如果当时你也是其中一名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心情怎么样?(忿忿不平、懊恼、感觉受骗上当、被戏弄……)是的,教室里肯定是一片哗然,带着你刚才说的心情,说说想法。
小结:与其说是对成绩不满,还不如说是对老师的师德、老师的人品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抗议。因此大家怀疑——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读出语气)
四、探究"最好"
1.同学们,书读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师,与其说他个性十足,不如说他用心良苦。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出示: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他如此用心,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1)"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睡大觉吗?为什么?
(2)"挑战"——是呀,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3)"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
2.出示"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我们要尊重书本,但不要迷信书本;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读——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五、拓展延伸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总结收获
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吗?请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定“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垢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是很关注的,谁都想给自己或者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位最好的老师。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看一看他“最好”在哪里,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
提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老师教学生的具体事情,进行反复品读,从课文中具体写的事情当中体会到老师“教学方法独特”、“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和“我对老师的赞扬”三层意思。
内容提示:课文具体地描写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概括生产力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先生的感激和赞扬。
三、你从“最好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提示: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进行思考。
重点语句提示:
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是怀特森老师通过这一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求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老师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子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咱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四、学习方法感悟
提示: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12
教材分析:
《我当老师》是一首天真活泼、极富儿童情趣的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旋律幽默诙谐,歌词具有很浓的童话色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歌曲采用了二四拍,节奏较复杂,每个乐句都采用问答式的一呼一应,前几个乐句都用了休止符来停顿断开,而最后一句则运用了扩充的手法,将乐句拉长,表现了小动物的可爱。演唱歌曲时应做到吐字轻巧,声音有弹性,唱出俏皮、幽默、快乐的情绪。
教学目标:
1、用活泼、轻巧的声音唱出《我当老师》的`幽默天真。
2、了解作曲家潘振声及其作品。
教学准备:
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读一读“小鬼当家”第五单元的口号:我能做点啥,你快猜一猜,扫地洗衣钉扣子,小鬼当家人人夸,人人夸。
2.唱一唱《小孩不小歌》。
二、学唱《我当老师》
1、播放视频,听歌曲范唱。问题:歌曲中老师教了哪几个小动物?教它们学什么本领?
2、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歌词一起读一读。要求:吐字清晰。
3、学唱歌曲。
a、跟琴默唱。听琴声分句唱。重难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b、师生接口唱。
c、完整的唱全曲,找找歌曲中哪一句你觉得自己唱得还不够好?
d、完整有感情地唱。
4、创编动作表演唱。
三、播放视频,介绍作曲家:潘振声
潘振声(1932--2009)蒙古族作曲家。生于上海。主要从事儿童年音乐创作。曾任音协宁夏分会主席、宁夏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常务理事等职。作品包括儿童歌曲《小鸭子》、《一分钱》、《好妈妈》、《红太阳照山河》、《嘀哩嘀哩》等(均为本人作词作曲)。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身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同学围绕阅读提示中的考虑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同学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抵触,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同学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同学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我看怀特森先生》、《由<我最好的老师>所想到的》、《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同学》、《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07-02
我的老师的教学设计06-10
语文《我的老师》教学设计06-05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的教学设计09-24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31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3篇)07-01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4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06-25
老师教育我成长教学设计04-25
我的老师作文教学设计01-29